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59|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呵护好孩子的真“爱”——重读《别踩痛了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5 16: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5-1-5 16:55 编辑

呵护好孩子的“爱”
——重读《别踩痛了雪》

    每次看到雪花飘飞的景象,不由自主地去重读朱玉成的散文《别踩疼了雪》,每次都会被文章传达的真挚情感搅动心之波澜。《别踩痛了雪》这篇文章,最初是在女儿的阅读资料上读到的。因为对带“雪”的文章偏爱一份,于是这篇文章吸引了我的阅读欲望。这篇文章不足千字,但给我带来的阅读感受,完全可以说是震撼心灵。文章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爱”的主题

    这篇文章讴歌的是人间真挚的亲情——父亲与母亲、女儿与母亲、女儿与父亲之间的感情。文章先从父女俩盼雪的焦急心情入手,引“我”“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看雪”,传达出父亲对女儿的疼爱。接下来,写女儿看到“雪”零星飘起来时的激动,用“手舞足蹈”承接前文,说明“女儿”是第一次看到下雪的情景。随后,作者笔墨不再记述下雪的细节,而是选择了“女儿伸开手掌”“接住雪花”的场面。但“女儿”而执著地坚持着,支撑女儿坚持这一做法的原因,原来是“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由此文章的另一“主人公”才出现,也点明了“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接下来,文章穿插介绍了“妈妈”离开“我们”的原因,通过我告诉“女儿”的话表达她对“妈妈”的爱戴,如:“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夏天,她总是习惯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女儿”表达对“妈妈”的爱的途径,是通过了“太阳——呼唤、树荫——做作业、望——云”来表达的。在文章的结尾部分,“女儿”那一句“别踩疼了雪”的提醒,可谓震耳发聩的呼唤,其本意是为了表达对“妈妈”最真挚的爱——人间至真至纯的“真爱”。

    二、“真挚”的情感

    本文传达出的情感非常真挚,尤其是亲情之间的这种“爱”,不仅弥足珍贵,而且感人至深,完全可以说深入骨骼,深入心灵,深入灵魂。作者是从三方面来表现这一家人之间的真挚情感的:

    一是“我”对女儿的“爱”。当“女儿”在家乡焦急盼雪而看不到雪时,父亲带女儿到北方“看雪”,传达出了“父亲”对“女儿”的爱;当“女儿”执著接雪,意在“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时,以此表达对已经不再且未曾见面的“妈妈”的爱。尽管“我”知晓“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却不忍心打破孩子美好的梦想,而是“提醒自己”要“小心、小心”地呵护孩子的内心世界,至此更深入地表明“我”对女儿的“呵护”,不仅有表层的关怀和疼爱,还有对孩子美好心灵的抚慰,一个善良、富有爱心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

    二是“妻子”对“女儿”的爱。妻子对“女儿”的爱,是通过留在日记里的话语来传达的,如:“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缠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地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会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透过简短的语句,以“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传达出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深切的关爱。

    三是“女儿”对“妈妈”的爱。这是本文的重点,也是从文章开头贯穿结尾的主线,通过“女儿”盼雪、看雪、接雪等场景,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地传达“女儿”对母亲的思念、怀念、追忆等情愫,在文章的字里行间传达着最浓烈的美好情感,一个“女儿”对亲情的珍视和追寻。

    三、“真情”的语言

    “真情”是指传达的意蕴,饱含着浓郁的思想情感。文章的标题采将对人的情感转移到雪花身上,从而加深对女儿美好心灵的歌颂。插叙妻子的日记,目的是加深对父女二人真挚感情的刻画描写。这位“妈妈”的“生命留言”,可以说是人类的崇高与思想赋予了母爱超越生命的“链接”,从中可以体味到最为圣洁的母性之爱。叙述的段落,语言的词藻并非华丽,而是非常朴实浅显的词汇,即使在交代“女儿”等待看雪的原因时,所运用的修辞也仅仅为比喻、拟人等,但恰恰是这种语言风格,更能凸显“女儿”对“妈妈”的那份深情,尽管“女儿”从未见过妈妈,即使看到“雪”也不能实现夙愿,但“女儿”的执著精神,也从侧面传达出一种感人至深的“真情”,使文章“教化”人的功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从“等雪——看雪——护雪”等章节,“女儿”以自己的方式怀念母亲的细节,抒写出了她对母亲的实感真情,那份天真无邪、真情自然流露的语言,使文章自始至终流淌着“爱”的涓涓溪流。

    四、“真实”的笔法

    这里的“真实”是表明作者在叙事上的沉稳,在情节推进上的环环相扣,给人具有真人真事的心灵感受。

    首先,文章开头传达出“我和女儿”对“雪”的期待。第二段却笔锋一转,以“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设置悬念,而“我”为了实现女儿看雪的愿望,把“女儿”带到了北方的“故乡”,这既是交代“看雪”的起因,也是为下文写“女儿”接雪的心望——“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大的雪人”进行铺垫,更是为了突出文章的主题进行渲染。

    其次,避轻就重。在写到“下雪”时,并不是通过细节表现雪的特点,而是避开惯常性的手法,转移到写“女儿接雪”的情态,从而进入文本需要突出“还是为了她的妈妈”的重点。接下来,穿插介绍了“女儿”的妈妈“离开了人世”的缘起是“难产”,而“妻子”留在日记里的话,其关键词“魂魄依然缠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大树底下的阴凉、变成一朵朵云彩、变成雪花”等,来以“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传达一位母亲对“女儿”的关爱,也符合人类母爱的表现形式。

