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一孔 于 2015-3-2 09:20 编辑
许多年没有完整地看过春晚了,至少是没有看过直播的春晚了。
我们这儿的习俗说是年夜饭,其实吃饭并非到晚上。中午十二点一过,断断续续地就有人家放鞭炮,启动年夜饭,然后鞭炮此起彼伏的,一直到深夜。而到夜里十二点之后,又有封门的习俗,也就是关大门睡觉了,仍然得放鞭炮;而十二点一过,又表示大年初一的到来,开大门还是得放鞭炮。这样一来,从除夕正午的十二点一直到正月初一的十二点,整个村落,鞭炮不绝。
有的地方连续放三天,还有的地方连续放七天,毗连的两个村子习俗都不太一样,我们原来的村子只是在除夕晚上和初一早上放,所以,之后我们不管到哪儿,都还沿用着这样的习俗,一律只在除夕和初一放。
我在县城里住了四年了,从来没有在这儿过年,也不知道这儿是不是也放鞭炮,究竟放几次,反正我要是在这儿过年的话,大约是懒得放的。放鞭炮这种习俗在诸如环保、安全等因素的干扰下,市场正在萎缩,估计最后终将消失。至少就我家来说,一直是父亲放,我小时还在边上对付一些小的,后来彻底不沾边了,而现如今我的孩子,几乎连看都不看了。
看春晚与这有些接近,但也不完全雷同。连续三十多年的春晚,能坚持到现在,已然走进了民俗的范畴里,但是,事实上的情形是收看春晚的人的确越来越少,最终能否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曾引起过许多人的担忧。
反正,指望着越办越红火,收视人群越来越多恐怕是不太可能的。
其实,期望它越办越红火本身就不太现实,对它指责过多也不太合理。
任何文艺作品都是双方共同完成的创作,小说离不开读者的深入体验,演出也需要观众的积极融入,观众和读者的参与是作品的二次创作。在我们指责春晚无趣的时候,我们自己观众的角色扮演的并不称职。我不敢替代别人,就我真实的体验来说,别人问我春晚怎样,我本能的回答是不怎么样——在说这话的时候,我忽然发现,我几乎没有看过完整的春晚——更别说认真地看。
几乎,每年的除夕之夜,不是在喝酒就是在打牌,年夜的灯火让自己很难安静地坐在电视机面前看完整的春晚。而据我所知,身边的人大多也是如此,麻将牌九的实在并不逊于一流主持人卖力的串讲,而觥筹交错的清脆更胜过曼妙优雅的轻歌曼舞,春晚在农村多半成了老头老太太的专属。
类似的情景我想到了自己的零八年奥运会开幕式,七点五十的时候我还在二十里之外,然而,我搭了一截顺风车,八点准时出现在电视机前,而车主本人似乎比我还急,在这样一种高期望值的支撑下,我们看到的开幕式果然是近乎战栗的精彩,过后觉得自己在看的时候,心始终都是紧缩的,高回报答复高期望果然是一种畅快。反观我们面对一个据说是三流歌手的演唱时,你可能还没有打开耳朵,大约都已排斥了。所以面对春晚,我们并不积极的心态不可能让我们有太高的满意度。
其次,观众的范围决定了众口难调。没有那一台晚会会有春晚规模的观众群体,人类寿命的极限有多大,年龄跨度就有多大;地球有多大,观众的范围就有多大。在这样一个大包容之下,指望获得一致的认可原本就很荒诞。某位名人曾说过,百分之五十以上的赞成就很好了,若是百分之百地赞成,那绝对是独裁的直接效果。而在多媒体时代,电视不再是唯一,人们娱乐方式也多种多样,指望着八十年代初期随便一个电视剧就能造成万人空巷的结果实际上是一种妄想。客观地说,八九十年代的东西自然很好,诸如《渴望》、《编辑部的故事》、《北京人在纽约》确实是经典之作,但是把他们抬上神坛也不太妥帖,倒不是我们向来都是厚古薄今的,而是任何一个时代都会有相应的成功的作品,只不过成功的形式不同,所谓的成功度也不同——那个时候百分之九十的收视率未必就是好的,现在的百分之三未必就是差的,对于这点,我们要能释然。
