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656|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不让你的记忆陪我沦丧(2882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28 20: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郭玉琴 于 2015-8-28 20:32 编辑

                                                                         不让你的记忆陪我沦丧(2882字)
                                                                                 _____________读《陪你读到世界尽头》
                                                                                             文/郭玉琴

       年轻的时候,我觉得自己未来的人生会越来越漂亮,然而翻过中年这座山后,才觉得自己真的已经开始在慢慢衰老了,才知道原来整个世界都在不断的分崩离析,包括这一辈子所经历过的感情和记忆,都在沦丧,一切都有可能被拆毁掉。

      个体在整个宇宙的浩淼中,就像一艘随时可以沉下去的船,而唯一可以上岸的途径,是对文字的抒写和阅读,唯有在文字的阅读和抒写中,我才能感觉到这个世界的热情永远不会冷却,永远不为我所忘记,而它亦是以这样唯一的方式对我进行救赎和怜惜,得以保存一部分影像。心的气场是被阅读撑大的,阅读的过程就像充气,充的越多,气场越大,以致于在这个世界的某个角落,沉淀下的心境不会再感到窒息,狭隘。“陪你读到世界的尽头”,这句话对于别人来说,或许是虚妄,但是对于我来说,它是真正激励我的豪言壮语,激励我足以与这个时代的喧嚣对抗。

       梁文道在我的印象里是个清狂的读书人。他清狂到可以借助凤凰卫视读书这个频道,每八分钟就能为你高度浓缩性的概括完一本书的内容,简约精要的点出书的重点和亮点,不假思索。读书也是个技术活,在高人的指点下,犹如有了双翼,可以轻松上路,直奔主题。看完梁文道主讲的凤凰书品汇编的书第七本《陪你读到世界尽头》,而今我的阅读感受已经是老猿挂印,关隘在回头望。我所要回望的第一个驿站就是生活这个不再新鲜的话题。生活是不能脱离实际的,它像我亲爱的影子在跳舞。这些年我一直热衷用一种略带回忆而又不全是怀旧的眼光去描写一些不可追回的过去,或者曾经繁荣而今败落的境况。我的这种状态让我很欣赏同样以生活为基础抒写的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她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虽然是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但是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还是在她宣布封笔之后颁奖给了她。文字会让一个人记忆不再沦丧,一个人也会因文字而被人再次记起,尽管她已经是一个宣布封笔的作家。但人们所记住她的永远是她的才华,是她能用一种几乎不带任何感情的传统现实主义写法,用一种很淡然的态度,很简朴的语言去掌握现实,或者那些不可能被掌握的现实。

       爱丽丝.门罗总是在写她的家乡,安大略省方圆百里的范围,来来去去就那么几个主题,好像讲不出什么新东西。这让我想起另一个我们国家的诺贝尔奖得主莫言,他也是以家乡为题材,以家乡为文学母题一直书写下去的作家。他和爱丽丝.门罗都是在写小说,不同的是,莫言笔下的家乡高密一直是虚幻和现实重叠的影子。而门罗没有用那么多虚幻的神话传说故事去进行魔幻主义变化着写,但是她面对有限乃至贫瘠的土地,很懂得去如何提炼和提升它,她有扎实的观察能力和卓绝的写实功夫。例如在她的短篇小说《好女人的爱情》里,她将短篇小说写的像长篇小说一样丰厚。门罗喜欢在故事中自如穿插一些片段,那往往是一些过去的回忆,但是做到有的放矢。爱丽丝.门罗喜欢用通俗小说中那种制造悬疑效果的开放式结局来传达一种更深层的东西,人生中到底什么叫悔罪,什么叫坦白,什么叫记忆,这一切悬而未决地纠结在一起,有谁能做到最后的判断呢?就连小说的作者也不能,于是就让它停在那儿,读者要停顿好长一段时间想到底发生了什么。

