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08|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雀之灵 雀之殇——我读李有旺散文集《乡村来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8 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5-2-13 07:18 编辑

           雀之灵   雀之殇——我读李有旺散文集《乡村来客》    高迎春


  七彩云南,边陲永德,是花海,是林海,也是鸟儿的天堂。李有旺在《乡村来客》第一辑里,就写了这些鸟雀之灵,鸟雀之殇。真情实景,感人肺腑。

  鸟雀,千姿百态,五颜六色;鸟雀,鸣叫婉转,动人心弦,是大自然里的精灵,是相伴幼童成长的天使。李有旺生在云南边陲永德县,在鸟雀的歌声里长大,留在他心里的,是难以磨灭的记忆。所以,才用灵动的文笔,记录了这些鸟雀。李有旺在《原生态的歌者》这篇散文里,就写了家乡各种鸟雀灵动的歌声。这篇散文,显然是采用了散漫化结构,采用了拟人手法。他把鸟雀的鸣叫,视为身边原生态的歌唱家。这些歌唱家都具备天生的演唱功底,不用化妆,不用试嗓,不用舞台,一张口就是天籁之音。故乡的人们,听惯了各种鸟雀的叫声,即便是它们躲在树叶的浓荫里,即便是它们躲在高高的屋脊后,即便是它们躲在雪白的云朵里,单凭声音,就知道它是哪一种鸟雀。上学的顽童,听到鸟雀歌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学唱;放牧的老人,听到鸟雀歌唱,就会返老还童了。我小时候,家乡人也会学鸟雀的叫声。每逢麦收时节,布谷鸟就会悠扬的歌唱:布谷布谷——布谷布谷——。好像在催促人们:快快割麦,快快播谷。小孩子们则会跟着布谷鸟鸣瞎编:布谷布谷,你在哪住;布谷布谷,我住大树;布谷布谷,你在哪住,布谷布谷,我住小屋。每到天刚蒙蒙亮的时候,雄鸡就会打鸣了,好像在敦促人们早早起床。雄鸡的鸣叫,很有特色:喔—喔—喔——喔—喔—喔——。小孩子会捏着鼻子学公鸡叫声,听起来惟妙惟肖。民间唢呐艺人,根据各种鸟鸣改编的《百鸟朝凤》,就是用唢呐演绎了各种鸟儿的鸣叫声,惟妙惟肖,悠扬悦耳。李有旺说:鸟雀的歌声,是故乡人百听不厌的歌;鸟雀的歌声,丰富了故乡人的生活。鸟雀的歌声,唱大了一代又一代孩童;鸟雀的歌唱,送走了一批又一批老人。在鸟雀的歌声中,人们学会了与鸟雀和谐共处;在鸟雀歌声的灵动中,人们学会了顺其自然、快乐生活。李有旺充分利用散漫化结构随便的特点,犹如小溪流水,不事雕琢;夹叙夹议,自然成文,与情感抒发融为一体,展示了他驾驭叙事、议论、抒情这三种散文元素的魅力。

