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749|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戈壁与城市间的诗意行走 ——浅读《戈壁与城市的对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4 21: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蝶小妖 于 2014-11-30 21:14 编辑

在戈壁与城市间的诗意行走

                                                                                     ——浅读《戈壁与城市的对话》


顾懿初


    我手边有两本《戈壁与城市的对话》,一本来自新疆、一本来自上海。这是两位诗人给我的馈赠。读完诗集,掩卷回味,深为三位来自不同地区的诗人质朴的情谊感慨,应该说,这本诗集,是网络的神奇带来的硕果。

一、由生活中最质朴的纪念说开去

    阳飏,国家一级作家,诗歌、散文等作品被收入各种年度选本,曾获《星星》诗刊2011年度诗人等奖项。已出版《阳飏诗选》《风起兮》等著作。

除夕之夜/我在楼下十字路口/给父亲烧了些纸钱/儿子陪着我/个头一米七八的儿子/这一刻突然使我感到老了/我对儿子说/以后我死了,逢年过节不用烧纸钱,只在心里想想就行了/儿子默不作声/更好地活着,就是对死去的亲人最好的纪念/这话我说给自己,也说给儿子/儿子默不作声/十八岁的儿子,还不懂死亡/以及死亡留下的重量//我和儿子回家/横穿马路的时候/他楼了一下我的肩膀。  ——阳飏《纪念》


    首先这首《纪念》诗人以最质朴的叙述为读者描述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镜头,但诗人并没有采取直接叙述的方式,按部就班去写。而是通过与儿子在不经意的对话间,从边缘切入。这就让诗歌有了叙述的核,也就是说,让诗歌有了立体感。这首诗的的独到之处还在于横穿马路这个动作的介入,你可以想象这个画面,父子之间的爱,正是从这个动作上表现出来,从而加强了诗歌的情感,读过之后,仿佛看见一个画面在延伸,这个画面却不是静止的,有一种绵长的动感,这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图腾在内心世界的情感布置,或许,这正是诗人所要表达的诗意所在。
    德国诗人席勒认为,诗发展到完美的境地时,一方面象音乐那样对我们有强烈的感动力,另一方面又象雕刻那样把我们摆在平静的气氛中。这首《纪念》正是在平静的叙述中,运用冷对比,让情感的抒发在不经意间给与抒情的依托,这也是生活中最质朴的叙述手法。


    其次我们来看这首诗歌的开头“除夕之夜,我在楼下十字路口,给父亲烧了些纸钱。”从除夕这个特殊日子开篇,以及在楼下十字路口这特定的地点切入,并以中国最传统的方式进行纪念,这一系列的动作一气呵成,让我们不得不佩服诗人诗意的深厚和意象的拿捏程度,给读者一个立体感很强的磁场。归根来说,这样的表达,发出了声。

   
    最后我想说阳飏老师的诗歌中好融入了一种从容和开阔的美,这些我们在诗句中都可以读出来,阳飏老师善于运用较少的词来表达较多的义,而结尾的停顿正是停留在这个义上,“我和儿子回家/横穿马路的时候/他楼了一下我的肩膀。”诗人的笔并未继续停留在对纪念这个时间节点的描摹上,而是顺理成章地让诗歌发出了回声,让诗歌有了一种更加立体的凸显,诗歌的张力也因此被拉大。整体朴素的表达,让诗歌的节奏呈现平和的韵律,这种发自内心的诗作,个人认为更能引起读者心中的某些共鸣,这也是我喜欢这首诗歌的原因之一。

二、从心的境域中远游归来

    杨小青,诗人,安徽南陵人,现居上海。行走在城市群落,难忘故乡的山村。多首诗歌作品被收入各种年度选本。出版合集《戈壁与城市的对话》、《中国诗歌》第一卷。

    不一定要去/三毛去过的地方/只要能看见/星星和月亮/不一定要去/山盟海誓的地方/只要再听听/礁石拥吻海浪/抖落一身尘埃/带着干涸的心/去流浪/跪吻沙漠中/最后一滴晨露。  ——杨小青《心已远游》

