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649|回复: 5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深层勾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8 13: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层勾结

  
  一辆“丰田”警车悄然停在“黄老七洗浴娱乐中心”附近。

  少倾,洗浴中心里面走出一个中年人。

  中年人五短身材,魁梧结实,上身穿高档棕色皮夹克,下穿一条深色老板裤,通体唯有那双兀鹰般的眼睛有些不同,闪着犀利机警的目光,向警车大步走来。黑亮的老人头皮鞋在小雨刚歇的水泥地上踢起层层水珠,发出强横清脆的声响。

  来到车前,他闪电般扫视四周,没有发现可疑情况,拉门而进。

  司机同样便衣便服,侧头瞅瞅他没说话。他再次向外扫视,摸出手机,摁动号码。

  稍后,耳机里响起一个男人威严的声音:

  “哪里?”

  “我,你老弟。”

  “什么事?”

  “林强的事。”

  “他什么事?”

  “我昨天跟你说那事。”

  “我有客人,你等会打来。”

  “嘟、嘟、嘟……”对方收线了。

  中年人关上手机。黑暗中点燃一支中华烟一口气抽掉半截,之后将剩下的半截扔在脚下碾死。洗浴中心门前有许多美女肥臀出来进去。中年人毫不感兴趣,双眼死死地盯着脚下。倒是驾驶座上的司机看着冉冉上升的烟圈,又看看目光一眨不眨的中年人,问:“怎么,他那有人啊?”目光转向不远处那些女人的屁股上,嘴角露出一丝古怪的笑意。

  中年人点点头,十分钟后,再次打开手机。

  少倾,耳机里依然传来那个男人威严的声音:

  “谁?”

  “还能有谁?你老弟!”中年人不耐烦了。

  “林强什么事?说吧。”

  “我想让他闭上嘴。”

  “闭上嘴?”

  “他你也知道,如果有事就是他,他现在对我构成的威胁越来越大,我想好几天了,有他没我,不能再拖了。”

  对方一直沉默。中年人脸色越来越难看,等待着。

  良久,通话人有些犹豫的声音从耳机里再次响起,寒冷如冰:

  “非得这么干吗?后果你都想明白了?”

  “没什么后果。”中年人口气强硬,“如果说后果,这次恐怕他一翻盖,你我都得玩儿完,别人也跟着倒霉。这就是后果,L省那帮人来查我之后唯一可能引发的后果。”

  对方再次长久的沉默。

  中年人:“你怎么不说话?喂?你同意不同意呀?”

  “这事……你叫我怎么表态?人命关天,我可提醒你,姓魏那事已经叫你整砸了,L省那边再也没来查你,但不说明咱省厅这边也不知道,这种时候你最好消停点为妙。你们一起工作了这么多年,关系也一直不错,难道除了这一条道,就没有其他办法让他不说话吗?这事别说别人,就是我都难以接受。如果林忠没了,你想想会是什么后果?”

  “电话里说这些不方便。我只告诉你,这样做不仅仅是为我自己,也是为了你。正因为是警校同学,又是多年朋友,我才必须这么干,别无选择!他已经找我谈过两次了,劝我自首,否则他……你想想我能自首吗?这是你死我活的事。事到如今,管不了那么多,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与其让他以正义的名义送我上刑场,还不如我先下手为强——反正是死。我的决心已下,今晚必须灭他!你同意我干,不同意我照样得这么干,跟你打声招呼,谁让你是我‘老大’呢?否则哪天省厅一来人,灭火的就不是他而是我们了!——喂?”