  鸟雀,体态不同,展示的姿态也就不同。蜂鸟,展示的是小巧机灵;鹦鹉,展示的是羽衣华丽;鸵鸟,展示的是高大威猛;苍鹰,展示的是凌空翱翔。李有旺笔下的《白鹭》,给我们展示的是姿态优雅。开篇切入,是李有旺和朋友们正在为稻田里的白鹭拍照。冬日里的稻田,稻茬已经干枯,稻草已经入垛,一只只白鹭,悠闲地在稻田里觅食。有的低头啄食,有的展翅伸羽,有的对嘴亲热,有的安卧养神,而有些白鹭,则混入放鸭人的鸭子队伍中。对于人们的指指点点,已经熟视无睹,毫不在意。这样的画面,给人自由祥和的感觉,这样的画面,就出现在永德县永康镇。白鹭,身材修长,一身洁白,纤尘不染,冠羽飘逸,凸显潇洒,一飞冲天,诗情画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其中就有杜甫描写白鹭飞翔的情景。白鹭属于湿地鸟类,对生活环境要求苛刻,如果水源污染严重,就不适宜白鹭生存了。白鹭与鸳鸯一样,终生一夫一妻,一旦组成家庭,就会出双入对,形影不离;生儿育女时,雌鹭和雄鹭,各司其职,精心抚育后代。自古写白鹭的文人墨客,可以排成长队。李有旺全文引用了郭沫若写白鹭的散文诗,可见对其文笔的欣赏程度了。郭沫若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是身段优雅的模特;白鹭是一幅立在田间的画;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歌。郭沫若赞美白鹭,文思泉涌,喜欢白鹭的情感,溢于言表。李有旺写《白鹭》,开首用的是引人入胜开头法,结尾用的是征引结尾法,整篇用的是辐射结构法,从最初写白鹭形状、姿态,到婚姻恋爱习惯,从古人典籍记载到古代诗人诗词;从乡村人枪支泛滥捕杀白鹭到枪支管制保护野生动物,从近代郭沫若散文诗到现代人的讴歌,一篇散文就呈现出立体架构。写白鹭,诗人可以用跳跃的诗句,小说家可以编织一段故事,而散文家必须用细节来叙述。这样才可以像一位工笔画家,将白鹭的美,描摹的活灵活现,呼之欲出。李有旺的散文《白鹭》,就达到了这样的境界。

  散文作家写出好散文,关键是要靠作者自身的学养,关键是要靠作者自身的阅历。创作是作家心灵的事业,只有不断提高自己娴熟的文字表达技巧,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心灵境界,始终把自己的事业与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才有可能写出影响深远,具有思想艺术水准的佳作来。李有旺写《邂逅猴面鹰》,内中就充满悲悯情怀,对于那些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物,无情地进行了鞭笞和抨击。云南生产甘蔗,因而蔗糖也久负盛名。李有旺所在的村落,几乎家家户户种甘蔗,他家也在其中。甘蔗地里,有许多杂草丛生,这势必影响甘蔗生长。于是,李有旺去甘蔗地里拔草,就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有一天,李有旺收工,途径一片荒草地,在茅草丛生,灌木杂生的深处,传来一阵雏鸟的鸣叫。这鸣叫声,引起了李有旺的好奇心,他沿着叫声寻觅,果然找到了四只嗷嗷待哺的鸟儿。听到动静的鸟儿,以为父母回巢了,急切地张开黄褐色的嘴巴,等待食物入口。四只雏鸟,羽毛渐丰,颜色灰棕,面部扁平,近似猴脸,眼睛深圆。啊,是猴面鹰。李有旺意外之中,有些惊喜。就在李有旺与猴面鹰雏鸟对视的时候,他的邻居出现了。李有旺不忘与人分享发现的快乐,招呼他快过来看看。邻居过来了,显然也很喜欢猴面鹰。邻居假惺惺的示意李有旺,别告诉任何人,以免猴面鹰受到伤害。李有旺赞同,毕竟猴面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呢。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李有旺的父亲赶集归来,无意间说了一个见闻。说邻居在街上卖了四只长相奇特的鸟儿,每只五元,一只鸟可以换二斤猪肉吃呢。听完父亲的叙述,李有旺大吃一惊,匆忙奔跑到发现猴面鹰的地方,只见茅草萋萋,灌木无言,此地已是鸟去巢空了。一腔怒火,由心而生。从此,李有旺再也不愿搭理那位口是心非的邻居。尽管岁月已久,自责和愧疚的阴云,依然没有从李有旺的心头散去。李有旺写《猴面鹰》,用的是特写式结构法,把观察点集中在猴面鹰鸟巢,重点突出了猴面鹰被卖的命运,悲悯情怀可嘉,令人过目难忘。

  李有旺在《乡村来客》第一辑里,收录了与鸟雀有关的散文,共计13篇,生动而翔实地记录了乌鸦、麻雀、燕子、八哥、斑鸠等鸟雀,感情真实而深挚。其中,雀之灵,让童心呈现;其中,雀之殇,让爱心呈现。作品文脉畅通,又具抑扬开合的变化,境界宕开,气势呈扬,文笔朴实,余情可味,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解读评析其中三篇,好文愿与大家分享。共赏!

