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85|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剪裁物象吐心声——吴金松诗歌赏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2-31 02: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高迎春 于 2016-1-5 21:17 编辑

       剪裁物象吐心声——吴金松诗歌赏析        
                        高迎春
  
  宁津县艺术中心副主任吴金松,最近在《山东文学》《宁津文艺》连发诗歌组章,说他是宁津文坛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一点也不为过。2011年,在他任宁津文体局办公室主任的时候,因为征集我的两部散文集代表山东省赴法国参加文化交流年展,因而与他相识。吴金松待人接物朝气蓬勃,言谈举止温文尔雅,办事干练而不失热情,我推测其人定有文学素养。果不其然,在处理完公务,即将离开的时候,他告诉我自己酷爱文学,在新浪建有自己的博客,如果有空闲时间,请我对其作品予以指导为盼。平和的语气,谦逊的姿态,使我从心里已经接受了他这个学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经常通过博客交流创作心得,也偶尔小聚,借酒吐露各自的心声。勤奋耕耘,心摹手追,凭借文学的翅膀,吴金松在文学的天地里,愈飞愈高了。他不但写诗歌,写起散文、小说、杂文和文学评论来,也是得心应手,足见文学底蕴之深厚。
  
  诗歌,讲究意象意蕴,以其隐喻表达情思。一首诗歌有意象,有意蕴,诗歌就像有了生命,风生水起,气象万千。吴金松发表在2015年第九期《山东文学》上的组诗,共计三首。第一首名曰:红蜻蜓。舜汤耕耘过的故园/与甘霖相逢/舒畅亲昵过后/飞来一只美丽的红蜻蜓/我倚着河边榆树冲你微笑/你在我头上曼舞轻盈/雨打湿了你的头巾/炫耀锦衣的精灵/我该把你的忧伤抚平/尾尖那点露珠/无疑是捎来的琼浆玉液。在乡村,有黄蜻蜓,有蓝蜻蜓,有红蜻蜓。在所有的蜻蜓之中,红蜻蜓无疑是最美丽的。它停留在尖尖小荷之上,美术家就将它描绘进画中;它飞舞在牡丹花朵边,摄影师就把它拍摄到底片上;它从学校操场边飞过,红领巾们就会把它定格在心里。雨过天晴,蓝天如洗,泥土湿润,树叶闪金,小河耀银。就在这个时候,一只红蜻蜓翩翩飞来,优美的舞姿,让作者的笑意翘在嘴角,皱在眼角,挂上眉梢。进而,关心你是否被雨滴打伤了头颅,关心你是否被雨滴打湿了衣裳。飞翔的姿态,已经泄露出详情。再仔仔细细打量,尾尖一滴露珠,珍珠一般闪亮。莫非,莫非,你这红色小精灵,是特意捎来了玉液琼浆?作者情绪上的变化,带给读者的是会心的微笑,是甜蜜的慰藉,是楚楚的爱意,是一幅优美绝伦的雨后蜻蜓图。
  
  诗歌,总是通过作者的感情,来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物象。好的诗歌,感情抒发真挚而自然,清新而浏亮,饱含着朴素的大美。更重要的是,好的诗歌总是有着时代的心音,总是与大众有着亲密的血缘关系。吴金松第二首诗歌的标题是:独行者。路旁的酒店/卷帘拉下/斩断喧嚣/昏黄的路灯/聚着几只饮醉的蚊虫/一个疲倦的身影/吟着寂寞伤感的歌/跌跌撞撞/牵动我幽深的伤情/秋风不解人意/寒意袭/眼迷离/一片榆叶滑落脸颊/人生/幻影/亦浮萍。诗歌一开始,便有一组词汇冲击读者眼帘。酒店。卷帘。路灯。就是在这样的街边景观中,作者观察到,有几只饮醉的蚊虫。其实,作者跟读者开了个玩笑。那里是蚊虫啊?是饮醉了酒,如同蚊虫一样活着而平庸的人。脚步踉跄,歌声忧伤,胸无大志,以酒浇愁。一个人影,两个人影,三个人影,一群人影!到底有多少人,已经被生活打败;到底有多少人,已经让鲜活的思想结冰。跌跌撞撞,鼻青脸肿,失去方向。正是这样的人们,牵动了作者的思绪,牵动了作者的伤情。秋风不解人意,秋风吹落黄榆。人生如幻,人生如梦,人生如浮萍。读者读完诗歌,应该扪心自问,人活着,应该惊醒,还是醉梦?应该奋发,还是堕落?思维决定行为,行为揭示结局。
  
