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0-20 18: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郭玉琴 于 2015-10-20 19:08 编辑

                                                                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观电影《胭脂扣》有感

                                                                                         文/郭玉琴

       李碧华对男人弱点处下笔从来都是又狠又准的,从《青蛇》到《胭脂扣》,一路读来,男人在紧要关键处,都被打回原形,不是软弱的一塌糊涂,就是虚伪的不堪一击。而一部好的小说,搬上荧屏后,能否成就经典,还要看导演的功力。李碧华的小说,遇上关锦鹏是幸运的,可谓珠联璧合。李碧华擅长将小说中的最美的一部分东西毁灭给人看,从而打破现有的美好表象幻想,让人认清这个世界本身并不是太美好,而是因为人的想象太丰富。关锦鹏的长处是,他非常清楚一部好的小说只是一处原野中的一树繁花,而他的任务就是要把原野中的一树繁花变成插瓶中的一朵最简洁干净,含有艺术审美趣味的插花。这就是关锦鹏的电影和李碧华小说的区别,虽然它们来自于同一个故事的原型。

         《胭脂扣》是一个很俗套的婊子遇上嫖客的故事,风月场所里多的不过是逢场作戏,假作真时真亦假。但是关锦鹏执导的李碧华小说改编来的电影《胭脂扣》,它采取的是一个倒叙出场的镜头,在倒叙出场的不到十分钟镜头里,电影就能紧紧扣住观众的心,将这看似虚情假意偏偏营造成一个古典而过时的绚烂爱情,他让这个故事从一出场就不落俗套。人物一出场就是梅艳芳饰演的当红妓女如花对镜梳妆打扮,摸着口红,红的惊艳。接着镜头出现香港三四十年代的妓院里的走廊,客厅,楼梯。导演始终注重不断场景的镜头切换。从如花唱澳曲子《客途秋恨》,伴奏丝弦幽怨,画面唯美,到花花公子陈十二少走入楼梯,遇见一对母女,回头一望,表情欣喜,默许,脉脉含情,眼神游移,都层现出了一个很高的扣住观众眼球的水准。一个好的演员,是不用说话也能将一个人物演活的。张国荣饰演的陈十二少,俊朗清秀,眉目传情,让你在他的眼神中就能捕捉到他的多情,温柔,儒雅的个性。而他在楼梯口遇见一对母女,没有用语言挑逗,也没有肢体碰撞,只是彼此轻轻地一个回头,就可以让观众明白,这是一个风月场中老手。他的多情温柔的眼神是阅历换来的。

      紧接着是陈十二少到客厅,他初见如花,被如花的宛转歌喉给迷住了。当如花唱到:‘‘凉风有信,秋月无边。思娇情绪好比度日如年。今日天各一方难见面,是以孤舟沉寂晚景凉天。你睇斜阳照住个对双飞燕,独倚蓬窗思悄然。触景更添情懊恼,亏我怀人愁对……”十二少怔怔接上一句:“愁对月华圆。”,紧接着如花的喉咙戛然而止,唺怒了一句:“哪来的那么多愁啊?”这是如花和陈十二少的初相遇,从眼神游移,彼此目光交接,到附和唱曲,互相挑逗,在红楼翠阁中,显然都有着逢场作戏的成分。但是逢场作戏,最怕的是假戏真做,分不出这是戏还是人生。

      陈十二少本名叫陈振邦,是一个有着南北行三间药铺的世家子弟,他本是排行第二,为了显示自己的家族显赫,富家子弟多半都喜欢在排行上加个十字,所以大家才喊他十二少。富家子弟都喜欢附庸风雅,陈十二少是风雅中的典型公子爷,他懂诗书,温柔,会唱几首曲子怡情自乐,也喜欢怜香惜玉,但是真让他去登台表演,靠唱戏谋生远远还没达到这个功底。富家公子都有一个通病,娇生惯养,肩不能挑,手不能扛,没有自食其力的能力,一旦脱离大家庭的家产依靠,就是一个十足的生活能力差的侏儒。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是不会想到富家公子多情郎背后的软弱的。而如花在爱上陈十二少的时候,当然也没有想到他的软弱的一面。这是因为爱情让每个女人都患了同样的一种病,脑波产生了激情震荡,拔高了爱人的人性伟大一面。原本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人,一旦女人爱上了,就会觉得这个男人是任何其他人都无法媲美的,短时间的激情疯狂会让女人把他捧到天上去。缺点被高度压缩,优点又被同时高度放大,于是很多时候,站在女人面前的男人不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激情想象出的男神。青楼出身的如花,肯定是会阅人无数的,但是当她遇到十二少的时候,她的心底一定幻想的是,这个家庭富裕,为人又多情的公子,可以带给她无限的幸福,会像神一样帮她脱离倚楼卖笑的这种不幸场所。他对她,初衷或许只是为博佳人一笑,因为风月场所本来就是用来千金买一笑的地方;但是她对他却寄予深深希望,他必须做她的救命稻草,这个稻草在关键时刻是不能放手的。没有哪个女子天生就喜欢做妓女,不渴望从良的。除非她从来没有遇到良人。而如花在唱完《客途秋恨》那一曲后,与陈十二少多情温柔眼神交汇的时候,就渴望从良了。

