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33|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令人尊重的面向民间的写作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3 12: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王克楠 于 2015-10-18 08:38 编辑

                                                  令人尊重的面对民间的写作者
                                                   ————对苏伟散文观以及散文创作之解析
  
                                                                        王克楠
  
  一、        面向底层、面对民间的写作态度
  
  我对苏伟的文字,尤其是散文,是从博客开始的。每次打开苏伟的博客都有热血澎湃的感觉,他的《开博前言》是2011-08-12写的,他开博时间不长,但充满了战斗性,“决定开博,是因为我要解放舌头。我渐渐地学会了从跪着的姿态慢慢站立,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因为内心要倾诉,便会不计利害地想说真话,但说真话的文章不一定适合在纸质媒介上发表,所以我选择在网络上公布。”为了说真话选择开博,这是一种底层写作的态度。
  
  苏伟是一位散文研究者,他的散文观是非常鲜明的,散文写作,第一要素便是真实,如果缺乏了真实,其它就显得作秀了。他提倡写散文者不要回避人生的种种现实问题(包括心灵方面的和物质生活方面的),努力倡导“革命的现实主义文学”,并在多次笔会上强调这一点。他在《论散文创作中的“聋”和“哑”》中鲜明地阐明了他的散文观:散文不能对百姓的死活视而不见,“千百万忍辱负重的劳苦大众在脚下的土地上默默地生、默默地死。”这并不是苏伟在危言耸听,只要认真地看看普通百姓的生活,就可以发现千万个实例。笔者认为凡是有深度的散文,总是或多或少地证明一些什么,现代散文如果离开百姓的生活而夸夸其谈,就像抗战时期离开民族危亡而风花雪月一样。
  
  在苏伟眼睛里的好散文是这样的:“散文也要呼唤自由,进行冲破限制的战斗。散文注定是要反专制、反压迫、反奴役;弃教条、避学院、避密室的。它需要旷野、需要野性的力量、需要丰沛的热情,也需要大胆的实践。散文的实践,首先是一种争取自由的行动,体现在创作中,便是通过对不自由的内心体验,进行无遮蔽的自由言说。”笔者从苏伟对好散文标准的诉说,看到了鲁迅当年的叛逆精神,对于黑屋子,只有先捅一个窟窿,然后才能好好地用新鲜的材料修饰它。笔者从苏伟的对散文的叙述里读出了一个关键词——自由,没有自由,哪里来的散文?自由,不是一句抽象的空话,是有承担的。承担什么呢?每个人的境界不同,活着的质量不同,对承担的理解也会不同,但是,承担是必须的,没有承担,散文仅仅是个人的小我抒情,只能助长社会的灰色。不禁要回到文学的本身,文学是干什么的呢?洒目世界,可以看到许多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即使生活在待遇很好的福利社会,也要去寻找“人生的悲剧和人性的弱点”,我们有权利去自夸幸福得要死吗?文学会胜利吗?如果有“胜利”的话,绝不是得到了牛奶和面包的褒奖,而是在文字里渗透了人间真实的图画。
  
  苏伟是散文写作的执着者,但是他对流行在市面上的大量无病呻吟的“散文”是不屑的。他一直认为中国散文需要进行一次真正的“复兴”,而复兴的希望在民间,这在他的《散文复兴的希望在民间》可以看到他的精神走向。他讴歌民间写作者,“他们毅然决然地摆脱了理论和范文所规定的模式,直面现实,坦露心声,以个体的普通人物定位自己,在文中以人的尺度衡量人,把矛盾冲突留给了自己,把人的尊严还给了他们所关注的人。”请注意关键词——尊严。无视真实的写作,是没有尊严的写作。因为面向底层,正视现实,使得苏伟能够看到悲剧后面的那一面,他在《幸存者的不幸》里,看到了佳木斯十九中学的女教师张丽莉在舍命救学生之后的尴尬,“因身负重伤骨盆粉碎,双腿截肢,大概再也不能生育孩子了。”在《悲剧人生的呼告》中既有对陇西县珠帘小学教师刘军红强暴女生的谴责和愤慨,也有对案件的深层思索,“刘军红做为罪犯,必须受到法律的严厉惩处,但是做为人世间一个体生命,与我们同在一世界中生活的人,在此,我不但要为受害女学生呼吁人权,尊重和爱,还要替刘军红的罪恶向世人祈求怜悯!”在此,苏伟绝不是为罪犯说情,而是找出刘军红犯罪的根源,以免出现新的此类罪恶。
  
