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56|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满城尽飘腊肉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8 17:1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9 编辑 <br /><br />
满城尽飘腊肉香

    冬日暖阳下,行走在小城的大街小巷,看到许多人家的墙角或阳台上挂满了各式腊肉,一些打着农家菜招牌的饭店,门口晒着一串串的腊味:颜色深红的是腊肉;红白相间的是香肠,淡黄色的是咸鸡咸鸭,黑色的是肫肝和鸭脚包,这些腊味成了饭店的招牌,走到近处,一股香味扑鼻而来,看着这些腊肉,便有去饭店里一饱口福之欲。腊肉,是舌尖上的美味,是冬日里的倾城之恋。

    我的家乡是千年古城,杀猪过年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而腊味是迎新年,好越冬的佳品,肉能天天吃,又不能天天杀猪,人们就想出了将肉腌制起来的办法,因在腊月里腌制,又称腊肉。加工办法很简单,将盐和花椒在锅里翻炒,待花椒炒出了香味,盐变成略焦黄色,盛出来晾凉了便可用。请卖肉的在肉皮上用尖刀戳好洞眼,买回来的肉不能洗,直接用炒出来的盐在肉上抹匀,放在钵里摆好,或用石头压起来,过两三天翻一下,腌制十几天后,拿出来沥水,穿绳晒干,便可食用了。还有用烟熏的,酱油泡的,适合各地人们需求。

    欧阳修说:“腊月年光如激浪”。腊月是最让人期盼的月份,幼小的我对“过年”可以穿新衣、吃美食,是漫长而快乐的等待过程。记得在用“票证”的年代,肉票的供应只能使全家人偶尔打个牙祭,父亲总在大年三十变戏法似的拿出一块腊肉或咸鱼,实在不行腌一块狗肉,尽量让过年的餐桌上丰盛一些。咸鱼与切成几瓣的皮蛋及咸菜配成一碗,腊肉切得薄薄的,上锅蒸时碟子里垫上芜湖人最喜欢的千张丝,热气腾腾地满屋弥散着香味,一只黄泥小炉,炭火红通通地散放出暖意。不用招呼孩子们便咽着口水拥了向桌边。挟起一块薄如蝉翼般的肉片,肥肉晶亮透明不腻,回味绵长,瘦肉质感爽口、喷香化渣;放到嘴里没等砸出味来,已经下了肚,禁不住又将筷子伸进碗里。母亲总是推托瘦肉塞牙,尽在素菜碗里划拉,父亲说自己以前经常吃,开我们的玩笑说我们像馋猫,张着油乎乎的小嘴我们不好意思地笑,屋檐的冰柱随着笑声跌落,又长一岁了,父母殷切期望在谆谆教导中,在充满爱意的眼光中。那时年岁小,不能理解大人的心,想起来心疼得流血。“子欲孝而亲不待”啊,如今肉可以随便吃,父母却再也见不到了。

    父亲曾告诉我们,在老家,谁家的媳妇会过日子,得看孩子碗里的菜。春季家里有腊肉吃,那是一般的人家,三伏天有腊肉吃,那是比较会过,只有寒露过后,家里房梁上还挂着腊肉,能接上下一年初冬新腊肉出来,那才叫真正的能干。家里的儿子找媳妇,女儿找婆家,这算得上一个优势。媒婆会对女方家说,他们家一年四季都有腊肉吃,女儿嫁过去是糠箩掉到米箩里了,或者以后他们家不用孩子养老之类的话。可是父亲却在十几岁时,腌腊肉的季节,离开家乡自己外出讨生活,再也没有回去与亲人团聚,后来生了我们,才回老家给老人们上坟。

    外婆给我讲过一个故事,有一家造房子,天天给工匠师傅杀鸡宰鸭的,吃得师傅们很欢喜,做事也格外的尽心,只是有一点不满意,就是大师傅最喜欢吃的鸡肫从来见不到,待房子完工结算完工钱,师傅和主家很客气地告别走了,这时女主人从后面赶上来,提着一挂咸肫递给大师傅,大师傅愣住了,这家人太有心了,怕师傅回家没菜吃,特意将肫腌制起来送给他带回家!大师傅羞愧地掩饰着说,忘记一样工具在房顶上了,便搬梯子上房取了下来,中国人做房子是讲风水的,这个师傅在房顶上做了手脚,谁知这家人这样的厚道待人,他赶快上房将这件害人的东西取了下来,外婆给我讲这个故事,就是让我对人要忠诚,这故事使我受用一辈子。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江南的春天,各种野菜葳蕤茂盛。小城里的人们去郊外踏青顺便采摘野菜。芦蒿上市的季节,将腊肉切成丝,芦蒿去头尾掐成寸段,配上香干辣椒丝,热锅热油,不用什么调料,翻炒三两下便可盛上桌,深红的腊肉,嫩绿的芦蒿,鲜红的辣椒,酱色的香干,色、香、味、形俱全,可佐饭,亦可当下酒菜;或将冬瓜切成块,切点腊肉片,不用放盐,烧出来的汤色泽雪白,冬瓜便有肉的味道,好吃还可防暑降温,病人吃了可利尿;父亲做的腊肉糯米饭是孩子们的最爱,每人都能来几碗,那油滋滋的饭米粒,香喷喷地三两口碗便见底,此刻女孩儿们巾帼绝不让须眉;烧排骨汤,里面放上一块腌制的猪肝,更是一绝,平时猪肝须急火快炒才不老,但做汤的咸肝,炖的时间再长吃起来还是嫩嫩的;如今腊味品种太多了,就来个腊味合蒸尝鲜;孩子小的时候,有时工作忙来不及做菜,便切段香肠,或者斩几块咸鸡咸鸭,在饭锅里蒸了,加个素菜,一样把孩子养得壮实。腊肉烧咸鱼,是芜湖人最喜欢的一道美食,一道传统的待客菜肴。腊肉百搭,可以和各种荤素菜品一起煎炒烹炸炖,做成美味菜肴,吃上这样的腊味,可以让异乡的游子拉近距离。

