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26|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豆的系念——周同宾散文[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4-27 16:0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豆的系念——周同宾散文

            余继聪

  以前,只是曾经零零星星、陆陆续续在《中华散文》《散文》和《散文选刊》上读到周同宾的散文,总的感觉是“这老头的散文乡土味道很浓”。

  2002年第11期《中华散文》,同时有我的文章《因为有爱》和他的文章《龙潭沟石头记》,而且都编排在“闲情偶寄”一栏,我的是头条,他的是第二条。我爱清代人李渔的《闲情偶寄》,看到《中华散文》以此为栏目,心情很好,又看到自己的文章跟自己崇拜的前辈大散文家周同宾的编排在同一栏目中,心情更加高兴。周同宾是《散文选刊》“特邀评刊委员”,在每一期《散文选刊》的扉页上,我都可以见到他的名字,心中对他万分崇敬。等到拜读了他的美文《龙潭沟石头记》,就更加崇敬他了。

  2003年第5期《中华散文》,又同时有他的文章《树之死》和我的文章《牧心天地间》,只是他的是头条,在“特约专稿栏”,而我的仍然在最后一栏“闲情偶寄”。这一期《中华散文》的扉页上还发表了他的三张照片,一个精精瘦瘦的老头,皮肤很黄,瘦瘦小小的脸上戴一副大大的黑框眼镜,整个一副地地道道的文弱书生样,一副乡村出生的知识分子样,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模样。我很自然就想到,他很象杜甫、陶渊明等贴近下层人民的文人书生。

  我也出生于乡村。我感到,我跟周同宾这老头有缘,或者他跟我有缘。

  2005年第2期《中华散文》,又同时有我们的文章,而且都上了封面。我的《我的只剩半个的村庄》排在第二个栏目“人生感悟”的头条,他的《8月21日》仍然排在第6个栏目“闲情偶寄”里,也是头条。

  我还曾经在《散文选刊》2004年第9期读过他的三则《驴上日记》(选自2004年第3期《随笔》);在2005年第3期《散文选刊》读过他的《我的自白》和《我的三步曲》(选自《散文百家》2004年第10期上半月)……

  我感到,我跟他真的很有缘,或者是他跟我真的很有缘。很想找一本他的书来系统地拜读一下,于是就到书店里去找,很多书店都没有找到。后来终于在昆明新知楚雄图书城的电脑里查到一本他的《绿窗小品》,很兴奋地在书架上找到,无奈当时没带足钱,几天以后有空才去买时,这本书竟然已经卖完了,心中万分遗憾。

  今年某一天,突然在新华书店的“鲁迅文学奖散文获奖者丛书”里发现了他的《豆的系念》,万分高兴,激动,同时也为他的散文获得鲁迅文学奖而高兴。

  进而再看书名,《豆的系念》,以为是印刷错了,或者是周同宾写错了,应该是叫“豆的纪念”或者“豆的记念”。再进而一想,又都根本不可能。丛书是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应该不会印刷错误,更不可能是周同宾自己写错了。

  再细细一想,小声念了几遍,终于明白周同宾以“豆的系念”为书名的心思。这个“系”,读为“记”“纪”的音,意思却是“打结”“牵挂”,就是说豆子在他心里牵牵挂挂的意思。我就进一步想,他可能出生于乡村,是想写如何牵挂老家、老家的村庄、豆子一类的庄稼,和童年。才佩服他这书名取得新颖别致而且准确,,理解了他以此为书名的良苦用心。我喜欢读这一类写乡村的文章,于是很高兴地买下一本,也不贵,四百来页的书,才17圆一本。

  很急切地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读完,被周同宾文字深深吸引住了,那么美,简直不舍得一口气读完。读完后,很遗憾,怎么只有这么薄薄四百来页呢!

  一边读《豆的系念》,一边感叹:周同宾心里还真是打着豆子的结,庄稼的结,打着河南南阳社旗乡村的结,打着童年在河南南阳社旗老家乡村生活的结,
而且是一些很紧很紧、很牢很牢、解都根本无法解开的结呢!

