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54|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在微小中领略博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6 21: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5-1-17 03:03 编辑

  在微小中领略博大——美国诗人斯特兰德短诗《保持事物完整》赏析
  
  美国诗人斯特兰德的短诗《保持事物完整》有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阅读快感。其精粹练达的表达,诗性哲性兼具的内涵,唤起我真切的共鸣和思考。诗人把自我和事物的空间关系、自我和空无的关系、自我和他人的关系,通过这首诗,阐述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在既有的生活环境中,你永远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怎样把握自己,怎样面对群体,怎样合理看待自身,怎样做到心灵澄澈,胸襟开阔,以高蹈的觉悟去面对生命中一切,这首诗跨越时空,具有了普遍意义上的启示作用。全诗如下:
  
  在一片田野中/我是那片田野的/缺席者。/永远是/这样的情形。/无论我在哪里/我都会在哪儿消失。/当我行走时,我分离开空气/然后永远是/那空气移动过来/把我身体曾占据的空间/充满/我们都有移动/的理由/我移动/是为保持事物完整。
  
  初次读到这首诗,就有一种真切的震动。震动源自这样几个词:“缺席者”、“消失”、“移动”、“充满”等等。及至返回头来重新咀嚼,就越发意识到这首短诗中涵盖着的这种震动之难得。
  
  诗作的视界很广阔,起始便是“在一片田野中”,而“我”,是“那片田野”的“缺席者”,急转直下,你还没准备好,就由诗境马上带你进入了哲境。接着就以一系列的悖论来加强了诗作的哲性意味,我们看,既然“在”“田野中”,却是“缺席者”;既然“在”,却会“消失”;“我”“行走”,空气“充满”;“我移动”,“是为保持事物完整”……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这样一组对比度鲜明强烈的画面。个体存在对应于集体存在。庞大对应于微小。个体化的行为不再是个体行为,已然成为一种哲性寄寓,承载起了主旨“保持事物完整”的表达。这也正是此诗初始就吸引人、震动人的地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诗人用词十分精准,恰切,极具表现力,并擅长运用对比手法,以及留白和跳跃的技巧,使得诗作拥有了思想光辉和诗意竞相弥漫、覆盖、笼罩的迷人效果。当我们从这种语境里获知某种不言而喻的神谕一样的启示时,一种博大宏厚的意味就潜入心里了。而这样的哲性意味,是建立在诗意满满的语境里的,其具象性很强,镜头感十足。全诗简洁,干净明快,没有冗杂繁芜,没有拖泥带水,笔到意到,相当出色。毋庸讳言,无论什么手法、技巧,都属于技术层面,好像不值得多说,但是能在一首短小的诗作中抵达如此完美的境界,让技巧与主旨水乳交融,相得益彰,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不得不说,诗人功力之浑厚,纯熟。
  
  很明显,斯特兰德是身处不可自控的内心焦虑之中的。这与斯特兰德少年时跟随父母度过的迁徙颠沛生活以及当时美苏两极世界的分裂对峙不无关系。正是这样的亲身经历,才进一步强化了他的焦虑感。无论是面对世界还是面对自身,他好像一直在寻找,既是空间意义上的寻找,也是精神层面的寻找,寻找自身的位置所在以及精神状态。这样的寻找让他在现实中的状态充实而饱满,充满了无限可能。体现在其诗作中,便有了广博与浑然交织的情景。或许我们可以这样说,正是这样的寻找,才导致了他精神意义上的那份自觉意识。这一点在他的诗作《保持事物完整》中很见端倪。像“田野”“空气”那些具体的物象,成为他叙述精神感知的基本支点和基础。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物象来认识诗人丰盈的内心世界。当我们看到“田野”或者“空气”这样的物象时,看到这些物象之间的关系表达时,便会理解他,并认可他,自觉地从内心向他靠拢,彼此的时空距离顷刻不见。
  
  可以说,诗人在精练的短小语境里,表达的却是一种博大宏厚的体悟,辩证客观,理性深邃,颇具哲学意味。这样的体悟既属于自身,也属于大众。是一种超越了普通层次的体悟。对自我存在的探讨认识,实际上是许多人的自觉。古今中外那些我们所耳熟能详的哲人大家,概莫能外。也就是说,这首诗已经抵达一种化境,已经上升为一种格,一种叫人深深流连并意会的层次。这是从正常语境下分离出来所能颖悟的状态。像是一种飞翔的状态,一种暂时摈弃逃离俗常生活困囿所能获得的精神状态,能够让人在短时间的阅读中收获广博丰盈的精神滋养和启迪,其功用不可小觑。当然,这样的获知肯定因人而异。不同生活阅历和不同文化背景以及不同文化层次的人,对其内涵外延的领会和延伸肯定有所不同。
  
