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087|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回眸的阵痛与历史的反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1-26 10: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读李运启长篇纪实小说《湄河纪事》

      人到晚年,总是免不了要进行一番对往事的回眸,这是人之常情,也是题中之义。但是,人是社会的产物,也是时代的宠儿。个人的回忆,总会与当时所处的历史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结。在经历者看来,经过时间的淘洗,有些事情的本来面目和前因后果,会变得更加清晰、更加理性、更加沉重;有些问题总会处于一种否定之否定的思维怪圈之中。如果把这些亲历者的阅历和思考,以一种文学的形式昭告于天下,那么,对当事者是一种告慰,对年轻人是一种警示,对后来者是一种教训。

    《湄河纪事》这部长篇纪实小说,是作者借助于一个离休老干部之口,以湘南湄河小县城为背景,以个人的成长史和家族的变迁史为线索,对中国近百年来所发生的一系列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大事件及其影响,进行了真诚而痛苦的回眸、细致而典型的描绘、悲情而沉重的反思。这本书,被纳入台湾博思客出版社的“伤痕文学系列丛书”。其寓意在于,从治国理念的历史教训中获取清醒的认知与前进的动力,从人格塑造的异化中看清人性的复杂与诡异,从执政党的地位与社会风气的演变中掌握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金钥匙,从民生民主民权的奋争中明确现代人素质改造提升的责任与使命。

      关于建国以来一系列的政治历史大事件,中央已经作出了“若干决定”。这些已有定论的事件或结果,似乎没有必要再次进行“揭伤疤式的”展示与宣传。但是,作为一个典型案例的解剖或当事者的心灵独白,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发现和挖掘一些对于现代社会生活有意义的参考价值和人文启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决策与基层官场之间的人间乱象,更是给我们当前进行的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提供了一个认识借鉴反省的窗口。

      对革命内涵的重新认识,是该书的主要特点之一。

      小说以“我”的视角、经历和困惑为切入点,进入到中国宏大的历史事件叙事中去,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我”的姓名是楚怀南,是一个被地主家庭的继父所收养的贫苦人家的孩子。这种十分尴尬而窘迫的身份界定,为他以后的曲折成长经历埋下了伏笔。他是以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建立平等的公有制、消除阶级压迫剥削的理念而参加革命的。之后他参加了学生的进步团体、抗日救亡运动、土改运动、工商业私有制改造、大办钢铁、大跃进放卫星、反右运动、三年自然灾害、文革运动和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可以说几乎与时代风云同步,并且一直在基层工作,先后担任过乡镇干部、副县长县长书记、市总工会主席等职务,因而具有亲历者、见证者和记录者的多重身份。和他一起参加革命的几位同学,后来在历次政治运动中,或被敌人枪杀、或含冤而死、或遭打击报复、或因讲真话而穷困潦倒;对所有制的改造,以湄河县纺织厂的变迁为案例,经历了私有制-公有制-私有制的轮回,使得生活于不同时代的三代人,对革命的定义有了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这些,使“我”对革命的初衷和目的产生了极大的困惑和质疑。

      其实,从中国革命的进程来看,革命的主导者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着对革命的认识、探索和匡正的。尽管其间走了一些弯路、也犯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错误,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多数及其精英们,还是在寻找中自我纠偏、在摸索中自我完善、在困境中自我奋进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革命进程中的再认识再实践之结果。革命的内涵,应该说包括暴力的和非暴力的两种形式。在某种意义上说,暴力革命是以生命的代价和政权的更替为标志的,那么,非暴力的革命,则是更加艰难更加长远更加复杂的过程。因为后者包括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关系的改造和适应、意识形态领域的改革和传承、政权体制机制的创新和衍变等。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是付出了一定的心血和代价的,几代领导集体的前赴后继,就是一种对革命信仰的坚守与坚持的明证。

      可见,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困惑与质疑,是当事人的正常思维与必要反思,也代表了中国大部分有良心有责任心的人们的共同情态。革命的最终目的,还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大公约数,即实现民族复兴百姓幸福的中国梦。除此之外,革命不能有任何以兜售个人和小集团私利的外衣而谋取的红利。

      对公正平等正义的理解与反省,是该书的主要特点之二。

      现实社会生活是矛盾的集合体,是利益角逐的势力场,也是各种悖论的大展台。自从阶级社会诞生以来,似乎从来没有什么绝对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公正平等正义。这样说,不是为消极现象的负能量辩解,而是以一种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眼光去正确对待此事。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环境的不同,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既定的历史范畴之中:或在优渥的境况中承袭着祖先的庇荫衣食无忧,或在个人的艰难奋斗中脱胎换骨出人头地,或傍依他人的提携关照而飞黄腾达显赫一时,或巧抓机遇顺势而生充当时代的骄子,或在底层生活中默默无闻穷困潦倒甘于平庸……这些民众生态与心态,都是与时代环境地域社会的制约和影响息息相关的。

      在小说中,“我”对于社会上一时泛滥成灾的所谓潜规则,是恨忧交加的。从历次政治运动来看,中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前几十年,基本上是一种人治的社会状况——尽管也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但是,执行力却是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诸如现在已经公开揭露、鞭挞和惩罚的那些社会毒瘤和丑恶现象,却是在以前的社会生活中早已滋生萌芽了:贪腐在冠冕堂皇的旗帜下悄然进行、权钱交易在阴暗的角落里污染着社会空气、官场圈子的利用与渗透在买官卖官中编织着势力场、权力寻租的气息几乎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权势的淫威上演以言代法草菅人命的闹剧悲剧……这些可能只是局部的个案或偶发事件,但是,它的负能量和消极影响,却是在中国社会的土壤里生长出了一批封建主义官僚政客的毒苗,在普通老百姓的心灵里遮上了一层阴霾。不言而喻,这些问题是与共产党所追求信奉的公正平等正义格格不入的,也是与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背道而驰的。因此,“我”既痛恨这些腐败现象与代表人物,又在忧愁中表达着一种焦虑担心。小说中大量的内心独白和灵魂叩问,真实地反映了一大批真正的共产党人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

