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42|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听,那些声音的韵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4 17: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
雨鼓

    黎明,被嘈杂的“雨”声从梦中喊醒……
   
    睡眼惺忪,凝神细听,觉出是楼顶矮墙上滑落的雨滴,跌落在阳台外金属护栏上防雨的薄铁皮上,叮咚有声,节律随变,似鼓发声。

    好梦无法续接,便静静躺在温馨的被窝里,专心去听那些雨滴在铁皮上敲出的“咚咚”之声。听得久了,恍然有知——那块铁皮,临时充当了一面大鼓。雨小时,敲出的是单调的“咚——咚……”,间隔稍长,余音悠然。雨大时,敲出的是急促的“咚咚咚,咚咚咚……”,如珠断线,散乱匆忙。然而,随着雨大雨小的骤变,那面铁鼓上发出的声音,竟然成了鼓艺的展演。有的,是二分音符,“咚咚,咚咚……”,节奏齐整,规范如度;有的,是三分音符,“叮叮咚——叮叮咚……”,伴有“强——次强——弱”的互变;有的,是四分音符,循环往复着“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如交谊舞步,强弱有定,分毫不乱。于是,一边听着鼓点的跳动,一边在脑海里迈动着想象的舞步,秋后听雨却成了此刻美妙的享受。有时,听出的是大型集会上为方队敲打节拍的鼓点,“咚——咚——咚,咚咚——咚咚”,让人心率也跟着强大的鼓声气脉跳动;有时,雨滴的跌落并无固定的旋律,而是突然一阵紧促,又突然一阵舒缓,间或快慢夹杂,声音时而高亢、铿锵,如弦断裂,如瓷碎裂,时而低沉、哀怨,如丝如缕,低吟浅唱,时而无章可循,时而节奏疏密,恰似一场变化于瞬息之间的“安塞鼓舞”,被一方小小的铁皮和雨滴訇然上演……
    听着“雨鼓”之声,倦意也烟消云散而去,内心静如清澈的湖面……

    听雨滴尽情地在铁皮上敲打,不觉窗外漆黑的天空逐渐绽露微曦之光。原本沉寂的清晨,有了聆听音乐演奏会般的美好,这多么让人心神迷醉,浑身舒畅,回味绵长!


蝉歌


    蜗牛似的,终于将背负的家驮到小城,便与童年稔熟的夏蝉之间竖起了一道无形的栅栏。

    栏内,是钢筋和混凝土堆垒起来的水泥丛林,我忙碌其间,并安栖其内;栏外,是花草和树木乐于扎根,并恩爱有加,不愿离弃的青山绿水。夏蝉,就在这青山绿水间,给每个夏天呈送嘹亮的歌喉,让此起彼伏的蝉鸣之声,为乡村点亮诗意浓郁的灯盏。这盏灯,返照童年的乐趣,也撩拨离乡背井的人如烟似雾的愁绪。
    一只蝉,就是一根弹拨思家念亲之情的古琴弦。每一个树干,每一个树枝上,每一个叶面下,不知要藏着多少只蝉的呼喊;每一方山野,每一个村庄,每一条峡谷,不知发酵了多少枚脚印里的回忆。那么多根弦,不知弹拨起多少人的情愫呢?
而蝉声,自从田地一块块消失撤离,自打楼房一座座拔地而起,那原先徘徊在绿柳林里,或者隐藏在路畔河道的蛙声,也跟随着夏蝉迁徙的叹息,对栖身之所一再更换,而方向是循着残存的鸡鸣狗吠而去。
    童年的往事,于是只能在翻检过往的时刻,才从脑海里蹦跳出捉蝉的景象。听那蝉歌嘹亮,从不惧怕滚烫的阳光黝黑了肌肤;捉着夏蝉,串在丝线上,或者拴在窗台上,是为了让蝉歌给单调的孩提一些色彩;也有烤蝉、烙蝉,或者油炸活蝉,为的是给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丝温暖。当然,那些从一棵棵树上捡拾的蝉蜕,却是能换来一本期盼已久的小人书。那些蝉,却是回味里最能触发心弦之声的指尖。
    那日,枯坐书房,为无蝉歌唱的盛夏心怀悲闵。于是,特意去了趟下乡,在母亲至今还在留守的老屋前,被模样不改的宏大的蝉声合唱撼动得心湖波涛涌动,及至夜深人静,那蝉声还在心头萦绕,回旋不绝……
    听蝉,虽然没有骆宾王狱中的悲戚,却也能使内心得到暂时的安恬。
    蝉歌,能安抚一颗躁动的心,也能医治好“身在异乡为异客”的乡愁之疾。