  苏伟是以火一样的热情来写散文的,所以他的散文很少有大段的描述和叙述,他来不及做这些,他需要把满腔的热情和悲愤倾吐出去!他的散文《救救孩子,救救我们》是这样,散文《受难的故土,惨烈的现实》也是这样,读者只能在他的火热的抒情中渐渐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受难的故土,惨烈的现实》写了他的故乡天水一个普通农妇苏俊霞的命运。这个叫苏俊霞的中国农村妇女,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一切美德,“忠厚老实,孝敬老人,爱护孩子,在田间地头,默默耕耘,任劳任怨。”然而,好的品德并没有给她带来好的命运,“苏俊霞野蛮的丈夫借此侮辱她,抛弃她,甚至要宰杀她。”在苏伟的文本里,“好人得好报”是一个悖论,人的尊严不会从天上掉下来,没有抗争,就没有尊严。《救救孩子,救救我们》的目光盯在偏远山村的孩子们,“孩子们穷的不仅是物质,他们更穷的是精神。他们因父母的无知无能,或家中突然遭遇的变故,往往生活中一个受人歧视,受人侮辱,无爱,也无尊严的环境中。他们的痛苦,来自非人地位对心灵的戕害,来自社会对他们的压榨和剥削。”这样的表达是真实的,这样的分析是犀利的,富裕起来的一些地区和一些人常常到贫困山区以扶贫的名义做秀,一时的做秀无法解决孩子们的根本问题。
  
  苏伟散文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是用审视的目光观察一切事物的,即使是回到故乡,他也没有被亲情冲昏头脑,冷静地审视着乡亲们的朴实和愚昧。苏伟除了像鲁迅那样冷静地解剖社会,解剖人心,还无情地解剖自己,在故乡他“虚荣”了一番后,然后自责,“我心如针刺,我讨厌自己,我嘲讽自己,我憎恶庸众;无奈之下,我又不得不这样去做。”苏伟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不仅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主编《散文世界》和《千高原》杂志的时候,他的眼光在民间,扶植了一批民间默默无闻的写作者。他是一个热情似火的人,但是他又生活在一个复杂的心灵世界里,“在文学的世界里,我奔劳于自己愿做却不一定能做成,不愿做但必须去做的被人习惯称呼的工作中,现实夹杂着理想,理想照耀着现实,在白昼辛勤劳作与夜晚无限想象的双重包围中。”由于种种的原因,他对世界上的灾难有着有一种特殊的敏感,别人对灾难唯恐躲避不及的时候,他迎着苦难走路,不仅直面自己遇到的苦难,尽可能用自己的热量为生活在底层的朋友减少一分苦难,比如对农妇苏俊霞的帮助,苏伟和十余位作家、学者都替她抱打不平,大家一起帮她岀主意,使得苏俊霞得到了一处可以遮风避雨的住处。
  
  因为满腔的热情或者悲愤,苏伟的作品很少对人物进行刻画,偶尔的刻画也是来自心灵的感觉,比如苏伟刻画自己已经年迈的二娘,“她的双眼浑浊无光,暗黄的幕壁弥散在眼珠的周围,像吸水的海绵吸干了眼睛原有的温润,凸显而出的是干涸的荒凉,失神的呆滞。但她的目光打量我,以至在我身上搜寻什么的时候,依然有种穿透力,狠狠地掘入我的灵魂。”这样的刻画不仅是外表的刻画,也是对饱受生活苦难的二娘的形象刻画,因为发自深心,才那么与众不同。再就是细节,苏伟写人物的处境,基本上没有用过说明文字,而是使用细节来为人物的艰难点睛,如写二娘生活习惯的变化,写了年迈的二娘戒掉了“茶瘾”,这个细节很锥人的。在其它散文里的,他也是善于捕捉人物存在的细节,一般是为人物的精神世界“寻找证明”的时候,才去用细节烘托,在大多数时候,他还是喜欢用直接抒情的方法去表达对世界的感觉,去辨别是非曲直。
  
  二、扎根故乡的赤子情结
  
  故乡对于每个人都难于忘怀,对于苏伟也是挥之不去的情愫。故乡虽然贫穷,也是他写作的重要资源,其它的资源可能用一阵子就用完了,故乡的写作资源是永远用不完的,因为作者心中有对故乡的拳拳之爱。其他作家对故乡的热爱就不一一说了,鲁迅先生对故乡的热爱,从他的散文里一一凸显;当代的莫言因为热爱故乡,竟然形成了写作惯性,凡是他遇到的“有意思”的事情,都要放到他的山东省高密县去过滤一番。
  
