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04|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拉山头[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14 22: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水浒人物系列
拉山头
沙封

  “占山为王,落草为寇”,《水浒》开篇不久,就以九纹龙史进结识少华山三个头领的故事,来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宋徽宗朝代底层民众革命的图景。随后我们看到,《水浒》里人物命运的更替,只有一条线,那就是武松、杨志这样“有心落草”,图个“安身”。王进的出逃他乡隐名埋姓后,再没有第二个跟随者,这说明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并不是一条良好的生存之路,仅就王进后半生隐名埋姓的日子并不好过这一点,就不易为好汉们接受。对林冲杨志武松鲁智深李忠史进等人来说,无法把隐名埋姓看作是一条路,这样,占山为王就是唯一的生路,于是,他们“找山头”,终于以一种聚众暴力形式出现,为自己划出一块小天地,在那里获得自由,获得做人的权利,“大口喝酒,大块吃肉”。

  这是一种民众倾向。有两个例子为我们佐证。梁山林冲火并王伦之后,“山前山后共有七八百人都来参拜了”,杨志鲁智深杀了邓龙后,“小喽罗们尽皆投伏了”。就算当时迫于压力,可之后也没有小喽罗散伙,因为头领的变换并未损害他们的利益、影响他们弃农为匪(喝酒吃肉)的选择。曹正,张青这些普通民众是反朝廷队伍壮大的义务联络人,“革命”队伍就这样不断壮大,力量如火如荼。多少个朝代后,在中国大地上,再次出现过相似的当然认识层次要高得多的事:国统区的农民、学生奔延安。

  应该说,与统治者的对立矛盾一旦形成,林冲杨志鲁智深武松等,他们就成为那个时代的失语者。他们也曾经是追求幸福生活的良民,他们从没想到要和统治者站到对立面上去。他们每个人都有一再的退避和忍让,鲁智深出家,武松到柴进家避难,林冲甘愿受公人的欺辱而不记仇。天下之大,他们希望别处还有一个自己可以生息的地方。但是,真的“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吗,非也,天下乌鸦一般黑,就是没有他们说话的地方。宋江在浔阳楼的一番自我感慨,也会招来杀身之祸,即是证明。武松所经历的一个个冤屈,能向谁诉?唯一能听他说说的宋江,立即被奉为知己。象他这样遭受社会压榨的好汉自然不止一个,宋江并不是为解救受压迫者而行“及时雨”的,但武松那些被压迫者在他这里得到了帮助和关心,是他能团结一群人的社会原因。

  吃点好的,喝点好的,这是一个普通人对生活的小小奢望,对那些小喽罗来说,在家里种田是实现不了这个愿望的,而山在哪里,就在地头、庄后,抬头就看见,走几步这个问题就解决了,一旦横在两者间的道德与清名被丢弃一边,造反就是这么一步之遥的事。李忠卖狗皮膏药的生活,是被鲁智深看不上眼的,自然不能与桃花山上“现放着许多金银”的生活相比,后者是滋润多了。也就是这些最朴素的要求,使民众的力量集中起来,形成整体力量,单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但民众的集体力量是伟大的,智取生辰纲的七个人是无法与官府斗争的,可一旦到了梁山泊,壮大的集体就做出了三败高太尉的壮举。