        情场老手的陈十二少追如花的时候,做了很多令如花感动的事情。但是这些事情只是为博佳人一笑,怎么能证明就是真爱一场呢?他为她写对联:“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他还送给她一张精致的床,那张床只许他和她两个人躺上去睡。他也为她爽约不恼不急,泰然自若的坐在房间里剥桔子皮。她试探他,故意说要和姐妹们打牌,冷落他,来个“干煎甲鱼”。可是她还是输了,在他自信十拿九稳可以获得芳心的躺在那张床上时,她已经几次三番穿过走廊来探听里面的动静了。当她终于按耐不住性子走进房间里时,他挑逗她说,你有很多个面孔。她问,那你喜欢哪一种?他说,哪一种都喜欢。每一个面孔都是他喜欢的。从初相遇到倾心相许,谈婚论嫁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然而就在倾心相许,两情缱绻的卧在床上互解纽扣的当口,观众还没来得及反应发生了什么,电影就以最迅速的动作将画面嘎然切换到了八十年代的香港一家报馆中。

       很多观众一定都不适应这样的电影表现手法。我也是很不适应的。因为在这部小说的原著中,故事是以八十年代的一个报馆的工作人员袁永定的口气讲述出来的。袁永定在一个傍晚的时分,刚刚和即将要出去的女友楚娟分手告别后,门外就进来了一个打扮过时的女人。这个女人穿着灰暗的旗袍,烫着短发,用很轻柔地声音说,先生,我要登一个寻人启事的广告,内容是“十二少:3811,老地方等你。如花。”导演在这里运用了一个时空交错的切换手法,将五十年前的那一幕妓女与嫖客的故事再次衔接上,之后发生的故事情节在这种不断切换,不断插叙中,断断续续讲述出来。可以说,导演是有很强的组合故事的能力的,他把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通过不断切换镜头,时间交叉开,插叙倒叙交叉使用从而使得故事情节得到一波三折的高潮效果。这样的讲述,最有效的结果就是紧扣观众的思绪,不让观众有开小差的机会。

       八十年代的如花已经是一个死去将近五十年的老鬼,可是在这部电影中,难得让我看到的是,如花的面孔没有传说中鬼的阴森可怕。她依然年轻如花,停留在二十二岁的花样年华里。那么在她二十二岁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不幸呢?故事借助如花在没有钱登寻人启事只好尾随报馆工作人员袁永定的过程中,两个人一路谈话中铺陈开来。在铺陈这段故事中,袁永定从起初对如花的害怕到后来慢慢对她遭遇的同情,再到对她一片痴情的敬佩,最后竟然决定帮助她免费寻找十二少。人物心理变化与故事发展一起推进,终于达到第一个高潮。

       “十二少:3811,老地方等你。如花。”这是五十年前如花和十二少相约一起殉情时临终时的誓言,相约来生如果找不到对方,就在他们住过的石塘嘴老地方11月1日这一天等对方。而他们殉情的日子正是1938年11月1日这一天。然而当如花死后五十年在奈何桥上一直没有等到十二少的时候,实在不忍心一个人去投胎为人便又自愿舍弃来生的七天阳寿到人间来找十二少,这才有了开头报馆登寻人启事的那一幕。然而如花深深记在心间不肯忘记的这一句“十二少:3811,老地方等你。如花。”誓言却成了揭开十二少与她这段刻骨铭心感情真相的一个谎言引子。如花一边求助袁永定和楚娟帮她找心上人,一边哭泣着诉说她与十二少五十年前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以及他们殉情的真相。随着袁永定和楚娟经过种种努力查出十二少根本没死,尚在人间苟活的真相,如花也伤心欲绝的说出了十二少当初并不是自愿殉情的真相。原来十二少在与如花一起吞食鸦片的那天晚上,如花除了给他吃了鸦片外,还偷偷在酒里下了安眠药,让他喝了三杯,殉情里有三分谋杀,而这三分谋杀的根源竟然是如花早就洞悉了十二少是害怕死亡的,不相信他愿意一起陪她去殉情。爱情的自私教女人猜疑,不信任,她怕万一她死了,而他偷生会去找他的未婚妻淑贤表妹,她对他一次次地说,我不想你去和别的女人过白头到老的日子。而她却没有勇气去问深爱自己的十二少,有没有动摇他们之间的感情,愿不愿意和另一个人过白头偕老的普通日子。哪怕那个女人并不是他爱的,但是只要过得安稳就行。

