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073|回复: 56

[原创] 杂说诗三百之十一 《麟之趾》的君子之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2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5-10-22 12:50 编辑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
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


       儒家尚德,更尚君子,因为德是理念,是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而儒家把德之理念的体现赋予给了君子,那么君子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就成为人们遵从德的参照物,这对于人们认知水平普遍低下的先秦时期推行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人们不需要绞尽脑汁去想德之规范,只需模仿君子的行为去做就是有德。于是,君子义不容辞地成为人们遵循道德的实战教练。在德上,儒家与道家取得了难得的一致。道家以为道是在承载一切,德是在昭示道的一切,道法自然,无形无踪,而德是我们具体感知的道,君子是体现感知的人。

    春秋以前,君子主要指君,即统治者,扩大引申为贵族男子(当然包括君)。 孔子论君子,为其赋予了新的含义,他更侧重道德范畴,此后的君子就更多地指才德出众或品格高尚的人,至今仍无多大差别。区别在于,当时因社会条件所限,能够接受良好教育和培蓄儒雅修养的人往往只能是权贵阶层,故君子出于贵族男子较多,而今天,各阶层都可以出真君子。

    诗
《麟之趾》以麒麟起兴,咏叹君子,其中流露出的君子之德,也足以让我们对先秦时期的道德观窥探一番。解《麟之趾》之关键在于对“振振”和“于嗟的理解。主流的解说将“振振”释为“信厚”,“于嗟”则为赞叹,那么《麟之趾》就为赞叹王公贵族后代德性的诗。但如果从诗本意理解,麒麟是专属信厚的祥兽,其后又有信厚的说明,于诗缺乏意象,于文画蛇添足,似乎不妥。如果以诗解诗,那么《诗经》中其它的诗中出现的“振振”有群飞散落之意,“于嗟”有哀叹感伤之解,则《麟之趾》又变成作者哀叹衰世有德之王孙四散多舛的命运。从春秋的礼崩乐坏、失道无德、王室衰败的历史背景分析,似乎后一种解释更为合理。无论赞美也罢,哀叹也罢,无关主旨,因为诗的重点是其中透露出来的君子之德。

    诗中“公子” 显然是文王之子孙,“公姓”为五服以外之亲,“公族”则为五服以内之亲。这并不奇怪,在文王众多的呈伞状的子孙后代及其旁亲中,虽有幽厉之类的坏种,但有德之人也一定不在少数。虽受幽厉败家的牵连而命运多舛、散落破败,也并没有影响公正的人对其行为品德的赞美和客观评价。诗人把他们比作麟,我们知道麒麟中的麒为牡,麟为牝,以雌性喻之,突出了宽厚、包容的阴柔之美。麒麟古时被视为祥兽、仁兽,诗中吟颂麟之趾、定、角,正应其“
有蹄不踏,有额不抵,有角不触”以及“不履生虫,不折生草”的美誉,以此隐喻姬姓后人或君子好生恶杀、宅心仁厚、武备而非攻、谦谦然而文质彬彬的品德,先秦时期的道德观和人们推崇的君子之德一目了然。

    以麒麟喻君子之德为孔子所认可。后人因孔子至善至纯的君子之德而有意识地将麒麟与孔子密切联系在一起,一是表达了对孔子的赞美之情,二是对麒麟体现出的君子之德的认可。 明何乔远编《名山藏》记载:“孔子将生,有麒麟吐玉书于阙星(曲阜),圣母以绣,系麟之角。” 民间广泛流传“孔子获麟绝笔”的故事,似乎以孔子遇麟而生、遇麟而死而征兆孔子就是麒麟的化身,并认定在“西狩获麟”时,孔子为麒麟写下了挽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来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祥兽出现在乱世,以喻孔子生不逢时。甚至有人干脆认为《麟之趾》就是孔子所作的《获麟歌》。这些虽是传说,却反映了人们对君子的美好寄托和善良愿望。而孔子所著《春秋》记::"哀公十有四年春(公元前481年),西狩获麟。"却是史实,同时《春秋》至此戛然而止(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均至此结束,只是春秋左传还有下文,这里不做探讨),两年后夏日(公元前479年),孔子与世长辞,享年72岁。

