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65|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梁星钧的评论特征简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9 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敬一兵 于 2015-1-19 10:23 编辑

       梁星钧的评论特征简述
      ——《说长道短集》读后感
                   敬一兵
  
  甘做绿叶衬红花,如是的精神十分可贵。像梁星钧的著作《说长道短集》这样能够将鉴赏与评论当做一种责任长期坚持下来,更是难能可贵。他的精神感动了我。文无定式,相由心生。可以想象,在文学作品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的现实里,他写就这部著作是付出了何等的艰辛。
  
  就他这部著作本身来说,与其说是在鉴赏评论他人的文学作品,还不如确切说成是他以别人的文学作品为创作对象,展开了自己“理性的”“有意识的”“次序的”“个性考量的”和“影像复原的”深度叙述。探究或者鉴赏他人的文学作品其实就是探究他人的思维意识,从中或多或少能够发现一个写作者写作中的许多秘密细节和元素,还可以复原他人和呈现自己的精神地理。这无疑是一件十分富有意义的事情。
  
  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人类感官及心理活动的综合产物,一千个人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情形,足以说明文学的范畴是十分宽阔的,囊括的内涵也是极其浩瀚的。如果要想采用权威效应、从众心理和学院派那种教条主义的惯性思维来认识、鉴赏和评析文学作品,注定了只能得到牵强附会,挂一漏万和隔靴搔痒的结果。梁星钧对这个问题显然没有忽略更没有掉以轻心。从他在本书中的“波涛不惊见浪涌”“感慨:文字的穿透力量”和“惨淡与忧伤:生活的由与盐”等章节的内容,就可以看出梁星钧的评析或者鉴赏文章具有不为教条主义的累赘所牵绊,基本上都是促膝谈心娓娓道来的叙述特征。
  
  说白了,散文就是唠家常就是谈感受就是抒发自己的感悟和情愫。从这个角度来看,梁星钧的这部著作,性质上就是一部人文景观的散文著作,就是他在用自己的阅历来丈量别人的精神地理的同时,也在斟酌和丈量自己的精神地理。我始终觉得,对文学作品的读解过程,其实都是作者与读者的潜在对话,都是在读解他人的作品中不断地投入自己——感情、思想、经验与教训,从而勾兑出与众不同的味道。感情、思想、经验和教训是一种积淀沉积的精神状态,其内容与形式是否能够协调得水乳交融就必须取决于一个人的阅历。而阅历又必须养自于成长的经历和时间。因此,像《说长道短集》中的这类叙述特征及其表现出来的令人可亲可信的特点,少男少女自然是无法比试的,情形就像在欧洲,在中世纪,主宰审美意识的永远是富有阅历的成熟男女。
  
  在文学创作和评论中,阅历所赋予的雄厚内涵储备及宽阔的视觉确实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没有阅历的积淀,勿论是创作还是评论,都是很难具有厚度、重量、穿透力和敏锐性的。尤其对评论而言,缺乏阅历,评论的语言是很难命中目标的。沿循这条认识线索来看《说长道短集》,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评论鉴赏的文字,基本上都是言之有物论之有据,因此评论获得的结论或者总结性认识,才具有厚度、重量、敏锐性和说服力。不仅如此,梁星钧在评论过程运用自己的阅历优势所进行的叙述,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表现在将审视的目光由平视转变为鸟瞰的角度。
  
  评论不是医患关系,不是仲裁关系而是一种角色互换关系。在我的老家有这样一句俗语,要得公道打个颠倒。这句俗语符合中国微明哲学的认识理念。微明哲学的认识理念就是尚黑、辩证和角色互换。虽然《说长道短集》的叙述中表现出的角色互换具有无意识多于意识的成分,但梁星钧的叙述特征已经体现出了角色互换的韵致和趋势,这点是很重要的。因为只有角色互换,我们才能够真正从作者的角度出发,用作者的目光代替自己的目光来考量文本,从而发现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客观地评析和鉴赏,进而通过鸟瞰的视野获得纵观全局、突出重点、归纳总结、纲举目张和准确命中目标的效果。就拿梁星钧在这本书中评论我散文的“烹调意象大餐的厨师”这一章节来说,他在书中代替我的眼光看我,我也在书中代替他的眼光看他,我们彼此进行了角色互换。我的感觉是他对我散文写作的评析,基本上说出了我的内心真实世界。正是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才相信除了“烹调意象大餐的厨师”外,“个性与特色,艺术之极致”“简婉之侧笔,荡气之回肠”等章节中所表现出来的提纲节令、归纳总结和画龙点睛式的叙述,同样是具有说服力和震撼力的。梁星钧的如是叙述特征,是可圈可点值得借鉴的。
  
