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90|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沉重而绚烂的部落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4-11 1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7 编辑 <br /><br />
      
   梁,屲,堡,沟,湾,台,川,城,都是秦安地貌的主要特征。
   今天,当这些高原族群的部落在逐渐混合、逐渐消融时,它们的后代还在繁衍,它们的子孙还将在此地成长,而它们所赖以标识的乡镇、村落,仍然是今日中国最最普通的行政管理模式之一,如好地,兴丰,古城。除去人文、地理意义的古韵之外,它们从来都是护卫古城的英雄部落。
   曾经它们聚落在一起,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征服过别人,也被别人征服,统治过别人,也被别人统治。现在却静静地伫立在梁卯之下,沟壑之中,好像一个沉稳睿智的老人,护守着儿孙们的家园。

   好地,在县城东北部,和大地湾遥遥相望。李家河,程沟,姚屲,安台,崖湾,前梁,等等村庄,几乎囊括了秦安的所有地貌。但是,这里就叫好地,在丝绸之路贯穿时,就叫好地。在高考榜中清华大学时,就叫好地。好地方,但极少好风光。山梁沟壑之中,最注目的当属老爷山。常年大风,尘土飞扬,似乎居无所依。1980年,高耸的老爷山下却发现了半山---马厂文化类型遗址。一种以绚烂的彩陶艺术为特征的新石器文化遗存,属于马家窑文化范畴。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讲过,“半山---马厂是马家窑文化前后紧接相承的两期遗存,在陶器的形式和纹饰方面另具一种面貌。”大圆圈纹、漩涡纹、波浪纹是最流行的纹样母题。从这里的墓葬中出土了一种喇叭状的陶器,一端像罐,另一端为喇叭,中间为筒形,两端相通。考古界研判,“很可能是原始鼓”。鼓,在甲骨文、金文里,“礼”字从“壴”即“鼓”。这样一种最古老的礼器在上古时代出现,无疑是作为盛行的一种重器而呈现。后来的《诗经?大雅》里写到,“鼍鼓逢逢,矇瞍奏公。”鼓,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至今还在各种节庆之日绽放。还有平行线坟,漩涡纹,波浪纹等,更是随器而行。它们静静地躺在虚空之中,仿佛氤氲的云气和沛然的雨水,让人陶醉。因着简单线条的包裹,泥陶古器呈现出了一种生动的气象。

   “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这是《易经》里的说辞。易,就是变化,灵动之下不息的变异。绚烂的陶器,让好地真正变成了好地。

   翻过好地,就是绵延沉重的九龙山——安爷梁。那些远离了丝绸古道的河流,沿着深深浅浅的沟壑淌成一条条琐碎的溪流。也就是说,它们甚至没有源头没有方向地东流西流,最后,都消失在山梁的黄土里,只留下一些名字,如南小河,倒流河,蔡子河。河流,让这个干涸之地,曾千年百年地在风中发出空洞的期盼。而,河道本身却渐渐幻化成了马道、羊道。昔日激荡起伏的土地沉寂了,就像回到它的前身一样。

   我熟悉这样的沉寂,就像熟悉土墙之下那种繁华过后的孤寂与荒芜,和那些枯萎的人生。但沉寂中,他们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而是不断重塑着、丰起着向前向上的兴头。比如兴丰。

   兴丰,农业学大寨时,石屲村人学习河南红旗渠精神,战天斗地,在山上用铁锤铁钳开凿了一条500米长的自流灌溉渠。水源就是脚下的石屲河。它在下游叫做蔡子河,后汇入葫芦河。扬名在外的兴丰,一直将石屲精神发扬光大。在曳湾里,阳坡,付寨,三图四村,还盛产铁匠、木匠、石匠和毡匠。但,最原始的文化源头,还将被古遗址的发现所见证。兴丰村的马家原发现了齐家文化遗址,在蔡家寺、槐树村发现了仰韶文化遗址。