  《豆的系念》第三小辑“牵挂乡村”,写的是真正怀念乡村,怀念童年,怀念在家乡的豆子地里地外走来走去生活的童年的日子的文章,充满庄稼的馥郁,乡土味道特别浓,却又大俗大雅,大土大工,写得清新浪漫,很有生活气息。我最喜欢的就是这个小辑里的这些文章。这些文章包括《豆的系念》、《感激土地》、《我童年的伙伴》、《老屋》、《风雨麦仁岗》、《归田赋》、《乡民列传》、《下乡做客记》、《素描二帧》、《奇事三桩》、《留一份农耕文明标本》。      

  周同宾曾经写过一篇评论,叫《执著于乡村的倾诉——读蒋建伟的散文》(《散文选刊2002年第12期》),其实,他自己又何尝不是“执著于乡村的倾诉”呢?痴情于童年生活的老家乡村,牵挂老家乡村,牵挂瓜瓜豆豆四季庄稼,正是周同宾心里解不开的结。

  《豆的系念》包括《炒黄豆》、《绿豆》、《豌豆》、《豇豆》、《扁豆》五篇文章,写得凄美清新浪漫。在这些文章中,周同宾用诗一般简洁灵动的语言,给我们描述了河南南阳盆地乡村里、富有诗情画意的一幅幅浪漫美丽的画面。他毕竟是出生于1941年的一位老人,他的童年还是旧社会,就是在富庶的河南南阳盆地,周同宾他们村的生活还是异常贫困。

  “豆类是庄稼的点缀,吃豆是生活的点缀。豆类种得少,吃豆的机会更少。每吃一次,都会有长远的记忆。”“种黄豆,只为过年磨豆腐。财主家过年,一下子磨三板豆腐,全村人都羡慕。富裕人家只磨一板。贫寒人家只能端半升黄豆,去豆腐坊换几块豆腐。我家很少种黄豆……炒黄豆最好吃,只吃过一两次。”(《炒黄豆》,发表于《散文》2003年第2期)“豆花茶是绿豆熬的茶……祛火解毒,又特别好喝,淡淡的甜,却醇厚,余味悠长,喝下肚,满肚子滋润舒帖,如三月的春风在心头吹……童年并不常喝豆花茶,也很少吃到豆花。渴了,只舀半瓢凉水咕咚咚灌进肚里。有时也烧柳叶茶。柳叶茶不好喝,苦,大人不逼,从来不喝。”(《绿豆》)吃一次、一顿、一把或者几粒豆子,竟然是很奢侈的事情,成了他的美好希冀、美好回忆,他是带着心酸却也不乏愉快的心情,给我们描写这些辛酸却不乏美丽浪漫的童年往事的。

  豆子那么难以吃到,豆子的味道美,回忆的味道美,回忆起与吃豆子有关的家乡人、童年的家乡人更美。在这样稀罕豆子的年代,却也不乏几个善良的人,让童年的作者吃到了稀罕而美味的豆子。

  于是,周同宾给我们描写了善良的瞎二爷。“村北有个瞎二爷,晚上常来我家串门……双手插袖里迈过门槛进屋……随即从袖筒里倒出两把黄豆。”(《黄豆》)

  还写了可爱的小姑娘“四儿”(《黄豆》)。这是周同宾文章中描写到的唯一一个对“我”有点“那个意思”的女孩子,虽然她和作者当时都还是孩子,不可能有十六七岁以后的青年那样的浪漫爱情,但是却也很感人,而且更纯洁。“那是仲春的一个上午,天很蓝,像刚染出的靛蓝。好日头,晒得人身上热,心里痒。我去村头玩,没人和我玩……就钻进野树林,看斑鸠噙柴筑巢,看野牵牛缠上白腊条,开出第一朵喇叭花。很想惊出一只兔子,起码轰起一只蚂蚱,都没有。真没劲。……扭头见四儿蹦着跳着来了,两条细长的发辫像泼浪鼓两边拴了小槌儿的绳子……几棵桃树满枝红……我不禁折下一根小枝……插她发辫上。她就笑了,两眼笑成了初四五的月牙儿……(她)手插衣袋里摸呀摸,摸出五粒炒黄豆:‘给你吃。’又摸,摸出两粒,抱歉地说:‘没有了,我吃完了。’……一阵风,刮掉一天花瓣儿,落我们一身……四儿说:‘我给你常个歌……’接着就唱……‘一棵桃树高山上栽,桃花都在云彩里开……’……四儿后来嫁给邻村一个跛了一条腿的杀猪匠……”这一段对朦朦胧胧的、纯洁的“初恋”的描写,可以说是周同宾散文中最浪漫、画面最美丽生动的一笔。他是带着一种淡淡的惋惜情愫来回忆着浪漫的一个片段的。真的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还写了村南竹园茅屋里住的一个老奶奶(《绿豆》),“孤身一人”,“她根本就没有出嫁过,因为脸丑,还因为脚大”“对孩子们却很好,娃娃,妞妞,常结成伙去她家玩。她院里种的花多,指甲花、鸡冠花、夹竹桃……孩子们去摘杏,老人不拦挡,只交代……吃多了‘上火’……那日,老奶奶说,你们帮我剥豆,给你们熬豆花儿茶喝。”这一段描写,也很美,很温馨,很浪漫。

  还有“小扣的爷爷”(《豌豆》),一个财主,按我们从书上学来的知识,财主都很坏,对穷人很凶,可是他见“我们”在他家地里摘豌豆,只是说“豆角还没长饱就摘了,遭罪啊。这东西不能生吃,生吃多了拉稀”,并且对他亲孙子小扣说“把你口袋里的都掏出来,分给他们”,并且说“都记住了,拿回家煮了吃;眼下还嫩,皮儿也能吃”。多么善良宽厚的一个老头!

