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07|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归来:香山叶正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14 10: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骏森 于 2014-11-16 14:37 编辑

归来:香山叶正红
             ——读张扬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十七年前,我十四岁,读初二。在广州打工的母亲给我邮寄了两本书,一本是当今最红影视导演张艺谋的结发夫人肖华女士写的她与张艺谋的爱情从初恋到结合再到破裂的自传《往事悠悠》,另一本是张扬的长篇小说《第二次握手》。

      初二下半学期结束,学校放了暑假,在家里,我的主要任务就是每天早晚牵着耕牛去山坡上放养,面对空寂的大山和长时间的无聊,我随手带上了其中的一本书籍,在牛吃草的时候,我便坐在草坪上读书。

      那时我读的《第二次握手》还是1979年7月出版的,书比较破旧,印刷也不怎么好,更让我念念不忘的,是尾声的最后一页不知了去向,以及书的中间也残缺了几页。

      这是一本“‘三角恋爱’小说。然而,从来没有任何一部‘三角恋爱’小说能激起各个人群如此强烈的政治情感”(《第二次握手》2012年终极版作者自序《我们民族的美丽与尊严》)。十五岁的我,正值身体第二性征如雨后春笋般的发育,对异性朦朦胧胧的爱慕与羞涩也时时在心中作祟,最关键的,还是家庭居住的环境几乎与世隔绝,背景的灰色阴影笼罩也非常深,饮食营养的节制,以及家人强烈反对我初中毕业后再继续升学,书,便成了我生命中那段最悲观最痛苦最绝望岁月里唯一燃起的火焰,给以精神力量的支撑与慰藉。

      十五岁的我读《第二次握手》,虽然读的十分认真,还反反复复读过好几遍,喜欢的爱不释手,钦佩作者丰富的文笔,渊博的学识,对故事中三位男女主人公,尤其是女主人公丁洁琼归国后失去爱情的命运感到难受,但是,那时的我毕竟只有十五岁,一名仅初二刚毕业的中学生,小说作者最终要反映或是揭发的是什么,我还是似懂非懂,晕晕蒙蒙的。只是一直牵挂着主人公丁洁琼归国后的去向,是否真的去到了云南高山站而担心,因书的尾声不知道了去向,这让我寝食不安,在心中成了永远的伤痛与担心和牵挂,致使我在今后的漂泊流浪中,也从来没有忘记过这本小说,忘记书中女主人公丁洁琼最后的命运,为她牵挂着去寻找这本书。遗憾的是,这一寻找就是十六年,十六年来我找遍了各大小新旧书店,书摊,都是无望而归,只在2002年一家旧书店再次发现过这本小说,当时真的是开心的如获至宝,当从书架抽出来后,一颗热涨的心瞬间冷切到了冰点——这本比我母亲送给我的还要破旧残缺,更重要的是最后的尾声仍然不见,我失望,失望而归。

      2013年10月,终于在当当网发现了这本书,已经不再是1979年版的了,而是2012年作者经过两次大幅度修改后的终极版,书价也从1979年版的七毛多钱飙升到了定价38元,书的广告语更使我激动不已:“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一部诞生后即不胫而走,在民间广为流传,塑造一代人生命价值观和爱情观的人间绝唱。七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手抄本小说。学校、厂矿、部队、农村无所不传,它感动过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本书历经50年,作者推出终极版,牵出无数人心灵深处的青春记忆……”。还有国家总理温家宝给作者亲笔写信说:“《第二次握手》我还是在手抄本流传时读的,至今印象深刻”。著名主持人鲁豫在电视上盛赞它“感动过整整一个时代的中国人”。

      褪去十七年前的青涩,三十岁的我再次阅读这本小说是在广州深秋季节的一家出租房里,时间刚好和小说开篇男主人公苏冠兰从国外回到北京遇见自己的初恋女友丁洁琼的时间相吻合。南国的天气异常美好,天高云淡,我不知道北京香山上的红叶是否已经全部红了,正用它特有的美丽清香温婉的真情迎接那些从国外归来的学者(小说《第二次握手》作者最初用的书名是《香山叶正红》,后改名《归来》。因为本书在动荡的文革年代被打成禁书,作者被判了死刑。所以读者一直以地下手抄本的形式秘密传送,书名被传失,后来被当时在北京一家印刷厂的工人刘展新取名为“第二次握手”,广泛传开,也被所有读者接受与认可,在小说正式出版时,作者也尊重了广大读者的意见,定名为“第二次握手”)。

