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2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道德经》概念分析―――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3-22 22: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是上学期选修老庄研究时写的一篇作业,和大家交流一下。
  《道德经》概念分析―――士
  内容摘要: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先秦时期“士”这一概念的含义演化来探讨老子对“士”概念的使用。
  关键词:道德经  老子  士
  高明先生在为帛书本道德经第七十章“故善为士者不武”作注时说:“…老子乃春秋末季人,‘士’乃当时对有识者之泛称,诸如国君、官吏、卿大夫、士等皆可用之。…此所谓‘士’者,乃谓国君及其所属官卿而握有军权者,泛指精于战略战术守道之士…。”
  虽然“士”一词在《道德经》文本中出现的次数不多(王本老子中出现五次,帛书本老子则只有四次),但是却是中国自殷商以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我个人觉得高说稍嫌笼统,有必要对这一概念作一详细考察。
  “士”的含义演变“士”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说文解字》:“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商朝“士”的情况已不太清楚,而在周朝,“士”这一概念大体上经历了三次含义转变。
  西周初期,“士”主要是指殷朝遗民或周邦以外的“有方”人士。这批人拥有高深的文化素养和各种专门技术才能,在周初的行政事务以及物质文化建设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周公制礼作乐,开始建立周朝自己的各项制度,其中就包括完备的教育制度。在周的教育体制中,不论贵族还是平民都有机会受到教育,贵族子弟的教育场所,有所谓的“小学”和“大学”,平民教育,则主要在称为“序”或“庠”的“乡校”进行。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国家的各级管理者,亦即“造士”。而教育的内容则包括“德行”和“道艺”两方面,具体而言,德行包括知、仁、圣、义、忠、和(六德),孝、友、睦、姻、任、恤(六行);道艺主要指礼、乐、射、御、书、数等所谓“六艺”。学成之后,三年大比,选出优秀人才输往各级岗位,如宋人刘敞所言:“古者乡学教庶人,国学教国子。乡学所升曰选士,不过用为乡遂之吏,而选用之权在司徒。国学所升曰进士。则命为朝庭之官。爵禄之权在司马。此乡学国学教选之异,所以为世家编户之别也。然庶人之仕进亦有二途:可为选士者,司徒试用之,一也;升于国学,则论选之法与国子同,二也。”这个时期的“士”的主要特征包括:
  1、他们同属于一个宗法等级,其地位在大夫之下,庶人之上,属于“食田”者之列,是最低级的贵族。在这个等级内,又有上士、中士、下士之分。
  《左传》昭公七年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故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士臣皂,皂臣舆,舆臣隶,隶臣僚,僚臣仆,仆臣台。马有圉,牛有牧。”,又《国语?晋语四》:“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皂隶食职,官宰食加。”
  又《周礼?秋官司寇》说:“惟王建国,…乃立秋官司寇,使帅其属而掌邦禁,以佐王刑邦国。刑官之属:大司寇,卿一人。小司寇,中大夫二人。士师,下大夫四人。乡士,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孟子?万章下》也提到:“北宫錡问曰:”周室班爵禄也,如之何?‘孟子曰:“其详不可得闻也。诸侯恶其害已也,而皆去其籍。然而轲也尝闻其略也。天子一位,公一位,侯一位,伯一位,子、男同一位,凡五等也。君一位,卿一位,大夫一位,上士一位,中士一位,下士一位,凡六等。…大国地方百里,君十卿禄,卿禄四大夫,大夫倍上士,上士倍中士,中士倍下士,下士与庶人在官者同禄,禄足以代其耕也。
  2、他们是经过大学教育受过各种文化知识熏陶与专门技能训练的新型知识群体。
  3、他们是文武兼能之士。平时是乡遂组织中的各级管理者,战时是军队中的中下级军帅。集文吏与武士于一身。
  平王东迁之后,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以前的“官办”教育已无力继续维持,官学逐渐演变为私学;三年大比选士之制也因之废弛,程水金老师认为,此时的“士”,已“不再是‘有职之人’或‘有爵之称’,而是‘在学之士’或‘学成之士’这一知识群体的通称。其身份就是与农、工、商并称为‘四民’的‘士民’,他们之中的多数,除了拥有知识之外一无所有。”可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士”已不再是一种等级身价的象征,而是由在社会动乱中从各个等级游离出来的人的通称,就其组成人员而言,可能有落魄的公子王孙,可能有发达的平民庶人,当然也可能包括原有的士人。从这个意义上讲,高明先生认为当时的“士”是对有识者的泛称应该说是有根据的。但是不是把在位的国君亦称为“士”,我觉得还需要材料证实。
