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537|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乡愁时代的记忆留存——读王新瑛散文集《素影流年》随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7 1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6-1-7 16:39 编辑


乡愁时代的记忆留存
——读王新瑛散文集《素影流年》随感

■刘彦林

    在甘肃作家的庞大阵营中,这几年涌现出了很多的散文写作者,尤其是一些女性作家的散文书写,不仅佳作迭出,而且势头强劲,在国内重要报刊频频亮相,也在名家云集的赛事中屡屡拔得头筹,在我有限的阅读视域中,就有像习习、王琰、刘梅花、赵殷、李萍等人,她们几乎撑持了甘肃散文的半边天空,陇南徽县籍作家王新瑛通过多年磨砺,也跻身其中,并成为这个群体中的佼佼者。

    把散文写作作为主业的王新瑛,已经出版了散文集《心雨》、《行走的影子》,这两本书序言的作者是在陕西乃至全国文艺理论界颇有建树的肖云儒、李星,他们对王新瑛的散文作品多有褒扬,也印证了王新瑛散文书写所达到的高度。最近,王新瑛对近五年来的散文创作进行了梳理,又推出了自己的散文精选集《素影流年》,算是集中呈现出了她的散文力作。阅读收录书中的70多篇作品,可以较全面的知悉和把握王新瑛的散文创作理念、书写自觉诸方面的艺术特征。

    《素影流年》所展示的散文篇章,王新瑛做了有关元素上的集中归类。全书分为四个板块,分别是“记忆乡愁”、“素日闲笔”、“山水相依”、“浮光掠影”,还是依照传统的方式,把素材相关、风格相近的文本收拢一起,既方便人们阅读时对所关涉的对象进行审视、感悟和考量,也便于对书写者的表述特色进行深思、反观和提炼。随着阅读的深入,王新瑛散文所要表达的东西逐一在阅读者的心灵上打上烙痕和印记。其实,这就是散文所具有的魅力之源。

    “记忆乡愁”这一部分的篇什,反映的是当下人们感同身受的集体情感,也是时代变革中世人对故园的特殊记忆,就是通过追记的观察视角,对深刻于脑海的往事进行深情地回望,也对那些在时光雕琢和遗忘的浪尖上即将隐身的事物进行拯救式的挽留,于是古朴甘醇之味和朴素气息融渗在字里行间,具有了给人温婉撼动情感的力量。《乡村罐罐茶》,从极其普通的乡村事物身上,不仅回忆了因之而涤荡在记忆里的亲情往事,也对当地罐罐茶的熬制步骤做了深入浅出的介绍,更对这种蕴含村人淳朴性情和人们美好意愿的行为做了诗意的注解。《生活的琴弦》,依然是对亲情往事的陈述,但却不是对生活迹象原版的白描与勾线,而是通过父亲对待挂面的细节,把生活的隐痛与欣喜融渗其中,显露出了乡村生活留存于记忆的感触和感动。当然,还有对个人心路历程留下注脚的文本,像《望乡》、《清明絮语》、《一个人的中秋节》等,把对故土的一抹情怀流露得一览无遗。这一辑,更重要的是王新瑛通过传统文化寻根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了一些有新意的探索,也凭借自己的笔触对濒临消亡的人文现象进行救赎。《木脑壳唱大戏》,通过卢师傅对木脑壳戏情有独钟的行为,对木脑壳戏的演唱特色,木脑壳的特点和制作,都进行了关怀式的探究,也对卢师傅见证木脑壳戏的兴衰和挽救的努力,给予了颂扬式的赞叹。《唱曲儿》通过一种演唱行为,对河池小曲的发展探根问源,也对小曲的艺术特色进行了总结,更对这种民间艺术的消失传达了担忧。人文关怀,是这类文章的主体色彩。还有,《收成》、《冬日暖阳》、《乡村婚礼》,都关注到人的生存和境遇问题,也是这一辑中较出色的文章。