  苏伟无疑也是热爱自己的故乡的,苏伟的故乡在甘肃天水。天水市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天水的东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层褶皱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北部因受地质沉陷和红、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层沉积,形成黄土丘陵地貌。在我的印象里,黄土丘陵占据天水的大部分地区。苏伟热爱故乡,不是美化故乡,他的《心随故乡而受难》谢了故乡的另一面,作者是只身到北京“北漂”的,经过了若干年,回到了家乡,家乡还是原来的家乡,到处洋溢着贫苦,作者的眼睛里看到的全是虚无,“我的家在哪里?我的父母亲难道在流浪吗?”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苏伟的父母为了支持苏伟在北京创业,卖掉了县城的房子,但老人无法适应大都市的生活节奏,他们日夜思念故土……母亲是人的生命之源,母亲十分理解自己的儿子,在儿子去北京实践自己的文学梦的时候,她无私地支持了儿子,当母亲因为患腰椎间盘突出病症,去兰州军区总院做手术时,母亲为了支持儿子的工作,阻止他去兰州陪护。苏伟的创作是有根的,这个根就是浓浓的亲情和由亲情基础上的对世界的博爱。
  
  苏伟热爱故乡,因为故乡有那些可亲可敬的人。对于故乡人的愚昧,他是恨其不幸,怒其不争,但是对故乡人的朴实,给他做人带来丰富的营养。在作者故乡的人物长廊里,他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四爷和奶奶,奶奶早年守寡,身体多病,是药罐子,大水又淹死了作者的姑姑,“奶奶的一生完整、深刻地诠释了我心中的母亲的内涵,她勤劳、善良、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把一个劳动者艰难和光荣,把一个母亲的仁慈和爱植根在儿女的心中。”作者的二娘也是作者故乡的人物长廊其中一个。苏伟在《二娘:一座苦难的活雕塑》详细记录了二娘以及二娘对自己的影响。二娘是苦命的二娘,老伴死的早,女儿也一命归阴,为了给儿子娶媳妇,她向亲朋借钱……尽管生活充满了苦难,二娘依然对亲人有着深深的感情。苏伟爷爷奶奶生活也很苦,当然父亲和姑姑也跟着受苦,父亲小时候受穷没什么吃的,有时很自己跑上山去挖小蒜吃,老二娘为了让侄儿吃上小蒜,“老眼昏花,顶烈日、迎雷雨,遍山遍野凭经验在找小蒜,遇到坡陡时他便跪下,撅起屁股,伸长腰身,双腿微微叉开,胳膊肘贴地,双膝深埋土里以保持身体平衡,用一双干枯的手,像做针线活一样小心地挖岀小蒜,轻轻拂去潮湿的泥土,然后蜷缩手掌用手指捋它几下。”这些动作描写里渗透了深深的亲情!笔者想起朱自清写《背影》里翻越车站站台的父爱描写,苏伟写二娘给自己父亲找小蒜吃,也是一样的母爱啊。
  
  对于底层劳动妇女遇到的不幸,苏伟是痛其不幸,在《高处的“囚徒”》里,继续抒写名字叫苏俊霞的故乡的农家女,苏俊霞本分、守己、勤劳、善良的,却屡遭不幸,精神状态极差。作者从她的女儿为苏俊霞写作文入笔,刻画了这位现代祥林嫂的苦难境遇。苏俊霞这个农村妇女相夫持家,将青春年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五口之“家”,看着丈夫由一个苦工变为工程队的领班;看着孩子由嗷嗷待哺的婴儿变成活蹦乱跳的小学生;看着生病的公公和婆婆由险境转为安稳……但是狼心狗肺的丈夫要抛弃她!她的遭遇博得了好心人的同情和怜悯,好不容易在未经法院判决之前,协商解决了财产分割问题,苏俊霞比较顺利地得到了一套130多平米的高层楼房。住房问题解决了,但苏俊霞这个妇女幸福了吗?苏伟清楚地明白这位妇女依然不幸福,“她的那双腿赌气似的不听使唤,既不缺骨肉,又不少筋络,就是软塌塌地站立不直,更无法让她挺直腰板,跨步前行……欲哭无泪、欲行无力的苏俊霞就这样成为了一名被命运之手举起架在五楼,置身高处的‘囚徒’!”苏俊霞的遭遇使得笔者想到了“娜拉走后怎么办”的话题,不幸的人永远是不幸的,苏俊霞离婚后,生活依然不幸!已有些半魔半疯,曾自杀两次未成的苏俊霞,生命已暗淡了光泽,苏伟在文中写了苏俊霞的复杂存在,这已不是在写她一人,而是在写西北农村苦守家园的妇女们的典型代表,人间命运!
  
