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42|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女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30 07: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

  那个寒冷的夜晚叫人无法忍受,那一阵阵血腥味儿叫人恶心。

  女人的军装已经被撕碎成布条,那面竖在山岗上的军旗,像一张破碎的鱼网。现在是战争短暂的停火时期,战壕周围的硝烟仍在弥漫。

  红四方面军女兵一连连长鲁嫚从战壕的那头爬到这头,她数了一下战壕里的女兵,一百二十个女兵,只剩下五十名战士,其中有二十名伤兵。红四方面军从宁夏往四川转移,一路上遭到了马步芳的骑兵前堵后追,红军伤亡惨重。

  此刻,红四方面军正在组织第二次突围,大部队已冲出敌人的包围圈。女兵一连胜利完成了掩护大部队突围的任务。按照预定计划,她们今天晚上9点钟撤离战场。

  鲁嫚清点完人数,爬到一排长刘兰的身旁。指导员张清丽已经牺牲了,副连长周艳红也牺牲了。一排长刘兰侧身卧在战壕里,她一条腿缠着绷带,血染红了白布。鲁嫚和她对了一下表,晚上8点30分钟,再有半个小时,右侧一营指挥部会向空中发出三颗信号弹,这是部队撤出阵地的信号。

  五十名女兵已经把武器和弹药检查了一遍。子弹所剩无几,手榴弹只剩下十五颗。连长鲁嫚对刘兰说:等一会儿,你带领伤员先撤下去,给我留下十个战士就行了,把全连的子弹和手榴弹都留下来。撤退成功后,你们朝东北方向跑,我们的主力在那里。
刘兰坚决地摇了摇头,说:你是一连之长,还是你带领战士撤退,把掩护撤退的任务交给我。

  鲁嫚说:不要争论了,一切听从指挥。

  战场上短暂的安静,并不代表战争已经结束。马步芳的部队正在重整队伍。他们的伤亡更加惨重,一个整团建制已被消灭,还剩下一个营的兵力不敢轻举妄动,指挥官不得不握着话筒声嘶力竭地朝上司喊叫,请求增派援兵。

  敌人的一个骑兵旅已经从西南方向增援过来了。汽车的引擎声和烈马的嘶叫声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就像巨雷声朝这边滚来……

  鲁嫚心中十分焦急,右侧一营怎么回事?快到9点钟了,还没发出撤退的指示。

  此刻,一营阵地静悄悄地。相隔有一千多米,可是黑夜完全蒙住了人们的视线,看不清阵地上的人影,无法了解到一营的情况,只能看到一缕缕烟火在闪烁。

  鲁嫚正在思考着:要不要派联络兵去看一下情况?此刻正是撤退的好机会,再过二十分钟,敌人的援兵一到,又要发起进攻了,那时候想撤退也撤不下来了。

                  二

  寒冷的夜降临了。北风携带雪花吹透了女兵单薄的军装。负伤的伤口没有绷带包扎,北风吹过,像在伤口上撒了一层盐。

  一连和一营把守的这一片阵地,是一个要塞,也是想通过这座大山的唯一的通道。大部队就是从这条通道转移的。他们从这条通道突围出去,横渡过蓝水河,攻破了敌人的第二道包围圈,然后进入绵延的山峦,大部队就冲出了敌人的重围。

  然而,负责阻击敌人,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一营和一连,任务却非常艰巨。鲁嫚心里都想不起来,敌人已经发起了多少次进攻,她们死守的这座山岗,都快被敌人的炮火炸平了。

  这时候,远处敌人的马蹄声和引擎声更响了,援兵快接近阵地了……
   
  鲁嫚知道,如果错过这个撤退的时机,部队就会被敌人死死咬住了,剩下的这几十名红军女战士,只能与敌人血战到底了。
鲁嫚又望了一眼一营的阵地。

  一营的阵地上还是没有一点动静。一营长不会忘记,现在已经是9点钟了,这是预定好的撤退时间,她应该向一连发出撤退的消息。

  鲁嫚想:一营长是怎么了?难道她已经牺牲了?可是,她就是牺牲了,也会由别的指挥官下达撤退的命令啊!

  鲁嫚又想:战场上的变化是莫测的。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再不撤退,就等于是自杀了。

  鲁嫚想做出一个决定,叫一连先撤出阵地。可是,她又犹豫不决,因为她固守的这座阵地,像卡在敌人喉咙上的一根刺。如果她拔出这根刺,一营就会受到敌人的两面夹攻,后果是可怕和惨重的。然而,一营一直没有动静。

  鲁嫚犹豫了片刻之后,对一排长刘兰说:我们只能派一名通讯兵,到一营的阵地上去看一看。估计来回需要二十分钟。我们再等二十分钟。但是我们必须马上撤出阵地。

                 三

  战士们静静地卧在战壕里等待着连长的命令。

  她们能看到马步芳的部队在山底下点燃了一堆堆篝火。借着火光,看见乱哄哄的敌人正在云集着。

  鲁嫚又不停地朝着一营的阵地望去,心里在一秒一分地计算着。从一连的阵地到一营的阵地,只需翻过一道山岗。白天的时候,一营阵近在咫尺,十分钟就跑一个单趟,可是,现在是黑夜,什么也看不清楚,只能凭着感觉,想象着那个通讯兵已经到达了一营阵地,也许现在正在往回返回了。

  实际上,通讯兵才走了十二分钟,鲁嫚感觉好像过了万年之久。

  鲁嫚还在朝一营阵地望去,突然,山下一串串火光朝山上飞来,接着是排山倒海的爆炸声。火辣辣的气浪把鲁嫚冲倒了,等她从厚厚的黄土中爬起来,发现山下黑压压的一片敌人正朝山上匍匐而来。

  敌人开始向阵地发起冲锋了。

  鲁嫚连忙冲到阵地边上,一排长刘兰也爬到她跟前。

  鲁嫚朝山底下观察了一番,朝一排长说:有一个团的兵力。

  刘兰说:连长,怎么办?我们撤不下去了。

  鲁嫚说:硬拼是拼不过的,只能立刻撤退。

  刘兰说:连长,你带着伤员先撤吧,我和战士们掩护你们。

  鲁嫚说:可是一营……

  刘兰说:一营没有动静,会不会已经全营战士都牺牲了?

