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lvhq0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杂说诗三百之十二 读《鹊巢》说婚礼

[复制链接]
16#
发表于 2015-11-14 07:01 | 只看该作者
每一次品读《诗经》都觉得她是那样美好,那样清澈,好像是山中的清泉;每一次欣赏《诗经》都觉得她是那样和谐,那样执著,那样崇高,那样圣洁;每一次吟诵《诗经》都觉得她是淡然,是恬静,是远离尘世喧嚣之后洗净铅华,如此的无与伦比、令人心醉。今天在这个有细雨纷飞的清晨跟着18老师好像走进了那个遥远的年代参加了一次贵族婚礼。

1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09:31 | 只看该作者
一孔 发表于 2015-11-13 09:20
18兄研究颇深,令人赞佩,不过,这个也太那个了吧,又是那么多车子,又是那么多礼节,还有那么多考查,只能 ...

繁琐和排场的背后是敬畏和重视,比之今天把婚姻当儿戏的现实,我们只有唏嘘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2:39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5-11-13 10:24
18兄,百家讲坛请你,你也别去,就在这儿给我们讲。。我很好奇你的身份了。读诗经比读一些新诗歌 ...

要不咋叫经呢!它是儒家文化的原点。激进的人认为它是中国文化的根。
19#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5:31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5-11-13 11:47
听你讲经有意思多了。
场面再现加强了感染力。

问候夏版!快乐、健康!
20#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6:08 | 只看该作者
虞城传奇 发表于 2015-11-13 19:10
原来18兄是研究这个的啊,“昏礼”的重要性当是古今大体一致,但对待婚姻的态度确实体现了变迁。

哪敢说研究!只是跟大家探究曾经的礼仪之邦的真实性。问好传奇!谢来读!
21#
发表于 2015-11-14 16:09 | 只看该作者
只恨当初早婚……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7:26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11-13 20:43
有理由相信,这篇一定是人家黄晓明和杨颖的婚礼,出于某种隐秘的念头才写就的:
这样的婚礼咱是不敢奢望了 ...

这一点哥不如你,你玩儿聊斋,总不能阴阳两界来回跑,所以就理所当然地省下了昏义十礼。而且,女方没准吹口仙气儿,结婚用品啥都准备好了,娶了你还不算入赘,因为只有她来阳间的份儿,咱是万万不会去她娘家的。
23#
发表于 2015-11-14 17:44 | 只看该作者
诗经被你说成中国爱情的圣经了,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8:24 | 只看该作者
孙凌凌 发表于 2015-11-14 07:01
每一次品读《诗经》都觉得她是那样美好,那样清澈,好像是山中的清泉;每一次欣赏《诗经》都觉得她是那样和 ...

你的跟帖比我写得好!如果你传播诗经,肯定更有感染力,效果会更好!不如一起说诗。
2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19:04 | 只看该作者

现在可以晚婚。
26#
发表于 2015-11-14 19:10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11-14 17:26
这一点哥不如你,你玩儿聊斋,总不能阴阳两界来回跑,所以就理所当然地省下了昏义十礼。而且,女方没准吹 ...

虽说,吹口仙气儿就什么都来的还真有,比如那篇《云萝公主》,不过人家是仙,不是鬼,不能混的。
我也没有兄那般念头,我的念比较简单:兄玩诗经固无敌矣,我也读不出什么感觉来了,只有玩自己的长项,说说鬼狐了。
最重要的是,凭你功夫再高又能怎样?诗只有三百,而聊斋有五百,等你三百读完了,我还有二百可说呢?在深度和高度上比不了,咱还不能比个长度吗?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20: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5-11-14 20:18 编辑
姬宇 发表于 2015-11-14 17:44
诗经被你说成中国爱情的圣经了,

没办法,这是“风”造成的,等到了“雅”、“颂”,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不像姬宇,快成情歌王子了。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22:05 | 只看该作者
水如空 发表于 2015-11-14 19:10
虽说,吹口仙气儿就什么都来的还真有,比如那篇《云萝公主》,不过人家是仙,不是鬼,不能混的。
我也没 ...

说你没长性还真不假。把我们忽悠得去说诗,自己却偷偷趁我们睡着了读聊斋。你写五篇试试!那我还写《一千零一夜》呢!
29#
发表于 2015-11-15 10:10 | 只看该作者
想起当初那谁,公主出嫁,红绸引路,那个风光啊。
30#
发表于 2015-11-15 10:17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11-14 18:24
你的跟帖比我写得好!如果你传播诗经,肯定更有感染力,效果会更好!不如一起说诗。

凌凌是很喜欢诗经,应为喜欢我还去学了《采薇》的舞蹈,但是音乐和文字还是不一样的,这个要讲出来太难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7 23:55 , Processed in 0.115465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