    杨小青老师的作品,以深厚质朴的抒发见长。他的诗歌,都是以描写朴素的乡村生活为背景,字里行间无不渗透出一种别样的情怀,那就是对故乡的爱。小妖有幸认识小青老师,得到他很多的帮助和指点,小青老师对诗歌的见地具有生活的哲思和人生独到的见解,这恰恰是诗歌的美丽所特有的特征,这份美,让诗歌创造了一个完全的可能世界。
   
    这首《心已远游》是杨小青老师的早期作品。作品以三毛去过的地方作为开篇,这个让很多读者无限向往的沙漠,这个充满幻想的地方,在诗人笔下逐渐拉开神秘的面纱。接着,帷幕逐渐拉大,一些声音,诸如海浪、礁石、晨露的介入,足够让读者在阅读时引发内心深处的轻轻荡漾。它的清澈感也让读者在阅读体验中仿佛身置远游的世界,达到一层思想观感的层次上。
   
    小青老师的作品,还包含了流逝的时光遗落下的印痕,也是和大自然一次近距离的心灵触摸。小妖以为,诗在于诗人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情感,虽然具有隐喻的诗意、诗趣、诗境等抽象的元素,但文字的韵律与含蓄却是美的衍伸。正如这首诗最后的结尾,“去流浪,跪吻沙漠中,最后一滴晨露。”读后,思绪在沙漠之中可以任意驰骋、无限想象……
   
    诗人杨小青,他的诗歌简短,深刻,具有生活思考的况味。仔细阅读,就能读出这些文字中勾勒出来的生活线条,朴素而沉稳,他的多数作品,都是以故乡为创作点,不显山不露水的创作手法,多么像不经意间梵音般悦耳的歌谣,期间还夹杂着那个久远的青年时代淡淡的书卷气。

    在你面前/我就是一块石头/一块粗糙的磨刀石/你我之间/铁石心肠的对话/摩擦是唯一的交流 //你用泪水/把自己磨成尖刀/也磨平了我的粗糙。  ——杨小青《刀与磨刀石》

    《刀与磨刀石》这首诗歌本身就蕴涵着质朴和乡土的韵味。这源于诗人对于诗的通俗性和生活性的直面表达。文字虽不豪华,却呈现出一种天然雕饰的美。仿佛有一把理性的梳子在梳理,又仿佛磨刀石也淬了火一般,让生活闪光起来,这就是一种诗的灵魂,在刀与磨刀石中的摩擦中感受生活的真谛。这样的描写,可以让诗歌在某种切口中,回归本真。小妖以为,一个诗人对于诗歌的造诣程度,并非是写多少诗歌,读多少书,很大一部分还是取决于对生活的理解,也就是悟性。

    从这首《刀与磨刀石》中,我还读到了一段来自生活和现实的写照和思考,有些句子很透彻,譬如“摩擦是唯一的交流,你用泪水,把自己磨成尖刀,也磨平了我的粗糙。”不由得佩服诗人对生活的理解,这是对生存和生活的环境思考后而产生的诗歌,这样的诗歌,不但形式上表达新颖,语言在精简的表达中透出沉稳,再加上渲染的陌生化效果,让意境也彰显深邃而高远。
   

    总之,这首诗歌读罢,给我的感觉整体上探索意识较强,读后令人回味,并有所感悟。诗歌中隐含的意境也从诗人的笔端呈现由内向外的情感流泻。另外,对处境感受的别样刻画也是这首诗歌成功的必然途径之一,诗歌中的磨刀石,就是一条基本的情感线索,也就是说,是诗人铺垫的隐和秘,我个人理解为隐于市的一种思索,里面含有一种正能量的东西,这个特别重要。让我这个阅历浅的学生在反思、领悟、生活的磨砺中品读人生……