  鲁嫚又朝一营阵地望去……


                四
   
  鲁嫚看见通讯兵回来了。
   
  在通讯兵回来的那一刻,山下的敌人也爬到了半山腰。
   
  现在一切都明白了,一营全部牺牲了。
   
  鲁嫚向一排长刘兰下达了撤退了命令。阵地上只剩下十名女兵。
   
  鲁嫚朝战士们说:不要慌张,节省子弹,把敌人放近了再打。现在只有我们十个人,也可能我们永远撤不出阵地了,但是我们只要还有一口气,一定要掩护战友们安全撤退。
   
  敌人离阵地还有五百米了。
   
  鲁嫚和战友们把巨石搬到了阵地上。
   
  敌人离阵地还有二百米了。
   
  只剩下一百米了。
   
  鲁嫚下达了命令:推下巨石!

  石头滚下了山岗,朝着敌人冲去。

  敌人停止了冲锋,躲到了岩石后头。敌人的指挥官举着手枪喊叫着:往上冲啊!女共匪已经没有子弹了!活捉一个女共匪,奖五两大烟土啊!

  敌人又站起来,弯着腰儿往上冲。

  鲁嫚朝战友们喊道:我们和敌人拼了!使劲地打啊!


                五

  一排长刘兰领着伤员们渡过了蓝水河。

  刘兰转回头,朝着远处望去,远处火光冲天,激烈的枪声和炮声响彻一片。四十多名女兵都默无声息地瞅着刘兰。

  然而,她们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

  鲁嫚和十名女战士已经弹尽粮绝了。她们唯一的武器就是巨石和插在后背的大刀。她们决定与敌人拼一死战。

  这是1932年冬。历史上曾记载过这一页。

  这一页是这样记载的,十名红军坚决不做敌人的俘虏,她们把子弹打光了,又举起石头向敌人砸去。最后,马步芳的部队突然停止了进攻,他们好像发现山上的红军已经弹尽粮绝了。

  过了一会儿,一个军官的模样的敌人从石头后边站了起来,他朝山上喊道:女共匪,你们投降吧!投降能给你们活路的!

  敌军官喊了十多分钟,山上仍然没有回音。

  敌军官又继续地喊道:为什么不回答啊?

  鲁嫚从战壕里站了起来,朝着敌军官答道:好吧,你们上来吧!

  敌军官带领着士兵上去了。他看到十名战士都背着手从战壕里站了起来。敌军官脸上露出胜利的狞笑。

  敌军官快走到十名女战士跟前时,看到她们背后冒起了一股黑烟。他刚弄清楚是怎么一回事儿,剧烈的爆炸声,已经响彻云霄……


  ---------我谨保证我是此作品的作者,同意将此作品发表于中财论坛。并保证,在此之前不存在任何限制发表之情形,否则本人愿承担一切法律责任。谨授权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权负责本作品的发表和转载等相关事宜,未经浙江中财招商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授权,其他媒体一律不得转载。
2#
发表于 2005-7-30 09:58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3#
发表于 2005-7-30 13:22 | 只看该作者
惨烈的战争。
4#
发表于 2005-7-30 15:48 | 只看该作者
浓墨重彩,浓重的历史悲景下,突发的战斗场面后,是女兵这种个体的张扬,刻画了战斗背景下的一群中华女子。
5#
发表于 2005-7-30 17:10 | 只看该作者
西路军的惨烈知道的人大概不多,尤其妇女独立团的战斗让人看后唏嘘不已。小屋这篇视角独特,很有震撼人的地方!
6#
发表于 2005-7-30 21:09 | 只看该作者
精彩1
7#
发表于 2005-7-30 21:18 | 只看该作者
向作者和英雄们致敬!作者没有忘记这些先烈们!又让这些难忘的场面再次重现.....
8#
 楼主| 发表于 2005-7-31 11:1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各位朋友
9#
发表于 2005-7-31 14:13 | 只看该作者
还是觉得木屋老师的东西好,再支持一下!
10#
发表于 2005-7-31 23:37 | 只看该作者
男人的世界,战争是看待人的一个特殊角度。
很有感染力。
11#
发表于 2005-8-1 10:28 | 只看该作者
革命题材,视角独特,震撼人心!
12#
发表于 2005-8-1 11:07 | 只看该作者
想起了有个电影,也是写红军的,就叫《女兵》,是根据一片《追赶队伍的女兵》改编的。喜欢英雄主义色彩的作品,我母亲有位朋友,她也是四方面军的女兵,我在一个镇子工作时,她还是一个棉油加工厂的厂长,后来被国家接到北京了,前几年去世了,看到你的文字,就又想起了她。
你写的荡气回肠,是一曲悲壮的浩歌。
13#
发表于 2005-8-1 11:49 | 只看该作者
今天是建军节,看这样的文字很贴切
14#
发表于 2005-8-1 16:20 | 只看该作者
柱子上女兵了啊!好!
15#
发表于 2005-8-1 17:0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很少看这方面的文字了,不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1 09:44 , Processed in 0.14454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