  “你们个人之间的事我不管。”通话人口气不悦,“但不要留尾巴,不要给我惹麻烦。”

  “这你放心。保证干净利索。”

  “好了。”

  “咔嗒”一声,对方挂断了电话。

  “开车。”中年人说。

  丰田屁股后面冒出一股蓝烟,箭一般融入大街上的灯海中。

  黑山市公安局长丁黎明住宅内。

  送走客人,浓眉阔面、警服严整的黑山市政法委书记、公安局长、一级警督丁黎明回到书房,脱掉衣服,高桃身材和保养很好的皮肤,显示出受过高等教育和官场春风得意的身份。他把棕色玻璃茶几上那个鼓鼓囊囊的牛皮纸大信封拿起看看,又放下,妻子万红慵懒地走出卧室问:“走啦?”

  他点点头。就在这时候,电话响了。

  他示意妻子把茶几上的东西拿走。

  “你刚才找我?”

  “你怎么关机了?”

  “有事。”

  “你赶紧过来。”

  “什么事?”

  “电话里能说吗,你不懂啊?”

  “我现在没时间。”

  “我要是告诉你要玩完了,你就有时间了。”

  放下电话,丁黎明微胖的身子陷在书房宽大的单人真皮沙发里。他让妻子把信封收起来。

  丁黎明的书房很大,也十分豪华。

  他双眼虚眯,手指间夹着的大半截中华香烟顺手按死在烟灰缸里。虽工作在黑山,家却安在北疆市里,厚厚的新加坡天鹅绒窗帘将书房与外界隔成两个世界,头顶天花板上乳白色珠花吊灯闪着柔和的光,整面墙书架里摆放着中外名著和公安业务书籍,光洁如镜的打蜡地板上铺着匈牙利名贵地毯,窗边十几盆高低错落的鲜花散发着扑鼻芬芳。墙角一人多高的落地大钟已经指向19点45分。他毫无睡意,思绪万千。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自己今晚下此决心是箭在弦上,势在必行。没有极特殊或意外变故,只要自己不离开这个位置,乔银忠这步险棋便利大于弊。至少,眼前不会有任何问题。换句话说,如果这件事不事先通知乔银忠,那么比这件事本身更可怕,也更危险,已经构成的威胁和潜伏的凶险让他预感到某种不祥。与其让这个人有一天以证人的名义将乔银忠和自己一起送进地狱,不如让他闭嘴更有利。关键是,要这样干的不仅仅是他本人,出问题掉脑袋总不会是自己。乔银忠既不会坐以待毙,又非自己授意,他只是打个招呼而已,死无凭证,不足多虑。如果事情不是已经到了最严重的程度,他实在不敢把这么重要的机密让自己的得意助手知道,冒可能断送前程的风险。他知道采取这样的行动风险很大,简直是在刀尖上走钢丝。问题是他不得不在刀尖上走钢丝。

  此刻,丁黎明脑海中的兴奋点在另外一些事情上。

  正像老百姓说的那样,如今有钱也送不到人家手里,能送进钱去的人才是真正有关系,真正有能耐的人。想想也确实如此。一个堂堂的公安局长,能有人一次次把一笔笔老百姓干一辈子也挣不来的钱直接送到家里来,竟神不知鬼不觉,天衣无缝,恐怕需要的就不仅仅是权力和胆量了。

  其实,十五年前刚刚穿上警服的时候,丁黎明已经感到很自豪,很知足,警服本身就证明他是个幸运者。警察的职业消除了他一直积郁在心底的忧虑。说白了,只要国家存在,警察就存在,日后不管到什么时候他也就有饭吃,有衣穿,老了也有人管,因为他不仅仅已经是“公家人”,还是“管”人的人。那时,他根本没敢想除了吃穿之外任何一点非份的事,更没敢想还会有今天。而一个地地道道农民的儿子,能一步步走到今天,他也确实付出了常人所没有付出的心智甚至鲜血。是的,鲜血!

