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618|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水,作家秦岭心中的情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1-17 23:5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  
  “一滴水也是一条生命”,“渭河是一碗汤”,这些出自西北汉子---一位思想型作家秦岭之口的经典名言,让我不禁对“水”这一滋润万物生长的精灵,又多了几分敬畏之情。
  
  一直以来我非常喜欢看秦岭老师的文字,他的绝大多数作品的字里行间不仅洋溢着难以忘怀的故乡情结,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那就是秦岭老师对水有着解不开的情结。
  
  众所周知,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小在甘肃天水农村长大的秦岭老师,对于水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和独具慧眼的感恩情怀,他对于水资源严重紧缺的境况有着刻骨铭心的感受,这一点从他的一篇篇作品中便可细细品味到。
  
  秦岭老师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在水一方》,作家们普遍认为,作品反映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的现状,展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带给广大农民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变化,尤为可贵的是,作品对历史背景、社会变革和乡村变迁的思考,体现了文学和社会的多重价值。可见秦岭老师对于水的先知先觉是如此高人一等了。
  
  这部集担当和智慧为一体的《在水一方》,是我国第一部全面反映饮水安全的文学作品,这本书倾注了秦岭老师的大量心血。2012年5月底以来,秦岭老师历时48天,挖掘出关于我国农村饮水安全方面的素材,先后深入重庆、贵州、广西、云南、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市的210多个乡村,采访了当地的水利干部、农民400多人,整理相关资料近百万字,最终成书《在水一方》。作品融政论与故事为一炉,借助历史、地理和人文等元素,着重讲述老百姓的饮水话题,丰富了水文化的真正内涵。书稿出来后,曾相继有五家出版社争相出版,足见作品的珍贵之处。
  
  作为中国农村饮水安全的第一个文学书写者,秦岭老师也曾经在不同的媒体讲述了自己用“42码的脚丫子丈量中国农村饮水安全与饮水安全工程”时的激动心情和难忘故事。他认为,每一段水利历史斑驳陆离的印痕、每一处饮水工程背后的故事、每一个家族因水而引发的兴衰、每一位村民述说的家长里短,常常让他欲罢不能。他的笔记本里至今还保存了30多个普通水利人、司机、村民的姓名,是他们无怨无悔地陪伴着他翻山越岭走村串巷……他们提供线索的每一个电话,都是一份诚恳和责任,让他关于一滴水的文字更加靠近文学的安全。可见,秦岭老师一直胸怀天下沧桑,时刻关注着百姓的民生,关心百姓的生活饮水安全,令人敬佩有加。
  
  苍天之下,大地之上。看似不起眼的一滴水,却能折射出万丈光芒和生命的美丽。
  
  用秦岭老师的话说,一滴水吸附着他文学神经上萌动的良知和冲动。小小的一滴水,在安全与不安全之间,咆哮如大海,沉重如青天。这是一份血浓于水的生活与文学的双重记忆,其中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生存以及人与梦想的所有背景,铺展开来,竟是一滴水。
  
  一滴水和百姓平实的日子一样有着解不开的情结,面对那种与生俱来的坚实和深奥,秦岭老师告诫自己,只要迈出,就必须义无反顾。
  
  秦岭老师在考察水资源安全期间,尽管曾经享誉海内外的黄果树瀑布近在咫尺,风光旖旎的桂林山水仅一步之遥,壮观神奇的西夏王陵就在眼前,但他都无暇靠近或者无意接近。在他眼里,农家自来水,才是最美的风景。
  
  秦岭老师几乎在他的每一篇作品里把水这一生命之源演绎得淋漓尽致,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在《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这部小说中,秦岭老师以“水”作为背景来思考中国农村的现实现状,他在“人无我有”中寻找到了切入点,给我们讲述了人和狐疑因为干旱缺水相互悲悯、相互体恤、相互救赎的感人故事。为了一口水,人性与兽性的默契与回归在女人和狐狸的那个上午演变为万物生存永恒的秘籍,从而折射出了人与人、人与兽、人与自然之间一种弥足珍贵的怜悯、呵护、温暖与真诚。
  
  秦岭老师对于生命赖以生存的每一滴水有着很深切的体会。
  
  在《血管》这篇作品里,秦岭老师写道,“在西安,一位据说是亿万富翁的老板给我感慨的时候,他正端起脸盆,像古老的卖油翁一样,把洗过头的水轻轻注入一个塑料桶里。这水,还可用来冲马桶。”这一与其身份极不相称的细节,让他怦然心动。由此可见,一滴水,在关中汉子身上获得了尊严。
  
  秦岭老师在《渭河是一碗汤》这篇作品里,把渭河比作一碗汤,喝上,啥都有了;喝不上,啥都没了。有了一口水,就有一株苗,就有一缕炊烟,就有一碗汤,就有生命的指望。如此比喻,真的令人折服。
  
  一滴水就是一条生命。秦岭老师视每一滴水恩重如山,甚至比血看得还珍贵。
  
  水,永远是秦岭老师心中的情结。
  
  

7063349_215905753765_2.jpg (205.92 KB, 下载次数: 1164)

7063349_215905753765_2.jpg
2#
发表于 2016-1-18 07: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一篇关于文字的解读,见真见情,有理有据。
拜读。

3#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11: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一篇关于文字的解读,见真见情,有理有据。
拜读。[/quote]
谢谢版主的精彩点评和鼓励,问好,遥握!

4#
发表于 2016-1-18 12: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王老师的描写细腻,动情

5#
发表于 2016-1-18 14: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解读文字,由水生发的对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认知,形象而蕴含人生哲理。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2: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王老师的描写细腻,动情[/quote]
谢谢小欧老师的鼓励,问好!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18 22: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解读文字,由水生发的对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认知,形象而蕴含人生哲理。[/quote]
谢谢版主的鼓励和精彩点评,问好!

8#
发表于 2016-1-19 1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水韵人生,水质解读,与他与你都是收益。文字质感,表达也算丰盈,问好。

9#
发表于 2016-1-19 17: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一滴水也是一条生命”,“渭河是一碗汤”,很精彩的体认。
秦岭的文章读过一些,也对其的博客经常关注。通过这篇文章,更深的认识秦岭,幸甚。

10#
发表于 2016-1-19 17: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立足于作家的作品,提炼出水的精神和内涵!

11#
发表于 2016-1-19 18: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1:57 编辑 <br /><br /> 秦岭老师在《渭河是一碗汤》这篇作品里,把渭河比作一碗汤,喝上,啥都有了;喝不上,啥都没了。有了一口水,就有一株苗,就有一缕炊烟,就有一碗汤,就有生命的指望。如此比喻,真的令人折服。
触动人心的情怀。

12#
发表于 2016-1-19 18:27 | 只看该作者
13#
发表于 2016-1-19 18:29 | 只看该作者
像是我们陕西的作家。
“每一位村民述说的家长里短,常常让他欲罢不能。她的笔记本里至今还保存了30多个普通水利人、司机、村民的姓名……”
是这个“他”吧。
14#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7:17 | 只看该作者
木门长子 发表于 2016-1-19 11:05
水韵人生,水质解读,与他与你都是收益。文字质感,表达也算丰盈,问好。

感谢版主的精彩解读,问好!
15#
 楼主| 发表于 2016-1-20 17:20 | 只看该作者
摇曳风铃 发表于 2016-1-19 18:29
像是我们陕西的作家。
“每一位村民述说的家长里短,常常让他欲罢不能。她的笔记本里至今还保存了30多个普 ...

作家是甘肃人,很欣赏他厚重的文笔。感谢好友的关注和热心指正!问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21:34 , Processed in 0.18336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