三、在戈壁深处行走的歌者

    孟杨,甘肃正宁人。现居新疆哈密,游走于西部的沟沟坎坎,用山水陶冶情志。著有散文集《在戈壁深处行走》、合集《戈壁与城市的对话》。

秋风漫过戈壁的那刻/田园的葡萄熟了/熟透在古丽的果篮里/阿依古丽来自远方/她告别了都市的喧闹/宁静在故乡的宁静中/淡定在田陌的葡萄架下/用玉指摘下葡萄串串/把温柔心儿舒展//熟透的葡萄/曾是喂养古丽的乳汁/紫色的果篮/是古丽躺过的摇篮/摇篮里装满了母亲的微笑/田陌里挂满父亲的收获/阿依古丽纤手捻动汗珠/任飘动的红色衣袂/传来秋天的消息/葡萄架下哼出的歌儿/释放着戈壁田园的欢笑//阿依古丽/我也来自远方/没有背来城市的喧嚣/却背负了旅途的沧桑/我醉倒在你的田园里/用葡萄的飘香抚平了创伤//阿依古丽/我愿与你高歌在隔壁深处/歌唱田园的富饶与宁静/唱响秋天的丰收/唱出人们的幸福/唱落大漠的苍凉//戈壁田园的葡萄熟了/谜一样的女孩/迷在秋天的风景里/阿依古丽。  ——孟杨《阿依古丽》


    孟杨老师的《阿依古丽》,具有浓郁的民族风采,诗风清新淡雅,意与境的结合恰到好处。跳跃、滑动、飘逸,阿依古丽的形象鲜明美好,闪动着迷人的光彩,更透出一种温婉、爽朗的味道,诗歌的文字秉承了诗人一贯的深邃和悠远,层叠出一种山环水绕的灵动感,细细读之,还有一种化平凡为神奇的效果,诗歌中跃然而出这个戈壁女孩简朴、素雅、美好的影像具有透明的神韵和风采,仿佛一幅水彩画。说到水彩画,我们都知道,是一层颜色覆盖另一层而产生特殊效果的画,人物或色彩所勾勒的线条代表着粗象的思维,这首《阿依古丽》正是这样一块画布,诗人用文字这杆笔,在画布上画下戈壁女孩多彩的细腻与温柔。
   

    这首诗歌,还注入了载歌载舞的元素。特别要说的是,诗歌中的色彩镜头感很强,葡萄、果篮的切入,起到了点睛的作用。飘动的衣袂让整首诗歌张力十足,田园风光、父亲、母亲、以及“我”这个旅人的加入,更是让诗歌增加了力度和现场氛围感。小妖以为,诗是语言的极致,也是语言的提纯,它能拓展语言的界限,无论何时何地,地域绝对是拓宽诗歌的方向,因此,在这首诗歌中,我读到了画面感,读到了精致的境像后面弥漫的诗意。而我,就这样不经意间,被诗人灵性的语言轻轻击中。
   

    我还想说一点,那就是这首诗歌之所以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这和孟杨老师长期行走戈壁滩有关,他喜欢一个人徒步戈壁,记录下优美的戈壁滩自然风光,足迹遍布沙漠深处,这从他的诗歌中也能读到,再加上诗人纯朴的诗风,描写的民风,以及善于运用抒情来渲染加重语气,加重明快的情感节奏。从而让诗歌具有清泉般的甘冽,雪莲版的淡雅,岁月的印痕就这样在诗人笔下悄悄流淌着,直到极致……
   

    总之,孟杨老师的大部分诗歌都是以戈壁为背景,读过后,可以感受文字中那份自然的情怀和博大的自由,每个意象都极富唯美,诗歌能写到如此曼妙,很不容易。

    掩卷。深为《戈壁与城市的对话》赞叹,这里面有来自戈壁的大气与细腻,来自江南的纯朴与深刻,来自甘肃的积淀与思考,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成为这本《戈壁与城市的对话》的优势所在,三位诗人在抽象的现实中,表达着各自内心的独特,朝我们迎面而来,为我们留下一道清洌的盛宴。