     小说讲述的是在动荡不安,国将不国,炮火连天的民国年月,三位科学家丁洁琼、苏冠兰、叶玉菡试图用科学的力量拯救自己的祖国,以及围绕在三人之间爱情的曲折、坎坷、动人、凄美故事。作者张扬用几乎散文诗的语言,渊博的学识把小说里面的人物,尤其是三位主人公刻画的惟妙惟肖,对祖国热忱的爱,对东方民族爱情贞洁从一而终的爱诗化的形象无比,淋漓尽致,感动读者万千。曾被江南赣县农业局一位干部把此书与《红楼梦》相提并论。自我第二次读完这本终极版后,也曾把此小说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最高地位的《红楼梦》媲美。

      小说男主人公苏冠兰是当时大名鼎鼎的天文学家苏凤麒的长公子,在一次大风暴雨中的海里救起了一位名叫丁洁琼的美丽女大学生,从而让两个人产生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凄美爱恋。而叶玉菡则是苏冠兰父亲小时候最要好的伙伴叶楚波的女儿,因叶楚波妻子难产,生下女儿后就撒手人寰,叶楚波也是躺在床上的一位病人,日子过得捉襟见肘。在这种情况下,苏凤麒主动承担了叶楚波做父亲的责任,将刚出生的小婴儿抱到医院抢救,情急之中给她取下了叶玉菡这个名字,并全权承担起抚养孩子一生的成长和学习,在叶楚波病危弥留之际,苏凤麒主动提出把叶玉菡抚养长大,让她尽量多读书,并将叶玉菡同自己的长子苏冠兰订下终身婚约。叶玉菡比苏凤麒的长子苏冠兰仅大几个月,并且是在两个摇篮里并排长大的,两个人都非常聪明伶俐,感情笃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等他俩都上了初中,才发现原来两个人是“未婚夫妻”,这对叶玉菡来说,是一件非常欣喜的事,她非常喜欢这个一直被自己称为“弟弟”的男人,截然相反的是,苏冠兰非常不赞同这桩由父亲为自己私办的婚姻。随着战争不断袭击大陆,日本侵华战争惨无人道的强烈蹂躏,到处烧杀抢掠,整个中国几乎快要沦陷亡国,到了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了,激起了大批爱国人士的愤怒,他们用自己不同的信仰寻找救国的出路,丁洁琼、苏冠兰、叶玉菡他们也加入到了救国的队伍中,丁洁琼学的是物理学,因苏凤麒全方位阻碍自己的儿子和她交往,随之通过关系把她派送到美国留学造诣,成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第一位最出类拔萃的物理博士科学家,在曼哈顿工程成功研制出第一批原子弹,并于1945年的8月5日、6日轰炸日本广岛,日本天皇被迫无条件投降,提前结束了惨无人性的侵华战争,实现了恶有恶报的古谚。而苏冠兰同叶玉菡一个是学化学的,一个是学医学的,这两种学科都是运用在医学上,战争中,他们也付出了自己所有的学识,甚至把生命都置之度外,全力投入在救国战线上,创下了催人泪下,可歌可泣的感人壮举,为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救国方面,三位科学家都树立了世界人眼中成功的典范,但是,在感情方面,他们三个人又都是令人痛心的。丁洁琼被苏冠兰的父亲苏凤麒“特别照顾”派到美国留学,她凭借和苏冠兰的纯洁爱情力量支撑,拒绝所有外国优秀男科学家的热烈追慕,一个人寂寞的忍受了近30年的独身生活,成为中国史上第一位显赫的物理学博士科学家,并为战争的提前结束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但是,也因为苏凤麒对儿子爱情的自私,并带着对自己儿时伙伴叶楚波的念旧感情,使苏冠兰同丁洁琼这两位有情人最终没有成为眷属。而叶玉菡同苏冠兰虽然都在国内,很多时候还是在同一座城市,甚至在同一所科研所共事,但在个人感情上,他们一直保持着遥远的距离,相敬如宾。苏冠兰对叶玉菡的冷漠似乎到了无情的地步,叶玉菡也非常尊重苏冠兰同丁洁琼的深厚感情。但作为一名女性,一名对爱情的圣洁执著守候终身的知识女性,一方面,她默默的在背地里帮助苏冠兰,甚至有一次为救苏冠兰还险些送了性命;另一方面,她孤独忍受着没有爱情的青春近30年。而夹在两个女人中间的男人苏冠兰,心情则是三个人中最矛盾最复杂的一个。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后,大批留洋出国的中国科学家、爱国人士接二连三回到了自己的祖国,丁洁琼也抱着对祖国的爱,对恋人的爱,迫不及待的准备回国时,却因一桩冤屈的罪状把她关押在美国监狱整整十年,和外界彻底失去了联络。也正是这十年的关押,神秘消失,才酿成了她爱情的永久悲剧。而大陆这边的苏凤麒不断制造谎言,对自己的儿子苏冠兰说丁洁琼早已变心,无论是身份,地位,荣誉,还是女人本身就具有耐不住的身体寂寞,加上异国他乡的生活习俗等等原因,使她入了美国国籍,并同美国人结婚生子。苏冠兰半信半疑,每天看着一批批的科学家不断归国,只是不见丁洁琼的身影,杂志、报纸、广播也听不见关于丁洁琼的丝毫消息,他渐渐相信了父亲说的话,无论是心理,还是脸上,都给他带来了绝望的痛苦。而叶玉菡在一次深夜实验室外因为救苏冠兰,身体受到了叛徒子弹的射击,命悬一线,躺在病床上十多天昏迷不醒,全部由苏冠兰悉心照料,通过零距离的接触,让他第一次认真对眼前这位一直深爱着自己的女人深表忏悔,41岁那年的深秋,俩人终于走进了婚礼的殿堂,喜结良缘。