  苏伟的散文很多涉笔乡亲们的死亡,散文《猪娃叔的死》写了一位远亲叔,猪娃叔为了给猪割草,从山崖上摔下,死了。“我陷入久久的沉思,想着这猪娃叔真是个苦命的人,怎么他偏偏地就死在了这举家团圆的中秋节!究竟是他念着孩儿们,还是孩儿们想着他,于是在祈盼团聚之时,一方无端心慌,一方愁绪绵长,终于让老者命丧黄泉,留给年轻生者终身难以填补的悔恨和自责呢?”猪娃叔当时没有立即死亡,被邻居送到医院,“走到人生尽头,即将离世的猪娃叔,从不说些其它的话,却反反复复重复着“我那猪娃,我那猪娃”猪娃叔的儿子赶到了医院,被十万元的医疗费吓住了,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老爹一命归阴。这篇散文是叙述猪娃叔的不幸的,也是揭露现代乡村空心村的现实的,“月夜空旷的静寂中,山村更显萧条、荒凉,看不见行人踪影,听不见狗吠鸡鸣,年轻一代都已岀外打工,老人和孩童早已闭门熟睡。”村庄里只有老人和孩子,遇到事情只好抓瞎。乡邻和亲戚们的悲惨命运,给苏伟留下了深刻印象,也无形中影响了他的写作态度。
  
  苏伟的《表兄:危机和希望》简直就是天水地区部分农民的灾难史。灾难不仅是来自生活的变故,更因为心灵的重负。中国的乡村,恨多地方还相当迷信,农民相信“鬼魂缠绕着他,使他将活人的命运和希望寄托在亡故亲人的坟头,那一方讲究山向和土脉的地方。”苏伟的这位表兄本来勤劳肯干,但得了癫痫病,“他还替鬼说人话,把在医院陪他治病的亲人吓得魂不附体,也像鬼一样变得惊慌起来,纷纷逃离。”除了人间灾难,“鬼”也给表兄一家带来了灾难,“自从表兄闹病后,第二年我的大表姐因受丈夫的毒打和欺侮,带着满心怨恨,服毒自杀。”接着,作者的姑妈串亲戚回来的时候掉进了冰窟窿里,淹死了。“表兄姊妹个个肿胀着眼睛,眼中浸泡着亮晶晶的泪水,让人心碎肠断。”生活的折磨,使得这位表兄的个性变化了很多,他渐渐地不再朴实了,开始在金钱上斤斤计较,甚至产生了同性恋的倾向……散文不是诉苦,而是用来思考的,苏伟的这篇散文的重心就在于对造成农民苦难原因的思索,“一个普通的小人物竟也如此复杂!”到底是怎么的魔手操作着人间悲剧呢?
  
  苏伟不仅为家乡的父老动笔,还为身边的普通百姓动笔,《国庆,回不去家的底层穷人》写了流浪者雷魁殿,用北京西客站的流浪母子严春花和小小,“七岁的小小就像他的名字,长得比同龄孩子瘦弱,身上结着一层厚厚的黑痂,但眼睛非常明亮闫春花和小小每天靠捡瓶子为生,运气好的话一天大约捡七十来个,运气不好就只有四十几个。”有曾经是国企工人的“刘怀德带着全部家当从辽宁来北京治病几月内花光所有钱后,找不到工作的他睡在了西站南广场,这一住竟是四年刘怀德住在广场出站口宣传栏背后,几个破旧袋子垒在一块就是他的床。”面对底层的疾苦,苏伟从来没有优越感,能够深层体谅这些人的痛楚,在写作从来没有失声,他在疾呼“世界的一边是鲍鱼海参的富有阶级,另一边是舔着剩饭粒充的饥底层穷人,晃动的山影波光,激荡的欢声笑语掩盖了穷苦人的眼泪,让我们忘记了活着的使命!”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苏伟的文字里感叹号特别多,这不是作者做秀,是他如同烈火喷涌出来的文字,无法不用感叹号来加强语气。
  
  苏伟的散文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包括他的论文),但是他的抒情不是干巴巴吼出来的,往往是借助环境景物的烘托抒发出来的,比如他回到天水老家给爷爷奶奶上坟,“准备上路时,天空飘起了纷飞的雪花,轻盈飘洒的雪花白灿灿的,多么像键盘上舞动的音符,浅浅吟唱,为我,为我的先祖!她仿佛听懂了亡人的惦念,他仿佛领悟了我难以诉说的心灵,才来得这般及时,舞得这般轻快,唱得这般动听吧!”看吧,雪花代表了作者此时此地的心情啊。作者无意美化家乡,写出了家乡的教育落后,村民贫穷,毫无来由的迷信等现象,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三、        充分吸收俄罗斯文学中的伟大元素
  
