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95|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说的真实(王克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1 10: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5-4-16 00:21 编辑

                                                                                小说的真实
  
                                                                                 文/王克楠
  
  小说要想写出真实来,小说家必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不仅有感性的刻骨铭心,而且有理性的剖析和认识,这两点缺一不可。从文学的终极意义来说,文学和哲学一样,总是要去试着去解决人类从哪里来的,到哪里去?即使退而次之,也需要回答怎样的生活才是好的生活?才是合理的生活?
  
  小说需要以实写虚。小说是最实在的,离现实生活最近的,却以最虚的形式出现,没有虚构就没有小说。虚构并不等于瞎编,只有浮皮潦草之士才会认为是小说编出来的。还是谢有顺说的好,小说“它从来是从具体到抽象,是以琐细的经验来写精神形状的,它写的是实有,呈现的却可能是一个虚无的世界。”鲁迅写狂人,写孔乙己先生,写阿Q,都是深入到这些人物人生里,所以,作者可以化自己的感受为狂人、孔乙己先生、阿Q的感受。
  
  小说的真实分两个方面,一个是精神方面,就是看小说的文本是不是具有跨民族、跨种族、跨政治偏见的人类精神。二是从技术方面,是不是有结实的生活基础,也就是说,细节是否真实,是不是会让读者一眼看出来是瞎编的?我在一篇短文里提出过小说要有精神的话题,小说确实要有精神,没有精神的小说是一堆散沙,至多是小说的原材料。但如果小说家已进入小说语境,就直奔精神去了,也是事与愿违的。很多时候,小说家写的时候,并没有体会到精神,反而读者和评论家读出了小说文字后面的精神。《红楼梦》无疑是一部有“精神”的长篇小说,但是曹先生也没有直奔精神,而是把荣国府那些家长里短,诗社聚会,赏花赏月写得非常具体,连同吃饭的菜谱、生活的小偏方都是那么贴切,这部长篇小说的“矛盾”体滚动得很慢,有的读者甚至把它当散文读了,可是,它却把精神藏得恰到好处,表达得很饱满,也就是说,这部长篇小说具有自己独特的小说“容器”和生存空间,读来令人信服。
  
  必须读一下小说的常识,小说是从哪来的?当然是从小说家对生活的感知而来的。生活是在哪里发生的呢?简单从面上说,生活无处不在,但对于一个作家能写好的生活,还是自己最熟悉的生活环境里发生的“生活”。生活环境对作家来说是感知的母体。强调小说的真实性,“真实”是属于思想范畴的,更是属于小说环境的。小说环境有自然环境、物质环境、人物成长环境、语言环境四种,前两种属于母体环境,后两种属于公共环境。相比较来说,前两种环境更重要一些。著名作家王安忆说“思想有它的可见性,和一种视觉上的起源。是地理空间中的某些事物、形态与事件唤起了这些感受。要探究和描述这些感受就要恰当地描述产生这种感受的具体事物及其形态。描写经验就意味着描写产生这种经验的经验环境,对感受的描述就是描述感受在其中形成的感知空间。这既是一种对经验与感受的表达方式,也是检验经验与感受的真实力量的方式。没有经验环境就没有真实的经验,没有描述感受产生的事物秩序,感受就是空洞无物的概念。”说得很中肯。
  
  写小说,怎样写出真实的效果呢?以小见大应该是一个路子。我们都知道小说细节是小说成败的关键。细节是从哪里来的?绝不是虚构和编出来的。小说的故事可以编写,人物关系可以编,甚至矛盾和矛盾冲突的节奏都可以编,但细节不能编,存在现实生活的土壤里,需要作家去发现,去采摘。细节对于任何艺术来说都是宝贵的,对小说来说更是这样,可以说,没有细节,就没有小说。有人说,小说需要有思想,当然说的不错,但是小说如果直接叙述“思想”那么小说就不是小说,而是学术论文了。比如写一个人的情态,仅仅用静态的说明文去写,显然是笨拙的,如果通过一个人的动作细节去写,就会显得有灵性。具体地说,要写好一个人物,就要走进一个人物的心灵世界,找到他(她)在特定环境和特定心态下的微妙感觉。演员也是这样,找到了这样的感觉,塑造的人物才有可能成功,否则,就惨不忍睹(这样惨不忍睹的影视剧太多了)。
  
  要想把小说写的真实,要学会建设自己的小说素材根据地。因为小说是“记忆的产物”,不仅写小说需要记忆,读小说也是需要记忆参与。小说的读者总是可以通过小说家描写的生活场面和情韵想到自己曾经经历的一些生活。这个方面的例子不少。谢有顺先生说“小说不同于诗歌,诗歌可以是不及物的写作,它重在抒怀,修辞上也多比喻和夸张,但小说是一种实证,它更多的是对生活世界的还原,读者必然会追问你笔下的材料、故事以及情感是从何而来的,所谓根据地,其实就是要找到这些材料和情感的落实地。”说得很实在。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小说不是政治,政治也不是小说,那些把小说引向政治化的人是别有用心的人,小说过于政治了,就会出现“主题先行”的畸形,主题先行了,小说就成了充满说教和观念图解的畸形儿。我们常常批判“文革”期间存在大批假大空作品,其实,当下文坛照样风靡着假大空作品,只不过由政治口号变成快餐杂质了。
  
