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唐军林 于 2015-10-3 18:20 编辑
静滤生活
——读《静是一种方向》
徐先生是衡阳文坛上非常活跃的散文家之一,我经常在衡阳的报刊杂志上读到他的散文。他的散文不矫揉造作,又喜欢在不同于别人上下功夫,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的散文短小而精悍,有的粗中求细,有的动中取静,有的情真意切而又余味绵长……一直为我所喜爱。这段时间有幸拜读他从QQ里发来的即将出版的散文集《静是一种方向》,更让我兴奋不已。它犹如一桌丰盛的精神佳肴呈现在我面前,让我随着他的文字一起脉动。读完之后,不由产生为它写点感触之类的文字的念头。
散文这东西人人都能写,真正写好它,却并非易事。所以许多时候我对它心怀敬畏,很少为它着笔,怕一时驾驭不好它反而适得其反。它不像小说那样,可以随意地凭空虚构情节,甚至天南海北的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也不足为奇。它需要作者好好地静下心来品味生活、感悟生活,在生活的启迪下写出有血有肉的文字;要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而不是那些浮于表层的现象;要的是让人读之如身临其境,而又富有余味。读他的散文,我能从中感触到他身边的人和事,能品味到他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能给心里带来或多或少的遐想,还有来自心底的言犹未尽的惬意和快感。所以每次读他的散文,不是一览而过,而是读了又读,希望从中找到一些情趣。
他的散文所涉及的题材很广,有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有读书的所感所触,有对厚重的人文地理的深思……对于这些,他没有泛泛而谈地诠释自己对生活的观点,没有生硬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而是通过细腻的笔触剖析心灵深处的情感,让读者跟着他的文字一起起起落落,随着他的文字一步步走进他的心境,紧跟着他的情绪一起波动。这样的文字自然容易触动读者的心,引起共鸣。
这是他给我读到的第二本散文集,全书由《缘来缘去》、《观东观西》、《潮起潮落》和《雨前雨后》四辑组成,所选的散文大都是他近三年写的,有的陆陆续续在报刊上看过,有的在网上读过,也有一小部分是他出炉不久的新作——还没来得及在报刊上亮相就和它们在这里一起展现。所写的这些,都是他身边发生过的或熟悉的人和事,所流露的情感也全是出自于他的内心,根本找不出一丝毫的做作,这也是我偏爱他的散文的缘由。
翻开《静是一种方向》,呈现在眼前的首先是他的散文《父亲的纱窗》。他把它看得如此重,与对父亲怀有份特殊的情感有关。给窗子安上纱窗本来在生活中是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然而物是人非的伤感却在他心里变得异常沉重,纱窗已不只是纱窗了,更像他父亲遗留下来的关爱和情感。在他父亲走了那么多年他都不愿动它,可见他对父爱的深厚。直到纱窗陈旧不堪,再也挡不住蚊子和虫子对室内的侵扰,才不得不更换。即使窗子换了新纱布,仍要把那些镶在纱窗的小木条小心翼翼地拆下来重新安在纱窗上,可见那些小小的木条已经不是小木条了,更像他父亲遗留下来的牵挂。文中通过“我把一根根木条和一颗颗钉子小心取下,轻放于地,这是我与父亲在慢谈老旧时光,细诉尘封的日子。当最后一颗被光阴侵占光泽的钉子被决绝地拔出时,那么大一幅蓝色纱窗便安然离开阵地,被我紧拽于手心,并软弱无力地与我相拥着,我仿佛瞅见父亲奔走在昔日路途上的蹒跚身影,听到父亲为了我们找寻生活的不厌其烦声。”等一系列细微的描写,把对父亲的爱诉诸于文字,跃然于纸上,更凸现了他对父亲的眷念,可能这也是他把它看得如此重的根源。
在衡阳生活了十多年的他,对衡阳的许多人和事也了如指掌,写起来自然得心应手。像《回雁峰:一声雁鸣的长度》写的就是衡阳,也是我所熟悉的生活,有些想法与我心里所想的不谋而合,也在情理之中。
