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799|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红尘阡陌,唯愿与君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9 08: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始终不能原谅自己。虽然妻子走时叮嘱他要好好保重,虽然妻的脸颊在离去时尚带着一丝微笑,但他对她的愧疚却永世不能消散……
  
  他是当世名人,字子敬,小名官奴,与他的父亲王羲之并称“二王”。他气度不凡,性情不羁,能在大火中从容而出,也能在众人喧嚣之时保持缄默淡定,却唯在妻子郗道茂面前乖巧成了一只猫。他与她细语轻言、柔情缱绻,与她在月朗星稀时谈论历代书法、诗词歌赋。他爱她如晨露沾花,他喜她如在心里藏下的一杯浓烈的酒。
  
  妻是他的表姐,也是舅舅郗昙家的女儿,生得百般妖娆,目如秋水。妻才华横溢,在众姊妹中属佼佼者。她爱他亦如人生初见,仿佛荷恋蜻蜓一样执著。
  
  那一年,桃花盛开,桃叶青绿。妻站于树下,送他桃叶。她说:“红尘阡陌,此生唯愿与君守。”他欣喜若狂,即兴写下小诗,虽有调侃之意,却也是真情无限。
  
  “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
  
  她笑容可掬,俏丽的红唇中吐出一个字:“去——”
  
  却不知,一个“去”字竟一语成谶。在他与她结亲后不久,在他们的女儿玉润刚刚离世之后,一纸诏书来到了他们面前,一个桀骜的女子扼住了他的神经。
  
  女子说:休了她,娶我!
  
  女子名唤司马道福,是帝王家的女儿,当朝公主。她视他如人间蛟龙,爱他才貌,惜他才华。因为原来嫁的丈夫桓济被放逐他乡,现在她终于可以心安理地得到他了。
  
  接旨的那一刻,似天崩地裂。他握妻的手指都在颤抖。皇命难违,做臣子的他又怎能不知?但情爱也不可违,那是他与妻从小就有的约定。他开始自残身体,用艾草燎烧双足。他不吃不喝,绝食反抗。他疾书奋笔,昼夜之间便写下传世名作《洛神赋十三行》。后人赞他的《洛神赋十三行》:“丹穴凰舞,清泉龙跃。精密渊巧,出于神智。”而此帖也因此成为憾世之作,流传千古。
  
  然而,他终是身不由己。公主嫁他之心坚如磐石,皇权圣命若泰山压顶。
  
  妻跪倒在了他的面前,珠泪成行。她说:“君只有休了我,才可保一家平安!”
  
  他拥她入怀,号啕大哭,悲曰:“我一生风流,视权贵如草芥,现如今却连自己的妻子都保不了,真真的是愧对天地人伦!”
  
  自那以后,他的精神枯萎了。他的风采也开始变得荡然无存。
  
  他看着妻在一个清晨出门,看着自己在一个月夜入宫。妻临行之前的嘱咐像桃香一样印入他的脑海,敲打着他的神经。
  
  从此,他养成了到江边去看望桃花的习惯,与花儿嬉戏,和蜂儿细语,在江水的滔滔中想象妻的温和与美丽。他同样倾所有的心思在书法之上,日日夜夜,不止不休。在此期间,他的书法日臻成熟,飞舞风流,下笔如有神助,但他却终为情所伤,心神不悦。悲妻别,度难日,心里梦里晃动的全是妻走出庭院时的样子。
  
  他致她书信:“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额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由日夕见妹耶?俯仰悲咽,实无已无已,惟当绝气耳!”悲哀之情,溢于言表。
  
  他手握桃叶说:“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
  
  然而,世事无情。他终是不能与妻相守的孤雁独鹰。
  
  转眼,便是十余年。那一年,他四十三岁,已病入膏肓。
  
  一日,他请道家人前来主持表文祷告,坦白今生。道家人问他一向有什么异常和过错。他说:“想不起有别的事了,只记得和郗家离过婚。”
  
  官员范启曾这样描述病中的他:“子敬全身干巴巴的,即使扒下他的皮,也没有一点丰满光泽了。”他的哥哥王徽之为他悲痛欲绝,猷问侍候的人:“为什么一点也没有听到子敬的音讯了?这是已经去世了吗?”可见,他的病是多么严重。
  
