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2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绝版的乡愁——读袁玉英散文集《屋檐滴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27 03: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绝版的乡愁
——读袁玉英散文集《屋檐滴水》
李专
和袁玉英交往,你很难无动于衷,你一定会被她的人格魅力打动。
她刚开博客那会儿,在我的博客和其他博友的的博客里热情地传播正能量,一路撒花,这花是美好、善良、感恩、快乐,于是,我给她取了一个“博客观音”的雅号。这个雅号得到了广泛的赞同。有的博友说,当初一看到“博客观音”这几个字就想到了袁玉英,展开来看果然说的是她。
最近,我又看到了袁玉英叫人无法无动于衷的散文集《屋檐滴水》。
我经常庆幸自己遇到了一个剧变的时代,这种剧变表现为一些亘古未有的东西扑面而来,一些千万年赓续的东西在我们面前快速绝迹。比如电视、电脑、手机,快速充斥我们的生活。一些我们儿时熟视无睹的石碓、蓑衣、木屐,我们的孩子却闻所未闻了。与此相匹配的是生活方式和民族心理的变化,由此而来的是我们的许多乡愁变成了绝版的乡愁。
袁玉英却在《屋檐滴水》里为我们保存了这种绝版的乡愁。
很多中国人都有关于故乡水井的记忆,因为许许多多的中国人都是吃着井水长大的,我们离开了故乡就叫“背井离乡”。我们离开故乡后,只会在记忆的深处偶尔泛起这眼井,袁玉英不同,她还要重返故乡去寻井。寻找的结果是“故乡那一只只清澈的眼睛,完全闭上”。她所说的故乡的眼睛就是故乡的井,只有酷爱故乡井的人,才会把故乡的井当作故乡的眼。这是她的《乡村水井》里的绝版乡愁。这种乡愁也在《石磨声声》里:“如今乡村那些落满岁月尘埃刻着祖辈辛酸故事的石磨,绝大多数被弃之田边地角,与石磨有过瓜葛的老人,也多归于一抔黄土了。”这种辛酸也在《碓声舂舂忆乡情》里:“那时我的父母都是工农干部,一天到晚不着家逢年过节就更忙,做年粑舂糯米之事,都得由老祖母带着我们姐妹去完成。我们轮流舂碓,祖母就坐在舂臼边用一根小木棍不停地翻动,舂了一会就用一根丫形木杈撑住碓头,这时我们也可暂且休息一下。祖母是不能有片刻歇息的,她还要将窝臼里的粉一瓢瓢舀出来用极细密的筛子筛一遍,筛上的米头再倒入窝臼舂,如此周而复始……”。
过去有的在急剧消失,过去没有的在快速涌现,过去有现在也有的在发生巨变。通讯和交通是发生巨变的行业,我们都曾经饱受过通讯与交通不便之苦,如今在畅享通讯和交通便利之时,我们心生感恩。通山是个山区县,当年,胡耀邦总书记视察通山时要求“山通库活”。正因为路不通山不通,总书记才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如今,通山县是拥有了3条高速公路的县份,杭瑞、大广、咸通高速深刻地改变着通山人的生活。当这些高速公路次第开通之时,我想怎么没有人写写这些高速公路呢?现在,终于看到了袁玉英的《重走鸡口山散记》。鸡口山是座大山,鸡口山隧道是杭瑞高速通山段最长的隧道。隧道让天堑变通途。袁玉英青少年时从家乡黄沙到大畈到县城,都要翻越鸡口山,这条山路是她人生路的重要路段。这就有了33年后重走鸡口山的怀旧之旅。“本可二十分钟乘车回家的路,那天,我们花了四个多小时。人生有些路是必要、也必须一步三回头地去走走看看的,因为人只有上过高山才知平地。”和路有关的篇章还有《大舅》,大舅是当年的民兵连长,他带领民兵突击队修路时牺牲在工地上。现在,家乡每一条公路的修通,作者就会想起不到20岁就为修路而死的大舅。