       如花对十二少的感情,像团火焰一样强烈,让一般的男人承受不起这样的爱。或许这样的坚贞不屈,双双化蝶而去的爱情,只有梁祝可以做到,但是大多数人做不到。出身在八十年代的香港现代人袁永定和楚娟面对如花的鬼故事,既感到不可思议,又感动的一塌糊涂。他们两个人经过反复思量,有过心理挣扎,最后还是承认他们都是普通人,彼此之间虽然也相爱,但没有这样强烈的情感。其实李碧华这部小说拍摄成的电影《胭脂扣》出现的两对情侣,时间相差五十年,代表的却是两种爱情观,一种是梁祝式的强烈情感,一种是普通的虚无情感。一种是对爱情的渴望和占有,一种是对爱情本身的怀疑和空虚失望。

       女人在感情上总是比男人要求高一些,男人在感情上多半显得理智而又懦弱,而女人则显得固执而疯狂。但是如花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女人总是要像如花这样走过一遭才会明白,爱情不是你想的那样的。就像她苦苦等待的十二少,在生死关键时刻还是一个人选择偷生了。十二少不是不爱如花,他为她写对联,送绣床,千金买一笑,甚至梦想过娶她为妻,遭到家庭阻扰后,不惜和父母翻脸,放弃荣华富贵,到外面租房子和她同居,甚至在穷困潦倒的时候,放下公子哥的身价,做人的尊严,去做下九流的行业,登台学戏。在夜色降临的大街上,看到地摊上有卖劣质的胭脂,也不忘用辛苦挣来的血汗钱,买一盒胭脂送给她。他能够为她做的,都为她做了,不是做的不够,而是做的太累。爱情这东西,原本是为了成就彼此人生的,一旦涉及到生死相许的问题,就会显得生命不可承受之轻。千古艰难惟一死!他想过为她做任何事,而这任何事都是以获得幸福为前提的,可是她要他为她殉情,却没有问过他一句,这是不是他认可的爱情价值观。他或许只想生,不想死呢?他在生死关头胆怯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如花心里其实早就明白的,从她在电影镜头里出现的那一幕,殉情前一遍一遍地数着求来的签,然而全部是上上签,最后被她全部烧掉时,而他躺在旁侧,默然不语,颓废地抽着鸦片。

       有些事怨不得男人,只愿女人对爱情都太执念了。爱情是什么,它在每个人的内心里和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其实都是一样的虚幻。所不同的是,一个男人可以为自己的信仰殉身,却不会嘱咐女人为他殉情,而一个女人不会为信仰殉身,却会要求男人为她的爱情殉情。爱情就是女人的信仰,在这个世界很多女人的价值观里,所以才有了“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的悲剧。陈十二少送给如花的这副对联,正是他们不堪一击的爱情悲剧写照。最让人感到悲凉的是,梅艳芳与张国荣塑造的这场舞台经典电影,一别经年,他们已经是斯人作古,回顾他们留给观众的一生,也是如梦如幻月,他们的人生如戏一样如此的吻合,让人扼腕叹息,怀念不已。


2#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0 19:03 | 只看该作者
影片花絮

1bed8a131df767f3f7039e91.jpg (171.96 KB, 下载次数: 678)

1bed8a131df767f3f7039e91.jpg

977340.jpg (122.1 KB, 下载次数: 662)

977340.jpg

p1515901118.jpg (152.55 KB, 下载次数: 687)

p1515901118.jpg

20120507122630_BAC4d.jpg (79.72 KB, 下载次数: 716)

20120507122630_BAC4d.jpg
3#
发表于 2015-10-21 09:06 | 只看该作者
文笔清秀,叙述流畅,情景交融,解构与认识客观而又富有说服力。这既得益于梅艳芳和张国荣的倾力演绎,也得益于作者的悉心观察和深入挖掘。情感问题说白了就是人的内涵、审美和人性走向这些元素的综合显示,这篇文字在这个层面上有所涉及,因而具有一定的深度。欣赏并问好。
4#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1 09:49 | 只看该作者
敬一兵 发表于 2015-10-21 09:06
文笔清秀,叙述流畅,情景交融,解构与认识客观而又富有说服力。这既得益于梅艳芳和张国荣的倾力演绎,也得 ...

谢谢敬版点评,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2 10:55 , Processed in 0.20525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