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虞城传奇 于 2016-1-12 19:31 编辑
在“中财”结识了各路高手,我很高兴,更高兴的是在“中财”偶遇了同乡薄暮老师,最高兴的当是有幸品读薄暮老师的精品散文《书台一枝梅》。
题中的“书台”非指书桌,而是家乡的名胜古迹,名为书台公园。相传六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曾经隐居在此,每日读书和钻研学问,“读书台”因此得名。 因寒冬“皓雪映梅”名闻遐迩的“书台积雪”乃是虞山十八景之一,属父老乡亲常留连休闲,探幽逸兴之好去处。薄暮老师的书台一行,不仅在淡淡散逸的书香气韵中品味了腊梅的温润淡雅以及暗香浮动,而且由此生发开去,联想到了此地往事,更从中体悟了生命的真谛。文学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薄暮老师一次闲散之行即收获如此佳作,再一次验证了这个颠簸不破的真理,当然也顺便展现了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与敏锐的选材触觉。
文章开头就给读者营造了一副美轮美奂的“腊梅横空图”。以满是书香韵味的书台公园为图画底色,以一尘不染的蓝天为背景,以一枝横空出世的腊梅为主体,辅以暖暖的冬阳普照大地为衬托,还有淡淡幽香于其间浮动。此情此景,醉了自己的同时也醉了他人,让读者于不觉中陶然于文字营造的氛围里不愿自拔。读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李清照的《如梦令》,其间有句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比对此处,两者虽冬夏有别,醉各有因,可情却如出一辙,全都沉醉在美的享受中了。
由眼前自然勾勒成的腊梅图转而联想到十几年前于此处遇见的一副水粉画腊梅图,作者于不觉中完成了景与人,境与事的转换衔接,自然天成,十分巧妙。
随着闲雅的笔触铺陈,一件陈年往事在读者眼前缓缓展开。作者以寻找幽香来源为线索,以笔代目逐次掠过提前开放的迎春花、缀满红果的金银木、上下翻飞的小山雀,最后终于找到了幽香的来源,那枝屋檐下伸展开去的怒放腊梅。还循声找到事件的主角----那个在一旁古亭里专心作画的姑娘。她正以这株腊梅为范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潜心作画呢。
姑娘身前的纸张表明了她的身份与来意,她是一名本市大专院校的三年级美术生,想以精心绘就的画作换点回家的车钱,当然能多些收入跟家人表表孝心更好。寥寥数语,但极为精到,一个寒门学子的形象跃然纸上。显然,这个姑娘颇具才华,我们可以从老师的文字里窥见她的绘画功力。尤其是作重点描述的那副以藏青色《论语》为背景的《经书梅花图》,更显精致与高远。在描述此画作时,老师也向我们展示了精湛的文字功力。试摘录几句共赏:“一株腊梅像被风吹落上去似的,随意,轻灵,色泽自然。这画的意境,可遇而不可求,这种美,蕴含着禅的清灵神韵。”这里的“落”之一字用得极为神妙,将姑娘的绘画才华表现得淋漓尽致,也为后文大家的求购埋下了伏笔。
这些作品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也吸引了作者的目光,还引起了专业人士的注意。后文提及的那位买花赠书的老者,应该就是专业人士了。老人须发如银,属年高德劭之辈。他给了姑娘50元购画,应该在表示此画不错,有赞誉的意思在里头;赠送《美学散步》一书,当是提携之意。遇可造之才,遂指点一二,此高人行径也。作者在文中也是这般描述:“他穿着得体,气质儒雅,一派学者风范。”得遇高人认可指点,姑娘无疑是幸运的,所以她“激动得几乎跳起来”“开心地笑了”,还“连声道谢”。
这里,薄暮老师提及了一个细节,她心旌摇曳,把手伸进口袋,犹豫着,该出多少钱收藏此幅画作。显然,她也被这个姑娘以及这幅画作深深打动,很想出钱买下。至于为何“犹豫”,作者没有交代。笔者猜度,当不是为了计较钱的得失,虽然那会儿的钱的确比现在值钱,但不至于为几个小钱而犹豫。她是在犹豫着怎么做才能显得更尊重那个画画的姑娘。细致的笔触,体现了丰富细腻的心理,看似随意,实则有心。也正是这一“犹豫”,才给了后来者,也就是那位老先生购画的机会,文章情节也就在这里实现了自然过渡。
文章一路展示了梅花的美,从眼前的腊梅之美,进而写到画中的腊梅之美,也适度展现了具有梅花般品格的人之美,姑娘贫苦中孜孜求学之美,老人主动提携后辈之美,这些都和谐地统一在了“梅”这一主干上。
之后呢?作者笔锋一转,又从画中梅转入到了心中梅。从老人所赠书本的名字“美学散步”说开去,写到了自己的探究,由于好奇心对老人身份的探究与对这本书本身的探究。在上文的这件事里,大有收获的除了那位姑娘,当然还有作者自己。她特意去新华书店找来这书细细研读,并以此书的精髓来指导自己的文学创作,用文字来诠释何为“美学散步”。就像这句:“文学艺术将宗教与哲学囊之入怀,用其理性而睿智的语言来分析美之所以为美。”,对作者、对任何一个文字爱好者而言,这都是金科玉律。
“心中有梅”其实就是“人应如梅”。薄暮老师要做的,就是像梅花一般温润而清香的人。文章以有序高飞的鸽子飞向影影绰绰的春天为结,意境高远,余味无穷,巧妙地将整篇文章凝成一幅隽永的画作,馨香长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