当然,还有一些轻松浪漫的乡愁。“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袁玉英也在《远去的棒槌声》里描写了清水河里浣衣乐,“千搓万搓不抵棒槌拖一拖哩!”大概是在美国,最初的纸巾问世时,推销的广告语是这样说的:“不要把感冒细菌装在口袋里”,倡导人们用纸巾而不要用手帕。现在又有环保人士呼吁人们重拾手帕。袁玉英在《手帕》里记录:“90年代末,手帕早被纸巾替代。一次偶在乡下小卖部看到,我高兴得将仅有的三条全买回,公公兴奋地说:真好!真好!留一条吧,留我看外婆(去世)时用。”手帕重回人们的生活还是有希望的。《乡间趣事》里的“听说书”也是令我产生强烈共鸣的篇章。那时的电影很少,那时根本就没有电视,那时听说书就是我们的文化大餐,书鼓一响,整村的男女老少趋之若鹜。我经常是那个听得如醉如痴的人,也经常是那个绘声绘色转述鼓书的人。
我深切地感受到,袁玉英有很深的做人功底。有一次在通山,她宴请了我。吃的都是我喜欢吃的通山菜,最难忘还是陪客的人,她请来了她的丈夫阮大哥来陪我。阮大哥是通山县的大领导,又是一位谦谦君子,由此,我感受到了袁玉英的礼周而情厚。
做人的功底决定了作文的功底,作文的功底是做人功底的一部分。作为散文集书名的《屋檐滴水》这个单篇尤其见功底,令我一读再读。那诗情画意的内外月台,那青石板铺就的两个圆形场院,那环绕着内外月台潺潺流淌的溪水,令人无比神往。当然,最叫人难忘的还是那滴滴答答的屋檐滴水声。“阿婆,那雨也真聪明,怎晓得滴滴落在小洞里?”童稚的发问,引得阿婆振聋发聩的轻言细语:屋檐滴水,点点不差移!“梅玉纵有一万个不情愿还是得嫁,可梅玉宁死不愿和男人圆房,到了晚上她就独自来到月台屋檐下哭泣,泪水与屋檐滴答的雨水混在一起顺着那条沟渠流着,淌着。”男人再婚了,梅玉却终身寡居在月台,年轻时以“大众仆人”的劳作养活自己,年老后被月台人供养着,95岁无疾而终。月台人共同出资厚葬了梅玉婆,月台人为梅玉婆立上“梅玉女士之墓”的丰碑。随着梅玉婆无疾而终的还有产生梅玉婆命运的那个时代。
散文集《屋檐滴水》里的有些民俗富有珍闻性,非常小众化。化百家米煮成饭,吃了可以治病。儿时,在我的家乡我见过化米的人。袁玉英在《化米》里写的是化米做粑吃治疗小孩的疮疖,但是,粑做成后要众人来抢着吃。抢的人越多越好,吃得越彻底越好。抢粑吃这一截,是我过去闻所未闻的。我的家乡和她的家乡是邻县,真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整个都闻所未闻的事情是《顶纸》。她家乡人特别地“字纸崇拜”,如果用有字的纸作手纸,用前一定要在头上顶一顶,才敢去擦。她从小就被老人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养成了这样的习惯,直到70年代进城读中专还保留着这样的习惯,以至被同学们嘲笑。
那样的时代快速地远逝了,许多的乡愁都成为绝版的乡愁——幸好有袁玉英的《屋檐滴水》。
2014年12月6日写

2#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7:07 | 只看该作者
李专的文笔很好,已经推荐他来这里。也不知道他来不来?
3#
发表于 2015-3-5 17:51 | 只看该作者
        娓娓道来,情意绵绵。眉心想读《屋檐滴水》了。

        谢高老师分享!元宵节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4 08:15 , Processed in 0.07711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