  小说当然需要有思想。思想是风骨,但是,仅仅有骨头不行,还必须有血肉,这就是要有细节,细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体验和体会出来的(也是感觉出来的)。一篇或者一部小说,只有做到感觉充沛,才可以形成自己的独特的小说世界(语言符号),否则,只是一些生活图像的堆砌和情节冲突的游戏,没有什么意思。蹩脚的小说写作会浪费自己的光阴和读者的阅读,不但与世不仅无功,而且有过。对于小说来说,情节当然是重要的,人物形象的表达(并非塑造)当然是重要的,但过于重视悬念或冲突,人物的内心未必表达得细腻,人物的感觉也未必丰富,所以,必须重视“感觉”,情节才会显得自然流畅,才会成为表现想象力的舞台,其中包括人物动作才会有内心支撑。小说家余华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时说,“当人物最需要内心表达的时候,我学会了如何让人物的心脏停止跳动,同时让他们的眼睛睁开,让他们的耳朵矗起,让他们的身体活跃起来,我知道了这时候人物的状态比什么都重要,因为只有它才真正具有了表达丰富内心的能力。”真的难得的经验之谈。
  
  小说要真实起来,描写必须具体起来。小说要想写的具体,必须强调一下直观,所谓直观,就是作家的耳朵、鼻子、眼睛、舌头、皮肤的感觉。至于人的第六感觉是虚幻的,虽然真实,但是每个人的第六感觉都是不一样的,过于强调人的第六感觉,会使得自己的小说不结实。从生活的角度说,小说必须表达“生活场”,这个生活场是具体的,可感的,是常识的,是有“物质证据”的,而不是抽象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小说描写具体了,小说的节奏就会慢起来。具体地说,怎样慢下来呢?有很多“诀窍”,其中之一就是不要拒绝写风景,不要拒绝写物质环境,风景和物质环境都是可以承担人类精神的,而在小说的具体的场景里,它们又有属于“这一个”的风采。在中国小说家里,鲁迅是善于写风景的,沈从文也是善于描写风景的,读他们的小说,有的时候像是读散文(却不是散文)。物的东西是有独立生命价值的东西,看不到这点,就无法写出有内涵的小说,评论家谢有顺说“在诗人和作家笔下,物不仅是物,而是一种人情,一种人伦,以物写人,物我两忘,是极为常见的文学主题。”物的东西不仅在散文可以极力彰显,小说家也可以从中挖掘出表达人伦的东西。《红楼梦》里的黛玉葬花,葬的难道是花吗?葬的是出自污泥而不染的人生情怀。
  
  关于小说的真实,先谈到这里吧,关于小说的其它要素,下次再谈。
  
                                                                     2015年4月于西山小说沙龙
  
  

2#
 楼主| 发表于 2015-4-11 10:22 | 只看该作者
一家之言,供写小说的朋友参考也。
3#
发表于 2015-4-12 13:13 | 只看该作者
理论是指引写作的明灯,知悉之所以然,而后必有佳作诞生!
4#
发表于 2015-4-12 15:44 | 只看该作者
读王老师此文受益颇深。对小说的构筑有了明确的认知。小说以虚拟为框架,在体悟真实生活感受的基础上,借助特有的文学语言展现思想精神,揭示人性,揭示生存的社会本相。感谢王老师。
5#
发表于 2015-4-12 15:57 | 只看该作者
"小说家必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不仅有感性的刻骨铭心,而且有理性的剖析和认识"----小说总论或许就是对生活的感性经历,再在理性认知与剖析中展现!
6#
发表于 2015-4-13 10:54 | 只看该作者
小说的形式是虚构的,为何内容呈现出无比的真实?作者在本文中作出了一些深入探讨和有力回答,极具参阅价值。小说因为情节、细节、心灵真实等因素而格外动人,其实小说的虚构与散文的真实都是相对而言,一切艺术都是虚与实的辩证统一,我们在探讨某一点时,不过是放大了的专题研探而已(在我看来)。
7#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00:19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4-13 10:54
小说的形式是虚构的,为何内容呈现出无比的真实?作者在本文中作出了一些深入探讨和有力回答,极具参阅价值 ...

星钧对小说的见解也是深刻的。
8#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00:19 | 只看该作者
梅园星语 发表于 2015-4-12 15:57
"小说家必须对自己的生存环境不仅有感性的刻骨铭心,而且有理性的剖析和认识"----小说总论或许就是对生活的 ...

谢谢梅园的解读。
9#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00:20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4-12 13:13
理论是指引写作的明灯,知悉之所以然,而后必有佳作诞生!

谢谢老友的鼓励。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6 00:22 | 只看该作者
又校对了一遍,请朋友们指正。
11#
发表于 2015-4-17 17: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受益良多,问好王老师。
12#
发表于 2015-4-18 22:36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问候克楠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0:35 , Processed in 0.06923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