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060|回复: 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生命的含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4 08: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与朋友探讨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朋友提到冯友兰,说冯友兰不主张思考,活着才是生命的意义。我不想谈冯友兰,也不想追问这样的观点是不是冯先生的本意,我们姑且把它作为一个命题。那么这个命题究竟对不对,好不好呢?

    是的,活着是首要的,是基础。但只是活着,它真能成为我们生命的意义吗?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句话虽然在解释孝道,但我们也不难看出老人家在强调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孝是什么?是不违背。不违背什么?不违背长辈的意愿。可见,人是有意愿的,这个意愿就是心思。心思就是思考的结果。


    对于其他生命,活着也许就是它们生命的意义。但对于人,思考才是我们生命的意义,至少,思考是我们生命的主要意义。不然,我们真的就与犬马“何以别乎”了。退一步讲,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那思考至少能证明你活着。

    其实,自从我们变成人以来,我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生命的追问。我们在追问作为人的生命的意义。如果活着就是人的生命的全部意义,那么生命叫“生”就够了,何必多此一举加一个“命”呢?因为“生”本身就是“活着”的意思。既然自古非要把活着的人叫“生命”,那么这个“命”就一定重要得很。中国字是很讲究意境的,这个“命”拆开来就是一个人在叩问。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人生而叩问才是“生命”?我们要叩问和思考的,应该是天道、地道和人道吧?祖先的文人们就是大气,虽衣衫褴褛、食不果腹,却把自己屹立于天地之间,一身浩然正气,问天叩地想自己,生而知命,把人列入“三才”之中,大有旋转天地与人和谐统一之势。虽然到今天也没有问清楚,但那魄力,已然让我们敬畏和仰视。《说卦》有云:“穷理尽性,以至于命。”想想现代的我们,竟然把活着当作生命的全部意义,顿感猥琐。

    臧克家诗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虽引用不当,却也符合本文之意。活和死的区别不在于是否喘气儿,而在于是否思考。有的人活着,但他不再思考,所以他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留下了自己的思考成果,所以他还活着。这样一想,还真给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人提气儿,因为我们写的每一篇文章,都注入了自己的思考。一激动,看见手里的这支笔也更加可亲可爱了!

    为生而活是生活,为命而活是活命。于是,私下里就偷着笑:还是活命要紧!命是要遵从天地大法的,这也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方向。孔颖达说得好:“命虽受之天地,短长有本,顺理则寿考,逆理则夭折,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法则,以定此命,言有法,则命之长短得定,无法,则夭折无恒也。”所以,光思考还不行,应当学会正确地思考,不能胡思乱想。试想,命都没了,还活个什么劲儿!


   本文成文过程源于与诗人戈眉女士的辩论和探讨,一并感谢。



2#
发表于 2015-5-14 12:18 | 只看该作者
本来说好的《诗三百》没盼来,倒是盼来了《论语》和《周易》。不过还中,好歹不是《尚书》,不然,那些绕嘴的文字,实在不是人该读的。
提点不同的 意见供兄思考吧!
犹太人有句格言: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有时看见考古挖出来的骨头,会不自觉地思考(我这臭毛病,也是好“思考”):住在豪华墓穴里的墓主人,和住在周围的陪葬者,他们在生时都思考过什么呢?他们在面对死亡时又思考过什么呢?——无论他思考的是伟大还是卑微,在我们看来,都没有任何意义,留下的不过是一副枯骨罢了。
余华有部小说,很喜欢,后来被张艺谋拍成电影,还在国外拿了个奖,叫《活着》……
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14:01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5-14 12:18
本来说好的《诗三百》没盼来,倒是盼来了《论语》和《周易》。不过还中,好歹不是《尚书》,不然,那些绕嘴 ...

跟你的回复交流比文章本身有意思。诗经正在复读。我这样想的:我们对每一首诗都用杂文去写点什么,我写一部分,你写一部分,其他文友也参与写一部分。不去翻译,而是去说每个人看后的感觉,或者理解,或者你理解的它的美。比如,第一首,我想写:“用青春的眼光看《关雎》”。这样,经过几年,把大家写的关于诗经的杂文汇集在一起,形成一本书,叫做“杂说诗三百”。这样,既起到传播推广诗经的作用,又能提高自己的水平,同时交一些共同志趣的朋友,兼而为论坛做点贡献。怎么样?
4#
发表于 2015-5-14 20:23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5-14 14:01
跟你的回复交流比文章本身有意思。诗经正在复读。我这样想的:我们对每一首诗都用杂文去写点什么,我写一 ...

好像对关雎也有点印象,诗经碎碎念也好像有写过,只不知放哪了,坛子里应该有的吧……
生命的诠释,兴致盎然。对于老祖宗的悟也有发掘,这样的交流很好。
5#
发表于 2015-5-14 20:30 | 只看该作者
说起冯友兰,南阳唐河人,他的家族旧址已成现在的文化旧址。冯的身世,在那样的年代,还有后来所及言行都有一定局限。果真如如空所言,《活着》是那个时代唯一的出路,别无选择。
6#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21:35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5-14 20:23
好像对关雎也有点印象,诗经碎碎念也好像有写过,只不知放哪了,坛子里应该有的吧……
生命的诠释,兴致 ...

不知安然是否愿意参与“杂说诗三百”的浩大工程中?
7#
 楼主| 发表于 2015-5-14 22:10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5-14 20:30
说起冯友兰,南阳唐河人,他的家族旧址已成现在的文化旧址。冯的身世,在那样的年代,还有后来所及言行都有 ...

是的。如果一个时代的人们只为活着,那么这个时代肯定是泯灭了人性的。
8#
发表于 2015-5-15 09:21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5-14 21:35
不知安然是否愿意参与“杂说诗三百”的浩大工程中?

当然参与,时刻都在参与。
9#
发表于 2015-5-15 10:11 | 只看该作者
你这属于高质量的活着,呵呵。
10#
发表于 2015-5-15 10:15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5-14 14:01
跟你的回复交流比文章本身有意思。诗经正在复读。我这样想的:我们对每一首诗都用杂文去写点什么,我写一 ...

这个倡议好,俺也想参与,只是俺水平有限……
11#
发表于 2015-5-15 10:18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5-15 09:21
当然参与,时刻都在参与。

还是安然,把这家伙灭了,总是不服气……
12#
发表于 2015-5-15 15:20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5-14 14:01
跟你的回复交流比文章本身有意思。诗经正在复读。我这样想的:我们对每一首诗都用杂文去写点什么,我写一 ...

坚决支持!只是有一点,我未必每首都能写出些什么。所以只会选择其中一些来写。可别失望啊,即使我一个倒下了,论坛还会有那么多人站起来呢……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5:23 | 只看该作者
戈眉 发表于 2015-5-15 10:11
你这属于高质量的活着,呵呵。

需要五层次:生存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当人们在为前三个需要奔波的时候,你不要期望他有后两个需要;当他的前三个需要已经满足后,你阻止不了他有后两个需要。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5:24 | 只看该作者
戈眉 发表于 2015-5-15 10:15
这个倡议好,俺也想参与,只是俺水平有限……

所以让你读书。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5:25 | 只看该作者
戈眉 发表于 2015-5-15 10:18
还是安然,把这家伙灭了,总是不服气……

没灭呀?!是合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12:45 , Processed in 0.28750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