   仰韶文化是以农业为主的文化,其村落或大或小。围沟,墓地,窑场,或圆,或方。墙壁是温暖的黄泥,也混杂着草混草丝。蔡家寺和槐树村,都在阶地之上,高挺而平坦。尽管属于高山,但这里土地肥美。在20公里之外的康坡村,彩陶文化得到了极好的继承。一个个手艺高超的匠人把黄泥细土捏塑成各种瓦盆瓦罐,他们的生活因此而滋润,且有了尊严。

   从安爷梁一路向东缓行细看,经过多少庄户人家。那些小地方,风吹草动时还蜷缩在枯干山皱里的某一处。它们卑微地活着,蛰伏着,只是在等待着某一个生发的时机。

   远处,秦安城里的灯光已闪烁华丽。一辆辆大货车和一辆辆面包车倏忽而过,偶尔还会有毡匠扛着卷筒孑孓而行。从前的小路已经变成柏油马路,而他们还是习惯步行,习惯在夜晚走向家园。这很像是当下社会的一个隐喻,争先恐后,而又不与不语。

   想到某一天,这些黄泥陶罐或许会消融殆尽。想起每一处山梁上吹刮的大风,想起那里人们在大风之下种植的草木,想起那些热腾腾的面条,和院子里盛开的芍药。想起曾经的百草丰茂,牧歌悠长,我心中却没有升起一丝一毫的诗意。我,一路只是睁大了眼睛。当茫茫的山峦渐渐远去,我想再回望一眼苍茫之中的沉重,但高原已经落在身后,不能看见。
   


2#
发表于 2015-4-11 18: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7 编辑 <br /><br />沉重,略有些忧伤隐含在文字背后。

3#
 楼主| 发表于 2015-4-12 10: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7 编辑 <br /><br />沉重,略有些忧伤隐含在文字背后。[/quote]
谢过你的阅评。
地理意义的写作,永远有着无尽的忧伤。
问好!

4#
发表于 2015-4-12 19: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7 编辑 <br /><br />史记文字,学习。

5#
发表于 2015-4-12 2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8 编辑 <br /><br />丰富的文史知识融于流畅的叙述,读来受益颇多。

6#
发表于 2015-4-13 0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8 编辑 <br /><br />引经据典,再现历史的沉重,悲悯情怀,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
问好!

7#
发表于 2015-4-13 08: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8 编辑 <br /><br />一个积淀深厚的地方,一篇人文地理历史文明相融合的文字。
拜读。

8#
发表于 2015-4-13 09: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8 编辑 <br /><br />自然地理写作的背后,何尝不是人的精神地理的写作与呈现。何也的这篇文章很厚实。欣赏!

9#
发表于 2015-4-13 09: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8 编辑 <br /><br />屲,读音wa,一声。
地域文化,同样需要不断更新,除非不再有人的生产、生活活动;衰败可能是未来图景之一,但人文的退却又是自然生态自我修复的契机。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大抵如此。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09: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8 编辑 <br /><br />史记文字,学习。[/quote]
夸奖了,多谢!
也问你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0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6:38 编辑 <br /><br />丰富的文史知识融于流畅的叙述,读来受益颇多。[/quote]
多谢你的阅评。
这样的文字我觉得很难写。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09:44 | 只看该作者
潘霞 发表于 2015-4-13 08:39
引经据典,再现历史的沉重,悲悯情怀,正是这个时代需要的。
问好!

多谢潘霞的阅评!
可能因为高原自然地理人文意义的湮灭,读来沉重。
问你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09:45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5-4-13 08:45
一个积淀深厚的地方,一篇人文地理历史文明相融合的文字。
拜读。

谢过斑斑的阅评。纯地理的写作,较难。
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09:47 | 只看该作者
敬一兵 发表于 2015-4-13 09:22
自然地理写作的背后,何尝不是人的精神地理的写作与呈现。何也的这篇文章很厚实。欣赏!

谢过敬斑斑的阅批!
秦安是丝路经过地,文化积淀较为丰富。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4-13 09:48 | 只看该作者
李兴文 发表于 2015-4-13 09:36
屲,读音wa,一声。
地域文化,同样需要不断更新,除非不再有人的生产、生活活动;衰败可能是未来图景之一 ...

很形象的一个字,在山的低洼处。
问好李斑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8 12:52 , Processed in 0.050765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