  站在客观的角度而言,或许可以这样说,斯特兰德这首短诗读第一次有些阻隔,有些涩,甚至读多次也不大好懂。如果说遵循于既定格局,用比较浅显的语句来呈示,我们或许还好理解,然而在这样的一种陌生化的表达中,一切就显得流离而高蹈,飘忽又实在。这就说明了文学创作的普遍情形,并非写下来就能轻易得遇读者。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是一种无法提前预知的关系,什么时候,在哪儿,能相互倾心,彼此厚爱,都没法预定。这中间有个缘存在。
  
  我始终认为,文字是写给有缘人看的。不同的阅读习惯与阅读体验,决定了文本本身的社会效应与社会价值所在。你需要潜心去体味,去咀嚼,去用自身的生命体验来感知,方能领略到其不可忽视的美感和深刻意蕴。这也便是品读斯特兰德诗作《保持事物完整》的过程中,有一份别样的满足的缘由。这也便是好东西的优势。它需要你重视它,重点研究它,一次又一次去玩味它,而不是走马观花就能领略理解。它的深刻意味在于它本身与读者共同的努力过程里,在于一种几近狂热的沉醉和浸淫中。这样的过程,真的是赏心悦目。窃以为,这才是阅读这件事存在的最合理之处,是人生的真正快乐之一。
  
  2015-1-16

  

2#
发表于 2015-1-17 03:06 | 只看该作者
美国诗人斯特兰德的短诗《保持事物完整》有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阅读快感。其精粹练达的表达,诗性哲性兼具的内涵,唤起我真切的共鸣和思考。诗人把自我和事物的空间关系、自我和空无的关系、自我和他人的关系,通过这首诗,阐述得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在既有的生活环境中,你永远是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怎样把握自己,怎样面对群体,怎样合理看待自身,怎样做到心灵澄澈,胸襟开阔,以高蹈的觉悟去面对生命中一切,这首诗跨越时空,具有了普遍意义上的启示作用。
3#
发表于 2015-1-17 03:06 | 只看该作者
在一片田野中/我是那片田野的/缺席者。/永远是/这样的情形。/无论我在哪里/我都会在哪儿消失。/当我行走时,我分离开空气/然后永远是/那空气移动过来/把我身体曾占据的空间/充满/我们都有移动/的理由/我移动/是为保持事物完整。
  
4#
发表于 2015-1-17 03:09 | 只看该作者
站在客观的角度而言,或许可以这样说,斯特兰德这首短诗读第一次有些阻隔,有些涩,甚至读多次也不大好懂。如果说遵循于既定格局,用比较浅显的语句来呈示,我们或许还好理解,然而在这样的一种陌生化的表达中,一切就显得流离而高蹈,飘忽又实在。这就说明了文学创作的普遍情形,并非写下来就能轻易得遇读者。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是一种无法提前预知的关系,什么时候,在哪儿,能相互倾心,彼此厚爱,都没法预定。这中间有个缘存在。
5#
发表于 2015-1-17 03:09 | 只看该作者
我始终认为,文字是写给有缘人看的。不同的阅读习惯与阅读体验,决定了文本本身的社会效应与社会价值所在。你需要潜心去体味,去咀嚼,去用自身的生命体验来感知,方能领略到其不可忽视的美感和深刻意蕴。
6#
发表于 2015-1-17 03:14 | 只看该作者
此篇评论,首先总体概括,尔后引入诗歌,然后详细品读,之后分析论证,可谓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显然是一篇阅读之后受益匪浅的好评论!
7#
发表于 2015-1-19 11:19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夏兄,读你的评论佳作,深入了解一位优秀诗人的作品,是一种享受。
8#
发表于 2015-1-19 12:00 | 只看该作者
对一篇作品的具体解读。简短而精微。
9#
发表于 2015-1-19 13:29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次评者与诗者真正的心灵碰撞,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华;这是一次评者与诗者娓娓的精神交流,流淌出涓涓澄澈的溪泉;这是一次评者对诗者人生态度、哲理的深入探究与思考,给我们带来无限的遐思与启迪……
        夏版思维敏锐,表述精简,耐人回味。眉心学习了!遥遥问候!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6:03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1-17 03:14
此篇评论,首先总体概括,尔后引入诗歌,然后详细品读,之后分析论证,可谓丝丝入扣,引人入胜。显然是一篇 ...

谢谢高老师的悉心点评。辛苦了!
连日回村打发姑姑,未及及时回复,望原谅。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1-21 16:24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5-1-19 11:19
问好夏兄,读你的评论佳作,深入了解一位优秀诗人的作品,是一种享受。

谢谢彦林关注肯定。握手问好!
12#
发表于 2015-1-22 20:46 | 只看该作者
上乘的好评!在夏版中反复咀嚼美国诗人斯特兰德的短诗《保持事物完整》,便也理解出了美学之外的哲学,是一种超越境界的格,是高蹈。
大赞一个!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07:38 , Processed in 0.06074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