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83|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面对死亡——福贵形象剖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3 09: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余华在《活着》当中,除了写了众多的死亡外,还自然而然地描写了福贵面对死亡时的独特态度。理解了这一点,也就基本上理解了福贵形象。因为福贵的那种乐天知命、看破生死的人生感悟,是他经历了许多死亡之后的水到渠成。

  福贵在战场上面对老全之死,基本态度便是恐惧。那一片一片的死人,是一种令人恐惧万分的景象。而老全,就是在这样的情景中中弹身亡的。小说写到老全之死后,福贵是这样的:“我和春生知道他已经死了,相互看了一眼,春生先哭了,春生一哭我也忍不住哭了”。这哭,在很大的成份上就是恐惧。他怕像老全一样在一眨眼的功夫里就死去了。此时的福贵,是不愿意死掉的。他心中十分地渴望能够活着回家,尽快地去见自己的亲人。

  上文说过了,对于龙二的死,福贵是后怕的,他庆幸自己没有一直保持他的阔少爷的身份。不然的话,自己的小命也会让几颗子弹所结果的。从龙二的死上,福贵得出了这样的感悟:“我从战场上捡了一条命回来,到了家龙二又成了我的替死鬼,我家的祖坟埋对了地方,我对自己说:‘这下可要好好地活着了。’”。因为龙二的死,福贵对于生命更加爱惜了。

  在“文革”中,春生的生存到了极其艰难的境地——春生的手被打得“像煮熟了一样,烫得吓人”。对于这个时候的春生,福贵是极力地劝说他不要去死的,但是,春生没有听他的,还是死了。对此,福贵好像是有不少的惋惜。他的感喟是:“一个人命再大,要是自己想死,那就怎么也活不了。”

  对于自己父亲的死,福贵表现出这样的情形:“我爹死后,我像是染上了瘟疫一样浑身无力,整日坐在茅屋前的地上,一会儿眼泪汪汪,一会儿唉声叹气。”;“娘是在宽慰我,她还以为我是被穷折腾成这样的,其实我心里想着的是我死去的爹。我爹死在我手里了,我娘和家珍,还有凤霞却要跟着我受活罪。”应该说,此时的福贵因为父亲的死去,有了强烈的自责心理。这种心理,是对其荒唐行为的否定。正是在这种心理基础上,他对于家庭的责任心,才渐渐地萌生。

  当完兵回家后,福贵才知道了自己母亲的死。小说这样写到:“‘我娘呢?’家珍什么也不说,就是眼汪汪地看着我,我也就知道娘往什么地方去了。我站在门口脑袋一垂,眼泪便涮涮地流了出来。”慈母的离去,福贵的伤心那是难免的。

  反应最强烈的是他的儿子有庆的死。他流泪,他暴怒;他见人就想打,打医生,打县长。福贵对于夺走他的儿子生命的原因,是自觉的,明白的。他的施暴的对象基本明确。对于儿子的死,他的伤心程度也是极为强烈的。他挖好坑后,舍不得把儿子埋掉,在坑边坐了大半夜。直到天快亮了,才不得不把儿子安葬。接下来的好多天,福贵又借口去县城照看儿子而去坟边呆坐到半夜。

  福贵的女儿凤霞死于难产。得知女儿死去后,当时的福贵没有流泪,他只是对他的女婿说:“我们回家吧,这家医院与我们前世有仇,有庆死在这里,凤霞也死在这里。二喜,我们回家吧。”他与女婿把凤霞背回家,见到妻子家珍后,他的眼泪才涮涮地出来了。

  对于妻子的死,福贵已几乎没有了悲伤。他认为自己妻子死得很好,很干净,不像一些女人在死后留下很多是非。妻子的死,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摆脱了疾病的折磨。对于这一点,福贵是欣慰的。