  一步一个台阶,户籍内勤,侦查员,治安科副科长,刑警队副队长、队长。

  直至主管刑侦的副局长。

  当第一次坐在副局长的位置上,宽大锃亮的老板台取代了刑警队的木桌时,他今后的方向早已在心中确定,再非吃穿那些低层次“追求”了。他明白,象他这种中学文化和背景的人,只有镀金,屁股底下这把交椅才有可能坐稳,也才可能“更上一层楼”。

  五年前,丁黎明内心的宏图得以付诸实施,带职进入省政法大学进修学习。知识的拓展与眼界的开阔,唤醒并诱发了一种可怕的恶性膨胀。毕业后,一回到局里丁黎明就开始物色、培植自己的亲信。他认为,从上到下,方方面面,不建立起一个为已所用的“关系网”,就难以实现自己更加远大的目标!当黑山市的公安局长,这时已变成他希望自己向更高层次跨越的基石,他的心情也远非当初刚刚穿上警服时的满足可比。

  自从进修回来以后,丁黎明越来越不满足,不如意,事事处处要把自己摆在一个奢侈的位置上,什么也要同那些主要领导比、跟大款比,什么也要压人一头,但事实上却不尽人意。为了尽快达到这一目的,他知道光凭自己眼下这个“副局”是很难实现的,必须上边有人替他说话,下面有一帮“铁哥们”捧场帮忙才行,前者在市里已有一定基础,后者则需要自己尽快网罗。

  他相中的第一个“人选”,就是乔银忠,当时的缉毒大队副大队长。

    跟他一样,职务前面都挂着个明晃晃的“副”字。但乔银忠是六十年代后期出生的抗战老干部的家庭子女,又是省警校毕业,他尤其看中的是这个人工于心计,一身好拳脚,枪法也准。此人身高虽说只有一米六七,但能量不小,尤其善于整事,根根直立的板寸头发正好衬托出他那张分不清机警还是狡猾的脸,与他的缉毒队副队长职务很相称。他破案套路很多,精明能干,不仅善于寻找工作中的空隙整事,更吸引丁黎明的是他“人缘”颇佳,身边有一帮“小兄弟”。

  依仗工作成绩突出,领导赏识,年轻有为,几年来乔银忠越来越为所欲为,有肆无恐,经常带着队里的一帮“小兄弟”出入各种消费娱乐场所,混迹于酒吧、歌舞厅甚至“洗头房”等等,与当地老板、外来富商、冒险者、走私分子、猎艳者之流及各种“黑道”人物真正打成了一片,消费之大,手头之阔绰,令人咂舌,有些费用竟直接从缉毒大队的特殊经费中支出。为了拉拢乔银忠,让他成为“自己人”,当时主管刑侦的丁黎明对他的所作所为不闻不问,甚至有意放纵。

  各种各样的条子到了他这里,一路绿灯。

  各种尖锐批评和反映,到了他这里也就烟消云散。

  更何况他是局党委成员,举重若轻。

  投桃报李,乔银忠自然而然就成了丁黎明的人。局里无事便罢,一旦上上下下有点儿风吹草动,最先作出反应的必定是他,不惜冒着身败名裂之险,也要使出各种招数力保丁黎明——他明白树倒猢狲散的硬道理,更难以忍受自己势力范围受到挑战所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乔银忠认为,丁黎明是个开明有魂力的领导,如今这年头在他手下干活,只有好处,没孬处,一句话,在黑山市范围内,没有他们不能干的事,也没有他们怕的人,跟着他干,不吃亏。他确实需要丁黎明这棵“大树”,作为自己的靠山。当然,他更知道,丁黎明决不会白白庇护自己,他也需要自己的维护和支持。两厢心照不宣,各取所需,天经地义!

  终于,丁黎明如愿以偿。

  由于乔银忠等人的共同“努力”,加上有人提携,在公安局新一届领导班子组成的时候,踌躇满志的丁黎明登上了局长宝座。

  乔银忠也很快即被任命为缉毒大队长。

  局长的权势与好处,可谓一言难尽!到了这个位置,不论是党和政府都已经把事关当地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以及边境治安等权力交给了他。说白了,他就是“老大”!他可以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为民作主的“丁青天”,也可以是胡作非为、贪得无厌、坑国害民的“丁霸天”!