  小扣,虽然是财主的孙子,其实也很单纯、善良,知道有大帮孩子是在摘自己家的豌豆,竟然说“是我家的,那好啊,摘吧,摘两天也摘不完呢”。

  在周同宾笔下,美丽的老家乡村里的人都是那么善良。他是多么痴情于他童年的家乡啊,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啊!然而今天,乡村的孩子,也不会那么单纯,那么善良,那么慷慨了。这更叫我们怀念周同宾笔下的那种乡村,人与人之间是那么单纯、和谐的乡村。生活在只剩下功利心,只剩下惟利是图和冷酷的当今社会,美好的东西,令人感动的东西,值得回忆的东西越来越少,这正是我们的悲哀!周同宾是怀着对当今社会的失落感和酸涩心情来怀念童年的乡村的。他把乡村写的那么美,那么浪漫,叫我们一下子想起了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我只吃或一次豇豆糊糊”,却永远记住了一个可怜的、善良的干娘。“据说干爹在镇上娶了‘二房’,很少回家,回家就骂干娘,更不给她钱。她不会生娃,对于干爹,就是个多余的人。我去那天,干娘好喜欢,抱着我‘娃呀娃呀’叫得比亲娘还亲。午饭,煮鸡蛋,烙膜饼,熬豇豆糊糊。豇豆放得特别多……先捞锅底给我盛一碗,碗里几乎都是烂乎乎甜丝丝的红豇豆……”(《豇豆》)

  “姑姑说,扁豆是屈死的童养媳的魂变的”“想不到吃起来那么甘美的豆儿,竟有这么个悲惨的来历”“只记得吃过一次”(《扁豆》)。贫穷,给人们留下了太多辛酸的回忆,贫穷可以让渴望吃豆子的孩子们不顾尊严和廉耻。“黑妮是男娃……他家有三个姐姐,只他最娇,怕不成人,才取了妞妞名……登时,大家都眼巴巴盯着他的扁豆糕,都忍不住直咽口水。黑妮不小气,说:‘给,都咬一口尝尝。’……最后轮到小改,黑妮手缩了回来。因为小改脸脏,鼻涕拖在嘴上……小改是个小妞……小改吃不到,木木地站着,双唇一包一包,嘴角流着口水,眼泪也珠子似的掉下来……黑妮……说:‘你把鼻涕擦擦,我咬一块给你。’小改就用袖子在鼻子下横着蹭俩来回……黑妮忙咬下一块,俯身突唇直接送进小改嘴里。狗儿看着笑了:‘哈,男娃和小妞亲嘴哩。’。”当然,这样的贫穷生活中,依然可以看出黑妮的善良,孩子们也不乏快乐。

  《我童年的伙伴》包括《昆娃》、《留娃》、《米娃》三篇散文。

  由于贫穷,乡村人家的孩子,那时穿不起裤子,“不长到十四五岁,就不穿裤子,一直浑身全裸”“不给孩子穿裤子,主要为了节省”“财主家的孩子穿裤子,不是需要穿,而是为了表示富有”(《昆娃》),“由于不穿裤子,昆娃一下子陷入窘境,自惭形秽,无脸见人,原因是他的鸡鸡儿太大……狗儿爷发现了蹊跷,指着昆娃的鸡鸡儿说:‘哈,你这个长……’大家看去……都笑……说他是驴托生的……都笑出了眼泪……昆娃……立即害羞了……故意拉在后面,好似犯了罪……打那以后,昆娃再也不敢出来玩……昆娃在孤独中长大,穿上裤子仍然不爱说话,仍不敢去人多的地方”。贫穷,穿不起裤子,竟然使一个年龄稍大,提前发育的孩子,由一个快乐开朗聪明的孩子,变成了这样一个孤僻的孩子,而且给他的内心、给他的一生造成了这么大的伤害,不能不叫人心酸!

