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33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衣服都去哪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9 14: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5 编辑 <br /><br />                                                                                                           
                                                                                 衣服都去哪了?
    解题:说衣服都去哪了,好像是废话。那不都在壁橱里、衣柜里、床头柜里放着吗?不然,我说的是橱子里放不下的衣服都去哪了?你会说那应该说旧衣服都去哪了?也不对,因为那些衣服还不能算做旧。

   夏季白天长,喝过汤(晚饭),太阳还懒洋洋的不愿落下。一群人就在村里的街道边拉呱,无非就是天气了,收成了,左邻右舍的稀罕事,还有电视上报道的世界新闻。这时只见三花开着一辆电动三轮车,里边搁着一个很大的包袱从大家身边走过去。她脸上带着满不在乎的微笑,还朝大伙点点头,算是打招呼。

  天就要黑了,她这是去干嘛?我似乎不大明白。

   四嫂子和三花是邻居,她笑着说,三花这是去扔衣服。

  扔衣服?在农村,也扔衣服?

   那有啥稀罕的,前几天美娇家也刚扔了一车。四嫂子又接着说。

   我这才想起来,前段时间到镇上去赶集,不断看到路边、沟边有扔着许多衣服、鞋帽等。现在全县都在搞城乡卫生一体化,各村都放置了许多垃圾桶,在村头建了垃圾存储池,由环卫人员定期清理,三花这是把那多余的衣物扔到垃圾池里去。

   三花的老公爹叫天福,年轻时是生产队的副队长。上小学三年级时,因为家里实在太穷,就辍学务农了。他虽然个子不大,却浑实有力,精明好学。干起农活来处处上心,是大家公认的一个干庄稼活的行家里手。不管是犁耧锄耙,播种扬场,没有他不精通的。再加上干活从不惜力,他的工分在生产队也是最高的。即使这样,他家的生活也与其他人差不多,过的并不轻松。三花是他四儿媳妇,他还有两个闺女。可以想象,要把六个孩子抚养成人,结婚成家,是多么的不易。你看,生活的重担早早的就把他的背压驼了。

   那时农村的人们,要说冬季确实很难过,冰天雪地,衣服少了还真不行。而夏天就完全不一样了,那是穷人最快活的季节。男人们一到夏天,一顶竹编大草帽,一个大裤头,一双塑料凉鞋,再把一块羊肚毛巾往肩膀上一搭,就很轻松的对付过去了。褂子人们一般是很少穿的,任凭那风吹日晒,任凭那太阳的紫外线把那健壮的脊梁吻得油黑。每到麦收季节,几乎每个男人的脊梁、胳膊上都会退一层皮。用手轻轻地揭下来,有的竟有巴掌那么大。大家谁也不在乎这些,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又好像一切都是自然现象。老皮退掉以后,一层新皮自然而然的又长出来了,依然黝黑如初,油光锃亮。你甚至一点感觉都没有,就如吃了一颗胡萝卜咸菜,不痛不痒。

    大概是十几年前的麦收季节,我在街上看到天福穿了一件白色暗纹很时髦的短袖汗衫。觉得挺突然,好像不应该似的。他自己也觉得很不自在,走路时两个肩膀一高一低,一歪一歪的,别别扭扭,脸上的笑容也不自然,说话时也不知两只手该放那里才好。把正常的事情看作不正常,而把不正常的事情看做正常,这也是时代对一个人的改变。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是说的这个吧。他夏天不穿褂子,大家都不穿,觉得挺好,挺自然。忽然穿上衣服了,倒不适应了,就觉得挺稀奇。

   我问缘故,他嘿嘿笑笑说,这是他媳妇刚在集市上花两块钱给他买的。

   两块钱?两块钱能买这样漂亮的汗衫?
   
   那时候,大城市的人们对服装的要求开始挑剔,年轻人追赶时髦,就存下不少衣服;而农村的人们刚解决温饱问题,还不富裕,穿着自然也不能太讲究,便宜是最重要的。精明的商人看到这个商机,就把城里的旧衣服很低价的收过来,然后拉到农村的集市上去卖。

   一到集日,只见摊主用一根长绳往两个树上一拉,就把那收来的衣服往绳上一挂,犹如万国国旗博览会,彩旗招展,迎风摇摆,硬是亮出一片耀眼的新风景;那地上再用一块大塑料布一铺,把那旧衣服不分男女老少往那塑料布上一摊,买卖就开始了。摊主一手攥着钱,一手拿着话筒:时髦服装,质优价廉,两元一件,随便挑,随便捡......