冯小刚玩票似的导了2014年春晚,久在江湖上走的他深喑其道,很清楚之后会自然而然地占据媒体的焦点,所以,前面结束,立马失踪。倒不是他不搭理人,因为他也很清楚,无论你弄成什么样,都会有一种后续存在;而且,你出面也好消失也好,这种存在不会改变,只有时间才能荡涤所有,那就不如先歇着再说。
目前的综艺节目,湖南卫视《我是歌手》、浙江卫视《奔跑吧,兄弟!》办得算是好的,除了大手笔的制作之外,我想与他们反反复复地重播也很大关系,几乎是在强迫着你看。像我这个平时不怎么看电视的人一开电视,就是那玩意,于是也就看了,慢慢地加入了观众的队伍,洗脑算是成功的。 再者,春晚的定位问题。春晚到底是干什么的?就是弄个大杂烩,最大范围地图个喜庆。它不是专项的演出,没有必要把它办成高水平的演唱会或者戏剧展演,更不该是小品相声的专场等等,因为在选择一批观众群体的时候意味着同时失去了另一部分的观众群体,唯一折中的办法就是尽量兼顾。年轻的弄点歌舞、年老的弄点戏剧、喜欢惊险的来点杂技,喜欢奇幻的来点魔术什么,好在时间足够长,大体上都能兼顾到。
由此推而广之说到另一个问题,就是为了抢占收视率,地方卫视现在也办春晚。争得很厉害,把那些一线明星赶场赶得脚不沾地。我自然是懒得看下去的,不过无意中看了咱们安徽卫视的春晚,据说很火爆,可是剪接一看,有崔健、蔡琴、林忆莲什么的,老外的还有著名的莎拉布莱曼,大腕云集,不过就是一个明星秀场而已。如果这样的晚会算是高端的话,那么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来,那个晚会可以在春节时办,也可以在清明冬至时办,所以怎么说都不能是好的春晚;二来,金钱真是万能的,只要烧钱乃至烧更多的钱,便可以请明星更多的明星,更出名的明星压场,所有的观众只不过是为了配合这个圈钱抢钱的过程而已。
我当然不反对追星族,那纯粹是个人的自由,搁以前当个票友捧个戏子都是有传统的,不能老说现在的一切都不好,传承得挺严实。问题是作为公共事业单位,主办单位烧的钱是从哪儿来的,这样用的是否恰当,与当地的收入是否合拍。你可能会说,这钱是企业赞助的,企业赞助的钱也不能如此奢华,某些明星大腕自己买台飞机都着急着退货,作为政府的窗口单位之一,广电系统的砸钱行为还应当有所收敛为好。
央视每年都有个感动中国评选,每年都能把俺看得一把鼻子一把泪的,过后瞎想,那些扶贫的、支教的确实能感天动地,可我们现在仅仅是靠好人来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样的贫弱何时杜绝,这样的好人没有也罢!
扯远了一点,还是回到春晚上来。
换个角度来讲,春晚还能受到各种各样的指责,至少还能说明大家在关注,真到无人问津的时候,可能就真的寿终正寝了。不过显然不可能。粗略地留意了一下春晚,现很多方面在改善,无论是主办者还是观众都在趋于成熟。主办方面正努力将晚会办得接地气,办得闹腾,算是掐准了命脉——想想很早以前的春晚,念贺电就能直接催眠,这是进步,得承认。观众方面,现在也不想先前那样激烈,大多心态很好,毕竟有那么多人热热闹闹地陪你过年,干嘛老是吹胡子瞪眼呢?都不容易的。
所以,看春晚是一种心态,好坏除了节目本身的因素之外,自己的心态也很重要。时间一到,泡一杯绿茶,和家人围坐一起,就着电视上的喜庆,消磨除夕的时光,不失为一种享受。至于节目,你觉得精彩,你就认真看,你如果觉得不精彩,那你就眯眯眼,就想肯定会有其他人喜欢这个节目的。别人高兴了,你就跟着高兴,大家都高高兴兴岂不更好。
至于春晚,咱不挑剔。三十多年了,感情还是挺深厚的,就当是个家里桌子板凳之类的物件,时间用长了,虽然光鲜不再,但是磨得通红,光滑锃亮,手放在上面,像串起了前生今世,如何能嫌弃?
当然,即便我们说几句不好,也没有什么恶意,本希望更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