  刚刚送走的“客人”,其实他们认识还不到一小时。

  是被“老朋友”介绍来的。

  要求不高:十万元人民币换个保外就医。客人说,他弟弟将一位老工人的儿子伤害致残,外逃多年,案件久拖未决。老工人曾上访到公安部。现在,他弟弟就在他手下的市看守所里关着。客人说,他弟弟犯事的时候丁局长您还在省里学习,现在您回来,我弟弟也回来了,这也许就是缘份,您就放他一马吧!丁黎明盯视着这位不速之客冷冷地说:“我放他一马,他能放老百姓一马吗?”客人嘿嘿一笑就拿出那个大纸袋,放在他们中间的茶几上。说:“您别见怪,丁局长,别的,我们就不谈了。本来我是想到办公室找您的,但朋友说白天找您的人太多,办公室里乱哄哄的,说啥话办啥事也不方便。所以朋友让我还是晚上来家里方便些……这么晚了,我也不多打扰您了,这点小意思,请您千万不要有什么别的想法,如今这也算不了什么……”丁黎明当时一拍茶几站起身,厉声道:“你这是干什么?拿走拿走,快拿走!“三讲”还没完呢,你害我呀?”客人似乎胸有成竹,起身拉丁黎明坐下,笑道:“您也别生气,丁局长。事情办与不办,都不要紧,你我交个朋友总可以吧?您信不过我,难道还信不过介绍我来的朋友吗?丁局长,这是我个人公司的资金,名正言顺,希望丁局长一定不要多想,主要是我的公司刚刚起步,需要周转的流动资金很大,这点钱实在是不好意思,不足以抵消我弟弟的罪过。不过呢,只要情况允许,我和我弟弟都不会忘记丁局长帮了我们这个大忙。有一点请您千万放心,我的公司绝对属于私营性质,因此不管到什么时候也绝对没人查,就是有人查,也绝对查不到丁局长您这儿来……”

  丁黎明看了看墙上精美的挂钟,有些急了,再次拿起电话。

  “你在哪儿呢,怎么还没到?这工夫你还有闲心挂马子!”

  “十分钟以后吧。”

  “咔嚓”一声,他放下了电话。对这个乔银忠,他即爱又恨,毫无办法,原因自然无法说清。

  几年前,他曾愤愤不平,暗中怨恨。

  他明白所有不如意都与他当时的“副”字有直接关连。俗话说:“隔股纱,有些差。”在中国,这“正”与“副”,虽说一字之差,可岂止是“有些差”?不敢说天壤之别,至少也是泾渭分明,差得人眼睛发蓝,连走路都得差半步呀!自己由“副”转“正”,在这一方天高皇帝远的土地上到底拥有多少权力,拥有怎样一幅威势,拥有怎样的既得利益和地位,真是不当不知道,一当吓一跳!加上以乔银忠为首的一帮弟兄成为自己的得力助手和左膀右臂,真正形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圈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圈子。唯一令他头疼又无奈的是,乔银忠既是他的干将又常常不那么听招呼,帮了他大忙也给他制造了许多麻烦,常常需要他出面上下打点和应付。由于乔银忠对他知之最深,掌握他的根底,因此他明白这个人对自己来说既能载舟也能让他翻船,爱归爱,恨归恨,共同利益终归大于矛盾,一旦自己再往上走一步,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他还是希望这种特殊的关系可以一直延续到让乔银忠顺风顺水接班,自己调回市局当更大的“官”。无论怎样,权力掌握在自己利益的共同体之下终比被别的利益群体抢去有利。这一感觉并非空穴来风,因为,他是全市公认的八个县市(区)最年轻有为的公安局长。这一点尤其重要!

  他常常问自己:“年轻有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我姓丁的极可能更上一层楼,走上一个更高的层次嘛!你以为你当个山区小市里的局长就到头了么?嘿嘿!”

