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孙凌凌 于 2015-11-2 19:03 编辑
让自然回归自然 ——读陶渊明《归田园居》有感
陶渊明的《归田园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淳朴、平静、安详的田园景象,现在读起来,品咂其描写的景色,让人既熟悉又陌生。
说它熟悉,是因为在脑海的深处,还多少有些片段留存,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慢节奏年代,农村的景象的确如此。田野里成片的庄稼,连片的草屋,粗壮的老榆树,芬芳的桃李园子,掩映其间的村子,依稀可见。特别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刻,远处传来几声犬吠,几声鸡鸣,让人更加感到农村夜的静谧与安澜。说它陌生,是因为如此惬意的身心灵完全融到自然风景之内的田园生活,在农业自身文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文明的“催情”下,逐渐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农业的多方位的发展。机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白色农业(塑料大棚)在覆盖、吞噬着绿色景致,特别是在实行农业改革以来,农村不仅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青壮年大举进攻城市,去和城里人争分蛋糕,农村更多的状况是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看起来成排成排的漂亮楼房,里边常住的大部分都是这些人。每到春播秋收,从城里返乡的壮劳力也是在使用机械化的播、收方式,在很短的时间内结束“三夏”或“三秋”大忙,留足口粮,剩余的全换成钞票,一部分留给孩子做学费,一部分给老人日常花销,然后便急匆匆地返城打工挣钱去了。大家脑子里的田园风景或许早已被五彩斑斓的霓虹灯的色彩淹没了。
因此,对于陶渊明的《归田园居》中所描述的风景,我们应该有个正确的看待。他所描写的宁静和平的田园景物,也并不见得是久经战乱的柴桑农村的真实写照,而是他当时心境的形象反映。读诗应该了解诗人写作时的历史背景,《归田园居》这种形象化的心境,正是陶渊明对官场污浊、环境险恶的批判,是他对“尘网”“樊笼”(官场)厌恶的具体表现。他越是渲染田园生活的恬淡、舒适、淳朴,就越发衬托出他在“尘网”“樊笼”中的黑暗和他无法“适俗韵”的无奈。在此,他其实是在表达一种他“出世”或“归隐”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状态。有人说,在陶渊明的笔下描绘的乡村的时候,他有意回避了生活的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是作为文学作品,作为诗歌建构,却给人以美感的享受,也就足以。这也是文学的力量。
久居都市的现代人,大都想在闲暇遨游名山大川,奔赴大自然的怀抱,去感受一下纯美的自然风光。其实这种状态也仅仅是人们在生活的大餐中添加些“味精”,调剂一下口味,果真要人们完全到广阔的农村安家,到大山里久居,过上“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生活,恐怕十之八九是不会选择的。毕竟目前城乡差别还是相当大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的分配,文化底蕴、商业氛围等等方面的差距让人们不得不进行接地气的考虑。
所以说,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是他一个人的桃花源,这种唯美的生活态度和飘逸的生活方式,只能是一种记忆,一种寄托或者说是一种心灵鸡汤式的精神抚慰。在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大发展,甚至无处不在,无孔不入的大环境下,只会渐行渐远,我们当代人所要做的工作就是把对这种美好环境的破坏速度放慢些,再慢些,这就再次地引出保护环境的大命题。
其实,我们应该把陶渊明的描绘当做我们保护环境,不让环境污染的理想目标,去珍爱自然,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真正地让大自然回归其自然状态下,造福人类,让天人合一,万物和谐,留给子孙后代一个最最真实的田园风光。这也是中国梦的一部分吧。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