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38|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拾起记忆的碎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12-22 1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4-12-24 09:37 编辑

拾起记忆的碎片
――近期中财散文两篇评
梁星钧

  读敬一兵《与父亲在木雕上重逢》

  久违了中财散文及一兵老师的作品。

  今读一兵老师的这篇散文,让我心生了一些感慨。

  1、明白了什么叫创作,什么叫写散文。是原来的碎片的回映吗?是,也对,但不全是对,应当说是重构。重构的意思,就是重新罗列组织,按其然,其所以然,本然,也是将一些零星的、杂乱的东西,组织成型,为艺术之佳珍,也是把菜及调料做成美味大餐。作者在本文重构了自己父亲的行为、思想,甚至一些细微的目光、眼光、心里。

  2、打一物,就是一物。这个话,是我说的。一兵老师写过很多实物,“统领”过许多意象,我发现他有一个特点,或称一种很厉害的功夫,即除非他视而不见,或不去盯抓,否则,只要进入他的关注视线,或一旦列入他的描摹计划,或观测范围,最终呈于笔下,必定万事为次,唯此唯大,这就是“不得了”,他所提的事不得了,他会千方百计,集万千之语,之感,之“材料”碎片,之色块艺术,来充分展现。这说大了是一种包围,是一种笼罩,是一种集团冲锋,合力呈现――他所笔下描绘的实物意象。我以前说过,他一别中国绘画的线条及以点及面,以小见大,而是西洋技法的色块艺术。这种艺术给人的力量就是强劲,博大,厚实,震撼。所以一兵老师的文章一向都震撼我。本篇,我才初读了几节,也是久违了他的阅读,就感到了他的笔锋之光芒,又集中聚焦至自己父亲的木雕上了。

  3、把一切都形象化。以形象来喻理,叙事,赋形,是文学艺术的基本手法,也是较高技巧。一兵老师在此上掌握得很纯熟。仿佛自己就是父亲,父亲也是自己,不然怎么与父亲如此“谙合”?虽不排除熟悉,但绝没这样心心相印,一切了然于心,赋之神形。作者走进描写对象的心灵,一切的行思,都有了神性的依托,我相信他动起笔来是手抖的,至少是心颤,不然不会这样都令我们读来心颤,像是着魔,被打劫了,情绪被调动起来,来共赏,共享,共参与,这些写与被写之间的诸多事务,这就是形象于物的魅力,是我们一切文艺所特别强调和需求的,当然也可反过来说,也正是有了这样的形象化,所以他组构得容易,心灵舒展得痛快,动笔轻松自如――尽管他心灵沉甸甸的,也正有了这点,他的文才有读者有份量。

  4、作者找到了很好的也是属于自己的叙述角度。其文风之表现稳定,稔熟,越发的圆润,没有这点我想是不行的。初看起来,你要说他说清了什么事,绝没,但他促使了你的思维,调动了你的联想,这跟一个人的认识观有很大的关系。他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渐进的,永无穷尽,人的认识也是有限的,永在路上。基此,他在文字表达上,不是给你清晰或明确的答案,而是给你指向,提供通达目标的方向,他的任务就是梳理和搭建这个平台通道。这样他的视线及运笔就有了极度的从容宽松,所以写来就不免几分轻巧下的俏皮甚至侃谈幽趣,同时他的象征隐喻比拟等也用得得心应手,所以我也庆贺作者找到并拥有了自己的叙述形式,而这于散文或小说创作都特别重要。一个作者一旦有了他的叙述方式及角度,如撬石头的杆子插对了方向,文学这块巨石就易撬动了。这个叙角也许我一下回答不上来,但我可同样“以其道治其身”来喻之,即,抓紧――松开――再抓紧;把你“绕”进去,也把你“团” 进去,至于你是否出得出来,全靠你自己了。而他的这个“绕”及“团”,即他强大的思考及材料组合能力,或称形象、意象能力,在他那里独自为阵,独自为战,“自编自演”了一场意趣丰富的杂技或多幕剧,供你这个观众去阅读观赏与猜测破解。

  总起来说,他的这篇关于灵魂、记忆与阆中木雕的书写,是一种很委婉的艺术表达,体现出他重结构、善用道具和善于形象化的特点,但他的文章一般较长,读完有累的感觉,个别形象意象东西较赘较“绕”,从某种上讲冲淡了前面的促人想象。干嘛不留些缺口呢?始动人后留味(当然他极讲究自己文章的首尾),让人顿足也是可以和很好的。这也是我读一些经典名作之后的感受。大的东西往往在小中,短的东西往往是长的。王克楠先生关于散文做减法的提议我赞赏。就像我的此篇,也赶紧就此了了吧。




