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65|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小说创作笔谈之二:关于小说的客观叙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4 19: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
  
  关于小说的客观叙事,我在完成近些年的几篇小说时比较自觉。无论是关于记忆中那些不能忘怀的人,还是自身经历的无法泯灭的精神历程,我都试着用这样相对客观的调子来运笔,尽量不掺入个人的情感色彩,让作者远离作品。即使是作品中的那个“我”,也是与作者完全不一样的另外一个人,不属于作者主观意识把控,只是顺应人物自己的运行轨迹做表述和描写。我觉得这种客观叙事更有张力,更富有表现力。
  
  在这样的主观自觉下,我注意抓取一点来开笔。无论是一幅相片,抑或某个梦境,还是一辆摩托车,甚至一句忽然而至的话,都可以成为一个焦点,能够引发无数因子的聚集和喷发。
  
  2
  
  比如《黄金叶》,那是一幅相片的产物,相片中那个已经作古的人,曾经是我父母的领导,他的言行举止曾经深刻地左右着人们,但他又喜欢嘿嘿嘿地笑着跟小孩子开玩笑,不但摸我们的脑袋,还要“掏小雀儿”。一个“当官的”,这样对待我们小孩子,我感到很不正常——一来是觉得他这个人很不正经,二来是搞得自己很不自在——于是老想躲着他。所以他给我留下十分牢固的“不好”的印象。若干年后,我已是成人,在社会上摸爬滚打,锻炼得浑身是茧,在偶然注视他的相片时,就不由自主想起了他,进一步也便理解了他。这种注视和理解,是经过一个较长过程的。在这个过程里,某些意识就蠢蠢欲动了,关于他和父母的那个年代,那些当年我不能理解的事情,都重新有了认识。他的言谈举止,也栩栩如生反复浮现在我心里了。于是陆续出手一些关于他的片段,加入我命名为“物象”的系列练笔中。当某一天我再次打量着这些练笔时,他那件曾经里子上有着黄金叶碎花的棉褂被人冷落到房顶上的一幕忽然闯入脑海。于是就有了这样的描述片段:“一件棉褂。黑色涤卡面子的棉褂。它安静地躺在公社礼堂的房顶。这件棉褂,对前来看望它的人们没有表示热情。它灰落落地躺在那里,冷峻异常。那些黄金叶一样的碎花在展开的里子部分闪闪发光,狡黠的样子。”看着记忆里的这件棉褂,我忽然看见一双眼睛。那双眼睛冷冷地注视着我。灰黄色的眼珠格外明显。同时,我还看见,一副面容渐渐展现。于是我就知道,可以试着动笔了。
  
  因为事先做了一定的准备,这样一来,作为我,不必考虑什么,只要做相对比较冷静客观的记述就可以了。当然这种冷静客观是比较个性化的,是属于我自己的记忆和理解的。很明显,这样的过程对我而言也比较新颖。是在某种陌生的境地里行走一样的感觉。我不知道最终能走到什么地步,但是只要是在走,我就很满足。那些氤氲着特别氛围的字句前涌后挤地朝我跑来。我一一给它们对号入座。文本中关于他的一幕幕曾经,就是这样完成的。
  
  等写到他给人做报告那个场景时,我感到自己又置身曾经那个大礼堂了,黑压压的人,沉闷的空气,轻微的嘈杂声,他有磁性和力度的嗓门儿,他阴郁的眼神,都复活了。在这样的包围中,我不知是该恐怖还是该庆幸,总之只好如实写下来。于是,写完大礼堂的装饰布置之后,他的那些话像子弹一样射向听众的情形,就被我写成了:
  