  “我读评文章不一定要解析,去支离破碎人家的结构、章法、思想、意蕴(当然那也是常用法),我多喜用感悟去对接,去交汇,去碰击,去融合出一个五彩杂和,但百花齐放的纷纭世界”,这是梁星钧在“简婉之侧笔,荡气之回肠”这篇章节中说的话。同时作者还在该章节中谈到了侧笔问题,还旁引了徐迟和谌容的文章,还发挥了环射和欲擒故纵等想象。诸如此类的叙述方式,都是属于旁笔的性质。这应该被视为是梁星钧评论叙述的又一个比较显著的特征。因为有了这样的叙述特征,所以“简婉之侧笔,荡气之回肠”读来才如此有滋有味、丰腴饱满和可亲可信。因为有了这样的叙述特征,在《说长道短集》中的每一篇文章的标题才会显得如此形象和富有感染力。
  
  一座山没有植被覆盖,除了裸露的岩石所体现的骨感外,由于缺乏了植被带来的柔软感和生命特质而失去了丰富的歧义。在评析鉴赏的叙述中,没有旁笔的特征或者成分,评论就会因为缺失了歧义、宽泛性、影像性和层次感而显得单薄单调甚至空泛乏味没有厚度。在梁星钧的这部著作里,正是由于他注重了旁笔的功效,才没有一味地根究拷问被评论对象文章的结构、句法、文体的界限或者散文的真实与虚幻等所谓纯学术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上述学术问题在文学界迄今尚无标准和定论,更为关键的是,在充满了山高人为峰的文学创作领域里,一切章法都在变化一切学术界定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呈现自然呈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这类写作的内容。为什么童话总是能够超越说教更直观更生动地深入人心为大众广泛接受并潜移默化,根本的原因就在于童话中有很多旁笔成分带来的歧义。可以说,没有旁笔就没有惊奇,没有惊奇就没有童话。阅读完《说长道短集》我一直以来的一个认识再次得到了验证和佐证:评论或者鉴赏文章,它们本质上应该就是一种对人文景观进行叙述的叙事散文。评论者和被评论者角色互换又彼此交融,被评论者用文本的内容强烈地覆盖评论者的视觉,评论者用自己的眼光表达自己对被评论者的评价、感受、爱与痛和相关的体验。换位思考的妙趣,特别是旁笔的妙趣,让评论或者鉴赏更趋于舒缓和细致,更趋于立体和逶迤。
  
  从通常意义上或许很多人会认为,在评论中引入旁笔的特征是一种主观臆断,是一种审美上的片面极端。但我却十分认同在评论中引入旁笔的特征,这是由于有时候不片面不极端就不深刻,就无以一针见血,就无以刻骨铭心,更无以产生强烈的刺激和反应。
  
  梁星钧的《说长道短集》叙述,因为具备了上述的特征,总是充满了知性、智慧、辩证和考量的特质成分,具有“于平凡处见出不平凡”的韵致。看似不事雕琢的文字,因为“发乎情”而灵动。看似流水轻盈的话语,因为“言于心”而厚重。即便这本评论集还存在着旁笔不够,个性特色还不充分,运用文字和歧义进行延伸和联想的程度还不是十分妥帖到位,评论叙述方式的多样性还有待进一步开发,评论的深度和厚度还有待拓展等等不足,但这仅仅只是一个“技术”或者“技巧”的问题,对梁星钧的这部著作而言是无伤大雅的。更何况,评论写作是关乎人类的良知和审美的精神活动,借一位作家的话来说,“从我们的视野看,从全球视野看,我们置身的时代都是一个在不断消解文学和艺术的时代。看一看我们今天的状况,我们缺失的正是良知和审美的精神这两个人性的核心元素”。
  
  因此,我以为有这样的评论集出现,意义特别重大。于此,我还是想用尼采的话来表达我对《说长道短集》这部著作的敬重心情:任何苦难都无法、而且永远无法让我对我所认识的生活作伪证。这是尼采的话,也是评论鉴赏的真谛,更是我此刻面对《说长道短集》的所有情愫的呈现。




推荐
发表于 2015-1-20 15:59 | 只看该作者
五出眉心 发表于 2015-1-19 12:43
这是一篇怎样地精心阅读才产生的饱含深情的读后感啊!每一个文字都体现了作者对梁星钧《说长到短集 ...