    “素日闲笔”这一辑中的文章,都是情动于中,并从灵魂深处沉淀后而流淌出的感悟。从《一场花事一场梦》开始,就为这类文章定下了基调,虽然文字层面叙述得轻描淡写,或者是避轻就重地流露,但传达出的却是更深层的意蕴,有对生活琐事的记述,有对路遇景观的描写,有对命运窘况的哀叹,有对人生哲理的叩问,有对现实世界的探询等等,当然,这些内容并非毫无关联,而是互相求证,互相支撑,把诸多对人生命题的体认、顿悟和思虑,透过事物现象之间的碰撞,传达出更多引人思索和值得反刍的话题,使得文本更加具有卓然生花的艺术特征。比较有特色的,像《梅之疏影》、《茶缘》,不但对人的命运进行追问,而且从中折射出的禅机哲理,却是对人生存意义的反诘。《何处是归程》通过旅途的见闻,引发对“家园”的追思和反顾,对“故土”的情怀深切而感人至深。《寻找一支笔》中的“笔”是隐喻式的载体,触动的却是对纷繁人生的茫然和慌乱的心绪。像《三月雪事》、《飘过季节的雪》、《雪夜守灵》等和季节有关的几篇,并不是单纯描绘风景,而是融渗着内心的感动和隐痛。《几许怀念在心中》写的是对一位文坛长者去世后的怀念和感恩,情真意深。此外,《季节之外》、《时光落满灰尘》这两组短章,传达出了另一种叙事格调,前者表达的是“秋夜,梦难眠”、“冬日远行”、“人在旅途”的思绪,后者是如“告别2010”、“岁末,夜静”、“年已去,又添岁”的思索,其实更主要的是真实心理脉搏的外显,而这些恰巧传递出了在时光隧道中,所发出的最真切也最贴近灵魂的话语,潜藏其中的是她对生活对人生对命运的思考,其中的深意需要阅读者细心体察和耐心品咂。

    “山水相依”这一辑,收录的是王新瑛寄情山水的文本。这类文章,按照传统的写作路子容易落入旧窠,的确很难推陈出新,王新瑛在书写时尽量另辟蹊径,采取绕道迂回的表现形式,对描写手法进行了必要的创新,并没有停留在表面形象描绘的层面上,而是附着了个人的观察感悟和生命体验,因此,在她笔下的秀美山水、人文景观、一草一木、鸟鱼花卉等,便具有了别样而卓然生辉的光泽。像《走过西关老街》、《五阳路散笔》、《过高楼山》、《走过灵官峡》、《夜上鸡峰山》、《拜谒北禅寺》、《火焰山听蝉》、《秋染五徵窑》、《雨中登凤山》等,是其中书写角度比较特别的借景抒情的佳作。《走过西关老街》,通过“木楼”这一参照物,采取追忆和情景再现的方式,呈现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忆,传达对逝去岁月的念念不忘,对埋藏心底的这一温暖之源深切怀念。《过高楼山》,通过旅途景物的刺激,激活了一段在生命之河里容易被忽略的情态,而“高楼山”这一载体却折射出她对生活现实的喟叹。《醉在白马山寨》,记录的是白马人独特的春节习俗和淳朴的民风,让我们感知到了她对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传统的忧患和担心。《走过灵官峡》,虽是匆匆而过,但留存在她心灵上的镜像,却具有多重色调的唯美和绝卓,而反映出的是她描摹风景之美的笔力,以及她传递内心感受的表娴熟技巧。《夜上鸡峰山》,写的是夜色下的鸡峰山胜景,一个“夜”字,鉴别出观察视角的别样;《雨中登凤山》,写的是烟雨迷蒙时的凤山秀美,一个“雨”字,为描写对象营造出了朦胧之美的氛围;《火焰山听蝉》,摆脱了对自然景物的纯粹描写和寺庙文化的粗线勾勒,而是通过“听”的角度对“蝉”音聆听,显示出作者在表现手法上求新求变的实践和所折射出的表达效应。当然,其余几篇也各有特色,文章篇幅虽短,却并不逊色。