鸟语

    人物一理,鸟类也有着庞大的语言体系。只不过,鸟的语言人类大都不解其意罢了。

    身居小城,眨眼间一轮甲子有余。和鸟相遇的几率,少的很是可怜。方式有三:在上班途中,在人行道旁侧遇见觅食的麻雀,它们最多两三只,蹦蹦跳跳,并不低鸣,也不高歌,对行人也不大搭理,有种傍若无人的傲慢,即使有几声啼鸣,也是从树叶间扔出的,清丽婉转,似乎还有所防备和顾忌;在菜市场旁的甬道上,一家饭店老板于门口的树枝上挂着一溜十来个鸟笼,有时笼子被黑色的布帘遮着,鸟的歌声如在夜幕,短促、急切,哀婉、低沉;有时阳光斜照,鸟在笼子里或啄食,或喝水,也偶尔甩出几声脆亮的歌声,身在笼中,却似坦然,或画眉,或黄鹂,或不知名的,跳上跳下,啼声莺莺,如歌悠扬,语意待解;第三种,便是趁周末之便,逃出市井车流人声的喧闹,循入城外凤凰山的林荫小道,一边享受习习凉风爱抚,一边被繁密树叶间的鸟声灌醉,无论什么鸟,都是自由的散曲,或是自创的曲调,抑扬顿挫,婉转有韵。
    当再次进入那道去过多次的幽谷,那个绿树、灌木和青草竞相显翠的山野,我悄然闯入鸟儿成长的世外乐园,即是跌入鸟声的合围之中。这边一声唧唧,那边紧随一声啾啾,前面一声喳喳,身后附和一声咕咕。这不,老人常在古今里讲到的鸟,叫声更为奇特——唤归鸟,催促贪玩的孩子:“快回去,快回去”;贵阳鸟,不间断地提醒:“李贵阳,有钱不要找后娘”;玄黄鸟,也卖力地喊:“玄黄玄割,玄黄玄割”……不论是低语呢喃,还是放声高歌,都给山野平添了清幽的韵味。这些小精灵弹奏出的和弦,却是身陷闹市的城里人不易听到的天籁之音呢!

    当然,鸟语附着的内涵,它们歌声韵调的寓意,我期待着能够一一破解。听懂鸟语,恐怕算是掌握了一种世界上最难懂的“外语”吧!

   

2#
发表于 2015-8-14 1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很有韵致啊,欣赏拜读了

3#
发表于 2015-8-14 2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这一组短章,抒写尽是天籁气息,通读下来,颇具闲逸诗情。欣赏学习,问好!

4#
发表于 2015-8-14 21: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秋声三章,颇见韵致。僧芦听雨,听到的是人生的况味;道听蝉语,听到是故乡的怀念;而偶然传来的鸟叫声,难道不是一种对回归田园的一种怀想吗?

5#
发表于 2015-8-16 17: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对三种细致的声音的描述中,传达出怀念、回归的情感体验,具有画面的质感。拜读,欣赏,问好!

6#
发表于 2015-8-16 2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有诗意的三章

7#
发表于 2015-8-17 0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雨声、蝉叫,鸟鸣,这些熟悉的声音,在文章中却别有情致。欣赏!

8#
发表于 2015-8-17 10: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听声,冥思,愉悦的不止是心情。自然之物,有其华美;自然之声,有其韵律。静心受之,大安也。问好刘老师。

9#
发表于 2015-8-17 10: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好听的韵致,叙述与体验交织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很有韵致啊,欣赏拜读了[/quote]
谢谢您来读拙作,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8-17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3:22 编辑 <br /><br />这一组短章,抒写尽是天籁气息,通读下来,颇具闲逸诗情。欣赏学习,问好![/quote]
谢谢百合的关注,祝您快乐!

12#
发表于 2015-8-17 12:39 | 只看该作者
三个短章,有着很好的语言状态,描述的“声音”与物象完好融会,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26 | 只看该作者
文珺 发表于 2015-8-14 21:43
秋声三章,颇见韵致。僧芦听雨,听到的是人生的况味;道听蝉语,听到是故乡的怀念;而偶然传来的鸟叫声,难 ...

谢谢文珺来读拙作,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26 | 只看该作者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5-8-16 17:59
对三种细致的声音的描述中,传达出怀念、回归的情感体验,具有画面的质感。拜读,欣赏,问好!

问好杨版主,谢谢您的评阅,祝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8 09: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老师的鼓励,祝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19:01 , Processed in 0.150340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