       一九五九年的深秋,北京香山叶正红,丁洁琼在美国的冤案也彻底了结,无罪释放。此时的她已经49岁,进入了知天命的年龄,但她仍带着对祖国的爱,对恋人的爱,回到了北京。然而,归来后的一幕,彻底让她崩溃、绝望——自己深爱了三十年的男人已娶妻生子,爱人竟是自己当年的竞争对手叶玉菡。带着这蒙头一棒的致命打击,她毅然决定离开北京,去往环境恶劣的云南省乌蒙山高山站去。在她做出了决定买好了机票后,万没想到的是,太多的人赶过来挽留,这其中就有苏冠兰与叶玉菡夫妇,以及当年她在国内读大学时的老师凌云竹同宋素波夫妇,还有国家总理周恩来。面对候机室泪眼如雨的感人场面,以及字字句句贴心的真诚话语,还有叶玉菡做出的令任何人都无法相信的果断决定——如果丁洁琼一定要去云南高山站——她也就陪着一起去,直到丁洁琼亲口说要回来,她再跟着回来。在这么多真诚的挽留劝慰下,以及周恩来惊人的说服力,丁洁琼终于在飞机即将起飞的那一刻放弃了去往云南高山站的决定,留在了北京。

      小说的最后一章末尾,作家张扬用叙事的语言说:“握手,是人们生活中每天都要发生千千万万次的事情。可是在苏冠兰教授和他的琼姐之间,只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一九二九年的夏天,在古城南京的火车站,那时的他俩,都还是翩翩少年。那时的他俩怎么会想到啊,他们的第二次握手竟会在整整三十年后!”

     小说基本上写到这里就结局了。至于尾声,1979年版的和2012年版的似乎有很大的区别,但留给读者的都是向上美好的力量。

      这部小说作者在创作高峰的时候,正是新中国成立后最动荡的十年文革,作者饱受了极大的思想压力与身体摧残,蹲在监狱里写,最后竟被四人帮给判了死刑,要求法院马上执行,幸运的是当时立案的法官是一个明理的好法官,他一直找种种理由不审判来拖延时间,终于在1979年1月,挽回了作者的性命,才有这本感动过整整一个时代的小说正式公开面世,以及,我们今天读到的终极版。

     作者写这部小说的动机,是他在湖南省农村插队当知青时,一次准备到北京去探望在药物研究所工作从未谋过面的舅舅的爱情悲剧故事引发出来的。张扬在临出发前,他的母亲同姨妈讲了有关舅舅的一些事情,其中他的姨妈便讲了本文开篇的那一段故事,于是,他在北京的时候就努力构思这个故事,并在舅舅那里不断收集资料,回来后动笔写下了一篇以《浪花》为题的一万多字短篇小说,后来通过不断修改、延伸,变成中篇《香山叶正红》,再到《归来》,即《第二次握手》。便开始在全国各地以手抄本的形式疯狂抄送传阅。故事中的男主人公苏冠兰的原型就是作者张扬的舅舅,而那个神秘的女博士物理科学家丁洁琼,一直以来都在文学界、科学界等领域人士嘴里议论纷纷,很多人都说丁洁琼是作者大胆凭空塑造的一个莫须有的人物,因为当年参加曼哈顿工程研制原子弹的科学家中根本就没有一个中国人。但作者的回应是有的,并在后来媒体参访时提供了很多有力的资料与证据说明。

      无论怎样,一部小说能给人们带来整整一个时代的感动,这已经在文学界是件非常神奇的事了。当我们在对这部文学作品疯狂感动后再来安静思考,不禁会感受到作者作为一名中国人,他正是充满了对祖国、对人民无限崇高的敬仰与热爱,在那个风雨飘摇,血腥屠杀、山河破碎,民族即将灭亡的白色形势下,能跳出来一大批像丁洁琼、苏冠兰、叶玉菡等优秀的爱国知识分子舍身投入到救国的战线中,他由衷的感到骄傲与自豪。同时,他也高度赞扬、歌颂了中国人对爱情的忠贞不贰,品质如白玉般纯洁无暇,令人肃然起敬!他在接受记者采访对为什么要修改再版《第二次握手》时说:“今天重写这本书,我要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知识分子两次圣洁的握手,胜过如今满纸赤裸裸的描写。”