  想至此,丁黎明摇了摇头,笑了,点燃香烟。

  乔银忠仍未上门,他心里不禁又有些窝火。再有几个小时,他将去省里,参加省公安厅关于统一开展夏季严打和反走私缉毒专项斗争会议。如果不尽快让乔银忠知道某种危险已经临头,很可能就会出现另一种他们都不愿面对的结果。他真不明白,一向警觉得如猎豹一般的乔银忠为何竟没从自己的电话中嗅出危险的存在而迟迟不肯露面,到底是什么拖住了他的职业本能?

  稍后,他放下报纸,看了看时间,正欲去拿电话,恰在这时,妻子万红推门而进,向他轻声说道:“他来了。”

  丁黎明点了点头,推了推宽边眼镜。万红离开书房,走向客厅去开门。

  丁黎明的家很怪。跟当今许多领导干部一样,尽管当的是公安局长,然而安全感远比一般老百姓还缺乏,防范措施自不必说,就连电话无论家里是否有人什么时候打也没人接,一部手机虽说开着也不接,要让丁黎明接电话难上加难,要走进他家简直难于上青天。他有另一部更小巧的手机始终开着,知道此号码的人却少而又少。奇怪的是,只要领导有事或发生大案,110指挥中心总会有途径找到他。这一切对别人来说是谜,永远都不可能探知其中的奥妙所在。但对于缉毒大队长乔银忠来说,如果不是他家的豪华安全门异常坚固而无法长驱直入,他会象去他办公室一样从不敲门。

  乔银忠进屋两条腿叉开大剌剌地往沙发上一坐,掏出大中华不满地问:

  “什么事呀,追命似的?”

  “你当不是追命啊!”

  丁黎明没好气地将一张纸递给他。乔银忠接过,那是一份明传电报。内容如下:

  J省厅发(2005)0006号   绝密

  关于调查乔银忠涉嫌组织参与贩毒案的通知

  黑山市公安局:

  根据L省公安厅掌握的情况,近日破获的一起特大贩毒案件两名犯罪嫌疑人魏学才、张国富供认此案与你局缉毒大队长乔银忠有关。现将厅领导及我处意见告知你们。

  一、立即组建由厅主管领导直接指挥的专案组,立案侦查。

  二、因毒品案属重特大刑事案件,尤其牵涉你局人员,侦查工作应秘密进行。

  三、暂不对乔银忠采取措施,但应暗中控制,以免造成被动或携枪外逃。

  四、遵照厅领导指示,此案一切讯息来往,均标绝密级,必要时,可专人专项送达。

  五、省厅调查组不日到你局,由缉毒处副处长带队。请协助调查。

  着即执行,倾力勿怠!

                    厅领导签名:金正道

                     J省公安厅缉毒处

                    2005年3月6日

  乔银忠铁青着脸,认真看过后好久没有说话,顺手把纸往旁边一扔。

  丁黎明一支接一支地默默抽烟。

  万红进来给他们送了两杯咖啡,他吩咐说:

  “我和银忠有事,你先去睡吧。”

  万红朝乔银忠笑笑,进卧室去了。

  乔银忠缓慢地抬起头来,盯视着丁黎明,问:

  “就这事呀?”

  这么重要的绝密文件,也只有丁黎明才能给乔银忠看。见他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丁黎明长长地吐了口闷气:“这事还小吗?”

  乔银忠避开丁黎明灼人的目光,默然地端起咖啡。

  “我给你打了一宿电话,你怎么才来?”丁黎明又点燃一支香烟,让发胀的神经得到一点平静,“你可倒好,太监不急皇帝急,你真能稳住架儿!你干的好事,把省厅都惊动了,说不定还得惊动公安部,这是小事吗?现在省厅要来人查,致使我都跟着自危,必须就这一问题提出具体侦查办法和一个万全之策来。身为公安局长,在这时把你叫到我家让你看这个东西,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那还用说,当然是大哥你罩着我,是私人关系兄弟感情。”

  “错了,是违法,”丁黎明厉声说,“也就是犯罪!”

