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206|回复: 4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嚼得菜根品得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1-14 22: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枫落吴江 于 2015-11-16 07:57 编辑

       自从生下来也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读书渐渐成为了我习以为常的辅食之一,每日不读两页数,觉得吃饭不香,睡觉不实,生活无味,四肢无力。若自吹自擂说到了这个地步,恐怕有人是窃笑,说我这个书呆子又在这矫情呢?说我书呆子我也窃喜,起码说明我读书还是蛮多的嘛。其实,读了这么多年书,对我影响最大的当属《菜根谭》。

       初次品读《菜根谭》是在读高中的时候,当时的学习压力非常大,可谓是时间就像珍珠玛瑙那般宝贵,但是我还是愿意奢侈的读一点修身养性的书,调节疲惫的神经,舒缓筋骨,聊以自慰。而后,这本蓝色封皮的《菜根谭》帮我走进大学,走入工作岗位,直至今日,尽管这本书已经是泛黄如秋,我还时常翻阅,从中汲取智慧,为生活加点调料,增点色彩,消化点浮躁。

       《菜根谭》为明代洪应明先生所做的论述修身、为人、处事、出世的语录文集,至于为什么取用菜根二字,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说法,只是我觉得,菜乃是人们生活之必须,菜根又乃菜生长之根本,嚼得菜根方可领悟生活之不易,岁月之艰辛,为人之左右,处事之方圆。古人的生活虽没有灯红酒绿、霓虹闪烁的映衬,却少不了勤恳踏实、敬业取中的生活智慧,他们更懂得与自然共处,与他人携手而行。

       先从修身而言,古人是把修身是放在首要位置的,古人修身的要点在于克己、节欲、固操守,稳性情,有“真味只是淡,至人只是常”一则,从字面理解便有深刻的哲学论辩的意味,这里所讲的至人就是道德修养都几乎完美无缺的人,真味指的便是真正的美味。这一题告诫世人,其实美酒佳肴并不是真正的美味,真正的美味是粗茶淡饭;才智卓越的人也未必就是伟人完人,真正的伟人完人往往不显山露水,或是来无踪去无影。固然,现代的我们都摆脱不了一个俗字,都是喜欢美味的,都是喜欢被赞扬的,但是我们持之有度就可以了。抬头看看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明明只是个小科长却端着县长的架子,因为什么?怕别人小看了自己呗。还有很多人,仗着给地方多交几个铜子的税收,便趾高气昂,觉得自己就是大爷,大爷啊,纳税人不止你一个哟,就是到了美国你也得纳税奥。又有一提是“夜深人静,独坐观心,始觉妄穷而真独露”,夜深人静,独自静坐的时候,会骤然觉得虚妄的念头都荡然无存,心灵的真性显露无疑。如今这个社会,生活节奏都很快的我们没有多少时间是能够独处的,即使是下班了,回到家里还有诸多的烦心事、家务事萦绕心头,唯有深夜才属于自己,不妨拿出十分钟的时间,这十分钟澄静如水,一定也可以让自己的心灵纯净如初。

        再从为人而言,我最喜欢其中的一题便是“窄处留一步,浓时让三分”,大家可能都对一个“六尺巷”的故事有所耳闻,张英是康熙年间的宰相,叶侍郎对于他仅仅是下属小官,因叶府重建府邸而将公共弄墙拆去并侵占三尺,张家不服告知张英,希望张英干预,说到家,张家也是为了争一口气,而且算是有理在先,但是张英旋即回书一份: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老妇人见信命令自家仆役退后三尺筑墙,而叶家也觉理亏,为表歉意亦退后三尺。这样两家的三尺巷便成为六尺巷,在民间传为佳话。其实,这宛如两个人在狭窄的路上行走,要留下一点余地让别人走,遇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要懂得留取三分谦让别人,这样的为人才算的上快乐,这样的心态才能让自己拥有健康的心态。而再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吧,就算是在下雨天因为视线问题行车相遇造成了轻微剐蹭,都要僵持半天,如果两方都是平头百姓还好说,若一方认识交警队的领导,那就要牛逼哄哄,喘气哼哼了。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劣根性,为什么外国人有时候瞧不起我们,因为我们总是喜欢在煌煌天朝因为大事小事的内斗,把谦让美德扔到了九霄云外,到日本疯狂购物都忘不了争先恐后,真是不把自己当外人。还有一题,我更是喜欢,“意见害心贼,聪明障道屏”,意思是名利和欲望未必能扼杀心性,而心存偏见才是伤害心性的最大害虫,声色享乐未必能阻碍求知的欲望,而自作聪明才是阻碍人们获得真知的最大障碍。说到苏东坡,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那么鼎鼎大名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论才华,苏轼可谓头筹人才,但论心性却显得目中无人了些,犯了一点低级错误。一日,苏轼外出回京,去拜访当时的丞相王安石,当时王安石正在会客,下人便安排苏轼在书房等候,苏轼百无聊赖之中看到书案上有王安石未成稿的诗作一篇,内容是: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心想,这王安石老人家或许是真的糊涂了,这菊花只能在枝头枯死,不可能凋落满地,便一时来兴,补了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却见得菊花金黄散落满地,方知自己草率,或许真是这两句诗,王安石才把自己贬到黄州看菊花满地的吧,这时候后悔、失落肯定是有的,不过是他心境豁达罢了。