你这则评的评的评极有力度、思考的深度和鼓励的程度啊!一兵老师的评确实角度不同、见解很新、对接很有意思,你们对我的鼓励我谨记在心。这是我出的第一本书也是第一本评论集。我感谢各位的关注支持包括现在的评论鼓励。评论这件事需人做但难做是不争的事实,但愿我们在这点上共识存异以求共进,谢谢眉心,更谢一兵老师这篇令我思考和反复品咂的评论。
3#
发表于 2015-1-19 10:38 | 只看该作者
抢坐沙发阅读。问好。
4#
发表于 2015-1-19 10:49 | 只看该作者
从容好快啊!秋叶好”恨你“
5#
发表于 2015-1-19 10:52 | 只看该作者
十分感激一兵老师对我拙评集的认真评述。这篇评述也极有读的。我会慢慢阅读梳理,也会慢慢汲取并慢慢致谢。十分感激,谢谢!
6#
发表于 2015-1-19 11:04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1-19 10:52
十分感激一兵老师对我拙评集的认真评述。这篇评述也极有读的。我会慢慢阅读梳理,也会慢慢汲取并慢慢致谢。 ...

秋叶至今也没有收到老师的书哈!
7#
发表于 2015-1-19 11:18 | 只看该作者
红秋叶 发表于 2015-1-19 11:04
秋叶至今也没有收到老师的书哈!

给你重寄,告诉我可以收到的准确地址及联系方式。
8#
发表于 2015-1-19 11:2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敬老师的评论,也了解了梁星钧版主的《说长道短集》,相得益彰,受益匪浅。问好!
9#
发表于 2015-1-19 11:28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1-19 11:18
给你重寄,告诉我可以收到的准确地址及联系方式。

老师看短消息好吗?祝好!
10#
发表于 2015-1-19 12:43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怎样地精心阅读才产生的饱含深情的读后感啊!每一个文字都体现了作者对梁星钧《说长到短集》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让我们在字里行间感受梁星钧甘为绿叶衬红花的精神,感受梁星钧老师作为一个文学评论者的良知与高度的审美责任意识;更能让我们了解与认识梁星钧老师文学评论的简述特征,以及文学评论的性质、存在价值与社会现实意义。
       很受益的一篇文字,眉心拜读学习了!问好敬一兵老师!
11#
发表于 2015-1-19 17:47 | 只看该作者
对一部评论集进行综合述评,深入浅出,分析深刻,可谓相得益彰!
12#
发表于 2015-1-19 22:2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敬老师此篇佳作给俺阅读梁老师的《说长道短》文集提供了新的视角:文学评析鉴赏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是一个在认知中不断完善提升理性审美价值的精神构筑的过程;是与作者,读者内心世界产生共鸣的最真挚的个性化表达的过程,以及旁笔在评赏中所起到的特殊意义。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0:48 | 只看该作者
从容 发表于 2015-1-19 10:38
抢坐沙发阅读。问好。

问好从容。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0:48 | 只看该作者
红秋叶 发表于 2015-1-19 10:49
从容好快啊!秋叶好”恨你“

呵呵,是的是的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0:49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1-19 10:52
十分感激一兵老师对我拙评集的认真评述。这篇评述也极有读的。我会慢慢阅读梳理,也会慢慢汲取并慢慢致谢。 ...

期待与星钧继续交流~~
16#
 楼主| 发表于 2015-1-20 10:50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5-1-19 11:22
学习敬老师的评论,也了解了梁星钧版主的《说长道短集》,相得益彰,受益匪浅。问好!

谢谢你的回帖认同,握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2:43 , Processed in 0.05081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