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920|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七月十八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8 23: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                                                                            七月十八日
  
  他是谁?你应该认得他。可是你想不起来他是谁。你不得不承认一些记忆正在变成碎片,就像偶尔遇见的场景和某些容颜,有着似曾相识的熟悉和扑面而来的亲切,可是,你却无法喊出来。
  
  2015年7月18日晚上9点多,央视《新闻调查》播出纪实《玉门的变迁》。主题是:曾经人声鼎沸,为何人去楼空?你看到的时候,已经到结尾了。接下来的日子,微信圈,群里,QQ空间里,很多人链接和分享了这段视屏。你看到“我从玉门来的”qq群里,一个叫戈壁红柳的说:我看见我家了。随后是一张流泪的图片,接着是一张喷血的图片。
  
  戈壁红柳说我看见我家的时候,你也看见了你的家。只是,你只能在掠过的废墟上看见那些属于家的光景了。你不知道戈壁红柳看见的家是怎样的,你只知道“我从玉门来”的群里都是玉门人。他们都从玉门来,后来去了哪里,未来又会在哪里,会回来吗?那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还是仅仅是一个答案?或者只是结局?
  
  有人写这段历史吗?未来还有玉门人吗?那是戈壁红柳和你无法知道的。你只能看镜头里陌生的记者访问着陌生的人,他们都不是玉门人,他们在讲述关于玉门。后来记者的镜头随着一个叫做朱师傅的老者到了一处厂区的地带,镜头摇过去,进入了家属楼里。记者镜头外的声音说:朱师傅的家到了。门虚掩着,推开进去,一片劫后不堪的凌乱。朱师傅暗淡的半张脸在镜头里掠过,那是你不熟悉的面容。他是谁?
  
  这是你熟悉的楼群,熟悉的房屋格局,甚至熟悉的门。以至于你已经越过镜头,看见了旁边的路和树的影子。闭上眼,就越过了时光,来到多年前斑驳的灯影和树影下。你看见了你三岁的孩子骑着红色的小车子正在那条路上来回地行驶,车后面还带着一个更小的女孩子。光影里,红色的车子晃动着,忽地就冲进路边的沟里去了。孩子们小小的身影跌落到草丛里,大人们惊慌地追过去,尚未靠近,孩子们已经从沟里爬起来,努力地抬着小车子试图走到路上来。
  
  如果镜头不要拐进楼群,而是一直向西,就会沿着那条路走到一处厂门前。你看见很多人从那里进出,你的身影也在其中恍惚着。
  
  当然,7月18日播出的镜头里,没有那条路,也没有孩子。很多人都看到了这档节目。包括长大的小男孩和一同骑着红车子的小女孩。现在,男孩在玉门的东边,女孩,在玉门的西边。更多的玉门人在四面八方。
  
  7月18日那天的央视《新闻调查》淹没在无数的新闻或者头版或者娱乐或者劲爆的话题中了,日子依旧在继续。八月的某天,电热水壶着火了。因为,雨下起来的时候,你烧的水响着,就要开了。你到门外去了一趟,看看天,看看雨,转身回来,火已经着起来了。烧坏了壶,烧坏了插线板。差一点就要烧到旁边的电脑和楼梯间的货物了。
  
  可惜了一把好壶。壶原本真的很好看。奶白色的壶身,一抹浅浅的绿勾勒了壶盖,是你喜欢的样式。现在,火把它变成了一团扭曲的凝结成胶状的黑色物体了。同事说:这把壶从开业就在这里,有些年头了。今天,你毁了它。
  
  “你毁了一把壶”你忽然就想起了自己曾经叫做师傅的女子和叫你“破败星”的那个男子。十八岁刚刚工作,工种:化验工。化验工作是从做学徒开始,分配给你的师傅是一个很干净柔和的女子,总是安静地来去,说是恋爱了几年,不知为什么总是走不进婚姻的殿堂。跟着不言不语的师傅学手艺,总是打碎量杯比重计或者是温度计。那时候,损坏工具和仪器是要按比例赔偿的。不言不语的师傅愈加地不搭理你了,所有的活都亲自去干,省的你总是毁了工具。而你是固执的,一个夜班里,赶在师傅之前去干活,结果未到天亮交接班,化验室的量杯,比重计,温度计统统损毁了。你不明白中了什么邪,也不愿再看师傅冷漠嫌弃的脸,在化验室的台面上甩下赔工具的钱,自行宣布出师了。奇怪的是,那天以后,再也没有一个工具在你的手里毁坏了。有时,你故意地夹着两到三个量杯使劲晃动,玻璃的量杯竟如铁一般坚固,牢不可摧。你不得不感慨这是神奇。
  
  而那个说你是“破败星”的男子,影响了你很多年的生活。最初你很不服气被冠以这样的绰号,请他举例说明。他只是指着组合柜的抽屉,拉开又关上。他说,你看,就像这个拉手,我怎么拉它都不会坏。而你只要一拉就会坏掉。
  