  女婿二喜在搬运之时,因吊车出了差错而死。此时,福贵的年龄已经较大了。他在二喜死后去领尸体,“一见那屋子,就摔在了地上。我和二喜一样被抬出那家医院的。”

  最后,写到了外甥的死。此时的福贵,已老迈到连外甥是否死去都判断不出了。他摇外甥,叫外甥,但都得不到答应。这时,“我慌了,在床上坐下来想了又想,想到苦根会不会是死了,这么一想我忍不住哭了起来。”在很多人的帮助下,才知苦根真的是死了。福贵此时,自责心理出现了:“我是老昏了头,给苦根煮了这么多豆子,我老得又笨又蠢,害死了苦根。”

  因为过多的死,外人的,主要是亲人的,福贵渐渐的麻木了。在死亡面前,福贵虽然也不无伤悲,但他能够很快地自我解脱,恢复沉静的心情。在死亡来临时,他还表现出那样的无争。自己的儿子为了救治县长的女人而死,而这县长又是他的故人春生。既便是这样的情形,福贵也没有让县长大人派人帮着把有庆送回村庄。而是自己一个人,背着儿子回来了。此外,他的女婿死于吊车出了事故,按说福贵可以向车主索要赔偿的,但是,没有,福贵没有去索赔。从那么多人的死中,福贵好像得到了一种类似于轻松的感觉:“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得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人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做人还是平常点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命。像我这样,说起来是越混越没出息,可寿命长,我认识的人一个个死去。我还活着。”

  福贵形象的价值,在于昭示人们在面对死亡、面对类似于死亡的苦难时,要忍受、要超脱,也就是说,既便生存到了绝境了,也要尽力地去生存。不要向命运低头,要勇敢地活下去。自然,这是福贵形象的积极意义。也就是“活着”的价值,小说《活着》的价值。

  但我以为,福贵形象,还有其他值得细味之处。

  我自上小学时,就常在许多书面材料上看到这样的文字: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民族。后来年龄渐长,慢慢地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通知阅读历史书籍,我们可以知道,历史上的中国农民,只要是有口饭吃,就会像羊一样的老实。即便造反,也只是为了混个肚子不饿,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从这个角度来看,福贵形象,在一定程度是表现出了中国农民的某种真实的。虽然,对于这一形象,谢有顺说过“是在苦难面前丧失了存在自觉的老人”这么一句话。虽然我从本心里也不怎么喜欢福贵,但我想,像福贵这样的农民,在苦难面前具有自觉又能怎样呢?无非是头破血流而已。死了儿子的福贵,既便面对的县长不是春生,你又能怎么样呢?还不是发一阵怒气之后忍受下来。于此,我们从福贵形象的真实性上,隐隐约约地看到了更大的社会、历史的真实。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楼主| 发表于 2005-4-23 09:14 | 只看该作者
此文与《死亡的意义》相关。对于福贵形象,我是矛盾的。
请朋友们批评。
写作这类东西,我是在磨练自己的眼光。
3#
发表于 2005-4-23 15:20 | 只看该作者
《活着》被认为是当代经典之作。值得多探讨。
4#
 楼主| 发表于 2005-4-24 10:4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许也 发表
《活着》被认为是当代经典之作。值得多探讨。


此作的感染力我认为虽然不强,但其写法,全用"我"来陈述,与传统相比,有创新处.
5#
发表于 2005-4-25 15:13 | 只看该作者
《活着》的原著我没看过,却看过不少关于此书的评论,基本上了解书的内容了。:))

楼主把福贵的形象剖析的很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的中国老农的真实形象,语言把握得很好,建议精华!
6#
 楼主| 发表于 2005-4-25 16:44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冷眼看 发表
《活着》的原著我没看过,却看过不少关于此书的评论,基本上了解书的内容了。:))

楼主把福贵的形象剖析的很成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忍辱负重的中国老农的真实形象,语言把握得很好,建议精华!


谢谢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2:55 , Processed in 0.081286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