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92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思想性决定着散文的深刻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4 0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辛贵强 于 2015-3-14 08:26 编辑

思想性决定着散文的深刻性
  我对散文写作的看法之四

  文学评论家有这样一句话:“文学作品,形象永远大于思想。”这句话非常正确,但是,必须正确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强调要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没有说排斥、不要思想。形象和思想,是一枚硬币的两个面:不进行形象表达的,不是文学作品;没有思想性的文学作品,永远不会具有对生活及社会现象的思考向度,以及思辨、哲性深度,也不会具有深刻性与震撼力。
  世界文豪普希金对散文的理解是:“散文需要的是思想,思想,舍此任你妙笔生花也毫无用处。”批评家雷达在《我心目中的好散文》一文中说:“传统的散文发展到今天,确乎愈益暴露出它与当代人精神脱节的疲惫,被文体定势的重负压得直不起腰,而其中最致命的,乃是思想的贫瘠,哲理的贫乏——无力洞观当代人的生存困境。这大约与我们民族不是长于哲学思维有关。是的,倘若一个时代的最高思想成果和理性智慧不能在散文中得到体现,倘若散文不能对时代和民族的灵魂状态加以思考,倘若散文找不到富于时代感的思与诗交融的言说方式,就没有创新可言。”
  文学界对文学作品的衡量从来是看“两性”,一个是艺术性,一个是思想性。这两性,少了一样都不行。再有,就是娱乐性,文学作品需要有娱乐功能,需要有情趣,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要好看。具备了这些元素,才可以形成文学作品的可读性。那些杀上《人民文学》、《散文》等大刊的作品,无不是有强大的思想内涵支撑着。
  思想能力如何,决定着生活视野与思想视野的宽阔与狭窄,也决定着对生活现象有没有鉴别、解读和发现能力。
  我们面对的社会与生活细节,都是“现象”,“现象”的后面埋藏着“本质”。能不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思想能力的一种。有位老师说过:“散文创作的思想主要表现为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对历史现象的穿透力、对国民性中负面因素的针砭力、对作品中人物灵魂的拷问力、对‘普世价值’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有没有这些“力”,直接决定着发现和发现不了好的生活素材,写出写不出好的散文作品。
  思想能力首先决定着有没有对生活的解读能力和发现能力。就是面对你的生活占有,你经历过的事,明明很有写作价值的你却放过去了;明明是别人写滥的东西,大众化、公共化的东西,你却视若珍宝,宁愿随大流、跟风走。有出息的作家、作者,就是靠着思想修养赋予他的发现眼光,写出独到的、新鲜的、能让人眼睛一亮、甚至具有震撼力量的好作品。而且扫描面很宽,在与我们平行的现实里可以有发现,在逝去的岁月里也可以有发现。比如说格致的《减法》,就是在我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写出了有发现价值的名篇,上了《人民文学》并获大奖。
  《减法》主要写“我”小时候一起读书的27名同学,由于脑袋笨、学生与老师作对、女生初潮、男学生给女同学写情书等原因,一个个或成批辍学,还有被学校勒令退学,升初中时又有一批同学考分不达录取线而退出。这些学生像连续减法算式,被依次减掉。到读初中时,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有人这样评价格致的《减法》:“《减法》胜在文章主题上,描写了一个女孩子的成长过程,反映了面对城市文明,在偏远的农村仍然有很多人被现代文明所抛弃,就像减法一样被减去。文章独到地展示和概括了中国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景象:人要想不被现代文明减去,需要文明,需要知识,需要整个社会文明的春风吹拂,需要成长过程中的心灵的感悟。《减法》表现了一种珍贵的新散文精神:从个人经验出发,真挚、执着地探索公共经验,探索真正迫切的心灵和思想疑难。”
  别人写的东西是怎么“发现”的,我不知道,一篇作品的产生,是个复杂的脑力劳动过程,所以,我只能举我自己一个例子。