                                                                                        2015年2月8日写于迎春堂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三单元101室      高迎春      邮编:253400





猴面鹰:



2#
发表于 2015-2-8 20:03 | 只看该作者
真心感谢高兄细心阅读和精道点评。提前祝福高兄及您全家春节快乐!
我《雀鸟之灵》的所有文章,均在省级及以上文学报刊发表过:
1、2015年第一期《回族文学》“回族作家之窗”发《鸟事》(一万多字及创作谈)
2、2014年09月09日《云南日报》发《鹊鸲的歌唱》
3、2011年第5期<散文选刊>发<邂逅猴面鹰>
4、散文系列< 雀之灵>五章发表于<边疆文学>2008第5期<散文百家>栏目
3#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08:57 | 只看该作者
李有旺 发表于 2015-2-8 20:03
真心感谢高兄细心阅读和精道点评。提前祝福高兄及您全家春节快乐!
我《雀鸟之灵》的所有文章,均在省级及 ...

如果有不妥的地方,请指正为盼,我好及时修改。祝福春节快乐!
4#
发表于 2015-2-10 11:35 | 只看该作者
高兄辛苦,真心感谢了。远握!几个细节,觉得可以再动小手术:
1、第一段:“小时候,家乡人也会学鸟雀的歌唱。”这句请改动一下。
2、第二段:这样的画面,给人自由祥和的感觉,这样的画面,就出现在临沧(改为永德)县永康镇。
3、第三段:“关键是要靠作者自身的学养,关键是要靠作者自身的修养(建议修改后一句末词,因为前一句学养已括修养)”
4、第三段:“影身鹰爪”(不明其意,请修改下)。
5、末段:作品于盘礴一气之中,盘礴一词请予查证。
5#
 楼主| 发表于 2015-2-10 20:21 | 只看该作者
李有旺 发表于 2015-2-10 11:35
高兄辛苦,真心感谢了。远握!几个细节,觉得可以再动小手术:
1、第一段:“小时候,家乡人也会学鸟雀的 ...

已经做了调整,多亏你及时指正。谢谢!
6#
发表于 2015-2-11 09:52 | 只看该作者
来学习高版主的书评,也认识了这位李有旺作家,幸甚。顺祝春天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5-2-11 12:35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5-2-11 09:52
来学习高版主的书评,也认识了这位李有旺作家,幸甚。顺祝春天好。

谢谢刘彦林阅读支持,迎春祝福你春节快乐!
8#
发表于 2015-2-11 16:21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2-10 20:21
已经做了调整,多亏你及时指正。谢谢!

谢谢高兄。辛苦了。
9#
发表于 2015-2-11 16:22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 发表于 2015-2-11 09:52
来学习高版主的书评,也认识了这位李有旺作家,幸甚。顺祝春天好。

谢谢朋友。认识你很高兴
10#
发表于 2015-2-12 09: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梁星钧 于 2015-2-12 09:54 编辑

作者创一书之部分篇章(分辑)评析法,我简称之“解剖麻雀法”。具体以特色篇目入手,揭示作品内容特点,析其创作技法,再以理论引证,得出创作规律。此法极具个性,可谓此处独树一帜。
11#
发表于 2015-2-13 00:09 | 只看该作者
抓住了作品特点,评的有力。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07:15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2-12 09:53
作者创一书之部分篇章(分辑)评析法,我简称之“解剖麻雀法”。具体以特色篇目入手,揭示作品内容特点,析 ...

谢谢星均鼓励,这样可以多写几篇,也比较好把控。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2-13 07:16 | 只看该作者
王克楠 发表于 2015-2-13 00:09
抓住了作品特点,评的有力。

谢谢王克楠老师认可,祝福春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08:04 , Processed in 0.05663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