  自妻走后,郗家人辱骂他背信弃义,世人皆在笑侃他的攀龙附凤。然而,他的痛,他的伤,又有几人知晓?因为用艾草燎足,入住皇宫后他常患足疾,每每出行都是疼痛难忍。而妻走后的渺无音讯对他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他思她、念她,寝食不安。
  
  皇宫的婚姻于他来说也不能算是悲凉。公主爱他,视如生命,病中照顾,也是细致入微。但他的眼前却总浮现出妻少年时的模样,和那满园的桃叶、粉色的桃花。
  
  “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
  
  但是,叶与花相依相偎的情境却再也回不来了。他与她也早如桃根与落花,风流云散,长别离。
  
  他的草书在当世独成一体,兼取东汉书法大家张芝的神韵。俞焯曾说:“草书自汉张芝而下,妙人神品者,官奴一人而已。”而他的传世墨宝《鸭头丸帖》《中秋帖》,也曾被做为唐朝摹本。清代吴其贞对《中秋帖》更是推崇备至,认为“(此帖)书法雅正,雄秀惊人,得天然妙趣,为无上神品也。”然而,他的情感人生却终是一枝不能绽放的桃花,在疾风冷雨中,落败。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明楫。但渡无所苦,我自来迎接。”这是他写给妻的诗句。
  
  可是,他又能到哪里去“迎接”呢?他的妻早在离家后不久便郁郁而终了,死时孤寂、凄冷,如一片惨淡的薄云。
  
  红尘阡陌,唯愿与君守。三生石畔,世间有情人可曾相知、相惜?
  
  王献之,一个尊贵而高傲的名字。郗道茂,正是他一生的挚爱与不愿离弃……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9 08:53 | 只看该作者
即日远行,少回复,各位见谅。祝玩得愉快!

3#
发表于 2015-10-9 09:12 | 只看该作者
木门老师对历史散文的写作,富有时代性的解读,学习。

4#
发表于 2015-10-9 09:2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读罢令人生出诸多感慨和悲怆的爱情故事,一字一句都是灵魂的叩问,一章一节都体味着人性的真情。

5#
发表于 2015-10-9 09:54 | 只看该作者
凄婉、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

6#
发表于 2015-10-9 10:23 | 只看该作者
低眉顺眼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红尘阡陌,在木门的笔下又多了一份绝唱的爱情。

7#
发表于 2015-10-9 10:28 | 只看该作者
木门版主的文字,读来受益匪浅、颇有感触。
祝旅途愉快,玩得开心。

8#
发表于 2015-10-9 10:44 | 只看该作者
只怨情不逢时。
玩得愉快!

9#
发表于 2015-10-9 14:45 | 只看该作者
这则故事,歌颂的是爱情;这篇文字,赞扬的是无与伦比的忠贞;问好木门版主,旅行愉快!

10#
发表于 2015-10-9 21:31 | 只看该作者
要远行吗?一路顺风!

11#
发表于 2015-10-9 21:5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散文中的情爱篇,让木版写得十分精彩。学习了,也记住了这个人与他的爱情故事。伤情之人多寿夭。感慨。

12#
发表于 2015-10-11 20:19 | 只看该作者
木版的文字有节奏感,一咏三叹,如是往复,读来别有意味!
13#
发表于 2015-10-12 15:53 | 只看该作者
欣赏木门版主佳作。读着精彩。欣赏。
14#
发表于 2015-10-12 16:41 | 只看该作者
爱情故事多感人,古时尤盛,什么《孔雀东南飞》呀,什么《梁祝》呀,还有“钗头凤”等等,仅我限有知道的,就足以让人至深至极,那坚贞,那唯你有谁的情怀,入骨,入血,动天地,泣鬼神,但畏于权势或强势,他们不像现代人,他们能做的,只有顺从或者天上人间共相随,这精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值得歌颂的,但也终有不可取之处,不管怎样,但爱是真的,情是不变的,这才是文章提倡和宣扬之本。学习了,问好老师。
15#
发表于 2015-10-12 17:20 | 只看该作者
自古只有女子多情,没想到,世也更有如此痴情的男子。历史之久,才人倍出,唯有那些与书香同样长久的是一个人的独特品行。书法家——一王献之~~从此也记住了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02:37 , Processed in 0.13668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