  通过以上分析,结合古代文献,我们大致可以确定在老子所处的时代,“士”这一概念至少有以下几种意思:
  1、成年男子的通称,即“男子之大号”。如《尚书?武成》:“绥厥士女”
  2、指丈夫。如《诗经?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3、士兵。如《楚辞?九歌》:“矢交坠兮士争先。”
  4、最低一级的贵族。如《左传?昭公七年》:“…大夫臣士。”
  5、泛指官吏。如《诗经?清庙》:“济济多士”
  6、掌刑狱的官。如《尚书?舜典》:“帝曰:”皋陶…汝作士。“
  7、通“事”,有从事的意思。如《诗经?东山》:“勿士行枚。”
  8、古代四民之首,“在学之士”或“学成之士”的通称。
  老子文本中“士”的概念分析“士”在王本老中出现五次,三章。下面一一分析。
  (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
  本章之“士”,高明先生据帛书本老子考为“道”字。陈鼓应先生则据傅奕本和郭店简本(甲组),认为作“士”更近古义。如果从全章内容来看,我觉得作为道讲更好些,如果考虑到老子的商文化情结,不排除他所指的“古之善为士者”即前文所指出的殷朝遗民或周邦以外的“有方”人士。从这个意义上讲,“善为士者”和“善为道者”是相通的。实际上,高明注本和陈鼓应注本对这句的解释也没有什么分别。
  (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上士、中士、下士之分在《周礼》中应该是非常明显的,老子身为周之史官,对这些称谓自然是非常熟悉,所以拿过来就用了。但是,从全章内容很容易看出,老子对这三个称谓的使用并非基于其本意,也就是说他不是以原来的宗法等级,而是以对“道”的领悟程度为依据,对“士”进行了区分。这是用旧词表达了新意。
  (第六十八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是谓配天,古之极也。
  本章之“士”,高明解释为“国君及其所属官卿而握有军权者,泛指精于战略战术守道之士。”王弼注:“‘士’,卒之帅也。”陈鼓应则认为“士”即士卒,“为士”指统率士卒,指担任将帅。
  我个人觉得以上都有附会之嫌。“不武”,指不炫耀武力,不逞强。“善为士者”与第十五章同,是指体道之人,正所谓柔弱胜刚强,完全符合老子之“道”的要求。并且文本前后也可实现一致。从本章内容上看,其重点是讲“不争之德”,没有必要硬往军队和战争上扯。
  老子和孔子对“士”的概念使用之比较“士”在《论语》中共出现十八次。和老子相比,孔子对“士”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阐发,赋予了“士”新的内涵。主要体现在:
  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第八)
  2、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子路第十三)
  3、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第十三)
  4、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第十四)
  可以看出,“士”在《论语》文本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是孔子“君子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士”的内涵由“有职之人”、“有爵之人”转向为“有识之人”后,孔子又给“士”增添了两项新的内容:一是道德意识(行已有耻),二是使命意识(使于四方,不辱君命;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已任)。从此,士群体作为中国文明承载的主体,作为中华民族的精英,创造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士官文化。
  (武汉大学02人文班刘湘平)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3-23 09:43 | 只看该作者

欢迎武汉大学的刘湘平

本帖最后由 lichezhiyuan 于 2015-8-25 07:37 编辑

很专业的文章,资料也很详尽,读后对“士”这一概念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4-20 05:31 , Processed in 0.053458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