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564|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山城民乐赏秋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0 1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                                        山城民乐赏秋色
         地处祁连山下的小城民乐,金秋九月,空气中飘荡着瓜果的香味,掩隐在绿树中的金黄麦田,机器的轰鸣声和着农人们的笑声,回荡在祁连山的山洼皱褶处。牧羊女的情歌,伴着成熟、丰腴马们的追逐调情,深入在草原深处。承载着这片土地的两条生命河,洪水河,童子坝河,以及流淌的大大小小的溪水,都在欣赏着成熟的秋色,都在高唱着秋的赞歌。
           秋天的民乐,凉气袭人。比起张掖市其他几个县区,除肃南外,因海拔较高,寒气来的更早些。秋高气爽,别有一番韵味。丰收的气息扑入了小城的各个角落。夏日孕育的梦想,在果实缀满枝头的秋季,收获了满满的希望。最灿烂,最绚丽的季节永远属于民乐。
           做为民乐人,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感到无比的自豪。耸入云霄的祁连雪峰,犹如我们伟大的母亲,她用冰清玉洁的乳汁,哺育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海潮河的水,如镶嵌在祁连山峡谷的明珠,是神仙赐予我们的神泉。她造福人类,醉了人间。扁都口锐利的风,掠过高山,掠过田野,像一位扛着口袋的急性庄稼汉,想把收获早早装入农人的粮仓。
        县城郊区的地埂上,在五颜六色头巾包裹下的农家女们,一双双含情脉脉的大眼睛,目不转睛地梳理着手中的蒜辫。地埂上堆码的大蒜,让她们有种按捺不住的兴奋。她们坐在属于自己的田地里,调侃着,任性着,自由着,快活着。她们的身上虽然落满了粉尘,手上沾满了泥巴,但她们依然精心为自己的“女儿”梳洗打扮。蒜头飘着的凌乱头发,被一双双灵巧的手收拢,理顺,再辫成一个一个长长的大辫子晾晒在地埂上。紫色的蒜头,贴着黄绿色的发辫,透出圆光滑溜的脸蛋对着大地微笑,对着它的主人致谢。
         民乐的紫皮大蒜,被转运到天南海北,成为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料。民乐也因紫皮大蒜的出名而名扬大江南北。
        县城以下的大田,宽大的玉米叶子,裹着沉甸甸的玉米棒子,悉悉索索,发着只有农人才能听懂的感慨。一座座白墙红瓦的农家院墙里,满院的梨树,果树,硕果累累,有的枝条耐不住寂寞,伸向了墙外。秋阳照到的一面,梨子、果子的颜色散发着金黄色的光泽,阴阳的对比呈现出了果实的饱满,它们一个个像农人的笑脸,幸福甜蜜。笑意里荡漾着满足,神情里充满了自豪与快乐,骨子里装满了坚韧不屈的地气。
        沿公路的田间,满地盛开的花朵,红似火,黄如焰,宛若血色夕阳,渲染了秋浓郁的色彩。据说这种花是提炼化妆品的原料。在高寒地区,有了姹紫嫣红的花朵的点缀,给人的感觉是秋的妩媚与成熟。
        县城南端,海拔逐渐增高。沿省道227线公路两边的山坡,洼地,秋的色彩也不是单调的。麦地,油菜地一片金黄,山的阴面,林带葱郁,向阳的一面,绿色的树叶透着浅黄色,红色、桔色,像重墨浓郁的水彩,涂在了祁连山的脸上。漫山的秋意映红了群山的角落,零星的落叶,增添了秋的萧瑟。季节赋予了祁连山秋天别样的色调。
       漫步民乐街头,被秋的色彩渲染的城市,色调是那样的多姿迷人。街道巷口、社区校园,呈现着明净的美。城北圣天寺的钟声,苍苍茫茫,塔顶梵宇上的风铃,时刻警示着红尘边缘的贪念和欲望。深沉的梵歌佛语,带着一种沉淀,一种原始的气息,将古老文明最初的声音,从数年的高度和深度,传递给后代。
      县城西面,昔日最臭,最脏的大河沿,如今有广场,喷泉,体育场,健身室。人工湖边的杨树,松树,被秋阳照得左右摇摆,欣喜若狂。它们凭着枝繁叶茂,土厚根深,一棵棵,一排排,结成庞大的团队,风流在大河沿岸,潇洒在祁连山下。拥簇在花园,耐得住风寒的九月菊,与凉风窃窃私语,用寒意化作诗文,吟诵植物在高原的坚韧与不屈,用艳丽与激情,抒写着民乐人民,为改变生态环境所付出的汗水。
      沿着具有江南水乡韵味的民乐公园漫步。面对雪山,一种坚定和踏实感随呼吸浸入骨髓。这个季节,山顶早早积上了一层白雪,秋色映着白雪,与蓝天交相辉映,构成了民乐大地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远处的村落,房屋上升腾的袅袅炊烟,对着天空倾诉着秋的收获,秋的丰盈。飞翔的鸟儿,嘀嘀咕咕,向大地倾诉着秋的色彩,秋的感动。
      朋友,你若行走在民乐的秋天,心中会升起一种敬意,激起一种感动,行走在这样的秋色里,会带给你一份寄托,一份向往……
                    