  在笔者对苏伟文字的将近两年的观察中,逐渐体会到他身上有一种由苦难而凝结的热力,一种发自心底的浓烈的主观战斗精神。苏伟这样的精神和写作,虽然在当下的中国是少数,但弥足珍贵。中国古代文学从来不欠缺豪放派,苏伟的写作还不属于豪放派,他是凝聚了太多的苦难,而后抑制不住地喷薄而出。中国新文化运动中,有郭沫若为视美国的惠特曼为经典,苏伟也崇拜惠特曼的风格。胡风是与晚年鲁迅交往密切,是一个很受鲁迅赞赏的青年作家,胡风在文艺理论上主张“主观战斗精神”…….从笔者的观察看,苏伟的内在的写作热忱和胡风的“主观战斗精神”有神交之处。苏伟的身上有浓烈的把世界撕破、而后再建造一个新世界的创作冲动。苏伟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文学活动家,无论是编刊物,还是进行专项评奖,或者是主编出版文学书籍,身上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天长日久,围绕《千高原》(以及过去的《散文世界》)凝聚了一大批来自民间的作者。
  
  苏伟在多次笔会上阐述他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在和平的时代背景夏,苏伟为何一再阐释“革命”,对革命情有独钟?苏伟所讲的“革命”不是社会制度的革命,也不是意识领域形态的革命,而是出于他对当代文学整体上庸俗化的背叛。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文学必然被商品经济所腐蚀,各种文学体裁里的靡靡之音太多、太泛滥。商女不知亡国恨,对国家的危亡,对民族的振兴,对民族精神的再造,太多的人采取了麻木不仁的态度。面对这样的麻木,太需要一针强心针太刺激一下了,因此,苏伟提出的“革命现实主义”文学观是有针对性的,不是空洞的文学概念。
  
  苏伟是一位学者型的作家,他提出的文学观点是有理论支撑的。从笔者对他的文学观来看,来自俄罗斯的文学精神对苏伟文学观的形成有着绝对的意义。毫无讳言,俄罗斯文学在世界文学格局内都是有重要位置的。俄罗斯文学里的虔诚的宗教意识,面对底层大众毫无间隙的文学态度,面对深灰丑恶的激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前仆后继不惜以自己的性命来维护文学纯洁的做人高度,对中国的文学人士和广大知识分子有着深远的影响。早在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时期,鲁迅、瞿秋白一批作家已经发现了俄罗斯文学这座富矿,从中得到了很多借鉴。中国文学进入“文革后”以后,伟大的俄罗斯文学渐渐淡出了许多中国作家的视野,倒是来自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魔幻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黑色幽默”、“存在主义文学”等流派对中国当代文学形成了决定性的影响,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文化渐行渐远。
  
  凡是杰出的文学必然有杰出的理论家,维•格•别林斯基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奠基者,十九世纪上半期的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家。他倡导果戈理为代表的“自然学派”(批判现实主义派别),使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为当时俄罗斯文学主导流派,促进了文学同俄罗斯民族解放运动紧密的结合。别林斯基为文学不顾个人生死安危地去追求,后经由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勃罗留波夫、涅克拉索夫、契诃夫、索尔仁尼琴等人的传承而发扬光大。苏伟对俄国的别林斯基非常崇拜,称他是俄罗斯文学“文学批评界的鹰”,苏伟十分珍爱别林斯基的《现实主义文学宣言书》,他坦然承认别林斯基对自己的巨大影响,“是你,让我坚守住了从事写作的人格底线;是你,引领我进行大胆的创新,并葆有激情和反抗的精神。”称赫尔岑是“革命的敲钟人和引领者,就是要叫他匡正歪理邪念,给人正身,给革命正名。能做到这一点的,非他莫属。”整个俄罗斯文学里的批判现实主义的趋向,确实深深影响了苏伟,使得他无法不抱着“革命现实主义”态度进行文学创作。
  
  苏伟十分推崇费•米•陀思妥耶夫斯基,称他是“人类灵魂的伟大审问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位伟大的作家一生困顿,囚犯、死刑、流放、监禁、丧子、病痛、赤贫、负债、无边的孤寂,人类九种最致命的苦难,全集中于陀翁一人身上。苏伟读了陀翁二十七卷文集,领悟到了陀翁对当代中国文学的意义。社会的黑暗来自人的内心的黑暗,人心的黑暗来自人的信仰的丧失,苏伟从这位伟大作家身上吸取了更多的营养,“我因陀思妥耶夫斯基,重新认识了文学;也因他,更深地理解了人,懂得了自己。”苏伟还十分崇拜列•尼•托尔斯泰的小说,称颂列•尼•托尔斯泰是“普照俄罗斯大地的太阳”,在多次笔会上,苏伟充满感情地叙述晚年列•尼•托尔斯泰离家出走的情形,苏伟四次读《托尔斯泰传》,三次落泪,百感交集,“我无论如何做不到托翁那地步,他为了穷人牺牲了健康、天才、欢乐、家庭和享受,放弃了世袭伯爵的头衔,将所有财产全捐献了岀去,遭到了几乎所有人的反对,他的困苦,想必是后世人们所无法理解的。”对十月革命前后的俄罗斯作家高尔基也是欣赏的,“高尔基的一生太坎坷、太复杂、太丰富了!”
  
