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车尔尼与练习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5-14 08: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虞城传奇 于 2015-5-14 09:17 编辑

车尔尼与练习曲


  车尔尼是人们所熟知的音乐家,钢琴教育家。如今,成千上万的少年儿童在学钢琴,而每一学琴的人都不同程度地选用车尔尼的各种钢琴练习曲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车尔尼这个名字几乎成了钢琴练习曲的代名词,为广大钢琴演奏者和钢琴艺术爱好者所熟知。

  不仅钢琴如此,电子琴也是如此。翻翻各大音乐学院出版的电子琴考级教程,你就会发现,虽然乐曲各不相同,差异较大,但练习曲却是出奇地一致,都是大量选用或改编车尔尼的练习曲,以此充实教材,建构考级体系。


  学习键盘演奏的学生,必须面对车尔尼和他的练习曲,这是个绕不过去的宿命。


  一位十九世纪的维也纳钢琴家和他的钢琴教学作品,为什么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依然能够红遍世界,被世界各地的键盘爱好者们推崇备至,奉为教学经典、音乐圭臬呢?


  这,实在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据说,车尔尼9岁首次登台演奏钢琴,10岁时用钢琴演奏打动了贝多芬,由此成为了大音乐家贝多芬的学生。按着正常的发展轨迹,他应该成为像贝多芬那样蜚声世界的大音乐家,而不是后来的大教育家。可是,车尔尼性格腼腆害羞,公开演奏时思想负担很重。在经过慎重思考之后,车尔尼决定不再上台公演,15岁起就开始专门从事钢琴教学与创作。


  车尔尼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一生培养出了大批钢琴家与作曲家,成为当时最著名的钢琴教师。著名钢琴家李斯特就是他的学生。


  车尔尼走的路和他的老师贝多芬不一样,但两者都在自己的音乐道路上走到了巅峰。成就之高,难分伯仲。所以,车尔尼是贝多芬最出色的学生!

  车尔尼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性格特点,选择了自己学习的专业和从事的职业,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一个人学会走自己认定的路,去走出自己独有的风景,去取得自己独特的收获,对人的一生有多么重要的影响。


  车尔尼的选择与成就,给我们树立了典范。这个故事,对学生的成长与选择,应该很有指导意义。所以对着每一批刚接触到车尔尼作品的学生,我都要不厌其烦地讲述这个故事。他们是不是听进去了,有没有从中受到教益,能不能以此指导自己的人生,这些我都无法决定。但我觉得自己有义务告诉他们车尔尼所代表的抉择的含义。


  车尔尼构建了一个螺旋形上升的钢琴学习体系。从139《简易练习100首》以及599《实用初级练习100首》一路进入821(8或16小节的练习160首),之后跨入849(流畅练习曲)、299(快速练习40首)和740(灵活手指的华丽练习50首),此外,当然还有718(24首左手简易练习曲),等等。由易到难,由重点突破到兼顾整体,跟学琴者勾勒出了一条逐级攀登的道路。


  沿着这条车尔尼指点的明路,学习者可以拾级而上,渐次收获钢琴演奏的各项技巧与能力。推而广之,举凡键盘类的学习者,都能够从车尔尼的练习曲中获得多少不等的教益。


  电子琴的学生同样能从中获得成长的补益,而且还受益匪浅。


  刚开始接触练习曲,我就努力向学习电子琴的孩子灌输一个观念:想学好琴,必须先学好练习曲。让所有的学生都清晰地知道一个方向,学琴的重点是学习练习曲。也让家长确信,学电子琴演奏的技巧和能力,学好练习曲是重中之重,而不应该去盲目地相信速成,从而使孩子蜕化为为考级而考级的花拳绣腿版琴手。


  学了一阵子琴的同学,容易走上偏科之路,也就是俗称的长短脚。因为乐曲旋律性强,相比练习曲可能更动听些,总体难度也低上一些,所以有不少孩子就喜欢多练习乐曲,而不愿意去反复练习练习曲。


