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33|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妻子与孩子(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20 15: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9 编辑 <br /><br />        妻子与孩子(中)
       然而在家庭中却与弟弟妹妹们不和睦,一多半是因为前妻留下的两个孩子。而在不和睦中我这个书生又扮演了不良的角色,俗话说孩子有了后娘就有后爹,我倒没成为后爹。但是却不曾因为亲爹的存在而使家庭矛盾缓和,从而给孩子带去些许福祉。恰恰相反,由于我的简单粗暴方法(没有方法的方法)不当,往往使不和的关系更为恶化;让孩子处于难以言说的处境。
      一年春节前夕,我与妻子因为两个孩子吵架。屋堂里来了许多四邻八舍的孩子,都穿着棉鞋,唯独我们的两个孩子还穿着单鞋。我指责妻子没给孩子做棉鞋。就在我指责的同时我又气冲牛斗,拿起刀把妻子新买的一双翻毛鹿皮鞋给剁了几道口子。
      一双翻毛鹿皮鞋于那时很时兴,价格不菲,是一年劳动所得而买的心爱之物,我这样伤害妻子的感情,实在是太过分太不应该了!妻子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过日子忙里忙外实在是不容易,我不去体谅妻子关爱妻子,只是一味地埋怨嗔怪妻子,我与她之间自然疏离形成一种很深的隔阂。
      假期过完了,回工作之地山东。带来的几个钱花光了,妻子到集市上粜米,为我筹措路费。临行那天,妻子又领着两个孩子,步行几华里,到汽车站为我送行。公交车来了,大孩子海燕突然哭喊起来,叫着爸爸往车上跑,非要跟着我同行。妻子紧紧拉拽住大孩子,大孩子挣脱着呼喊着,爸爸爸爸,哭得稀里哗啦,小孩子痴呆呆地站着不喊不闹不说话,是个泪人儿。
     我走了,望着妻子与孩子有说不出的伤痛,我既对不起妻子,也对不起孩子。我的脑子里反反复复出现的是公交车站为我送行的妻子与孩子,我意识到了,不,是我看到了不说话的小孩子,站在那里两条腿在发抖……我抹了一把涌出的泪水,心痛如刀搅。
      次年,我把两个孩子带到山东,想一边教课一边照管两个孩子,并向领导表示,我会加倍努力工作。不料学校领导不体谅我的难处,非要让我把孩子再送回老家不可。学校中张明老师是太原人,身边就带有一个小孩。为什么别的老师能带孩子,我不能带,让我寒透了心。再则,我囊贫如洗,拿什么把孩子送回去?
     我从三个门口里借贷出来路费,把孩子送至德州火车站,买好火车票送到车上,拜托列车员沿途照顾,北京车站那头由委托我一个大表弟去接,然后再费心送上汽车站,转回老家房山。
      不曾想到的是,大表弟没有接到孩子。两个孩子手牵着手走出火车站,自己去找20路公交车,在长长的队列里找解放军叔叔,恰好有两位解放军战士同行并在同一地点下车,由两位战士护送到大表弟家。
      送走孩子,分文不铭(买了车票后,把剩下的一块五毛钱,给孩子买了一些吃食)的我,返程归校,无钱购买汽车票,怎么办?只好下步蹍,从德州到学校所在地七十华里,七十华里的人生况味,让我耿耿于怀终生受益。沿途有许多风景,皆不认作是风景。天空是灰蒙蒙的,我的内心也是灰蒙蒙的。西天的黄昏在燃烧,我的内里也在燃烧。
      回到学校里,我自思:如果我是个工人我应当怠工,如果我是公务员我应当看报纸喝大茶,如果我是雇员我应当拂袖而去,然而我是老师我必须认真教书,我不能误人子弟,我必须对我的学生负责。面对弟子的升学,我释放出来的热情犹如原子的爆破。
      恢复高考,整个学校静悄悄。唯独我站了出来,管语文,管地理,管历史,还管数学;我的夜以继日,我的废寝忘食,得到学生和学生家长的尊重与爱戴。使我得到了莫大欣慰。
      更让人欣慰的是,我接到了大孩子的来信,信纸三张密密麻麻写了两页半。述说她与弟弟沿途的经历,来龙去脉清晰,语言干净,标点齐全,句理明白。还告诉我这个千里之外的爸爸,要放心,她和弟弟都爱妈妈。妈妈为他们做了新棉鞋。
      信被我的学生传看,写信者七岁,看信人十七八岁,许多人自叹弗如,写不出来。我坚信经过我的培育,他们一定能够写得出来,因为他们不仅是我的学生,还被看作是我的孩子。

2#
发表于 2015-12-20 16: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9 编辑 <br /><br />朱竹先生是一位好老师!“我的脑子里反反复复出现的是公交车站为我送行的妻子与孩子”——看到这一句,我也产生共鸣,所不同的是我当时还没有孩子。

3#
发表于 2015-12-20 2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9 编辑 <br /><br />回忆中的文字,纪念的是过去,留住的却是现在。爱与亲情之间,生活里的种种都是那么值得回味。

4#
发表于 2015-12-20 21: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9 编辑 <br /><br />亲情,真情。欣赏先生美文。

5#
发表于 2015-12-21 14: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9 编辑 <br /><br />看朱先生这个文章,真情真意,坦荡自省,令人感叹唏嘘。那个年代的生活的难处,个人教学的责任心,以及家庭的矛盾与体谅,各种滋味,皆在心头。想起老话,文贵于真,特别令人动容。

6#
发表于 2015-12-21 17: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9 编辑 <br /><br />朴实的叙事,感人的往事。关注学习,问好老师。

7#
发表于 2015-12-21 19: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9 编辑 <br /><br />生活的本真,细节感人,中间的剪裁拼接,极富匠心.虽说琐屑家事,行文显得极简洁干净,把要表达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学习了.

8#
发表于 2015-12-24 1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9 编辑 <br /><br />早就看到朱老师的文章在春雨大放光彩。也来读你的文章,也来读敬老师的美评。很是受益。问好朱老师!

9#
发表于 2015-12-29 1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3:29 编辑 <br /><br />沿途有许多风景,皆不认作是风景。天空是灰蒙蒙的,我的内心也是灰蒙蒙的。西天的黄昏在燃烧,我的内里也在燃烧。
————
七十里到哪里,快到我们这儿了。读这节如读胡兰成的一节,如读沈三白的一节。人生变换,如生如死。往事已矣,不堪回首。问好朱老师!现在孩子都好了吧?

点评

谢谢梅边朋友前来赏读!  发表于 2016-1-7 11:04
谢谢梅边朋友前来赏读!  发表于 2016-1-7 11:04
谢谢梅边朋友前来赏读!  发表于 2016-1-7 11:04
谢谢梅边朋友前来赏读!  发表于 2016-1-7 11:04
谢谢梅边朋友前来赏读!  发表于 2016-1-7 11:0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23:56 , Processed in 0.12478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