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玉清 于 2015-5-25 19:58 编辑
在我的手机相册里,存有两张同事小孟和小杨的午睡相片,两人斜着身子,趴在办公桌上,头枕着胳膊,一个面壁,一个面窗。初夏明媚的阳光洒在她们的身上,折射出明净金色的光泽。我给相片命名“难得午间半刻闲”。
小孟是一名来自河南固始的九零后女孩,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做事干净利落,更难得能吃苦耐劳。两年前,她和男友一起从千里之外的家乡打拼到我们的公司,小孟应聘到我的科室,她的男友去了车间,成为一名熔炼工人。两人在公司附近租住着一间十来个平方的小阁楼,阁楼里的温度冬天像冰窖,夏天像蒸笼,两个年轻人硬是在里面熬了两年。
今年夏天来临时,我劝小孟买个空调,毕竟那样的环境太难耐。小孟说买不买空调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攒钱买房,等有孩子了,好给他一个安稳踏实的家。我相信小孟说这话的时候,心中定是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无限信心与希望,我更相信,为了美好的梦想,吃再多的苦,受再大的累,她也一定是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城里的房价就像现代的楼层一样,越盖越高,两个年轻人要出多少力,流多少汗,干多少年,才能够攒够房钱呢?我不敢去算,只能在心里给她们默默的祝愿。
小杨是一位八零后妈妈。孩子今年六岁,在上幼儿园。她爱人是一家企业的营销员,三天两头去外地出差。一年前,她的婆婆得了脑血栓,拴了半个身子,不但不能再帮小杨接送孩子,衣食起居还需小杨照顾。因此,小杨在她们家是里里外外一把手的位置。一年到头,她永远是一副风风火火,匆匆忙忙的样子。
在城市拥挤的街道上,在如水的车流中,小杨经常像个女汉子似的开着车,争分夺秒,见缝插针。一次,她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路上因为着急超车和人撞了车。她打给我电话请假时,我听到电话那头她儿子的哭喊声,还有她因和人争辩而气愤地将要哽咽的嗓音,我赶紧安慰她,别着急,慢慢处理。
两位姊妹和我共事近三年,我们手心相连,互勉互励,共同迎对繁忙而纷杂的工作。 在我们狭小的办公室里,每天都有应接不暇的业务,电话铃声此起彼伏。那阵势犹如一个硝烟弥漫,万马奔腾的战场,三个女人披盔带甲,奋勇驰骋,可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个上午下来,直忙的昏天黑地。终于战斗到中午十一点半,换来短暂的休息。
从餐厅打来午饭,加上我们各自从家带来的吃食,你拿一条咸鱼,我拿两个鸭蛋,她带两头腌蒜,这样一凑,经常有四五样小菜,摆在方凳上,团团围拢了,开吃。忙了一个上午,早晨肚子里点心的那点东西早就消耗殆尽,因此,我们的午饭吃得比满汉全席还要香甜,淑女相从来和我们不沾边,个个都是狼吞虎咽的吃货。
吃完饭,匆匆刷碗,再速去办公楼“照脸”。以前考勤是手写签名,但是,手写的东西会有“代签”和“补签”的嫌疑,很容易让人有机可乘,所以,领导就换上了这现代化的考勤机,你必须亲自把脸端端正正地放在机器面前,等人家认出你后,说“谢谢”,才算考上勤。想偷懒?少走半步都考不上。从我们的办公室到考勤处来回要五分钟的路程,中午考两次,这样一个宝贵的十分钟又花在“脸”上了,最后,从分秒必争的节奏里最多能挤出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两位美女各自抓紧了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正是爱美的季节,平时自恋的很,此时却全然不顾睡相的好坏,只管酣睡做梦。
办公室里平静的像是退潮的海面。不远处的车间里机器仍在轰鸣,窗外的麻雀兴奋的很,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它们一定是在欢歌庆祝吧,庆祝用它们的执着与坚强又一次叩开了春天的大门,走进夏天的怀抱,即使严冬再次来临,它们也定是无所畏惧。
“难得午间半刻闲”,这既是一天的中点站,让身体放松,让心灵打个盹,养精蓄锐,来迎接下午的工作,也是生命路途的小驿站,满满人生之旅中,没有谁是一帆风顺,一路坦途。累了,困了,乏了时,我们无法让时间止步,却可以停下自己,回望来路,一闪而过的风景里是否有忽略的遗憾?展望前途,重新迈开的步伐是否会更加认真而坚毅?
两个年轻人安静地睡在我的相册里,透过这两张相片,我看到的却是她们在尘世中努力拼搏的样子——
![](static/image/common/copyright.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