  读梅园星语《冬至》

  看似一些“流水帐”似的有关寄寓一处的读书生活琐事,但在写法上却有很大的不同。

  一是拉长距离所致的一种“陌生化”效果。我们写文特别是写大家习见的熟悉不是需要陌生感吗?那么作者是怎样实现自己的陌生化的?我认为就是将这些记忆深处的淡淡往事,以一种若即若离,不远不近,不咸不淡的方式,那么随心所欲,而又紧抓不放地一一拾起,攥住,以一种旷远的表达,悠悠叙来,造成了一种拾之不尽,丢之可惜的浓淡相宜的余烟之味,若用一个比方,似一场烟雾未尽。

  二是抓住了感觉写。不管作者当初怎样,与现今有多大的差别,本文的流动,即人物的行动,都随自己心绪的流动,作者对一切都有感受,这种感受也许还在梳理强化,还在识别判断,但均能以现今的,或当初的状态一一呈现,我们说时代感,大约也就是这样。实际上该文由人物的行动变化流动,与心绪流动而交织成了文之经纬。

  三是我分明读到了一种外文化的影子。正如我在信息里给作者发的,“读了下,感觉有种淡远的隔味和刺味,点上的细功好,有种异民族的特殊语言结构”,由于是手机拼写录入,我不太熟,故用词上较斟酌。我想解释的是,淡远之隔,点,细等上已陆续提到,此说下这种异域民族文化的语言结构,这在我拙书《说长道短集》里也提到过一个人,其同样在环境描写上不仅仅是《西厢记》的那种予人之醉,也有一种外来文学的语言描写之味,给人的感觉就是让你醉而不醉,痛而不痛,总之心头是痒痒的,难受而又幸福的感觉。这是一个作家的境界,能写至此,极不易了。本文的作者也有。这是我的感觉。这种影子令人欣赏,即善将环境、心理描写相融,造成一种疏隔化的陌生,又有一种蒙古长调的力量,这就放缓打动人心的节奏,使你潜默于心,获得撞击生活的迸发力量。我突然想到并查了下什么叫“化境”,一种解释是获得了意外之象,一种解释是技艺到了羚羊挂角,无迹可寻的境界,两种解释,我认为有共通之处,即技法到了真正的技法,让你说不清楚,只可意会,无以言传,就是我上面说的那种感觉。基此我热切地希望作者持有并强化自己的这种技艺,在文路的开拓上再建奇勋!

  最后提下作者请我给多提些缺点以图改进。我也是直言不讳,本文一开始就直指不足,结尾也再提一点,即有日记的琐碎痕迹。可重在几个点上的重点“环节”上纵深开掘和着力体验。有名人说过,写情感重要,但写情感体验尤为重要。情感一般都会写易写,其体验就层次有别,也各见分晓了。借作者的虚怀,我提此不成熟的意见以供参考。作者的文学作品(除评论外)我是首读,不妥之处还望海涵。愿作者在文学的长路上大步前进!(2014,12,18-22 清江河)
2#
发表于 2014-12-22 21:34 | 只看该作者
梁老师此文两评,充分显示出一个评论专业学者的风范,目光敏锐,洞察力强,无论是作者的选材组材,还是构思谋篇,抑或是思想深处的微妙细节,以及语言的风格特色,他都看得准,抓得狠,一语中的,说到点子上,而且表述形象风趣,令眉心佩服。学习并问好梁老师!!🍵
3#
发表于 2014-12-23 06:10 | 只看该作者
条缕清晰,简洁明了,这两篇评论,真是简短而有内涵!
4#
发表于 2014-12-23 09:36 | 只看该作者
就评论本身而言,星钧的着眼点越发显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与个性,这点十分重要。所谓要想言之有理,就必须言之有物是也。十分感谢星钧对我劣文的斧正,严重握手致意!另外,星钧寄来的书籍我正在阅读,争取读后写点体会。
5#
发表于 2014-12-23 21:43 | 只看该作者
一段段拾起的碎片,就是一粒粒珍珠,梁老师写出了这两篇散文的鲜明的特征,给读者留下很好的想象空间,从陌生化的笔法、到结尾的提升、到艺术的抒发都给予了独到的点评与肯定。学习老师,小妖问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3:25 | 只看该作者
五出眉心 发表于 2014-12-22 21:34
梁老师此文两评,充分显示出一个评论专业学者的风范,目光敏锐,洞察力强,无论是作者的选材组材,还是构思 ...