  “留娃脸儿是瓜子形,肉皮细白,眼大,小眼角向上挑”“他回捉知了……一眼就能看出公母,他说,母的肚子大。捉到知了,每人给一个”(《留娃》),这么样一个漂亮、善良、聪明、灵巧的孩子,却因为他爹怀疑他是一个戏子和留娃他妈的私生子,所以天天挨他爹打,他爹“不务弄庄稼,好赌博,好喝酒。赢钱买酒喝,输钱赊酒喝,家里的东西都换了酒喝。酒醉归来,见女人打女人,骂他是破鞋。女人不在家,打留娃,骂他是野种”,最后他妈逃走了,爹也死了,房子也倒了,留娃在伤心绝望中冻饿而死。

  由于没爹,贫穷,米娃“还是光屁股娃娃”,就娶了一个连面都没有见过的、比自己大很多岁的女人,这大媳妇不准他上床睡觉,踢他打他。“后来,米娃再也不和小伙伴们玩了……点种,锄地,割庄稼,风里雨里,起早贪黑。从此,村里少了一个娃娃,多了一个还是娃娃的大人。米娃过早地结束了童年,过早地开始了庄稼汉土里食的惨淡人生,十五岁就当了爹,三十岁就当了爷爷。不到四十岁就死了;死前背已弯,发已白,牙脱落大半,真像一位爷爷!” (《米娃》)最后这一句,周同宾用了双关手法,感慨了心里的痛,贫穷,使一个快乐的聪明的孩子,过早结束了童年和快乐,开始了痛苦,生活的重负让他未老先衰,过早结束了他的生命。旧社会真的是一个罪孽的社会,贫穷真是造孽,我们不能不感谢新中国、共产党和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富裕生活!

  总之,周同宾的散文在回忆旧社会的艰难困苦中,也津津乐道了童年时老家乡村的很多善良的人物,很多趣事和快乐,文章有淡淡的辛酸,也有淡淡的快乐很浪漫,写得清新浪漫,富有诗情画意。我由衷感叹,这老头的散文乡土味道很浓,很美!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4-27 17:49 | 只看该作者
:))余老师的文章写得也很好啊,不知道你出书没有?

从余老师的评论中,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散文作家,谢谢楼主!
3#
发表于 2005-4-27 18:06 | 只看该作者
老周么,还可以地.文章老到有余,灵气不足.
4#
发表于 2005-4-27 20:03 | 只看该作者
问好。
5#
发表于 2005-4-27 21: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豆的系念——周同宾散文[原创]

最初由 余继聪 发表
         豆的系念——周同宾散文

            余继聪

  以前,只是曾经零零星星、陆陆续续在《中华散文》《散文》和《散文选刊》上读到周同宾的散文,总的感觉是“这老头的散文乡土味...


问好。
6#
发表于 2005-4-27 21:32 | 只看该作者
喜欢读他的文章,记得有一篇《祭拐四奶》,写得真好!
7#
发表于 2005-4-28 00:0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8#
发表于 2005-4-28 08:20 | 只看该作者
可惜,没有读过周同宾老先生的散文.
9#
发表于 2005-4-28 09:16 | 只看该作者
种豆得散文。周先生应该是极热爱生活之人。
10#
发表于 2005-4-28 15:23 | 只看该作者
余先生同时发了两篇同题文章,我给你合并了,多余的帖子已经删了。:))

好书评,精华!
11#
发表于 2005-4-28 19:30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冷眼看 发表
余先生同时发了两篇同题文章,我给你合并了,多余的帖子已经删了。:))

好书评,精华!


冷版劳动节快乐!
12#
发表于 2005-4-28 23:12 | 只看该作者
总之,周同宾的散文在回忆旧社会的艰难困苦中,也津津乐道了童年时老家乡村的很多善良的人物,很多趣事和快乐,文章有淡淡的辛酸,也有淡淡的快乐很浪漫,写得清新浪漫,富有诗情画意。我由衷感叹,这老头的散文乡土味道很浓,很美!

哎,评得真好,我也想看看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4-29 12:22 | 只看该作者
最初由 冷眼看 发表
:))余老师的文章写得也很好啊,不知道你出书没有?

从余老师的评论中,我们又认识了一位散文作家,谢谢楼主!


过奖了,出书有计划但是没有出,谢谢冷版的鼓励!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4-29 1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回复: 豆的系念——周同宾散文[原创]

最初由 木祥 发表
[QUOTE]最初由 余继聪 发表
         豆的系念——周同宾散文

            余继聪

  以前,只是曾经零零星星、陆陆续续在《中华散文》《散文》和《散文选刊》上读到周同宾?..


木祥叔叔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4-29 12:24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各位朋友阅读,多批评,多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2-2 13:12 , Processed in 0.051497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