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66|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纯正的阅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6-19 19: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纯正的气息从这些字句里漫溢而出,品质,品位,都让人放心。不掺杂任何杂质,也没水分;决不浮夸,也不自甘堕落。都是在轨道里运行。一切符合你的想象。出乎意料是另一回事。那是与你的初衷比较吻合的变化,能够给你崭新体验的变化。但总归起来说,你认可,能接受,并且喜欢。
  
  重拾记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那时候的阅读,很容易就进入轨道,年轻肯定是一种可资自豪的资本。而不可置疑的是,那些作品也是纯正的,
  
  八十年代的风,好像也是纯正的,自然的,有着特别味道的。
  
  常常能见到的是几本杂志,《人民文学》,《小说月报》,《小说选刊》,《钟山》,还有《小说家》。通过这些杂志,陆续知道了那些人,那些作品。范小青的《杨湾故事》。池莉的《你是一条河》。张贤亮的《肖尔布拉克》。刘恒的《狗日的粮食》。刘震云的《一地鸡毛》。阿成的《年关六赋》。贾平凹的《鸡窝洼人家》。莫言的《红高粱》。洪峰的《瀚海》。刘庆邦的《草帽》……你看,接触的都是小说。散文、诗歌不入眼。年龄的关系?性格的关系?我觉得与年龄关系更多些。我对散文、诗歌的好感,是在进入四十岁以后的事情。岁月积淀越深,对散文和诗歌的理解也就越深。而小说,几乎可以适用于每个年龄段,尤其是青少年阶段。
  
  一一数来,每个名字,每个作品,都有着那时候的气息,都含蕴着时光的味道。他们初次与自己相遇时候的惊喜,那份阅读状态下的安然自得,那份超越阅读本身的长远记忆——这些,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味吧。而今,如果你有时间,有心情,想再次与他们相遇,那么,就去相见吧——网络提供了这种方便。你会发现,经历时光的淘洗,他们还是他们。他们依然不逊色。这便是质地精良的缘故。这就够了。
  
  其中,池莉和刘震云的好像更对胃口。池莉《你是一条河》的开头,就洋洋洒洒状写好义茶楼倒塌时,女主人公辣辣的丈夫王贤木从茶楼上恰巧掉进了开水锅,随即便被熊熊燃烧的烈火烤干,葬身“水深火热”变故的场景,那份泼辣练达的文字风格,历历在目,过目不忘。刘震云则以一句“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开笔,鸡毛蒜皮,拉拉杂杂,却挑起了你心里最切近的感触……这些,几次三番去品,都不会过时,不会忘怀。
  
  除了上面所述,另外还有池莉的《烦恼人生》,《太阳出世》,刘震云的《新兵连》,《单位》,《官场》,都是一再去看、而不厌烦的那种。我是这样挑剔。偏爱的就是偏爱。说不上理由的偏爱。这种情形好像后来遇到王小波和余华,以及更后来遇到杜拉斯图森格里耶福克纳卡尔维诺……我完全沉陷于自己的一己之爱,不可自拔。不想自拔。
  
  读不够的感觉。每次在书摊上遇到,浏览那些名字,心里就不一样。只要目录上有自己“认可”的名字,这本杂志就注定要跟上自己走了。这种感觉是多么好。而往往,那些名字不会骗我。虽然之前对那些文字一无所知,但是那些名字就是保险。我凝视那些名字,就等于是买了一份保险。心里对这种保险无限满足。对,那些名字绑架了我。我情愿被绑架。这种绑架是令人快乐的绑架。我十分开心地密切配合了这样的绑架。每一次绑架,都是一次成功的心理沐浴过程。那些名字与那些作品,水乳交融,互为一体,密不可分。真的,无法将他们分开。所以,一旦想起来,就是一起想起来。谁,写的什么作品;哪个作品,他是谁写的。这根本上就是一个整体了。形成这样的整体效果的,不知道是自己的一厢情愿,还是一种时代的东西使然。
  
  当然,“认可”,只是自我的,属于一己的,不能成为铁证的,但是,个性化,单独化,纯正化,很关键。含金量很关键。有些体会,不好和人分享。只能独自享受,消化,储存。这便是意义。纯正的意义。独立的意义。长远的意义。
  
  那些日子……填充心野的,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件事情——捧起一本杂志来,选择喜欢的去看。杂志中好多篇目没看。作者也不管。从心里就做了遴选。没理由。遵从自己的内心。很多篇目看了又看。很多篇目根本不看。无形中就有个约束,有个涉及自身的选拔。就像一句老话,鞋子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不看不等于人家不好,只是不适合自己而已。这个世界上,阅读的天地如此之大,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多么幸运。
  
  所有的闲暇时间几乎全用在这件事情上了。并且,习惯在手头准备上一支笔,在边角划上这样那样的记号,写下点点滴滴的阅读体验和体悟。所得就绵长而悠远了。一直到现在,偶尔翻开那本杂志,看着那些记号,那些体悟,还记得当时的情形。那份沉浸。沉醉。沉陷。想起来,是世上如此美好的事情。不会丢。根本上就不会丢。永远不会丢失。
  