    “浮光掠影”这一辑,王新瑛将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疆域。王新瑛记游文章的书写,其优势还得益于她“是一位执着的摄影人”(毛树林语)。她以摄影者的角度观察,以散文家的角度书写,二者的有机结合,便在她笔下诞生出了与众不同的游记类美文。《梦游漓江》,通过孩提时代课本上《桂林山水》做引子,进而对游历漓江的情景进行记述,有惊叹,也有感念;《七夕,艳遇丽江》,写的是与漓江美景的心灵“艳遇”,也有对当地民俗民风的补记;《赶着人潮去九寨》、《西双版纳漫笔》和《南宁印象》,也不是表层的名胜风景的描写,而是从景点各自特点入手,进行艺术地呈现。而《青海散记》、《在草原的云朵下行走》和《西欧日记》是这一辑中的精品。《青海散记》,通过“走亲戚”、“人﹒心﹒佛”、“ 寺院﹒学校”三个篇章,写出了关乎人的境遇和生存的重要命题,而诸多的细节更能触动阅读者的感念。《在草原的云朵下行走》以五个组章的形式,写到和草原的相遇和怜爱,写到了对草原日出的朝拜,写到了在红山军马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也有通过草原风景,以及像蓝齐格格等人的生存状态,也对草原元素进行了深度挖掘,使得这篇文章内涵丰厚,主旨观点明晰。《西欧日记》是其中的重头戏,写的是异国他乡的景观和风情,尽管有两万多字,但由于书写的是她个人视野里的“西欧”,而且避开了惯常的直观描写来进行“特写式”的呈示,对苏黎世、罗马、梵蒂冈、佛罗伦萨、威尼斯、米兰、琉森、因特拉肯、阿尔卑斯山、斯图加特、凡尔赛宫、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卢浮宫”等著名景观展开细致描绘,并穿插了异域的风情和趣事,使得这篇读起来并不生涩冗长。

    总之,王新瑛的散文书写,已经形成了较有特色的叙事风格,她的散文写作已经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实绩,而且也呈现出精进和上升的趋势,在甘肃女性散文家阵营中为自己夺得一席之地。至此,为她的书写喝彩之余,也期待她在散文写作的道路上不断汲取有益营养,不断拓展散文书写的外延,不断续写新的创作业绩,为甘肃文坛再添新的光彩。

2#
发表于 2016-1-7 16:16 | 只看该作者
对一部散文精选集,逐辑评论解读,概括之中见精细,带给读者以惊喜。


(为)她的书写喝彩之余,
3#
发表于 2016-1-10 22:23 | 只看该作者
好久没来了首先问好各位版主、文友!
4#
发表于 2016-1-10 22:27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林是我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他的评论有理有据,不亏是大手笔!先踩一下明天再来学习!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0:05 | 只看该作者
高迎春 发表于 2016-1-7 16:16
对一部散文精选集,逐辑评论解读,概括之中见精细,带给读者以惊喜。

谢谢高版主的评阅和悉心指导。遗漏文字,已做补充。祝好。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1 10: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彦林 于 2016-1-11 10:14 编辑
肖娴 发表于 2016-1-10 22:27
刘彦林是我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他的评论有理有据,不亏是大手笔!先踩一下明天再来学习!

谢谢肖大姐的关注。我的只能算读后感,不敢称为评论。至于入评论协会,只能是凑个数吧。问好。
7#
发表于 2016-1-11 10:4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大作,又认识了一位作家,知道了一本好书。
8#
发表于 2016-1-11 20:58 | 只看该作者
甘肃是散文大省,我前不久解读了甘肃省的诗歌,感到波澜壮阔啊
9#
发表于 2016-1-11 20:58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没有读过这位作家的作品,但是能看出来,他是一位接地气的作家。
10#
发表于 2016-1-11 21:36 | 只看该作者
刘老师不但诗歌写得好,点评也这般大气、精彩。从这篇评论中,可以感知这本散文集的大气,深沉,以及真挚的情感。

问好刘老师,学习您的精彩。
11#
发表于 2016-1-12 09:13 | 只看该作者
大气。沉稳。分辑而论。体现了一种高端认识及其体悟。
12#
发表于 2016-1-12 09:16 | 只看该作者
蝶小妖 发表于 2016-1-11 21:36
刘老师不但诗歌写得好,点评也这般大气、精彩。从这篇评论中,可以感知这本散文集的大气,深沉,以及真挚的 ...

想到一起了,不过我没有先看你这个哈。我读写东西有个习惯,自己独立写了,才看看别人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9:50 | 只看该作者
虞城传奇 发表于 2016-1-11 10:40
学习大作,又认识了一位作家,知道了一本好书。

谢谢您的关注,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9:50 | 只看该作者
虞城传奇 发表于 2016-1-11 10:40
学习大作,又认识了一位作家,知道了一本好书。

谢谢您的关注,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09:51 | 只看该作者
王克楠 发表于 2016-1-11 20:58
虽然没有读过这位作家的作品,但是能看出来,他是一位接地气的作家。

谢谢克楠老师关注拙作。对于评论,我还要多向您学习呢。祝您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1-1 12:55 , Processed in 0.095476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