                        

2#
发表于 2015-9-20 1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这样的风景 确实很美

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0 17: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这样的风景 确实很美[/quote]
感谢王老师批阅,恳请赐教!

4#
发表于 2015-9-21 09: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没有对故乡的深情,就没有民乐如此的美景。
我对民乐也熟悉,不过只停留在他人的传述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10: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没有对故乡的深情,就没有民乐如此的美景。
我对民乐也熟悉,不过只停留在他人的传述中。[/quote]
谢谢关注!欢迎你光临,亲自感受

6#
发表于 2015-9-21 1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以自然贴切的笔触,描述祁连山下的小城民乐的地理特点,物象与自然风光,字里行间,泛溢着对故乡浓浓的爱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期望。

7#
 楼主| 发表于 2015-9-21 16: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以自然贴切的笔触,描述祁连山下的小城民乐的地理特点,物象与自然风光,字里行间,泛溢着对故乡浓浓的爱和 ...[/quote]
感谢房子版主批阅!多指正!

8#
发表于 2015-9-21 1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和于文华老师的文字一样,有些鲜明的西北地域特色。读来别致,亲切。我正在读于老师的散文集《最乡村》呢!

9#
发表于 2015-9-21 21: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只有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的人,才能写出如此饱满的文字。目睹了小城的变化,歌颂壮景,并对未来充满了期望。问好!

1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9: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和于文华老师的文字一样,有些鲜明的西北地域特色。读来别致,亲切。我正在读于老师的散文集《最乡村》呢![/quote]
谢谢范老师关注,鼓励!多指正!

11#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09: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8 02:09 编辑 <br /><br />只有对家乡怀有深厚感情的人,才能写出如此饱满的文字。目睹了小城的变化,歌颂壮景,并对未来充满了期望。 ...[/quote]
谢谢文珺!有机会来我的家乡做客

12#
发表于 2015-9-22 09:36 | 只看该作者
对我这样的南方人而言,此秋充满异域风情。满心的爱,流溢着。学习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5:45 | 只看该作者
川媚 发表于 2015-9-22 09:36
对我这样的南方人而言,此秋充满异域风情。满心的爱,流溢着。学习问好

谢谢川媚评阅!有机会来领略北国风光 也蛮不错的。
14#
发表于 2015-9-22 17:02 | 只看该作者
多次路过张掖,也知道民乐,却不曾真实的走在那块土地上。随着漠北雪莲老师的文字再次领略了熟悉的西北情怀。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9-22 18:38 | 只看该作者
二哥哥 发表于 2015-9-22 17:02
多次路过张掖,也知道民乐,却不曾真实的走在那块土地上。随着漠北雪莲老师的文字再次领略了熟悉的西北情怀 ...

感谢二哥哥一直以来的支持!鼓励!欢迎你来观光,做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2 02:18 , Processed in 0.1443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