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5-8-20 13:47 编辑
今天,如果有人问我最讨厌中国的哪个城市,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北京!
我曾经是那么地向往和喜欢北京。在我心里,那是一座神圣而又神秘的城市。因为毛主席住在那里,因为天安门就在那里,因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矗立在那里。能去北京,是我童年的憧憬和梦想。上高中后,去北京成为一种欲望。因为北大清华在那里,因为田华刘晓庆在那里,因为圆明园和毛主席纪念堂在那里,因为五四运动和四五运动发生在那里。
其实,我去过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正是北京。那年是公元一九八四年。我上大学路过北京。我和一个高中同学一起去的,晚上住在他亲戚家,在台基厂大街北京市政府家属院。我第一次住楼房,第一次透过窗户向下看大街,我想不明白为什么都子夜时分了,大街上仍然灯火通明车水马龙,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不睡觉,为什么浪费那么多电?第二天,我们专门去了王府井书店,一进门,我就被书店的规模和浩瀚繁杂的书籍惊呆了。许许多多我心仪已久的书就那么随便地扔在书堆上,就像可见自己一直珍视仰望的姑娘突然出现在妓院里任人玩弄一样,我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别人问我为什么哭,我只能撒谎说想家了。我不能救赎它们,没钱。我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书店,感觉是跟遗体告别。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买书,我觉得自己以前就是个没见过世面的傻子,被人愚弄和玩耍。
外面是王府井大街,九月的天气还是酷热难耐。同学的亲戚给我们要了一份冰糕,坐在街边的凉棚里,心中有了一丝惬意。对面是一对恋人,男的正用手肆无忌惮地摸只穿背心的女人的腋窝,我一阵阵羞愧,目光不知道该落向何处。这就是北京?我匆匆地留下了对北京的第一印象,觉得没有缘分。因为它呈现给我的每一件事,都与我的想象格格不入。
在四年的大学生涯中,我每年都要去七八次北京,一方面放假坐火车中转北京,另一方面找在北京上学的同学玩,顺便把我梦想的和原来没听说过的地方游了个遍。那时都是这样,穷游。青春的好动和新奇在同学的情感的熏染下,使我对北京有了亲切的感觉。那时北京有八百万人口,古典和现代交融,充满生机和活力。
让我讨厌北京是因为抽烟。那段岁月,我几乎每次在北京站都要被罚款。抽烟没人管你, 但当你扔烟头时,大妈阿姨们就会神奇地突然从天而降,从兜里掏出一个红袖箍往胳膊上一戴:“罚款,五块!”五块!那是我五天的生活费!是我过年的新皮鞋呀!我不断哀求、甚至充满着别扭,而我们却不知道别扭的原因,只能任人宰割。也不知道谁给他们的权力,总之北京人个个都是法官,全国人民都是贼。后来一想到我还为这个城市举办亚运会捐过十块钱,就会悲愤,有一种被侮辱的感觉,就像你被曾经救过急的人拒之门外一样,难受。大妈阿姨们从经济上摧残你还不算,还要折磨你的精神。罚完款,她们还得围着你,给你讲扔烟头的危害,直到你意识到扔一个烟头还有可能造成国际影响才肯罢休。与皇城根下那种天然的优越感相比,你能体会到的,只有猥琐、压抑、无助、无知、渺小和失去尊严。这样糟糕的心情影响着我连北京话都讨厌。那种说话像是嘴里含着一块糖似的腔调,发出甜甜的味道,句句都在夸你,却让人有一种挑不出毛病的被轻视感,因为糖虽然能放出甜味,但如果发出甜味的口腔跟你说话时没有把糖吐掉,那么即使话语再甜也会让人感觉没被尊重。北京话的内容也透着傲慢。北京人热衷于政治,就算是拉三轮车的卖大碗茶的,如果不了解点儿中央的内部消息,他都不好意思出门。一谈起政治,北京人大都精神十足,那架势,绝对不容置疑,你必须像小学生那样老老实实地听,否则他会告诉你他二大爷就是政治局委员。
北京人自认为的优越感让很多人不舒服。有些北京人根本就没出过北京,但他们坚定地认为无论什么北京都是最好的,或者只有北京才有。你要是告诉他你的城市也有地铁,他惊讶的神态不亚于你说你是外星人。北京人的这种优越感让许多外地人远离北京人,其实界限是他们自己划的。有一次一群北京人赞叹我所在的城市绿地漂亮,感慨地说:“很像北京的某些角落!”也不知道是夸你呢还是在骂你。在他们眼里,北京以外都是乡下,北京各方面都是标杆,其他地方只能无限接近这个标杆而不能超越。好在这些年上海和广州没照顾北京人的情绪,兜里揣了更多的钱,才让北京人定了定神。
因为没有更多的好感,所以许多年来,就很少去北京了。偶尔路过,总是由于儿时梦想的情结,难免要驻留一下,期待它变好,每次却都像逃命似地迅速离开。我只看到楼房越来越高,把四朝古都的韵味遮盖得无影无踪;地域越来越大,几乎找不到原来的县城,失去了应有的生活气息;雾霾越来越重,把本来就不大点儿的天又涂抹成灰色;交通越来越发达,人们却像耗子似地整天在地下钻来钻去;人越来越多,据说已经有三千多万人了,但城市的人比以前却多了几分冷漠。这么多年以后,北京变得更像一个冰冷巨大的绞肉机,,熙熙攘攘的人群在里面被动地翻滚着,哀嚎着。
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还真是有一些道理。北京作为国际大都市,并没有什么更大的毛病。而恰恰是它在人文细节上的忽略,以及城市设计和管理上的粗放性,让人感觉它没那么精致,就像一个暴发户。这可能是我反感北京的真正原因。
其实北京真的没什么了不起。前些天去北京,飞机快降落时,在空中看,北京只不过是一个小型砖瓦厂而已。
北京的城市精神里有“包容”和“厚德”,也许那是北京人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