    最后,文章穿插介绍了“妈妈”离开“我们”的原因,也通过“女儿”的“起床、做作业、看云”等方式,为回答前文“女儿”为什么要“看雪”的原因做了准备,也为女儿告诫“爸爸”“别踩疼了雪”进行铺垫,从而引发出了文章的中心句。作者对结尾的处理比较巧妙,并没有进行总结式的点题,而是留下回想的余地,来触发阅读者的思考和回味。而最后那句“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算是对美好人性的含蓄地咏赞和颂扬,也是作者抒发情感的画龙点睛之笔。

    总之,《别踩痛了雪》中,是一篇感人至深的精短文章,传达的主题就是“美丽温暖的亲情,纯洁无瑕的童心”,尤其是“女儿”的形象,在笔者看来就是人间最美好心灵、像雪一样圣洁纯真的人。因此,笔者也人为是近年来少见的散文佳作。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17: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5-1-5 17:51 编辑

附原文:

别踩疼了雪

朱成玉

    我和女儿在焦急地等待着一场雪的降临。

雪,只在女儿的童话和梦境里飘过。我一直这样认为:没有触摸过雪花的女孩,永远做不了高贵的公主。我领她到雪的故乡来,就是要让她看着雪是怎样把人间装扮成宫殿,把人装扮成天使的。带女儿来北方,就是为了让她看雪。因为我无法为她描述雪的样子,而她又是那么渴望见到它。
雪开始零星地飘起来,我和女儿激动得手舞足蹈!
    它多美啊,轻盈、飘逸、纯洁,让人爱不释手,让人目不暇接。
女儿伸开手掌。但她马上发现,我们的手掌可以接住雪花,但雪花无法承受我们的爱意,在手掌心里只亭亭玉立那么一会儿,转眼就消失得无影元踪了。

但女儿并没有收拢她的手掌,她依然执著地积攒着手中的白色花辩。雪渐渐大了些,女儿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雪花,她说要把它带回去,在妈妈的坟墓旁边堆一个大雪人。
    女儿的话常常触动了裁。原来,女儿一直嚷嚷着要来北方看雪,真正的目的还是为了她的妈妈。
    我不忍提醒她,我们永远也无法将雪花运到南方去。我总是提醒自己:孩子的心灵是最纯洁的一片雪地,在他们心灵上经过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小心,不要弄脏了孩子的世界,不要踩疼了他们的梦想。
    女儿没有见过她的妈妈,在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妈妈便因为难产离开了我们。仿佛一切都有预感一样,在妻子的日记里,我看到了她写给自己未出生的孩子的信。她说:即使有一天她离开了人世,她的魂魄依然会缠绕在孩子的身边,春天她就是早上第一缕吻着孩子脸颊的阳光,夏天她就是那大树底下的阴凉,秋天她就变成一朵朵云彩,冬天的时候她就会变成雪花……
    带着女儿问我她的妈妈在哪溜的时候,我就会对她说,你妈妈离开这个世界了,但她爱我们。春天的晨光,夏天的绿阴,秋天的云朵,冬天的雪花,这些都是你妈妈变的,她一刻也没有离开我们。女儿记住了我的话,在春天,总是太阳刚一露头就醒了,她说妈妈在唤她起床呢;在夏天,她总是习惯地把书桌搬到那棵大树底下去做作业;在秋天,她总是趴在窗台上,托腮凝望天上的云。我知道,她那颗小小的心在用她自己的方式怀念着母亲。
可是冬天,她找不到与母亲的联系了,因为南方没有雪。

这就是她要来北方看雪的原因啊!

雪花在天空舞蹈!

天空阴暗得仿佛是大地,大地晶莹得仿佛是天空。   

今晚再黑,也压不过雪的白。  

第二天清晨,女儿轻轻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踩出了一行小脚印。她对我说:“爸爸,顺着我的脚印走,别踩疼了雪。”那一刻,我看到全世界都是洁白的,包括人类的心灵。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5 17: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5-1-5 17:53 编辑

抱歉,发重了。
4#
发表于 2015-1-6 04:35 | 只看该作者
读完这篇用归结法写成的评论,再读原文,仔细回味,方感觉这篇评论,评的到位,评的精彩!
5#
 楼主| 发表于 2015-1-6 17:25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1-6 04:35
读完这篇用归结法写成的评论,再读原文,仔细回味,方感觉这篇评论,评的到位,评的精彩!

感谢高版主的评阅,可能还有没总结到的特征,请多指点啊!
顺颂新年好!
6#
发表于 2015-1-6 18:20 | 只看该作者
言简意赅。抓得准,看得透,言之有物,表现有力。是建立在读通和表述活的基础上,呈现出的评作。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7 10:19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1-6 18:20
言简意赅。抓得准,看得透,言之有物,表现有力。是建立在读通和表述活的基础上,呈现出的评作。

感谢梁版主来读拙作。顺祝新年快乐!
8#
发表于 2015-1-8 08:52 | 只看该作者
希望继续发来力作,为你鼓掌加油!
9#
发表于 2015-1-8 14:45 | 只看该作者
非常优秀的评论。刘老师风诗歌写的好,文学评论写的更专业,这是我要向您好好学习的地方。问候你,祝新年快乐!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4:39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15-1-8 14:45
非常优秀的评论。刘老师风诗歌写的好,文学评论写的更专业,这是我要向您好好学习的地方。问候你,祝新年快 ...

谢谢骏森的关注,顺祝新年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9 14:40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1-8 08:52
希望继续发来力作,为你鼓掌加油!

再谢高版主的鼓励。有了新作,一定请您指导。顺颂周末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07:45 , Processed in 0.21463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