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6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对报纸副刊的一点看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17 2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国的报纸副刊是有着悠久的传统的,从早期《申报》的“自由谈”、《庸报》的“另外一页”、《晨报》的“副镌”等当时有名的副刊,到今天各家大报小报推出的名目繁多的副刊,都秉承了沉静、典雅、质朴、清新的风格,成为人们陶冶性情、满足审美需要的最好去处,也是报纸联系广大作家的纽带,吸引广大读者的一个窗口。

  对报纸副刊的作用,报人赵超构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报人金庸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这些说法都是十分精到和精辟的。因为报纸副刊主要发表散文、诗歌、杂文和小品等,这类纯文学作品一般都有较深的思想和艺术表现力,能够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耐嚼耐品,耐人寻味,副刊因之而有持久的生命力。但副刊走到今天,面对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媒体的异常发达,期刊的大量涌现,大众文化选择和品味习惯的多样化,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副刊正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

  综观今天的报纸副刊,总给人一种在夹缝中生存的感觉,进退维谷,处境尴尬,蹀蹀躞躞。一方面,严肃意义上的东西拎起太沉。由于今天可供人们选择的文化鉴赏品越来越多,加之时间匆忙,没有几个人有闲情雅致去花时间、用心思细细品味那些高雅的副刊作品,这导致副刊的读者群似乎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一味地迎合大众口味又有失副刊的儒雅风格。我们看到一些报纸副刊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在取悦读者上费尽心思,一味去追踪名人隐私、传递小道消息、热炒爆炸新闻等,这种完全丧失副刊传统风格的媚俗之风,又使副刊在远离读者的路上越滑越远,以致根本意义上的消失。这种“良”做不到,“娼”不能做的两难选择,导致副刊处境十分艰难;还有一方面,就是副刊似乎没有生存的自主权。就一张报纸来讲,有政治报道任务首先想到的是挤掉副刊,有找钱的专版首先想到的是把副刊拿掉,有广告就把副刊抠掉,似乎谁都可以打副刊的主意,副刊完全没有当然的生存权,以致无所适从。这种任人“宰割”的处境,也是副刊不兴盛的一个直接原因。

  报纸副刊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特有现象,作为一种以形象描写为主的文体,它的思想底蕴丰富,文化品味深厚,格调高雅清新,对读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尽管在快节奏的社会,人们对沉静的、值得品味的副刊作品并不一定有很多的喝彩声,但真正的文化人,有文学欣赏水平的读者,还是视副刊为栖身心灵的绿洲,渴望在副刊高洁、优雅、踏实、芬芳的气息中,避浮躁,戒喧嚣,寻清静,藉安慰。

  诚然,副刊要生存、要发展,也不能总是一副“老脸”,必须与时俱进“换脸”,但换成什么样,是要慎重考虑和对待的。因为任何文化都有它的根、它的脉,倘使根断了、脉切了,这种文化就等于消失了。因此我以为,在今天快节奏的时代,如何既要保持副刊温文尔雅、美观大方、清新优美的格调,又要把人们喜好的东西、关注的东西以审美的形式尽快传递给广大读者,这确实是报纸副刊编辑要用心经营和打造的一件大事,我们期待着。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1-17 23:06 | 只看该作者
又是一篇为报纸副刊忧心的好文,当编辑的应该好好看看:))
3#
发表于 2005-1-18 10:52 | 只看该作者
诚然,副刊要生存、要发展,也不能总是一副“老脸”,必须与时俱进“换脸”,但换成什么样,是要慎重考虑和对待的。因为任何文化都有它的根、它的脉,倘使根断了、脉切了,这种文化就等于消失了。因此我以为,在今天快节奏的时代,如何既要保持副刊温文尔雅、美观大方、清新优美的格调,又要把人们喜好的东西、关注的东西以审美的形式尽快传递给广大读者,这确实是报纸副刊编辑要用心经营和打造的一件大事,我们期待着。


同意这样的观点,副刊虽然是小视觉,但也可以做出“大”文化~~
4#
发表于 2005-1-18 20:2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看到一些报纸副刊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在取悦读者上费尽心思,一味去追踪名人隐私、传递小道消息、热炒爆炸新闻等,这种完全丧失副刊传统风格的媚俗之风,又使副刊在远离读者的路上越滑越远,以致根本意义上的消失。

说得实在!
5#
发表于 2005-1-19 23:58 | 只看该作者

帮腔

作者说:

对报纸副刊的作用,报人赵超构有个形象的说法,就是“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报人金庸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

这两句话说得真好。

但是,那却是当年的报纸副刊了,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副刊,新闻是它的墨镜——看上去好像很那个的,其实并不那个。同时副刊却成了它的老妻——扔又扔不掉,爱又爱不起;或者南方的已敢扔了,而北方的一时还不敢扔,只好先摆在那里,就像好多人家里摆上一套《鲁迅全集》,只不过装一装样子而已。金大侠自然对报纸有感恩之情,然而现在的报纸,新闻早已“非攻”了,因为“攻”的现代化部队,早已是所谓的“深度报道”与“桃色花边消息”了;同时副刊也早已像当年的寡妇一样“守不住”了——一个报纸如果没有几个靓女靠在宝马车旁做“压纸夫人”,这个报纸还想守住么?
6#
发表于 2005-1-20 21:29 | 只看该作者
与前面马兄的那篇有异曲同工之妙,赞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5-4 23:48 , Processed in 0.054788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