  我还在新闻办工作时,周一开例会前等人时,一个同事讲了一个笑话:一个局级干部养了一只宠物狗,与一个刚搬来的邻居的孙女一个名字。这个邻居找上门来,说狗和人名字一样,很不得劲,求局长给狗改改名字。局长端着官架子,不但不答应给狗改名字,还把这个邻居奚落了一通。邻居一气之下,也养了一只狗,起名就是局长的名字,公然对着局长喊。局长很恼怒,找邻居兴师问罪,邻居把局长当时奚落他的话原封不动地回敬给了他,弄得局长干张嘴冒热气。这件事,别人是当笑话传的,我一捉摸,里边有东西!没有费多大劲,写出一篇标题为《狗狗姓氏》的小小说(小说、散文须包含有思想性的道理是一样的),在该稿在多个论坛发出后,好多评论的人都说,局长的邻居是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透过现象看本质,是思想能力之一。“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是底蕴的东西,但不是最底蕴的东西。可一般读者就是看不到,局长的行为,不人性,不人道;而他的邻居,是在为维护人的尊严而战。这才是最本质的东西。按说,小说应该隐蔽叙述,可为了让大家看明白真正的底蕴,我只得又冒险加了一句:“老年仍然不依不饶:‘你觉得我这样做很不讲人道很没有人性是不是?你觉得你很丧失人的尊严是不是?忍着点吧,人的尊严算个球?’”这篇小说在《山西文学》改标题为《对策》发出来,并选入《小小说选刊》。《山西文学》的编辑老师眼力就是厉害,对我的写作意图看得非常清楚,在博客的编辑评论中说,“尊严是人生存于世的必然要求。但是,在金钱和权势成为衡量一个人成就的时代,当狗的尊严凌驾于人类之上时,只能发生一幕心酸而又让人啼笑皆非的讽刺景象。”
  举这个例子的意思是,没有思想、理论功力做后盾,这块生活素材就会当笑话听了扔于脑后,就不会有这篇东西产生了。同时还说明,思想、理论功力,还决定着对别人作品能不能正确解读,正确评价。
  我们写一件事,写一个人,都有个为什么要写的问题,绝不会无缘无故就去动笔。但是,由于思想、理论能力不同,作品品相与质量的差距就出来了。没有理论支撑的文章,思想性注入不足,只能靠常规的理性和情感来支撑,往往偏向于情绪化,显得虚浮、干瘪,像肾虚般的苍白无力。有的虽也不自觉地使用了一些理论见解,仍然像一个失血病人,掩盖不了文章与评论的肤浅与虚弱。
  以写人为例。理论修养足的,注重作品思想性的,在写人的时候,会把人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上写,不但会写活人,还会写出大时代意义来,写出典型意义来。人不可能脱离时代而存在,特殊的时代,会赋予人特定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所谓“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列宁),所谓“存在决定意识”(恩格斯)。反之,写人会单独、孤立地看待笔下的人,以及他做的事。比如一个作者写他的一个亲戚,很抠门,很吝啬,发论坛后修改了好多遍,也没有注意把人放在物质贫困时期的时代背景上考量这个人,只认为是他个人的性格问题,把一个带有普遍社会意义的素材给糟蹋了。想想看,那个时代,有多少人可以大方得起来?哪个人不是苦巴巴抠着省着过日子?大家掂量掂量,一个人的“毛病”,与一个时代的“病”,哪个分量更重?哪个更容易写出好作品来?想想鲁迅笔下的人,哪个不是在时代背景上站起的人?哪个不是携带着时代之“病”、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
  张炜对“作家”一词下了这样的定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作家,不光是能够虚构故事,不光是写写议论的文字,他要能够面对一个生命全部的复杂问题,发出个人真挚深刻的、有高度的回答,具有跟这个时代对话的能力。各种各样生命的设计,生活的设计,能够回答。他不仅是一个记录者,一个浪漫的想象者,还是一个对于未来具有强烈探索精神、对于过去有一个完整而深刻的毫不留情的批判和总结的力量。”有这样的能力,思想视野、生活视野必然会宽阔,会注意和观察到好多的社会生活面,避免只在爱情、友情、季节变化、小草秋叶等狭小的圈子里转。而要具备这样的能力,不学习理论不行。看到这样一句话:“学书之人分三等:普通人,学知识,学经验;聪明人,学技巧,学方法;高明人,学思想,学智慧。”
  不要期望学学新流派的散文写作手段你立刻就强大起来了。在场主义也好,新散文也好,传统散文也好,厉害的不是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段,而是看他的作品在不同语境、不同表现方法的后面,有没有强大的思想性支撑着,有没有各种知识与修养反映的综合实力保障着。所以说,耍花枪没有用,有比较扎实、雄厚的理论功夫、思想修养功夫,才是真本事。我们有好多作者,不是没有生活,不是没有阅历,写的东西也不缺文采,甚至摆弄出令人眼花缭乱的语言风景来。但是读过去以后,却让人感觉像喝了一杯白开水,或者像看了清浅的一池子水,一眼看到底。病根就在于,缺乏一副咀嚼生活的好牙口,虽然也在咀嚼,但是嚼不动,嚼不透,原因是理论认识能力不行,思想能力不行。文章也因此没有思想性构成的底蕴,使作品没深度,没分量,没品头。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包括情感抒发,是借助的形象的东西,即人物、事件传递出去的,不是吆喝出来的。即使议论,也是叙事化、形象化、就事说事的议论,把思想、情感这些东西糅合进去,渗透进去,切忌议论文式的表达,不能和叙事主体割裂。一句话,文学就是文学,思想性必须借助于形象来表达。
  另外,提醒一句:请远离政治,不要希望在这里找到文学意义的“闪电”。杂文可以,散文不可以。思想能力指的是对生活和文学作品的解读、鉴别、取舍和评价能力,不是直接对政治品头论足。散文作家、散文研究者王克楠说:“文学无法解决现实问题,只医治心灵创伤。”我想还应该补充一句:文学无法解决现实问题,更无法解决政治问题,因此,不要在散文里“放大炮”。