  笔者从苏伟的博客上读他所推崇的俄罗斯作家,几乎是全是经过九死一生的磨难的。磨难出作家,磨难出真实,具有东正教信仰的俄罗斯作家们不惜以自己的生命殉道。苏伟是一个作家,一般不会去关心政治,但是通过他对俄罗斯文学家们的推崇,可以读出他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封建专制无从关心人民的死活,人民更没有渠道参与国家的管理和监督。沙皇的压迫是残酷的,斯大林主义的压迫也是残酷的,俄罗斯作家们就是在政治高压下坚持自己的信仰和写作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亚•索尔仁尼琴也是被流放,做过囚徒,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索尔仁尼琴也没有放弃写作,用自己的力作《古拉格群岛》去控诉专制主义,以博大的胸襟去挖掘施虐者身上发生的悲剧。苏伟称亚•索尔仁尼琴“不仅是一位伟大的作家,更主要的是一位伟大的革命家,摧毁庞大帝国专制政权英勇无畏的斗士,拯救人类以免毁灭的最真诚、最彻底、最无私的人之子。”当看到索尔仁尼琴先生的煌煌巨著《红轮》,由中国的江苏文艺岀版社隆重出版,苏伟十分兴奋地在博客著文欢呼,欣喜心情油然而生。
  
  四、        从世界的高度重新诠释鲁迅精神
  
  鲁迅现象是中国文学史,也是思想史上的一个奇迹。因为走在我们前面的许多人,有太多的软骨头,而鲁迅的骨头是硬的;鲁迅对于封建中国是一枚利剑,刺穿了封建主义的虚伪和惨无人道。古人与今人,能够成为同路人,在思想上一定有默契之处,“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坟》:《论睁了眼看》)苏伟崇拜鲁迅,就是因为他自己身上也有这样强烈的面对现实的精神,他坚决不说假话,不做假事,脚踏实地地做人做事。其次,鲁迅身上有着战士的战斗精神,“对于旧社会和旧势力的斗争,必须坚决,持久不断,而且注重实力。……我们急于要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但同时,在文学战线上的人还要‘韧’。”(自鲁迅的《二心集》)。苏伟崇拜鲁迅,反对毫无来由地风花雪月,面对现实生活的诸多不合理乃至昏暗,还要风花雪月地哼哼唧唧,这是苏伟不屑的。先做好一个战士,再去做一个建设者,不破不立,先破后立,对一切妖魔鬼怪魑魅魍魉,用以刀对刀,以枪对枪,要痛打落水狗,一定不可以留情面。
  
  凡是见过苏伟的人,都能从他的言谈举止里感受他爱憎分明的性格,爱就是爱,恨就是恨,绝不走“中间道路”。苏伟在文学观上和文学创作上,也不给自己留后路,像画家徐悲鸿那样“一意孤行”地沿着自己认定的路子走下去。其实,不留后路就是最好的道路,人如果狡猾了,狡兔三窟了,就会丧失本真的自己,就会把文学艺术中最重要的东西丢了。对于腐败,苏伟是痛恨的,中国传统政治不是一种法制政治,而是一种伦理政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社会关系囊括了一切,把百姓被当作了群氓,无从参与国家的管理和监督,更无从分享在宪法范围内的自由。鲁迅是战士,更多的体现在他的杂文里。鲁迅是把杂文作为刺向黑暗势力的匕首和投枪的,既然亮出了匕首和投枪,就不能留情,更不能怯懦。苏伟是深谙鲁迅精神的作家,因此在当代遇到了反鲁迅的潮流,他不为所动,镇定自若,他在《鲁迅岂能人造》一文中,并不回避一些专家学者对鲁迅的非难,“在短短的几十年中,竟有一万六千八百多名人向鲁迅先生发生猛攻,大有不鞭尸焚骨,难以罢休的嚣张气焰。”人多就一定有理吗?更不要说有不少人借助于谩骂鲁迅来炫耀自己的羽毛。
  