    君子之德是什么德?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概括一下:君子之德是载物普施之德,是敬畏自然之德,是包容宽顺之德,是恃才不傲之德,是仁爱有礼之德,是威而不武之德,是贵而谦逊之德,是富而不淫之德, 是和善温良之德,是敦厚诚实之德。标准是不是很高?有这样的人吗?当然有!有
《麟之趾》为证。两千五百年以前的诗人所咏叹的,不是一个,而是一群这样的人。他们生逢乱世,却能洁身自好,德才兼备,儒雅仁厚,实属难能可贵。如果不是内心修养真正达到淡泊宁静的境界,又怎能做到“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于嗟麟兮!"不管是赞叹也好哀婉也罢,都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君子之德的仰慕之心和向往之情。难怪乎卢俊义绰号”玉麒麟“,姜维雅称”麒麟儿“,就连百姓也乐意为自己的爱子起个“麒”、“”的名字,以表达他们对孩子的美好期望。

    考古发现,麒麟自商周以后急剧减少,到今天只是个传说。冥冥之中好像在预示着什么。想想今天为官者之心,为富者之行,为贵者之淫,为师者之言,为商者之奸,为学者之浮,为勇者之霸,为民者之佞...实在令人汗颜!人心不古,又怎能相信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那么多君子呢?时代进步了,条件好了,应该有更多的真君子,却反而难觅难寻。

    与麒麟一样,君子之于今天,也只是一个传说。



 楼主| 发表于 2015-10-30 20:4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10-30 19:16
经还是要念的,诗也还是要说的。慢慢来,反正我年纪比你们都小,把你们都混没了,江天我就是资格最老的原 ...

如空老弟一沉默,论坛立刻少了几分热闹。
发表于 2015-10-30 19:16 | 显示全部楼层
lvhq018 发表于 2015-10-27 19:44
俩人躲在这聊得热火朝天!
如空老弟既不念经,也不说诗,莫非又去劝局长纳谏了?

经还是要念的,诗也还是要说的。慢慢来,反正我年纪比你们都小,把你们都混没了,江天我就是资格最老的原老了……再读经再说诗,看谁还能比我写得好!如果有人敢批评惹我的文字,我就往地下一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9 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冰 发表于 2015-10-29 09:15
精华推荐理由:从“麒麟”到君子之德,再到现实比照,率性自然中叫人领会其潜在的意味。文本思想性与艺术感 ...

夏版辛苦!
发表于 2015-10-29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华推荐理由:从“麒麟”到君子之德,再到现实比照,率性自然中叫人领会其潜在的意味。文本思想性与艺术感染力兼具,相对于世人世事,该篇无疑是良知与学养的较好呈现。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2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刘玉清 发表于 2015-10-28 20:43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怎一个痛字了得。

也是可怜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夜莺 发表于 2015-10-28 20:01
哈哈 ,18兄,你和如空兄的对话笑死我了!

这就是交流的益处,时间长了,互相了解了,就成朋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20:46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书耕田 发表于 2015-10-28 19:35
哈哈!“君子之于今天,也只是一个传说”。经典

谢谢!多交流!
发表于 2015-10-28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lvhq018 发表于 2015-10-27 20:34
莫非玉清身边君子颇多?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怎一个痛字了得。
发表于 2015-10-28 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lvhq018 发表于 2015-10-27 19:44
俩人躲在这聊得热火朝天!
如空老弟既不念经,也不说诗,莫非又去劝局长纳谏了?

哈哈 ,18兄,你和如空兄的对话笑死我了!
发表于 2015-10-28 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lvhq018 发表于 2015-10-27 20:17
肚里没货儿?吃点儿不就有了?

都被你们吃光了,俺没吃的了1
发表于 2015-10-28 1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君子之于今天,也只是一个传说”。经典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8 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夏冰 发表于 2015-10-28 11:14
好。如此撞车,多多益善。

发表于 2015-10-28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孔 发表于 2015-10-26 17:57
“与麒麟一样,君子之于今天,也只是一个传说”,我看到前面就在想.如果我写的结尾一定是这样的,然后我们 ...

好。如此撞车,多多益善。
发表于 2015-10-28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10-27 18:08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它到底是卵生还是胎生了……

干嘛要这么较真,吃蛋就是了,偏要追究哪只鸡下的,我可查不过来那些祖宗们的基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10:02 , Processed in 0.118569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