  一首诗歌的成功,在于是否有美的意境。意境是情与景的完美统一,是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启示力的形象世界。诗歌的主题,往往通过意境来体现,特别是抒情诗歌,更倚重创造意境,来抒发感情,来反映生活,来感染读者。吴金松的第三首诗歌的标题是:守望,望你能懂。你说明天要远行/去追寻梦里的梦/你说生活它乏味/想去看潮奔浪涌/我一言未发/鼓励的微笑/为你饯行/你走了/我在原地/白天赏花/晚上问月/还有几缕牵挂/伴着那烟絮朦朦/在原地/我守望着/眼角泛起秋露。这一首诗歌,因该是写给距离最近的人,应该是写给心中最爱的人。当爱的激情过后,当轰轰烈烈的婚礼举行之后,日日面对的,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日日面对的,就是工作的繁重与繁忙;生活似乎开始变得寡淡无味,生活似乎开始变得婆婆妈妈。于是,就向往外面多彩的世界,就向往钱塘江倒立的潮头。作者一言未发,却用微笑支持鼓励。其实,这就是爱的理解,这就是爱的深沉。一颗心去了远方,一颗心留在原地,距离可以两颗心分开,也可以产生思念与美丽。尽管,白天有春花芬芳;尽管,夜晚有秋月朦胧。一颗心,仍然会追寻另一颗心的行踪。遥望天涯,遥望海角,遥望牛郎,遥望织女,一颗心仿佛开始变小,一双眼仿佛容易起雾。这一首诗歌,与程琳演唱的《风雨兼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吟咏,赏析,情随境生的氛围,令人拍手,称妙。
  
  诗歌的意境,不管是雄浑大气,还是波澜壮阔;不管是恬淡清新,还是清丽清雅,里面总有生活的影子,里面总有对美的概括与理解。诗歌最欣赏独创性,因为独特才更彰显新颖;诗歌最推崇典型性,因为典型才更彰显个性。请欣赏吴金松在《宁津文艺》刊登的第一首诗歌:冬亦过客。冬伸展懒洋洋的腰/要上场了/这会儿演红脸/拂过生机盎然的柳树/穿过川流不息的街道/除了干脆豪迈/留不下一丝痕迹/我肆意呼吸清凉/沉淀在喉中凝结成晶体/轻轻抬脚/不出一点声音/怕惊醒树叶/也怕留下遗憾/秋只顾得匆匆赶路/此刻或已乘高铁南去/却忘了捎带同伴/这个自私的家伙/让路边的草/泪坠尘埃/也怕留下遗憾/蜷缩在棉壳里的人们/祈祷着春/怀念着秋/却忘了唯有沐浴寒冬/才更纯净/更斑斓/更释然/我想敞开胸怀大喊/要一份温情/索一盘收获/转念间/忽然觉得/何必娇情/何必苛刻/冬也是打前站/雾气灌溉的护城河/缺失了常驻的一辑小舟/遗忘了傲立的一支鱼竿/顿觉伤怀/没有了骨感/罢了,罢了/在雪花会试的前夜/能存一汪清水弥足珍贵/捧一把深秋的水/洗洗脸,洗洗脸只为秀秀冬额/冬啊,您是过客/我也是岁月的过客呵/坦然平凡恬淡/没有成见的拥抱,取暖/点燃我的炽热情感/抹红小姑娘天真的脸/带我回笙歌散尽的大宋吧/垂下帘栊/无尽寻思/纵使那是江南风物/我也不去置换/诗意醉醉的中原冬天。毫无疑问,从时间上看,写的是寒气临门的深秋。或者,步履瞒珊的秋,已经把一只脚迈进了冬天的门槛,而身子却以搭乘高铁南去。怕冷的人,已经提前穿上了御寒棉衣。面对冷水,面对霜雪,面对寒雾,面对朔风,作者坦然接受。仿佛千瓣秋菊,仿佛翠叶青竹,仿佛凌寒侧柏,仿佛铁枝腊梅,任刀风霜剑,含笑屹立。正是这大不畏精神气概,让这一首诗歌沉甸甸,注满平衡节气的力量。
  