  “V在主席台上讲话,我忽然感觉,他在飞快地发射子弹。子弹一颗颗嗖嗖地发射下来,人们纷纷把子弹接住,再安放在笔记本上。V讲话的时候,总喜欢停顿一下,停顿后接着就是一声‘啊——’。这声‘啊——’在扩音器的配合下,分量很重,就像重锤落下来。每当听到他要停顿时,我心里便做好了接受这一声重锤一般击打的准备。如果他拖长时间不把重锤落下来,我便有好一阵默默期待着:怎么这声‘啊’还不落下来呢?……扩音器嗡嗡响。‘啊——’,‘啊——’,一声接着一声。重锤落下来,再落下来。”
  
  这样的身临其境的描述,得益于我十分贴近自身的那种感觉。虽然我和几个小孩子可以散漫地在会场里乱跑,但脚步也是轻轻的,也不敢发出笑声和叫声,一切都带着压抑的自觉。而且这样的情形几乎伴随了我很长的日子。正是那种追随我半生的记忆,促成了这种鲜明的感觉。写完,我浑身疲惫,如释重负,犹如走了很长很长的路。
  
  3
  
  小说去故事化,从生活外部向人的内在挖掘。让小说成为一个慰藉心灵的平台,纾解心灵的平台。让小说的精神意义凸显。我发现,对自身的关注,也就是对现实的关注,从而也就是对世界的关注。在某一个层面上,自身的生存状态就标志着现实的状态,世界的状态。写自己熟悉的,从小缺口挖掘,向纵深发展,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就是关于《搁置》的写作。“搁置”这种状态我是太熟悉了。可以说就是现在,我都每日每时身处这样的“搁置”状态。很多切近自身的事,始终处于漫长的等待中,那个终点,遥遥无期。在这样的状态,你感受到的就是一种深切的熬煎。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云开雾散,什么时候水落石出。正是因为我有如此贴心的感受,才能在文本中准确描述那种让人一直“搁置”的情境。无论是摩托车,还是各色人等,都成为我的道具,都是演员,都在表现一个事实,搁置。它们集中呈现的,就是这样一种不近人情、却实事求是的现实存在。你无视,不等于它不存在;你忽略,也不等于它不存在。它的存在,根本上与你如影随形,相伴一生。你躲不掉,避不开。
  
  4
  
  对生活,对生命,你发自内心有什么感觉,只有你自己知道。你能否把这种种的感觉付诸笔端,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能不能捕捉到那个叫你心里一动的“点”。比如《黄金叶》中有着阴郁表情的“他”那张“相片”,比如《搁置》中那辆以异常姿势侧翻在雪地里却迟迟无人理睬的“摩托车”。这些“点”实际上客观存在着。对它们的认知和注意,却是因人而异。你一旦有所注意,联想,审视,思考,并做冷静客观的叙述,这些潜在的事物就有了异乎寻常的意味。事实上,我对它们的感觉,别人也有,但是我想他们这种感觉几乎被日复一日的生活湮灭了,淡化了。然而在我把这种感觉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之后,在这些颇具个性活力文字的触动之下,他们的感觉兴许就被激活了。这也便是我的有关文本还能引发人们共鸣的原因吧。
  
  2015-6-8




2#
发表于 2015-6-15 17:43 | 只看该作者
作者的真实心声,也是作者的经验之谈,更是作者对已创作的进一步确认定格及深层探讨。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5 18:42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6-15 17:43
作者的真实心声,也是作者的经验之谈,更是作者对已创作的进一步确认定格及深层探讨。

谢谢兄专业精到的点评。
祝福安好。
4#
发表于 2015-6-17 08:32 | 只看该作者
作家在选定小说主题之后,考虑素材和细节,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也可能一下子喷薄而出,全在作家精神状态如何了。这样的小说创作体会,真实、自然、有血有肉!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7 17:37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6-17 08:32
作家在选定小说主题之后,考虑素材和细节,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也可能一下子喷薄而出,全在作家精神状态如何 ...

多谢高版精到点评。问好!
6#
发表于 2015-7-24 22:17 | 只看该作者
客观叙事让能够沉下心来阅读,一篇小说的成功与否无法界定,但是其主题反应的社会现实确实不可否认。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0:41 , Processed in 0.05135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