      我相信,《第二次握手》将会继续感动,感动整整一个世纪的中国人。

               2014年8月26日  广州五羊城
                        8月27日    修改

小档案:

        张扬,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名作家,生于1944年5月,河南长葛人,在湖南长沙长大。1961年10月发表处女作。1963年2月写出《第二次握手》(初稿),后多次重写。“文革”中产生的1970年稿造成全国规模的手抄本流传,张扬因此于1975年1月被“四人帮”逮捕并内定死刑。1979年1月在胡耀邦直接干预下平反。《第二次握手》1979年7月正式出版后,累计印数达430万册,至今居新时期以来我国当代长篇小说发行量的首位。该书“重写本”于2006年10月在北京问世。


   
2#
发表于 2014-11-14 15:39 | 只看该作者
:“握手,是人们生活中每天都要发生千千万万次的事情。可是在苏冠兰教授和他的琼姐之间,只发生过两次。第一次是一九二九年的夏天,在古城南京的火车站,那时的他俩,都还是翩翩少年。那时的他俩怎么会想到啊,他们的第二次握手竟会在整整三十年后!”

曾经感动过的一段话,记在当年下乡的那个本本上!
3#
发表于 2014-11-15 19:4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次握手》的确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不能正式出版,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传抄。评论一边叙述,一边评论,感觉文笔似行云流水。

我们爱我们的名(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周恩来
4#
发表于 2014-11-16 14:25 | 只看该作者
好书好评。深入细致,很见喜爱和功力。高先生已经指出了,民族,那个错别字一定快改正。
5#
发表于 2014-11-16 16:0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小说,使得我想起很远之前发生的事情,这部小说的命运很微妙啊
6#
发表于 2014-11-17 1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4-11-18 14:24 编辑

这部小说我讲过连载及不完整的残本,开头及中的有些情节至今记忆犹新。
7#
发表于 2014-11-17 10:26 | 只看该作者
对作家作品相关情况及自己与书缘的一些感性简介。易引起我们的对该书的重温及思考。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2:22 | 只看该作者
:“握手,是人们生活中每天都要发生千千万万次的事情。可是在苏冠兰教授和他的琼姐之间,只发生过两次。第 ...
李华新 发表于 2014-11-14 15:39



    问好李老师,感谢来读。这本小说我很喜欢!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2:25 | 只看该作者
《第二次握手》的确是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不能正式出版,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传抄。评论一边叙述,一边评论, ...
高迎春 发表于 2014-11-15 19:49



    高老师好,最近有些力不从心了,呵呵,文章也写的没个水准。
         祝高告老师一切都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2:25 | 只看该作者
好书好评。深入细致,很见喜爱和功力。高先生已经指出了,民族,那个错别字一定快改正。
从容 发表于 2014-11-16 14:25



    问好从容老师,感谢温馨的提示。改过来了。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8 12:2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小说,使得我想起很远之前发生的事情,这部小说的命运很微妙啊
王克楠 发表于 2014-11-16 16:08



    王老师好,感谢来读。
                  这部小说的确很微妙,作者的故事很坎坷。
12#
发表于 2014-11-19 19:32 | 只看该作者
高老师好,最近有些力不从心了,呵呵,文章也写的没个水准。
         祝高告老师一切都好!
高骏森 发表于 2014-11-18 12:25


写文章,需要心态平和,多写偶尔出精品就不错了。我的新散文集已经出版,就快从北京发过来了。
13#
发表于 2014-11-20 09:09 | 只看该作者
再读。
文字流畅,感情充沛。
读书笔记与文学评论的融合。
本篇侧重于对读书情况、作品内容以及作者创作相关情况的介绍,尤其在内容介绍中融进了自己的理解。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20:26 | 只看该作者
这部小说我讲过连载及不完整的残本,开头及中的有些情节至今记忆犹新。
梁星钧 发表于 2014-11-17 10:21



    这部小说想必梁老师一定读过,你们的年轻正是这部小说的风暴,80后出生的人就很少有读了。
    不过,2012年的终极版,作者修改了许多,还是很不错的。
            问好梁老师!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0 20:27 | 只看该作者
对作家作品相关情况及自己与书缘的一些感性简介。易引起我们的对该书的重温及思考。
梁星钧 发表于 2014-11-17 10:26



    是的,时光的重温,也是对年轻的重温,唤起年轻的记忆,时光很美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07:36 , Processed in 0.08514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