   人们随着摊主的叫卖声围过来,在那地上挑选自己需要的衣服。前来挑衣服的人,大都是妇女,一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一边把那衣服翻来覆去的抖来抖去,尽管只需两块钱,也不能买回有毛病的呀,有的人一次就买两三件。也有的小贩直接开车到乡村去卖,生意也不错。

   后来随着农村外出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收入的不断增加,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知不觉间,卖旧衣服的的生意越来越不行了,这许多年来渐渐地销声匿迹了。

    三花和她的丈夫前几年买了一辆五征三轮车,专门下乡到农户家收购小麦玉米,然后再卖给粮食收购点。旺季时,据说只要出去一天就能收入一千多块。淡季时就给建筑队干活,一天一个人也能收入百儿八十的,地里的庄稼活一点都不耽搁。现在她家不仅盖上了很漂亮的两层小楼,两个孩子也一直都在县城里最好的学校上学。前几天我看见她一下子就从村里的超市搬了两箱东西出来。我问她买的什么,她说,奶糕。我说,多少钱一箱。她说,不知道。现在,人们买东西甚至连价格都不问了,别说讨价还价了。至于给家人买衣服,只要相中了,贵点也无所谓。现在的衣服更新换代特快,别说穿烂了,只要过时了,不喜欢了,就不再穿了,就买新的。她说,衣服是一个人的脸,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所以那衣服就越买越多,柜橱里终究放不下,最后只好开车去扔。尽管那衣服还很新,还有点舍不得。

    再放几年还得扔。她似乎无奈的笑着说。

    我忽然明白了:为什么现在的乡村,只要说盖房,都是两三层小楼,尽管大家都知道,那很多房间甚至一辈子都用不着;农村孩子订婚的彩礼越来越多,什么“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片绿”等都来了。一句话说完,还是农民手里有些钱了。挣钱比较容易了,孩子又少,不盖房、不买车、不买衣服放着钱干什么?

    这时忽然想起毛泽东那“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著名题词,想起毛泽东在延安的破窑洞前,身穿补丁裤子,掰着手指头,神采奕奕讲话的照片。想起周恩来纺棉花,朱德种南瓜和三五九旅的事情。

   如果毛泽东们地下有知,不知道对于今天人们开车扔衣服作何感想?
         ?





2#
发表于 2015-6-19 1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5 编辑 <br /><br />原来发重复了。这篇编辑不错。人们生活水平改善,思想观念也开始改善。不再舍不得扔了。

3#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20: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5 编辑 <br /><br />原来发重复了。这篇编辑不错。人们生活水平改善,思想观念也开始改善。不再舍不得扔了。[/quote]
发重了是会给朋友们添麻烦的,我又找不到删除的地方,只好有劳老师的大驾了。谢谢老师点评。问好祝福!

4#
发表于 2015-6-20 10: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5 编辑 <br /><br />为什么不捐出去?在甘肃和青海以及宁夏的贫困地区仍然有人需要衣服啊?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14: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5 编辑 <br /><br />为什么不捐出去?在甘肃和青海以及宁夏的贫困地区仍然有人需要衣服啊?[/quote]
现在组织捐衣物的几乎没有了,在城市也很少。即使城市乞讨人员的也是只收钱。

6#
发表于 2015-6-20 21: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5 编辑 <br /><br />时代进步了,人们的观念也在更新,衣服是一个节点,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勤俭重要,但比勤俭更重要的是人精神层次的提高。此一文的着眼点有新意,值得思考。

7#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06: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5 编辑 <br /><br />时代进步了,人们的观念也在更新,衣服是一个节点,但也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勤俭重要,但比勤俭更重要的 ...[/quote]
怎么可以想象毛泽东穿着补丁衣服讲话,农民开着车扔衣服。谢谢版主。问好!

8#
发表于 2015-6-23 08: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5 编辑 <br /><br />唉,想不到世事都成了这个模样儿!

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3 19: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6 编辑 <br /><br />唉,想不到世事都成了这个模样儿![/quote]
这应该是进步啊。

10#
发表于 2015-6-23 2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6 编辑 <br /><br />想从扔衣服的事件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吧。但对于我们的国情来说,扔衣服似乎不大好昂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6-24 0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4:56 编辑 <br /><br />想从扔衣服的事件反映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吧。但对于我们的国情来说,扔衣服似乎不大好昂[/quote]
我知道,勤俭持家我们的传家宝,可看到路边沟边扔那么多的衣物,我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可衣物肯定还是要继续扔下去的。早上好!

12#
发表于 2015-6-24 07:36 | 只看该作者
角度新颖,从日常生活反映社会的变迁,以小见大。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4 12:45 | 只看该作者
何足道哉 发表于 2015-6-24 07:36
角度新颖,从日常生活反映社会的变迁,以小见大。

谢谢版主。问好!
14#
发表于 2015-6-25 10:41 | 只看该作者
有些进步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儿!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5 12:12 | 只看该作者
王芳 发表于 2015-6-25 10:41
有些进步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儿!

纠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15:11 , Processed in 0.21035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