      也许除去生活本身外,我们都会把目光聚焦到历史这个主题上。是因为唯有历史才是值得我们去拷问当下生活的一面最有效的镜子。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国的历史同样有着特别热衷的阅读兴趣。自从晚清末年,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炸开后,夜郎自大的国人就不再有自信了。从高高在上的天朝之优势民族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开始懂得俯身向西方学习科学,历史,文化民主和思想平等,人权自由。只是令人困惑的是,西方的东西引进东方后,并不全部可行。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国人的质疑,到底要怎么看待取舍西方的文化思想,学术自由,科学进步?特殊国情特殊对待,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中国到底有多特殊,这确是很多人都难以了解把握的问题。中国人只知道谈中国,说中国,但是很少有人能像梁文道这样质疑你口中的中国到底是汉朝的中国,清朝的中国,还是今天的中国。很多人都会说中国人不会有西方式的自由主义,因为我们没有那种原子式的个人观,中国人关于个人的观念总是与他人相关,然而这是来自于你对儒家典籍的解读呢?还是你在马路上看到的现实?今天的中国究竟是没有个人主义,还是太过个人主义?提到中国的时候,我在网络和现实中也曾无数愤青过,但是惭愧的是,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来没有谨慎考虑现实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正如梁文道所说的那样,不能只在脑海里构想出一个纯之又纯,玄之又玄,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中国。特殊国情国体,对待西方引进的东西,在东西合璧文化历史人文的交流和接受上,我们要想知道该如何对待,首先要弄明白的还应该是梁文道的读书观,你口中的中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这是与时俱进,不落后世界的前提。

        一部生活史就是一部历史合成史,然而历史和生活是都是人在创造的。作为现代人一个后学者,要想后知后觉,绝对不能对近代文化星空上出现过的一个个璀璨的名字无所思。梁文道谈到民国文化星空上缀着的那个叫陈寅格的人时,对他的强调是,他特别在乎思想自由,而这种思想自由主要是通过在学术上和政治上的主张而得以表达的,即不甘逐队随人,不跟风做学问,也不接受主流意识形态之控制和影响。能做到从不媚俗太不容易,而陈寅格做到了,看到梁文道对陈寅格的大家赞赏,我就会为当下大学教授里经常出现的一些做假大空学术探讨的学者感到羞愧,无地自容,简直是这个和平而又浮躁时代的可耻。陈寅格晚年双目失明且深处严酷的政治环境,如果没有坚持自由思想和自由意志的信念,不可能完成那么多学术著作。这一点对中国学者很有启发意义,应该成为重要的精神资源,这也是梁文道推崇陈寅格西天取经之路的价值所在。

       一个时代的人和历史生活,必然构成一段集体记忆制造品。而法国,就是地道的集体记忆制造品。记忆所系之处的形成是一种记忆和历史之间的游戏,不断化身变形,或者死灰复燃。诚如睡狮,东亚病夫这些词汇于我们每一个有民族自尊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陌生和遥远。因为它们也是中国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这部分记忆连同苦难一并留下伤痕和烙印。梁文道说,集体记忆的形象并非一成不变,从其流变脉络能看出一个国家走过什么样的历程。正如法国历史学家皮耶诺哈主编的《记忆所系之处》是法国历史研究领域最震撼人心的一部巨著,提出了国家认同与记忆的新观念一样,影响了国别史研究的视角。记忆与历史似乎密不可分,其实二者有很大的区别,记忆粘连于一些东西之上,比如抽象的观念或者实际的物体。历史档案馆似乎收集了很多记忆,只有当我们的想象力赋予那些东西某种象征的光环时,它们才能变成记忆所系之处。也就是说,并非是所有的历史事件都是记忆的重点。而我们当明白集体记忆的重要所带来的意义是,只有当集体有了自己的记忆,才能成为一种仪式。阅读,再阅读,在阅读陪你到世界的尽头中,我们通过这样一种渠道去完成这样一种仪式是可以的。也唯有如此,才不会让你的记忆陪我沦丧。为此,我要在行文收官之时感谢梁文道的这本书《陪你读到世界尽头》及时出现在我的案头,拓宽我此次的视野。



B00WQDPIB0_0039_20150506.jpg (126.06 KB, 下载次数: 696)

B00WQDPIB0_0039_20150506.jpg
2#
发表于 2015-8-29 05:01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读后感,带有研究色彩,令读者跟着思索,令读者眼前一亮。读一部好书,不但自己的视野得到了拓宽,知识结构面也得到了提升,何乐而不为。
3#
发表于 2015-8-30 10:50 | 只看该作者
现在许多人读书都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这篇我认为很是体现了作者的读书务求通透理解。该文长于议论,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故而使这篇读书笔记或称随笔有人思考的意义。
4#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4:43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5-8-29 05:01
这样的读后感,带有研究色彩,令读者跟着思索,令读者眼前一亮。读一部好书,不但自己的视野得到了拓宽,知 ...