  无法忽略。没有遗憾。一切水到渠成。是平常日子里的必要补充;是点点滴滴细致入微的温暖;还有,对文学本身的持久相信。
  
  对,是相信。
  
  世上没有什么比相信更重要。
  
  有了这份相信,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不一样。那些忙碌与艰辛,是真实的;但那些欢欣与自得,那些鼓舞,也是真实的。满满当当填充心野的,就是这样的欢欣,自得,和鼓舞;而忙碌和艰辛,则貌似不存在了。
  
  虽然那时候,我才二十多岁,对很多事情很茫然,体现在,盲目,盲动,盲信,盲从。你睁着一双眼睛,却像是瞎子一样。生活有板有眼地教化了你。你一天天由青年变成了中年,直到老年。于是,你便一天天明白了,生活中有些东西,其实还是少小时候记得的,最为宝贝。
  
  为此,我怀念,那每一天——那闪烁着熠熠华光的八十年代的每一天。
  
  他们不朽。
  
  2015-6-19



2#
发表于 2015-6-19 19:53 | 只看该作者
读着你的纯正的文字,也肃然进入纯正的阅读状态。真好,字里行间透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唤起我久别的记忆。真好,看到那些人名、那些书名,又好像听到那个年代特有的歌,脑子里迅速掠过无数场景。真好,看着看着,自己也突然纯净了一会儿。真好,还能写出来。。。我们也不朽!
3#
发表于 2015-6-19 20:23 | 只看该作者
八十年代我还小,不过九十年代时,在我们小县城的书亭里,就有《诗刊》《诗神》《星星诗刊》等诗歌刊物,小说散文更不用提了……那个文学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23:11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6-19 19:53
读着你的纯正的文字,也肃然进入纯正的阅读状态。真好,字里行间透着那个时代的气息,唤起我久别的记忆。真 ...

谢谢老师关注支持。有感而发。问好!
5#
 楼主| 发表于 2015-6-19 23:11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6-19 20:23
八十年代我还小,不过九十年代时,在我们小县城的书亭里,就有《诗刊》《诗神》《星星诗刊》等诗歌刊物,小 ...

所幸,是曾经拥有过的。
6#
发表于 2015-6-19 23:48 | 只看该作者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看过。很多年了,印象不深了。池莉有一篇中篇小说叫《她的城》,很好看,以武汉为故事发生地写的。
7#
发表于 2015-6-20 07:09 | 只看该作者
八十年代中后期,算是中国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高峰,难忘当年读过的书。
8#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07:32 | 只看该作者
万里 发表于 2015-6-19 23:48
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看过。很多年了,印象不深了。池莉有一篇中篇小说叫《她的城》,很好看,以武汉为故 ...

嗯,有时间找来看看。
问好万里兄,节日快乐!
9#
 楼主| 发表于 2015-6-20 07:34 | 只看该作者
七大姑八大姨 发表于 2015-6-20 07:09
八十年代中后期,算是中国现代派文学的一个高峰,难忘当年读过的书。

嗯,姑姨端午快乐!
就知道你会共鸣,呵呵。
择日也掰扯掰扯?
10#
发表于 2015-6-20 09:26 | 只看该作者
经夏版这么一提醒,这就去翻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11#
发表于 2015-6-21 16:56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5-6-19 23:11
所幸,是曾经拥有过的。

我们县被文化部授予“诗歌之乡”,写诗的人还是很多的,到现在还是很多。可惜,我骨子里就没有诗情,是愧对这个之乡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7:13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5-6-20 09:26
经夏版这么一提醒,这就去翻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估计你会喜欢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7:14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6-21 16:56
我们县被文化部授予“诗歌之乡”,写诗的人还是很多的,到现在还是很多。可惜,我骨子里就没有诗情,是愧 ...

哈,或者这就快有了。诗情是人生经历的精华。
14#
发表于 2015-6-21 17:20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5-6-21 17:14
哈,或者这就快有了。诗情是人生经历的精华。

呵呵,教育局工会闲得蛋疼,弄一个诗歌征文,要求必须是“赞美教育、教师、教学或校园”的,领导叫我弄篇我憋了两周,就这个现状,也赞美不出来啊,强弄着凑了首“朗诵诗”,因为朗诵的东西要浅显,要押韵,至于“诗情”……想都不敢想了。我的基本原则是:万一被选上去朗读了,自己读着不会浑身掉鸡皮疙瘩,就行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6-21 17:26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6-21 17:20
呵呵,教育局工会闲得蛋疼,弄一个诗歌征文,要求必须是“赞美教育、教师、教学或校园”的,领导叫我弄篇 ...

说起来比较搞笑,我们这里有一年师生征文大赛,结果惟一得一等奖的教师诗歌,居然是讽刺教师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3 09:51 , Processed in 0.30110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