                                                          2014.11.22于上海









2#
发表于 2014-11-25 05:42 | 只看该作者
三位诗人,三首诗歌;他们都从生活之中捡拾诗意,朴素而动人。读完评论,我们会为这些生活中的诗意,而有所思,有所悟。
3#
发表于 2014-11-25 06:54 | 只看该作者
细致深入独到的点评,入情入理。诗很朴质,点评极有诗理,让读者进一步读懂诗作。问好。
4#
发表于 2014-11-25 09:29 | 只看该作者
写得松驰。一文谈及三个不同的诗人。
从个案出发,深入对诗的理解。
说自己的话,有自己的独到观点。
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22:55 | 只看该作者
三位诗人,三首诗歌;他们都从生活之中捡拾诗意,朴素而动人。读完评论,我们会为这些生活中的诗意,而有所 ...
高迎春 发表于 2014-11-25 05:42



    谢谢高老师鼓励,辛苦了!。写评,小妖向老师学习哈。祝福老师冬安!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22:56 | 只看该作者
细致深入独到的点评,入情入理。诗很朴质,点评极有诗理,让读者进一步读懂诗作。问好。
从容 发表于 2014-11-25 06:54



    谢谢从容老师来鼓励哈!感动于你为学生所做的,向你致敬!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5 22:5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松驰。一文谈及三个不同的诗人。
从个案出发,深入对诗的理解。
说自己的话,有自己的独到观点。
好 ...
梁星钧 发表于 2014-11-25 09:29


感谢梁老师鼓励小妖哈。在评论版,学习老师们的点评,受益良多。小妖问好老师,祝福冬安!
8#
发表于 2014-11-26 09:47 | 只看该作者
情感交融的评析,如流淌的小河,如涓涓的细流,壮丽而平实,纤巧而自然。让读者能读下去、读进去、能回味,能思考,诗歌的主题思想得到了深刻的表达。问候小蝶
9#
发表于 2014-11-26 10:1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点评较细腻独到。
10#
发表于 2014-11-26 10:29 | 只看该作者
德国诗人席勒认为,诗发展到完美的境地时,一方面象音乐那样对我们有强烈的感动力,另一方面又象雕刻那样把我们摆在平静的气氛中。
11#
发表于 2014-11-26 10:30 | 只看该作者
诗在于诗人所要表达的内涵和情感,虽然具有隐喻的诗意、诗趣、诗境等抽象的元素,但文字的韵律与含蓄却是美的衍伸。
12#
发表于 2014-11-26 10:31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诗人对于诗歌的造诣程度,并非是写多少诗歌,读多少书,很大一部分还是取决于对生活的理解,也就是悟性。
13#
发表于 2014-11-26 10:32 | 只看该作者
诗是语言的极致,也是语言的提纯,它能拓展语言的界限,无论何时何地,地域绝对是拓宽诗歌的方向
14#
发表于 2014-11-26 10:41 | 只看该作者
无论是引用,还是原创,小蝶的这篇评论我看了好几篇,深深震撼着我的灵魂。无论是写诗,还是读诗,她的理解程度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用理性的思想,冷峻的眼神,优雅简练的线条,勾勒出一幅清清淡淡,不显山不露水的优美画卷出来,让人在画中找到文字的美,找到音乐的美,找到幸福的美。这一点儿,我非常震撼,更是我永远都达不到的高度与远度,这也正是我要向她学习的地方。
   在这里,对你说声谢谢!
    这篇评论,是对来自不同地域三位诗人一本合集《隔壁与城市的对话》来的一个简析,三位诗人的诗风风格迥异,小蝶一一分类进行剖解,文字似春风,如沐、如醇、如馨、如醉!
     好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6 18:59 | 只看该作者
情感交融的评析,如流淌的小河,如涓涓的细流,壮丽而平实,纤巧而自然。让读者能读下去、读进去、能回味, ...
清风盈袖 发表于 2014-11-26 09:47



    谢谢宝贝姐姐过来鼓励妹妹哈。有你的鼓励,开心。抱抱姐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2:51 , Processed in 0.05121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