  《庄子  天道》云:“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以深刻的辨思哲理,揭示出言与意的差别,并且认为意比言更精妙。就因为言不尽意,论比言可尽意,故而庄子提出“得鱼而忘荃”、“得意而忘言”。所以在文学作品中,追求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味外之味,就成了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请欣赏吴金松在《宁津文艺》刊登的第二首诗歌:寻一份夏的热情收藏。窗外淅淅沥沥/天也总是灰蒙蒙的/这一个月/雨总是光顾这鲁北沃野/算是秋雨吧/凉意透过衣领/打一个寒颤/盼几日秋的枫叶景象/地面滑滑湿湿/楼房也是才出浴的/这一个月/雨总是拥抱这花草树木/算是亲昵吧/舒爽萦绕身旁/问一声秋安/寻一份夏的热情珍藏。云雾蒙蒙的天,淅淅沥沥的天。假如十天甚至半月,人们还可以接受,延长至一个月,一个多月,人们总不见太阳,仿佛就会对季节失去概念,不知是初秋,不知是深秋。树木是雨洗过的,草坪是雨洗过的,甚至一栋栋楼房,也仿佛玉女出浴。阴雨连绵,连绵阴雨。难怪,作者期望收藏一份夏天的热情了。这一首诗歌,意象丰满,一份心思欲说还休,一份期盼欲说又止。其实,作者是巴望着那一轮红日,挤出云层,来照耀大地,来照耀嘉禾,驱散这层层雾霭呢。言为心声,诗为心画。借助诗歌,表达述求。赤子之心,如莹如玉。
  
  吴金松的诗歌,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不可谓尽善尽美。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好在他正值而立好年华,假以时日,他的诗歌一定会更上一层楼。古人云:“法在人,故必学;巧在己,故必悟”。理解此言,持续发力,相信吴金松的诗歌,达到意象万千、玲珑透彻的妙境,就会愈来愈近。

                                                                             2015年12月30日写于迎春堂

通联:山东省宁津县开瑞社区二号楼三单元  高迎春  邮码:253400





红蜻蜓

2#
发表于 2015-12-31 08: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枫落吴江 于 2015-12-31 08:37 编辑

高老师谬赞,晚辈实不敢当,多向各位前辈学习,为提升之根本。感谢勤奋的高老师!
3#
发表于 2015-12-31 08:38 | 只看该作者
诗者与评者的交流,实在是读者大幸!两相对照阅读,获益匪浅。问候祝福!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6:40 | 只看该作者
枫落吴江 发表于 2015-12-31 08:33
高老师谬赞,晚辈实不敢当,多向各位前辈学习,为提升之根本。感谢勤奋的高老师!

进步的根本,在于谦虚,坚持,唯有这两条,才是成功的关键。
5#
发表于 2016-1-2 17:43 | 只看该作者
对作者的作品进行抽丝剥茧的评述,并引经据典,阐述自己对诗的感悟,实在难得。这篇评论有理有据,许多观点新颖独特,读之很是受益,这样的评论厚重难得。拜读学习,问好迎春老师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20:45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5-12-31 08:38
诗者与评者的交流,实在是读者大幸!两相对照阅读,获益匪浅。问候祝福!

谢谢夏冰阅读留言。元旦节日快乐!
7#
发表于 2016-1-4 09:58 | 只看该作者
从意象、情思、意境、语言等角度对作者作品进行剖析,十分深入具体,读之令人启发。问好高老师。
8#
发表于 2016-1-5 18:45 | 只看该作者
边读边赏边析边提领。
颇见鉴力、理解及包容功夫。
9#
发表于 2016-1-5 20:35 | 只看该作者
语言皆美!赞一个!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21:18 | 只看该作者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6-1-2 17:43
对作者的作品进行抽丝剥茧的评述,并引经据典,阐述自己对诗的感悟,实在难得。这篇评论有理有据,许多观点 ...

谢谢你鼓励支持!问好。
11#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21:19 | 只看该作者
剑鸿 发表于 2016-1-4 09:58
从意象、情思、意境、语言等角度对作者作品进行剖析,十分深入具体,读之令人启发。问好高老师。

谢谢阅读留言,问好!
12#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16:17 | 只看该作者
梁星钧 发表于 2016-1-5 18:45
边读边赏边析边提领。
颇见鉴力、理解及包容功夫。

谢谢阅读和鼓励。问好!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7 16:17 | 只看该作者
夜莺 发表于 2016-1-5 20:35
语言皆美!赞一个!

谢谢你的点赞!
14#
发表于 2016-1-8 15:58 | 只看该作者
迎春,边评边论,非常全面,有功力也。
15#
发表于 2016-1-9 16:52 | 只看该作者
好诗又好评,细细品读,颇有收获。好久不见,问候高老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4-11-17 08:24 , Processed in 0.057088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