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47|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公告] [转贴]孩子们看不懂“毕加索”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4 09: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8:08 编辑 <br /><br />--------------------------------------------------------------------------------
2005年02月03日11时32分?来源:解放日报??本报记者顾咪咪

  应试教育太硬 综合教育太软
  近年来,上海举办了许多高水准的中外精品艺术展,仅去年底今年初,就有“法国印象派精品展”,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的“现代艺术作品展”,“毕加索版画作品展”等,这些画展在申城掀起了一股观展热,节假日还出现排队、“爆棚”现象。
  参观者中青少年占三分之一多。但不少展品对青少年来说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一次,记者在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的“毕加索版画作品展”上,问几个中学生:“有何观感?”他们却回答:“看不懂。”
  “审美教育”从娃娃抓起
  日前,在上海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年会上,美协副主席、老画家徐昌酩深有感触地说:“与西方国家相比,我们的审美教育落后了一大截。”他说,每当走进法国卢浮宫、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参观,给他极大的震撼不仅是数以万计的展品,还有成群结队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讲解下,参观展览。
  “西方国家如此重视对孩子从小进行审美教育,让孩子们不光了解自己国家的艺术,还学习其他民族的艺术。相比之下,我们的审美教育是‘缺席’的。”曾长期在新加坡教授美学的知名画家陈世中说:“新加坡提出的口号是建设‘优雅社会’,注重人的修养。因此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美学和鉴赏教育,与此同时进行一些适当的绘画、插画、钢琴等练习。”
  学校教育一手硬一手软
  我们的学校重视课本教育,需要考试的是“硬课目”,而艺术审美教育是“软任务”,可有可无;其次,上海号称有数十万青少年在艺校、课外学美术,但这些艺校往往是以教授绘画技法为主,很少涉及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审美。徐昌酩说:“艺术教育在继承和光大民族优秀文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的核心是审美,如果只懂技法,不懂审美,只是个工匠,而不是好画家。”
  自从博物馆、美术馆对青少年团体免费开放后,中小学生把看展览作为课外主要活动之一。但请进来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对青少年做“鉴赏辅导”。
  艺术讲座要有的放矢
  据了解,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都设有教育部,近年来他们做了许多工作,对青少年团体免费开放,主动与学校联系,上门请学生前来参观;组织讲座,邀请专家为市民免费“上课”;编撰通俗讲解小资料,分送给观众。可是讲座受众、分发资料的对象毕竟少数,且未分年龄层次。
  徐昌酩提议博物馆、美术馆要针对中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对教师进行辅导,让他们有“资本”带领学生,到展览馆“上课”;还可以动员美术院校的学生担任志愿者,引导青少年欣赏优秀文化。

2#
发表于 2005-4-10 12: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8:08 编辑 <br /><br />贴中所提之现象 确实如此,对于城市的孩子来讲还有个展览馆可以进,而山区的孩子只有山坡与黄土。因此,美的教育还要从底层开始啊。让我想起赵本山与范伟 的那个时装表演的小品

3#
发表于 2005-4-11 2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8:08 编辑 <br /><br />:)

4#
发表于 2005-4-12 00: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8:08 编辑 <br /><br />大而化之,是这个时代,这个文明状态,这个环境及国家层面的问题。

5#
 楼主| 发表于 2005-4-14 10: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8:08 编辑 <br /><br />
最初由 圆月弯刀 发表
大而化之,是这个时代,这个文明状态,这个环境及国家层面的问题。

圆版啊,最好不要“大而化之”,具体一些要好一点。

6#
发表于 2005-7-28 08: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杜小龙 于 2016-8-17 18:08 编辑 <br /><br />艺术教育的悲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6-23 09:45 , Processed in 0.05027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