        菜根,开始咀嚼的时候,可能是苦的,但是仔细的、反复的咀嚼,可能会寻觅到不同的味道,这味道里有香辣酸甜,有涩苦爽脆也未可知。

         我始终把这本《菜根谭》置于案头。听说《菜根谭》在日本企业家很受欢迎,一度被誉为“指南”、“教材”和“必读”。我们的文化,我们先辈辛辛苦苦撰写的文集成为了他国的畅销书,这难道不是一个大大的嘲讽吗?   我并不是对日本人有敌意,据说日本天皇还是我们姬姓吴氏后人呢,但是我还是隐隐的为国人的国学意识而担忧,到新华书店看看,门可罗雀,悲哀悲哀!

        菜根我还得继续的嚼下去,争取嚼出更多的味道,给自己的心田施肥,不至于让心荒芜,不至于让内心流淌的血液里全都是拉丁文和阿拉伯数字。

2#
发表于 2015-11-14 22:45 | 只看该作者
吴老师,你是什么做的呀,怎么一天能写好多篇,有散文有小说,你是....
3#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22:45 | 只看该作者
孙凌凌 发表于 2015-11-14 22:45
吴老师,你是什么做的呀,怎么一天能写好多篇,有散文有小说,你是....

您觉得呢?
4#
发表于 2015-11-14 22:48 | 只看该作者

明天问问然然姐姐,凌凌觉得好奇怪,江天的老师优秀我知道,可是你怎么写这样快呀,吴老师,你是你吗
5#
发表于 2015-11-14 23:08 | 只看该作者

你看看人家不是都说了嘛:“姬姓吴氏后人”,是泰伯的后人,泰伯是周文王的大爷,只是没了家谱,否则比孔子要牛得多了!知道为啥写得快了吧?
6#
发表于 2015-11-14 23: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5-11-14 23:12 编辑

所以吴江老弟更应该读四书五经才对!这都是老姬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7#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23:14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11-14 23:08
你看看人家不是都说了嘛:“姬姓吴氏后人”,是泰伯的后人,泰伯是周文王的大爷,只是没了家谱,否则比孔 ...

哈哈,老兄,还是对文章多发表点看法比较好,我就是一小公务员,身世没啥值得研究的。俺说的对不?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4 23:14 | 只看该作者
lvhq018 发表于 2015-11-14 23:11
所以吴江老弟更应该读四书五经才对!这都是老姬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遵兄旨意!
9#
发表于 2015-11-15 10:04 | 只看该作者
孙凌凌 发表于 2015-11-14 22:48
明天问问然然姐姐,凌凌觉得好奇怪,江天的老师优秀我知道,可是你怎么写这样快呀,吴老师,你是你吗

吴江兄是吃皇粮滴,他业余时间应该比较多。
10#
发表于 2015-11-15 10:04 | 只看该作者
随后也啃菜根。
11#
发表于 2015-11-15 10:13 | 只看该作者

然然姐姐,不要,你接着品诗经,我想学,你要是也和吴老师一起读这个那我让谁教我呀,难道你让那个18老师教我吗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0:29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确实是不错的安然老师,我读了很多遍了,越读越有味道!
13#
发表于 2015-11-15 10:35 | 只看该作者
孙凌凌 发表于 2015-11-15 10:13
然然姐姐,不要,你接着品诗经,我想学,你要是也和吴老师一起读这个那我让谁教我呀,难道你让那个18老师 ...

咱鼓励百花齐放。当然凌凌如果想看国学,咱就继续读经。
14#
发表于 2015-11-15 10:36 | 只看该作者
《菜根谭》陆陆续续读过一些,里面的内容很好,给人有感悟,以后有机会找来看个够!
15#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5 10:41 | 只看该作者
姬宇 发表于 2015-11-15 10:36
《菜根谭》陆陆续续读过一些,里面的内容很好,给人有感悟,以后有机会找来看个够!

这本书很不错的,给人以生活上的启迪,心灵上的洗涤,思想上的净化,建议读一下,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27 08:31 , Processed in 0.05004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