  停了停,他又说:“你刚才的话只能让我感到难过,我并不想让你知恩图报,也不想让你感恩戴德,而是期望你能解决问题。否则,对谁都不利。”

  “这件事,”乔银忠放下咖啡,“奉阳已经来人调查过了。”

  “我知道,可现在不是奉阳,是省厅要查!”丁黎明截断乔银忠的话头,盯视着乔银忠,一字一顿地问,“你当省厅这帮人也象奉阳那帮人一样好哄?你对你用的那两个家伙到底有多大把握?省厅领导的真正意图又是什么?是像以往一样蜻蜓点水还是揪住不放一查到底?最后是你还是我被揪出来?”

  “不知道。”乔银忠低声地说,“反正我觉得问题不大。”

  “你‘觉得’!”丁黎明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心火一下子冒了出来,“几个小时前,就在我那间办公室,一接到电传我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跟政委他们碰碰头。你知道他们几个怎么说的?一晚上我都在火上房一样着急,你却没事人儿似的,我可告诉你,银忠,该擦的屁股你想办法都抓紧给我擦净,省厅调查组一半天说到就到了,别的事我可以一手遮天,替你兜着,可这次弄不好我只怕是火葬场开后门——”

  “大哥,你这话……什么意思?”

  “没意思——专烧熟人!”

  “老弟!”丁黎明一下又控制住自己,让情绪慢慢冷静。稍后,他闪忽着疲乏的目光,痛声地说,“没别的意思。我知道你有你的难处,但局势已经严重到最危险的程度。平时看不出来,各种矛盾点也未暴露,可今天这个会让我意识到面对你的问题班子内部存在严重分歧,一有风吹草动局里的各种力量难保不闹得乌烟瘴气,有些人会趁机八方点火,四处活动,将不可避免地爆发一场人事争斗,牵扯到我。尤其那三个卖不动屁股只能卖嘴当吃货的老女人,弄不好就会整出事——偏偏在这个要命的时候省厅又要派专案组,给局势火上浇油,让你的事情更加不妙和复杂化。如果不尽快想办法解决此事,向各方面及社会舆论作出交待的话,”丁黎明突然提高了声音,冷冷地透出几丝杀气,“这次弄不好你我是要翻船的,到时候……”

  丁黎明顿住话头。

  “放心吧,大哥,”乔银忠霍地站了起来,从牙缝中蹦出一句话,“你也不必把事情想得太复杂了,我们决不会让你翻船!”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3-8 16:53 | 只看该作者
铁一样的黑幕,读来令人警怵,啊啊,政法腐败让人不寒而栗!此文难得!敬佩马班的才气、胆气!
3#
发表于 2005-3-8 17:11 | 只看该作者

力度!深刻!

很多的社会现象,不是虚构,而是存在。写得坦然!
4#
发表于 2005-3-8 17:22 | 只看该作者
马版在公安工作么?如果不在里面真实体验过,是不会写得这样深刻的。
   嗨!俺在公安工作十年了,至今没有写过此类题材的小说(不是不能写,是不敢写),版主的小说“勾引”了我的创作激情,过一段俺也写一篇公安题材的!问好!
5#
发表于 2005-3-8 17:2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马兄!
6#
发表于 2005-3-8 18:03 | 只看该作者
这网让人震惊和害怕,但愿越来越少
7#
发表于 2005-3-8 20:56 | 只看该作者
几日不见,老兄“上吊”了,祝贺!祝贺!还是精彩的警察题材,今先打个招呼,过后再细细拜读。
8#
发表于 2005-3-8 21:11 | 只看该作者
问好,学习,揭示了我们平时很少知道的领域内幕,很细的笔法。
9#
发表于 2005-3-9 00:05 | 只看该作者
马兄象个老公安,写得丝丝入扣,入情入理,让小女子看得胆战心惊,却有不舍不看,呵呵~~好看,好看。

学习兄好文,问好,祝一切康安!
10#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03:1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雷公子 发表
铁一样的黑幕,读来令人警怵,啊啊,政法腐败让人不寒而栗!此文难得!敬佩马班的才气、胆气!