  你走到柜子前,蹬着眼睛看着他,大声说:我不是破败星。然后,你伸手拉开了那扇抽屉,得意看着他,就在你潇洒地挥手关上抽屉时,金属的把手从抽屉上脱落,清脆地跌落到地上了。
  
  现在,这个雨天烧毁的壶,再也回复不到从前的样子了。它只能比当做垃圾丢到筐子里,再丢到垃圾车上,最后不知所终了。而你忽然就想起他是谁了。那个镜头里的朱师傅,就是朱木匠。朱木匠曾经是那个工厂唯一的木匠,成天穿着工服,带着袖套,背着工具,满厂子的转悠,修补着各个车间的桌椅板凳或者其他的用具。现在,朱木匠依然在那城里,却早已失去了容身的工厂,家也不再是家了。如果不是这档报道,你偶尔是会想起曾经红火的工厂,却不会记得还有朱木匠的存在,你会遗忘他。而他,也一定不记得你。
  
  一把壶的毁坏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而一座城的毁坏,那会是多少人命运的改变呢。曾经那个工厂的矿山,你不曾去过。从那里参观回来的化验室主任很骄傲地说:正在开采的矿是一座巨大的山,一望无际,地下还有几千年的沉积,那是无尽的资源,我们有理由相信并且可以放心的开发。现在的那里,只留下荒废的记忆了。
  
  说过这些话的人们都不知去向了。那些在《新闻调查》镜头里说话的人,也会说:我从玉门来。只是,到底有多少人懂得这话的分量呢。
  
  

2#
发表于 2015-9-9 09: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源自对玉门浓厚的的情愫,只需淡淡写出,便可感人。这样的的白描也比任何浓笔重墨的渲染更感人,不是那种呼天抢地的催情可比拟的。

3#
发表于 2015-9-9 1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玉门,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只是没到过。
读,亲切。

4#
发表于 2015-9-9 1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关注作为故乡的城市的变化,实则是关注人的命运的变化。人和城市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生活与命运的变迁。文章巧妙的视角,将生活中关联的事件,融合一体,恰切自然地表达出一个深刻的重大的命运主题。感性、生动而深入人心。

5#
发表于 2015-9-9 12: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一座城的毁坏,那会是多少人命运的改变呢,
关注城市的变化,实则是关注人的命运的变化。

6#
发表于 2015-9-9 12: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开端用了央视倪萍主持的《等你》节目的台词,熟悉而又亲切。使得全文让人不得不耐心读下来,学习并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2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源自对玉门浓厚的的情愫,只需淡淡写出,便可感人。这样的的白描也比任何浓笔重墨的渲染更感人,不是那种呼 ...[/quote]
懂得就是最好的诠释。
牵挂永远在,不管说还是不说。

8#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2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玉门,一个多么熟悉的名字。只是没到过。
读,亲切。[/quote]
谢谢木祥老师。玉门,一个辽阔的地方。有机会欢迎您来,体会别样的风情。

9#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2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关注作为故乡的城市的变化,实则是关注人的命运的变化。人和城市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生活与命运的变迁。文章 ...[/quote]
所有的懂得和珍惜,都在心里都在相伴里。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2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一座城的毁坏,那会是多少人命运的改变呢,
关注城市的变化,实则是关注人的命运的变化。[/quote]
感谢lizhao文友的提读和鼓励。愿一起快乐写字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9-9 20: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47 编辑 <br /><br />开端用了央视倪萍主持的《等你》节目的台词,熟悉而又亲切。使得全文让人不得不耐心读下来,学习并问好[/quote]
谢谢衣角的黄昏老师的读评以及关注和鼓励。愿秋安,快乐。

12#
发表于 2015-9-9 20:49 | 只看该作者
你走到柜子前,蹬着眼睛看着他,大声说:我不是破败星。然后,你伸手拉开了那扇抽屉,得意看着他,就在你潇洒地挥手关上抽屉时,金属的把手从抽屉上脱落,清脆地跌落到地上了。-------
小的毁灭,大的毁灭,让心隐隐地痛。读了几遍,这段印象特别深。问好,祝秋安!
13#
发表于 2015-9-9 21:38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入心的描写和叙述,不动声色的冷峻里,有激情澎湃。好手笔。学习问好
14#
发表于 2015-9-9 22:09 | 只看该作者
 一把壶的毁坏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而一座城的毁坏,那会是多少人命运的改变呢
久违了
我们的家园有时是被人为破坏的,面对毁坏者,我们只有无奈和对万般的留恋。
学习并问好
15#
发表于 2015-9-9 22:09 | 只看该作者
 一把壶的毁坏或者是微不足道的,而一座城的毁坏,那会是多少人命运的改变呢
久违了
我们的家园有时是被人为破坏的,面对毁坏者,我们只有无奈和对万般的留恋。
学习并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19:01 , Processed in 0.17468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