  因为对于鲁迅精神的继承,使得苏伟结交了一批全国热爱鲁迅的作家、学者,林贤治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苏伟认为“鲁迅的思想和精神养育了同样会思考的林贤治,林贤治以人子的热烈情怀回赠鲁迅真实。”林贤治是当代少有的能和鲁迅神交沟通的学者,读林先生研究鲁迅的文字,总会有醍醐灌顶的猛醒。鲁迅的作品表面上是“冷”的,但是他的内心确实热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于专制统治,对于封建主义虚伪的道德,鲁迅是毫不留情的,但对于底层生命的百姓,、鲁迅充满了同情和怜悯,无论是闰土一家人的生活困顿,还是祥林嫂的遭遇(虽然是艺术形象),鲁迅都给予了热切的关注,甚至对孔乙己都有沉入心底的人道主义同情。鲁迅在思索着百姓怎样摆脱生活的困苦?如何摆脱心灵的枷锁?鲁迅的人生精神具有“决绝”的元素,这样的元素影响着苏伟,既然选择了用文学的形式关注民间疾苦,就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任何妥协和退缩都意味着背叛!当代一些写字的人或多或少地都会以文字愉悦自我的时候,苏伟一点也不留给自己欣赏风花雪月的时间,他坚定的沿着鲁迅的方向走下去,并和具有同样朴素情怀的作家们结为良师益友。
  
  在2015年的汉阴笔会上,苏伟在创作发言里又一次谈到他对鲁迅先生《野草》的推崇,《野草》就如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承担了鲁迅太多的精神的苦闷和勃发。与鲁迅的其它作品相比,《野草》充满了象征和暗喻,语言恣肆汪洋,具有很强的穿透力,里面有痛苦,有郁闷,更有愤怒的呐喊!鲁迅写《野草》的时候,正值中国现实无比昏暗,巨大而浓重的黑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这个时候《野草》出世了!鲁迅作为一个特立独行者,他的内心充满了自由独立的精神,他的《野草》具有战国时代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愤懑。《野草》不回避假恶丑,不仅有文学价值,更具有思想价值和哲学价值,《野草》的哲学是生命哲学。《野草》是对封建帝国进行宣战的宣战书,是活着,还是死去,无论是活着还是死去,在文本都是一种哲学意味。《野草》共23篇,篇篇都是悲剧,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鲁迅的凄苦身影。《野草》中有绝望的情绪,但更多的是对世界的希望,对青年人的希望。不少学者把《野草》当作散文诗,苏伟却认为《野草》是散文,不是散文诗,《野草》还有待于文学理论家和学者进行更深透的研究,对于《野草》在鲁迅思想体系里的评价不足,这是鲁迅研究的缺陷。鲁迅曾经以“地下的熔岩”来形容民间声音,来自底层的创作是鲁迅一直关注的,无论是萧红和萧军,还是左联的那些年轻作家的作品,鲁迅一直给予极大的鼓励和实际的支持。
  
  苏伟是从反封建的角度来继承鲁迅精神的,“如果不从变革现实,进行革命的角度论及鲁迅先生,他便什么也不是。他惟一教给我们的就是认清自己的奴隶地位,并敦促自己不断地反抗。”在苏伟而言,鲁迅不仅是永远学习的榜样,而且是力量的来源,“鲁迅先生,此乃铁骨铮铮的汉子,永不妥协的革命家,死于七十多年前,却奇迹般地活在当下,他走在时代的前列,引领着我们。”鲁迅赞赏“汉唐气魄”,同时又提倡“拿来主义”,大力主张广泛吸收世界文化的一切好的地方。苏伟继承了鲁迅的这个精神,对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学遗产,都经过自己的消化,而后吸收。他是一个有世界眼光的学者和作家。他向世界文学遗产学习的时候,从来不带有色眼镜,从来不先入为主地用教条主义的框框去框住世界的文学遗产。在他的眼睛里,不仅有茨威格这样的小说大家,还有思想家尼采这样的具有突出个性的思想家,称尼采是“雪山上的独舞者”。在读尼采之前,苏伟读过许多哲学家的哲学著作,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和黑格尔,“尤其是海德格尔,似乎置身于云海雾都之中,四顾茫然,像迷路的羔羊徘徊难定。”但是读了尼采以后,眼前突然变得清澈了。
  