  作为老师,在这里应该未雨绸缪,一早就跟孩子及家长打好预防针,明确练习曲的地位,从而促使孩子合理地安排自己练琴的时间。再者,也需要给以车尔尼为代表的练习曲编写者们正下名,练习曲和乐曲走的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子,所以用一个简单的好听或不好听来评价有失偏颇。

  应该树立这样的观念:只要是学得准确、练得透彻的乐曲 ,都是好乐曲。尤其是练习曲,每一首练到大成的练习曲都是一幅靓丽的画卷,值得好好欣赏,怎么可能不好听?你觉得不好听,那是因为还没练到家。


  上音电子琴八级的两首练习曲全都出自车尔尼。这次我给孩子们选择的是第二首曲子,它与乐曲《春天》组成了本轮八级考级的成套曲目。这两首曲子走的都是快速灵动的路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练习曲的音准与节奏是我课上紧抓的两大细节。没有细节就没有质量!这也是我反复跟孩子们强调的一句话。针对孩子们练琴贪省求快的虚荣心理,我一再地压低速度,强调质量,稳步推进练习曲的学习与练习进度,以此降低失误几率,提高练习质量。避免因粗放式练习而导致大量错误,也避免了反复返工而浪费大量时间的现象出现。


  没过多久,一首可以跟蓬勃律动的《春天》相媲美的练习曲就出现在了我的课堂上。这个时候再听这首练习曲,你才能慢慢体会出它的美妙。


  回旋往复的右手旋律犹如急促的雨点轻敲路面,清晰、灵动、变幻,随着乐音逐渐向高音区发展,音质越来越脆,表现力也愈加细腻感人,内在的驱动力则越来越强。终于,随着旋律进入高潮,乐句的构建方式发生了变化。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速度更快,作曲家将一切因素综合在一起,合力将曲子推向了高潮的顶峰。随后,又轻轻一折,乐曲进入了回旋的部分,第一段的内容在稍作改变后再次出现,以变体再现的方式结束全曲。


  左手则一直坚持着简约而不简单的路子,用比较低沉的声音一路相随,仿佛是坚实的大鼓在用自己的鼓点一路扶正着雨点的节拍,不偏不倚,不离不弃,一高一低,遥相呼应。


  随着第一个成品的出现,体会到了榜样召唤的力量,其他孩子也纷纷努力效仿,加大了练习的力度。所以,不久以后,就接二连三地有成品在我面前出现,我在仔细点评之余,也一定带头给完成作品的孩子献上掌声。孩子们也慢慢懂得并养成了习惯,听赏之后的掌声响起,成为了课堂上的一种自觉行为。


  美妙的乐曲与同样美妙的练习曲,构成了孩子们攀登高峰的双腿,两条腿和谐共存,相辅相成,孩子们才能走得更远,爬得更高,取得更多的成绩。


  琴法,与学琴者,都应该感谢车尔尼,欣赏车尔尼,敬畏车尔尼!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5-5-15 08:52 | 只看该作者
文笔感性,尤其是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车尔尼在音乐道路上发展的生平介绍为基础的描述,更是生动活泼地诠释了音乐与生活,与做人等等的相互关联意义和核质,很有借鉴的价值。倘若作者能够在车尔尼练习曲的艺术特点、风格或者结构等方面再多倾注一些笔墨和自己的鉴赏认识,相信这篇文章还会更加富有血肉之感的。欣赏并问好朋友!
3#
 楼主| 发表于 2015-5-15 10:28 | 只看该作者
敬一兵 发表于 2015-5-15 08:52
文笔感性,尤其是以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对车尔尼在音乐道路上发展的生平介绍为基础的描述,更是生动活泼地诠释 ...

好的,小子记住了!谢谢版主阅读点评鼓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2 13:18 , Processed in 0.26887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