  呵呵,感谢公子占了头一把交椅且留下精彩点评:))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0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力度!深刻!

最初由 鲁晓敏 发表
很多的社会现象,不是虚构,而是存在。写得坦然!


  感谢晓敏真情留言与精彩点评。问你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03:2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一瓢水 发表
马版在公安工作么?如果不在里面真实体验过,是不会写得这样深刻的。
   嗨!俺在公安工作十年了,至今没有写过此类题材的小说(不是不能写,是不敢写),版主的小说“勾引”了我的创作激情,过一段俺也写一篇公安?..


  呵呵,什么都干干,什么都尝尝,生活的滋味也就在其中了。真假莫辨。没想到你也是个警察,好得很,既然你的激情已被我勾引,那就寻个空闭深入地搞一下自己熟悉的题材,相信你会写得十分棒——刚刚读完你的《海眼》给了我这样的印象与信心!

  感谢一瓢水的阅读与精彩点评。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03:23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若荷 发表
问好马兄!


  问好若荷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03:5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嫁于东风 发表
这网让人震惊和害怕,但愿越来越少


  你的上一篇跟贴,我只留下一个省略号。

  现在,不妨留下几句话给你:

  无病不必害怕,有病怕也无用。

  现实生活和网络远比这样一篇毫无新意和深度的小说更让普通劳动者与心地善良的人们“震惊”和“害怕”。这一点,相信每一个生活在当今这种社会大环境下的公民或多或少都有亲历或耳闻目睹。网络亦不例外。君不见近年来各地新型土匪蠢蠢欲动、打家劫舍、杀人越货、无恶不作之种种丑行么?打开各种传媒每日更是屡见不鲜各种嘴脸与罪恶。网络论坛也非净土,个别无德准“文人”、帮闲、泛走狗和卖不动屁股转而卖嘴当吃货的老女人在那只黑手的唆使下也阴阳怪气地一直没有停止到处煽风点火,极个别屁股没坐热只有二两重的“版主”也上窜下跳,放冷屁热哈哈,全没了丁点份量,令人不齿,就连那个自称耐得住寂寞、穷得尿血又故弄玄虚假装圣人的东东也常常出来东拉西扯、指桑骂槐地来两嘴,可惜声势远没有他们预期的那样浩大,和者寥寥无几,当局也没有让他们的所谓“作品”得逞,令这几个东东自觉无聊且无趣,毕竟大多数来论坛的人是真正勤奋为文,期望交流与进步而不希望看到混乱与邪恶重现的。而新老马甲这几天更是纷纷呈现出暴动之势,企图卷土重来,推翻新生政权——马甲本身就是见不得光明与阴谋活动的化身,试图暗中帮忙,以求一逞。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我们每天必须面对的中国现实与论坛现状。

  它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鱼目混杂的这个社会总会有人不甘寂寞,兴风作浪。

  因此,愿望虽好,事实上许多问题不可能按照当局及大多数人们良好的希冀发展,是毒疮总要伺机发作,不让它流脓淌血最后彻底手术,短期内便不可能安宁祥和。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3-9 04:06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穿过岁月的忧伤 发表
几日不见,老兄“上吊”了,祝贺!祝贺!还是精彩的警察题材,今先打个招呼,过后再细细拜读。


  呵呵,上吊也是这样一副德性,没有丝毫改变。

  欢迎忧伤回来,多带来好作品与大家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3:56 , Processed in 0.11881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