  尼采和叔本华的哲学都在力图阐释人生,他们人生哲学的共同点在于都认为人生是一场悲剧。叔本华认为人的意志导致欲望,欲望难以满足(即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试看中国当下社会现实中那些贪得无厌的贪官不就是这样的人吗?叔本华认为人生皆为虚无,主张自杀;“而尼采则主张强力意志,给悲剧寻找意义,进而超越普遍人性,进行自我开拓。”尼采的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很让苏伟受用,苏伟欣赏强者的真理,认为尼采的哲学“具备实践性”,大约这也是他一边为文一边积极从事文学活动的原因之一吧。至于茨威格,苏伟侧重写了这位伟大的小说家有一双“闪电般敏锐的眼睛”,正是因为有这双与众不同的眼睛,他才能把上层社会妇女的心态和欲望表达得那么入木三分。茨威格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小时》可谓经典,“原因就在于茨威格大师写出了女人的真实内心,那种强烈的矛盾冲突,赴死的爱和与命运的冲突博斗。”
  
  苏伟实事求是地学习前人的一起智慧,敢于用质问的眼光去读那些已成“定论”的书籍,比如伟大的马克思的再阅读,在他读了关于马克思的六本重要著作和三本《马克思传》之后,苏伟“痛心地发现这位伟大的革命家在研究和论述人时,多从历史,社会,制度,物质条件等方面入手,指出了人的外部特征,却严重忽视了个体人的内在特征和要求,诸如对人的心理,精神,人的偶然性,非理性,尤其是恶等几乎未曾深究。”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一切真理都是相对的,马克思主义绝不会终止真理,而是抵达更好智慧的梯子,马克思的学说还需要后代去丰富,去完善。
  
  在人生的舞台上,苏伟作为一个写作者和“战斗者”,常常会感到孤独和焦躁。他不断到全国各地的大学里做演讲和讲课,“挤车、打盹、旋晕、乏困让我首次体验了鲁迅先生笔下过客的存在境遇。”(摘自《走,我的悲叹与挣扎》)在高校讲课,被很多当作风光的事情,苏伟却感到莫名其妙的压抑,“自从跃上讲台的那一刻起,我自觉已在与虚无抗争中创造一种无人能见、能摸、可实用的价值,其实是在混沌的世界,发岀一种声音。四面是空虚的场,夹有各种声音,我的声音落于杂音中,于空虚的场里倍显渺远、细弱和不和谐。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声音?夜里狼嚎?鬼叫?猫头鹰的悲鸣?乌鸦的报丧?”苏伟直接从鲁迅那里继承了忧国忧民的精神,他在忧愤中思索,“人是社会的人,人在社会中难以不受其影响。罪恶的制度,生岀罪恶的文化和变异的观念,它像毒蛇一样将毒液注入人的躯体,致使心灵大面积瘫痪,使人在浮肿中毙命。托尔斯泰讲了,不除这万恶的制度,人们将无法免于灾难。”苏伟思考得很深刻。笔者作为评论者,欣赏苏伟这样的做人和为文态度,坚持着,才是有价值的!坚持着,才是有希望的!
  
                                                                                                                                    于2015年8月
  

2#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2:23 | 只看该作者



在这里申明首发  


3#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2:26 | 只看该作者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代表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有限公司授权,其它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4#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12:27 | 只看该作者
因为无法发图标,就用文字标明首发
5#
发表于 2015-8-3 15:2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厚重广博的赏析。须潜心学习领悟。
问好克楠老师!
6#
发表于 2015-8-3 15:28 | 只看该作者
王克楠 发表于 2015-8-3 12:27
因为无法发图标,就用文字标明首发

已经为你编辑好首发声明了。
7#
发表于 2015-8-3 15:32 | 只看该作者
已拜读。问候克楠老师!
8#
发表于 2015-8-3 20:25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学习,全面而有深度。问候老师。
9#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21:10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8-3 15:28
已经为你编辑好首发声明了。

谢谢迎春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21:11 | 只看该作者
黑龙江小龙女 发表于 2015-8-3 20:25
拜读学习,全面而有深度。问候老师。

有的时候,感到解读一个有深度的作家,是幸福的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8-3 21:11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5-8-3 15:21
这是厚重广博的赏析。须潜心学习领悟。
问好克楠老师!

你客气了, 喜欢你的小说评论
12#
发表于 2015-8-4 04:42 | 只看该作者
本篇高屋建瓴,条理清晰,从四个方面探究评析苏伟的散文创作,论述深刻而全面,也给了读者以方向性的指导。
13#
发表于 2015-8-4 10:17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写得很丰厚,风铃自是不及。
这种写作对我等有引导与鞭策意义。
问好老师!
14#
发表于 2015-8-4 10:17 | 只看该作者
老师写得很丰厚,风铃自是不及。
这种写作对我等有引导与鞭策意义。
问好老师!
15#
发表于 2015-8-4 16:16 | 只看该作者
很早以前就读过茨威格的小说,现在也偶尔翻看,记得一些细节,看相关的评论,感到了有了对比的趣味。欣赏,体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0:38 , Processed in 0.05256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