谢谢你!眉心。你的点评赞誉也令我受益添劲多多,同时我也觉得自己应更加努力才对得上你这样的鼓励和评价希望。
7#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3:27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4-12-23 06:10
条缕清晰,简洁明了,这两篇评论,真是简短而有内涵!

谢高老师评价。一点感受我就写出来了,没作任何修饰提炼。
8#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3:30 | 只看该作者
敬一兵 发表于 2014-12-23 09:36
就评论本身而言,星钧的着眼点越发显现出了自己的特色与个性,这点十分重要。所谓要想言之有理,就必须言之 ...

谢一兵赞誉及点示。期待你对我拙书的批评与雅正。
9#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3 23:33 | 只看该作者
蝶小妖 发表于 2014-12-23 21:43
一段段拾起的碎片,就是一粒粒珍珠,梁老师写出了这两篇散文的鲜明的特征,给读者留下很好的想象空间,从陌 ...

问候小妖并谢谢你的光临点评与鼓励。
10#
发表于 2014-12-24 06:29 | 只看该作者
因为生病了,回复晚了。看到梁老师对俺文的评述既激动又感到受宠若惊。梅园写字刚入门,一篇拙文却得到了梁老师专写的评述,真是打心眼里表示感激。
11#
发表于 2014-12-24 06:54 | 只看该作者
梅园理科出身,没有文科生写作的特有观念。曾有人完全否定过俺。不过俺还是很喜欢文字,真的。这种情结无法割舍。所以,起初俺写字总是偷偷地写自己偷偷地看,不敢拿出来示人,更不说是发表了。只从来到中财论坛,我才觉得自己走进了一个真正的文学殿堂,这里不仅文学作品有水准,老师也特可亲。这样我有了要真正写文字发帖的想法。
12#
发表于 2014-12-24 07:22 | 只看该作者
俺知道自己连草根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一个写作爱好者,所以每每发帖之后内心是很忐忑的。希望有老师给予指正,让自己从写作的胆怯中走出来。看到梁老师的专评,真的喜出望外,而且也是感动的泪流满面。梁老师对文字的细心专研,对写作技艺的孜孜探索,特别是对写手的大力鼓励与充满爱心的点评,让俺心生敬意。
13#
发表于 2014-12-24 07:43 | 只看该作者
梁老师以专业的目光,独特的视角,极负责任的态度审视了俺文字的优缺点,真是让人茅塞顿开,让俺发现了自己不曾发现的长处,对写作增长了足够的信心,同时,梁老师指出的不足,对俺下一步的写作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意义。梅园再次深表感谢,并遥祝梁老师身康体健,笔丰文华,快乐幸福!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18: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4-12-24 18:25 编辑
梅园星语 发表于 2014-12-24 06:54
梅园理科出身,没有文科生写作的特有观念。曾有人完全否定过俺。不过俺还是很喜欢文字,真的。这种情结无法 ...


你这种经历许多人有过。写东西全靠自己的执着与信念。现在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有人没赏识发现能力,有人因各种包含嫉妒原因,这些都可将甚至一个天才型作家扼杀于摇篮,世上这例子太多太多。可能都知道“林海雪原”发表的前身,要不是那位编辑的一时兴起并感觉不错之后的请示领导,可能可埋没掉一部时代名著。当然我想还有更重要的是曲波那时不论发表出名与否都要坚持下去,只有坚持,才有成功的渺茫希望,相反,那就什么也没有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12-24 1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4-12-24 18:30 编辑
梅园星语 发表于 2014-12-24 07:22
俺知道自己连草根都算不上,只不过是一个写作爱好者,所以每每发帖之后内心是很忐忑的。希望有老师给予指正 ...


别太介意别人的看法。尽管不少人写文是为了别人的欣赏。但有一种可观的认识观点,即写文终究是为了自己。也并非是人要写,而是我自己要写。就像吞吐,为人之常为。写作,在我们一个真正的热爱者手里,就是生存之必需,之必然,之幸福与欢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2:57 , Processed in 0.05811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