  思想性来自于对理论学习,来自于对社会现象的积极观察与思考。我们不光是社会生活的描摹者、写生者,更是社会生活的思考者、探寻者。你写了一场雪,从开始下雪写起,到雪停时停笔,里边是描摹式的记录,写得再形象,再有诗意,可有什么意思?初中生的作文也不过如此。
  再重复一下普希金的话:“散文需要的是思想,思想,舍此任你妙笔生花也毫无用处。”


2#
发表于 2015-3-14 11:45 | 只看该作者
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包括情感抒发,是借助的形象的东西,即人物、事件传递出去的,不是吆喝出来的。即使议论,也是叙事化、形象化、就事说事的议论,把思想、情感这些东西糅合进去,渗透进去,切忌议论文式的表达,不能和叙事主体割裂。一句话,文学就是文学,思想性必须借助于形象来表达。
3#
发表于 2015-3-14 11:45 | 只看该作者
再重复一下普希金的话:“散文需要的是思想,思想,舍此任你妙笔生花也毫无用处。”
4#
发表于 2015-3-14 11:46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样一句话:“学书之人分三等:普通人,学知识,学经验;聪明人,学技巧,学方法;高明人,学思想,学智慧。”
5#
发表于 2015-3-14 11:51 | 只看该作者
思想,是人格魅力的支撑。有人说:写散文的人,不可以平庸。这句话不是苛刻,而是对散文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章,言之有物,读来受益!
6#
发表于 2015-3-14 15:01 | 只看该作者
来欣赏学习。问好老兄!问好各位老师!
7#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20:27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3-14 11:51
思想,是人格魅力的支撑。有人说:写散文的人,不可以平庸。这句话不是苛刻,而是对散文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 ...

谢谢高版一连四评。前边三篇言之无物吗?看来你眼界太高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5-3-14 20:28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5-3-14 15:01
来欣赏学习。问好老兄!问好各位老师!

谢谢老朋友,看见你很高兴。
9#
发表于 2015-3-15 05:33 | 只看该作者
辛贵强 发表于 2015-3-14 20:27
谢谢高版一连四评。前边三篇言之无物吗?看来你眼界太高了!

读完之后,随时留言,个人观点有偏颇不全面甚至错误,也是有的。多多谅解
我曾经写过一篇《写作悟道识刘勰》,有人留言说:面面俱到,等于什么也没说。我只好摇摇头,一笑了之。呵呵,阅历不同,学力不同,人们的观点,真是千差万别呢。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3-15 06:37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3-15 05:33
读完之后,随时留言,个人观点有偏颇不全面甚至错误,也是有的。多多谅解。
我曾经写过一篇《 ...

老熟人了,我和你开玩笑。交流的东西,不较真。
11#
发表于 2015-3-15 08: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红秋叶 于 2015-3-15 08:46 编辑

秋叶以为有些散文很有思想内涵,但是缺乏必要的文采,文采好比是发动机的润滑济,不需要很多,但是也不能没有。有些作者全面否定那些风花雪月的文字,而且对文采的东西不肖一顾,很怀疑他们是否有这样的文采了,其实对文采的驱离也是很片面的。秋叶和老师真诚交流,问好!
12#
发表于 2015-3-15 10:07 | 只看该作者
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包括情感抒发,是借助的形象的东西,即人物、事件传递出去的,不是吆喝出来的。即使议论,也是叙事化、形象化、就事说事的议论,把思想、情感这些东西糅合进去,渗透进去,切忌议论文式的表达,不能和叙事主体割裂。一句话,文学就是文学,思想性必须借助于形象来表达。

好,学习了……
13#
发表于 2015-3-16 17:49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文学非只是技术活,还是功力活。很赞赏作者的一些观点及勇气。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8:21 | 只看该作者
红秋叶 发表于 2015-3-15 08:43
秋叶以为有些散文很有思想内涵,但是缺乏必要的文采,文采好比是发动机的润滑济,不需要很多,但是也不能没 ...

艺术性,思想性,都得跟上来。谢谢秋叶。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3-16 18:22 | 只看该作者
戈眉 发表于 2015-3-15 10:07
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包括情感抒发,是借助的形象的东西,即人物、事件传递出去的,不是吆喝出来的。即使议论 ...

谢谢戈眉雅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0:34 , Processed in 0.054911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