      公正平等正义,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也是一个历史的辩证的理性的过程。如果人的公民权、话语权、生存权和知晓权都被他人剥夺和肆意践踏了,这种最基本的权利内涵也就被人为地掏空了,而对其的拥有与分享也就不复存在了,更遑论高层次的参与权、发展权了。公正平等正义的相对性,是与人格的尊重与人权的维护相辅相成的,也是在不断变化、更新、深化中完成其人文启蒙的意义的。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有必要在社会转型期里补上这一课,尤其是对于领导干部而言。

      对为官之道做人原则的诠释与践行,是该书的主要特点之三。

      小说中的“我”,一直在基层官场中周旋漂浮着,既有春风得意受人敬仰的时刻,也有遭人暗算失意困顿的境遇。对此,“我”却一直坚守着为官之道和做人原则,对于贫困百姓蒙冤人士的救助、声援、关怀和同情,以力所能及的姿态努力去做到,因而总是获得一种民意的点赞和良心的慰籍。为官之道重在关注民生为民解忧,做人原则意在与人为善襟怀坦白。这两者之间,是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不会做人,自然也是不会为官的。在某种意义上说,人们尊重和敬畏官员,不会是对其本人的品格和才华的仰慕,而是对其权利和身份的崇拜。因为这种官员身份与个人品格的游离、分裂和对峙,才会出现如此多的贪官污吏及其贪腐现象。而在部分官员中,当官就是捞钱、权利就是财富的官本位理念,长期以来一直成为一种魔杖支配着他们的言行。但是,对这种官员的魔咒却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有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有的飞黄腾达不可一世,却最终身败名裂遗臭万年;有的台上说人台下被人骂,如瘟神般可恶;有的表面道貌岸然淫威泛滥,却背地里男盗女娼强奸民意;有的曲解政策胡乱作为,把权利当作家天下的筹码……凡此种种,在政治生态领域,已经极大地降低和危害了党的威信,阉割和损毁了民意的正当合理的诉求与实现。因此,小说中以大量的情节和细节,证实了这个为官和做人的命题的诠释,是那么地令人揪心与烦恼。

       说到底,为官和做人的一致性与两张皮形象,是人性复杂诡异的证明,也是人格修炼程度的展示。不可否认,传统文化的因袭与社会制度的痼疾,才是可能造成这种局面的客观因素;而个人品德品性品味的陶冶塑造,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主观原因之一。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领域,总是有着那么一批真正为着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充满浩然之气的正直人,他们嫉恶如仇刚正不阿言行一致舍身求义,就是一种人性光辉的凝聚者和释放者,同时,也给普通百姓的生活带来一丝文明希望的亮光。小说中,这样两种对立势力的明争暗斗巧妙转换柳暗花明,都是在现实生活舞台上一出出人间悲喜剧的演绎。现在,给人以欣慰的是,中国的反腐败斗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深度,弘扬着正气,抑制着邪气,惩治着腐气。因此,该书以文学的形式较好地回应了这种时代的呐喊与法治的诉求,其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


   总之,《湄河纪事》小说,是对于历史事件的一段截取和回眸,当然,在往事回忆的基础上,也就拥有了一种真实的深刻度和反思的疼痛感了。它借助于一个身患癌症濒临死亡的老干部之口,在还原历史真相中,有着撕开伤疤透出鲜血的冷酷与震惊,也有着忏悔祷告呼唤的真诚与正义。作为读者,我们可以从该书中看到中国历史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走向脉络,并且为着美好的明天而希望着、奋斗着。
2#
发表于 2014-11-26 19:54 | 只看该作者
总之,《湄河纪事》小说,是对于历史事件的一段截取和回眸,当然,在往事回忆的基础上,也就拥有了一种真实的深刻度和反思的疼痛感了。

学习老师精彩的评论。辛苦了。小妖问好!
3#
发表于 2014-11-26 21:12 | 只看该作者
抓住小说主要特点,做重点评论,正如纲举目张,条理清晰,分析透彻。
4#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蝶小妖


    谢谢你的关注与点评!
    欢迎批评!
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27 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高迎春

谢谢版主的关注、点评与鼓励!
欢迎批评!
6#
发表于 2014-11-27 10:28 | 只看该作者
问好老师!
寄来的书已收到,非常感谢叶斌老师!
我好久没来了,迟复为歉!老师冬安。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4 21:36 | 只看该作者
南山菊 发表于 2014-11-27 10:28
问好老师!
寄来的书已收到,非常感谢叶斌老师!
我好久没来了,迟复为歉!老师冬安。

好的,谢谢你的关注!
坚持你的爱好吧,当然,作为一个副业经营,也是不错的选择。
8#
发表于 2014-12-16 07:32 | 只看该作者
黄叶斌 发表于 2014-12-4 21:36
好的,谢谢你的关注!
坚持你的爱好吧,当然,作为一个副业经营,也是不错的选择。

谢谢叶斌老师!
最近没来,回复迟了。
祝老师一切安好,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08:04 , Processed in 0.08784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