    乡愁是味觉上的思念,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故乡的食物有无限的怀念。孩子在上海定居,大城市啥都有,还是喜欢家乡的腊肉。香肠灌好了,肉和青鱼也起卤了,待全部晾得差不多,就给孩子快递去,寄去的不仅是腊肉,还有家乡的味道,长辈的心意,亲情的延伸,更是人生的回味。



2#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9 编辑 <br /><br />谨以此帖拜谒中财论坛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经李幼谦老师介绍,阳光静静来此向各位老师学习。
祝李幼谦老师和各位老师们冬日安康,阖家幸福。

3#
发表于 2016-1-8 20: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9 编辑 <br /><br />谨以此帖拜谒中财论坛的各位领导和老师们,经李幼谦老师介绍,阳光静静来此向各位老师学习。
祝李幼谦老师 ...[/quote]
刚来看看就遇到您了

4#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21: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9 编辑 <br /><br />刚来看看就遇到您了[/quote]
哈,问好,握手,都是李老师引领的好。

5#
发表于 2016-1-9 2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9 编辑 <br /><br />读了阳光的腊肉,才知原来腊肉的盐还要用花椒炒的。介绍详尽而不啰嗦,生动中带着浓浓的乡愁。

6#
发表于 2016-1-9 22: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9 编辑 <br /><br />这一份腊肉让人感觉齿间溢香,仿佛真的食到看到一般。料理精制,食材精制,更有一种人间烟火的尘香。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5: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9 编辑 <br /><br />读了阳光的腊肉,才知原来腊肉的盐还要用花椒炒的。介绍详尽而不啰嗦,生动中带着浓浓的乡愁。[/quote]
谢谢梦儿来读,问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15: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9 编辑 <br /><br />这一份腊肉让人感觉齿间溢香,仿佛真的食到看到一般。料理精制,食材精制,更有一种人间烟火的尘香。[/quote]
谢谢木门长子老师关注,问好。

9#
发表于 2016-1-12 15: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0 编辑 <br /><br />听说和见识过腊肉,本文形象地描述了冬季、过年有关腊肉的生活场景,从风俗到日常生活的内涵,进行了认知性的叙述和描写,散发出浓郁的生活和人文气息。

10#
发表于 2016-1-13 10: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0 编辑 <br /><br />腊肉之于勤劳人家,应该是忠诚吧。
喜欢文字里信手拓展出来的意蕴。

11#
发表于 2016-1-13 1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0 编辑 <br /><br />腊肉是地域,是乡情,是亲情。文字叙述从容,既有细腻的描述,又有对生活的朴素认知。拜读,问好!

12#
发表于 2016-1-17 12:53 | 只看该作者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6-1-13 14:21
腊肉是地域,是乡情,是亲情。文字叙述从容,既有细腻的描述,又有对生活的朴素认知。拜读,问好!

腊肉腊香,谁都喜欢,看来阳光好友也是个美食专家。木匠做法子的事,我们这里也有,的确对我们如何诚实做人很有启发!问好!遥握!
1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5:16 | 只看该作者
房子 发表于 2016-1-12 15:20
听说和见识过腊肉,本文形象地描述了冬季、过年有关腊肉的生活场景,从风俗到日常生活的内涵,进行了认知性 ...

谢谢房子版主关注,问好。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5:16 | 只看该作者
何也 发表于 2016-1-13 10:09
腊肉之于勤劳人家,应该是忠诚吧。
喜欢文字里信手拓展出来的意蕴。

无论贫富,我想腊肉都是居家过日子人必备的吧。
谢谢何也老师来读,阳光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17 15:17 | 只看该作者
澧水寒儒 发表于 2016-1-13 14:21
腊肉是地域,是乡情,是亲情。文字叙述从容,既有细腻的描述,又有对生活的朴素认知。拜读,问好!

谢谢澧水老师关注,阳光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21:39 , Processed in 0.125369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