回雁峰是南岳第一峰,是衡阳人的精神所在之处,历代为文人墨客讴歌,其中不乏好作品。想写好它不容易,想让它出彩更难。写好它,必须深层次地挖掘它的人文脉络,把一些独到的想法和不为人知的东西呈现出来,让读者对它有更深地了解。说到回雁峰,他不吝笔墨地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给读者展现出衡阳深层次的人文底蕴,仿佛把人带入美的境界,与他一起感受它历经千年的灵魂。文中开头“来雁塔,一壶若干年也煮不开的心事与何人诉说?回雁峰,一声雁鸣的长度又如何与时空之巅衍接?”留下的是设想和疑问,想让读者沿着他的思路去破译他心中的大雁精神。
大雁并非难得一见的珍稀动物,当被人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时,就不再是普通的鸟了,更多的是衡阳人的拼搏精神。正如他笔下所写的:“大雁图腾洒下的美景,演绎出千古风流;大雁默然离去的身影,写下人间无尽遗憾。于心不甘的我仍想追逐雁来的踪迹,翻阅雁去的历史……又似在缓缓低诉着自然与人类的尴尬,黙黙传递着生与离的惆怅。”读到这些灵动的文字,心底不由产生一种凄美的震撼。然而要说的不止这些,他还希望用更多的笔墨丰满大雁在读者心中的形象。像他说到的王安石的《送刘贡甫谪官衡阳》、杜甫的《归雁》,还有衡阳日报的《回雁》副刊……都是许多衡阳人津津乐道的事情,也是耿耿在心的美谈。
对于故乡,就像褪不去的胎记,有许多作家不吝笔墨地叙说它,把它当作至死离不开的精神家园。徐先生也一样反反复复讴歌他的故乡,有《母亲的果园》中年迈的母亲对果园的依恋,有《过年回乡曲》里游子对家乡的难舍情结,有《故乡狗》中“我已经发现,认识自己故乡的办法是离开它,寻找到故乡的办法,是到自己心中……到一个异乡去找它。”的奥秘与玄机,还有《银杏的春天》里“若‘活化石’之称的银杏再走过百年,若“植物界的熊猫”之谓的银杏再相约千年,那岂不是一个美丽的植物世界,一片古老的生态王国?!”的畅想……有不少篇章在写他的家乡。他善于把家乡的人和事加以细致分析,用真挚的情感和朴实的语言去叩响读者的心灵,而不是记流水帐般让人读之味若嚼蜡。他善于从平淡的生活中找出闪亮的东西,并让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这些都归功于他对故乡怀着厚重的情感和他几十年累积下来的深厚的文字功底。一个作家对文字有了透彻的理解,才会知道哪个字放在哪个位置上最恰当,才会让他的作品在读者心里形成很强的穿透力和震撼力。
对于师友,他更是坦诚相待。像《浩明先生印象》、《水老师》、《那砣不老姜》和《我的良师益友李升平》等作品中无不流露出对老师的敬仰与感激。这些人中有我熟悉的唐浩明老师和水远宪老师,他们也是我心中的楷模。只是我不敢随意的拿起笔去写他们,怕一时笔力不够玷污了他们的形象。现在从徐先生这里读到它们,一切又仿佛历历在目,仿佛跟着他的文字重回了一趟毛泽东文学院,和他一起静听老师的谆谆教诲。能找到这份感觉,又是何等的惬意。其实文章的好丑不在于你在写谁或写什么东西,在于你的文章能否让人跟你一起喜怒哀乐、一起沉浸在无法自己的氛围里。
闲暇之余,徐先生也喜欢游山玩水,《观东观西》中收集的都是他游历的印痕,我要说的《天堂里的鸟》就是他这一系列中很有深度的一篇。它不止记录一路的所见所闻,还让读者跟着他对鸟引起遐想。去鸟的天堂里,他是带着疑问去的,他不相信朋友的那句话“鸟洲无鸟,连根羽毛也没有!”一路对鸟洲的风貌写得很细很美,在穿插人文典故对鸟洲美化的同时,也留下了没看到几只鸟的纠结——鸟像隐士藏匿了吧,甚至还掺杂了看不到几只鸟的失落与有羽毛飘落到手上的惊喜,却并没有刻意地描绘鸟儿消失的缘由,而是在文中一笔带过。但这些并没有影响他对鸟洲的美感,他仍像写诗一样给这里营造一个诗意的空间,因为他坚信“天堂的鸟,幸福的大门时时刻刻向它们敞开着。”……
徐先生的散文可圈可点之处很多,我就不在此一一列举了,相信读者比我更具慧眼。作为业余文学爱好,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写出这么多好散文,得力于他能在繁杂的事务中静下心来好好的品味生活,得力于他长年累月累积下来的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人文底蕴,得力于他对文学的不离不弃的执着……在文学上他已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壮志萦怀的他绝不会半途而废,一定会勇往直前地走下去,走向更远更辽阔的地方,直至登上他心中的顶峰。我在此唯有衷心地祝愿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