谢谢迎春老版主来读,跑过来支持这个版块一下。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30 14:44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5-8-30 10:50
现在许多人读书都浅尝辄止,不求甚解,这篇我认为很是体现了作者的读书务求通透理解。该文长于议论,有自己 ...

谢谢星钧老师,还请多赐教。读来随笔聊几句,也是为了加深对读过的书印象。
6#
发表于 2015-9-13 08:08 | 只看该作者
文字会让一个人记忆不再沦丧,一个人也会因文字而被人再次记起,尽管她已经是一个宣布封笔的作家。但人们所记住她的永远是她的才华,是她能用一种几乎不带任何感情的传统现实主义写法,用一种很淡然的态度,很简朴的语言去掌握现实,或者那些不可能被掌握的现实。
                       ——您表述的特好,克楠受益!
7#
发表于 2015-9-13 08:09 | 只看该作者
但是很少有人能像梁文道这样质疑你口中的中国到底是汉朝的中国,清朝的中国,还是今天的中国。
                                 ——说的好,中国是断代的,我喜欢宋朝的中国。
8#
发表于 2015-9-13 08:12 | 只看该作者
不甘逐队随人,不跟风做学问,也不接受主流意识形态之控制和影响。能做到从不媚俗太不容易,而陈寅格做到了  ——陈先生是现代中国的脊梁!
9#
发表于 2015-9-13 08:3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玉琴,我从当当网上买了一本,有好书,记着给我推荐
10#
发表于 2015-9-13 09:32 | 只看该作者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国的历史同样有着特别热衷的阅读兴趣。自从晚清末年,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用洋枪洋炮炸开后,夜郎自大的国人就不再有自信了。从高高在上的天朝之优势民族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开始懂得俯身向西方学习科学,历史,文化民主和思想平等,人权自由。只是令人困惑的是,西方的东西引进东方后,并不全部可行。这就造成了一部分国人的质疑,到底要怎么看待取舍西方的文化思想,学术自由,科学进步?特殊国情特殊对待,每个人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中国到底有多特殊,这确是很多人都难以了解把握的问题。中国人只知道谈中国,说中国,但是很少有人能像梁文道这样质疑你口中的中国到底是汉朝的中国,清朝的中国,还是今天的中国。很多人都会说中国人不会有西方式的自由主义,因为我们没有那种原子式的个人观,中国人关于个人的观念总是与他人相关,然而这是来自于你对儒家典籍的解读呢?还是你在马路上看到的现实?今天的中国究竟是没有个人主义,还是太过个人主义?

       ——说的太好了。受益匪浅,噶那些作者的评论,感谢作者推荐。学习。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1:07 | 只看该作者
王克楠 发表于 2015-9-13 08:31
谢谢玉琴,我从当当网上买了一本,有好书,记着给我推荐

谢谢克楠版主的支持,问好。有好书我一定推荐,平时阅读量大,凡是看完一本书,不管好坏我是一定会写个评论总结以加深对书本精华部分的影响的。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郭玉琴 于 2015-9-13 11:09 编辑
王克楠 发表于 2015-9-13 08:31
谢谢玉琴,我从当当网上买了一本,有好书,记着给我推荐

谢谢克楠版主的支持,问好。有好书我一定推荐,平时阅读量大,凡是看完一本书,不管好坏我是一定会写个评论总结以加深对书本精华部分的影响的。只是有些时候受限于纸媒版面的字数限制,无法放开手脚逐一细致评论,只有在贴在这论坛才能说的多一些。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9-13 11:11 | 只看该作者
高骏森 发表于 2015-9-13 09:32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中国的历史同样有着特别热衷的阅读兴趣。自从晚清末年,中国的大门被西方列强用洋枪洋 ...

谢谢高版来读,互相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10:50 , Processed in 0.05417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