  武松杨志是找山头,梁山的壮大,则可以用“拉山头”三个字来概括,那正是“找山头”的延续。先是单个人行为,后是集体行为。什么叫团结,组织,宋江有意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上梁山之前,宋江几乎可以说是“一路招兵买马”,先拉清风寨花荣秦明清风山燕顺上梁山,途中再说服对影山吕方郭盛“撞筹入伙”。随后梁山好汉下山的一项不可少的任务就是宣传:“备说梁山晁、宋二公招贤纳士”,说明梁山主要首脑已有明确的指令。也许有人会说,武松林冲等个人的“找山头”是寻找个人出路,宋江的招兵买马就多少有些黑社会的嫌疑,可是,赵家社会是不是更黑呢,生辰纲应何而生,为什么不能夺取?林冲犯了多大的罪,侵犯了谁的利益,受到一路追杀?武松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打了蒋门神,也罪不至死……所以,将其理解为民众多统治者的反抗是更合理的,他们在抗争中寻找更有序而有力的形式,是一种反抗的策略。“三山聚义”,是一次经过比较的军事力量合并,单个的力量与呼延灼作战,首先桃花山会被击破,次之是白虎山,最后二龙山胜利了,也只是三分之一的胜利,青州打不下,孔明是救不出来了。鲁智深明白这个道理,上山不久他就提出去寻找史进,“就取他四个同来入伙”,这就是对梁山军事策略的理解。

  “拉山头”的后面又是什么戏呢。宋江有很清醒的认识。梁山泊把来自各个山头的队伍统帅起来成为一支武装,形成一定的规模后,对这些人员就要来一次整风运动,井冈山命时期,毛泽东引申出中国革命也要认识山头,承认山头,照顾山头,然后到克服山头,消灭山头主义。为什么?因为一支队伍,需要整体一致,不能有派性,不能有内耗,“整顿我们的作风”就是这样提出来的。在较长时间的队伍扩大后,队伍职能不明,管理无序,哥哥兄弟一般高,对任何一次军事斗争都是极其有害的。“梁山泊英雄排座次”是及时的、英明的,是管理上的需要,也是宋江巩固梁山泊主地位的需要,晁盖活着的时候,新老将领之间要有裂痕,宋江得以拥兵自重,现在就不需要了,需要的是团结,所以就要打破新老将领之间的区别,要融合,排座次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从天罡、地罡和兵符职位的排位,可以看出,宋江的整顿是到位的,晁盖旧部人马和几大山头的头领,基本上被分散开来,对旧部的任用,除林冲外,大多放在不重要的位置。虽说在职位安排上,对旧部个人为梁山的功劳不予考虑,从人情上说,是难以接受,但从军事上说,稳定了整体,综合了实力,梁山的整体实力抬高了一个很大的档次,这时候才不再是土匪,才叫军队。(字数2168)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3-15 08:56 | 只看该作者
嘿嘿,本公子也去占山为王,落草为寇,顺便找个压寨夫人,天天吃酒喝肉,爽啊。
3#
发表于 2005-3-15 10:2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很认真地读了,好!
4#
发表于 2005-3-15 10:58 | 只看该作者
几个山头中,还是二龙山的实力最强。
5#
发表于 2005-3-15 15:29 | 只看该作者
水浒被你背得滚瓜烂熟了嘛。
还研究得很有个性。好文。
6#
发表于 2005-3-15 16:29 | 只看该作者
这文章有深度,大气。学习了!
7#
发表于 2005-3-15 17:01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文化底蕴可了得!
8#
发表于 2005-3-15 17:29 | 只看该作者
从天罡、地罡和兵符职位的排位,可以看出,宋江的整顿是到位的,晁盖旧部人马和几大山头的头领,基本上被分散开来,对旧部的任用,除林冲外,大多放在不重要的位置。虽说在职位安排上,对旧部个人为梁山的功劳不予考虑,从人情上说,是难以接受,但从军事上说,稳定了整体,综合了实力,梁山的整体实力抬高了一个很大的档次,这时候才不再是土匪,才叫军队。

这段话,可见楼主对《水浒》研究之深了。嗯,文化底蕴的深厚,令我等佩服。
9#
发表于 2005-3-15 21:46 | 只看该作者
沙兄分析得好透彻,佩服!
10#
发表于 2005-3-15 21:5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好文!
11#
发表于 2005-3-17 15:4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可以说你是职业的《水浒》研究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群:4042767|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4-8 05:30 , Processed in 0.37190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