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标题: 杂说诗三百之十五 《采蘋》的待嫁女祭祖风俗 [打印本页]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8 13:48
标题: 杂说诗三百之十五 《采蘋》的待嫁女祭祖风俗
本帖最后由 lvhq018 于 2016-1-28 13:49 编辑

于以采蘋?南涧之滨。于以采藻?于彼行潦。
于以盛之?维筐及筥。于以湘之?维锜及釜。
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谁其尸之?有齐季女。


        《诗经》之所以为经,不但与它承载着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形态、价值观念有关,也与它包含着极大的周朝社会的生产生活状态及风土人情密不可分。整部《诗经》,其实也是西周时期社会生活状态的全方位速写。正因为如此,才让我们觉得自己离祖先如此之近。读着《诗经》,我们仿佛能看见两千五百年前的先人亲切地给我们做着示范。《采蘋》也不例外。

    《采蘋》以六问六答谋篇布局,一问紧似一问,步步深入,环环相扣,致“有齐季女”戛然而止,简洁明了,展示了士大夫家祭的完整过程:到哪采蘋?南山涧水旁。到哪采藻?路边积水沟。用什么盛装?方筐和圆筐。用什么煮?三足锅和圆锅。祭品放在哪?宗庙窗户下。谁是主祭人?肃穆小姑娘。是不是通俗易懂?但我们真懂了吗?其实诗里蕴藏着海量信息。

    首先,我们知道了西周时期盛物器具有方筐及圆筥,从《采蘋》出自《召南》看,编筐材料应是江汉一带盛产的竹。我们还知道了做饭用的器具有三足的锜和圆底的釜。这些器物仍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在佩服祖先的智慧的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三千年前的祖先并不遥远。

    其次,我们知道了蘋藻可以食吃,而且可以用来祭祀。《左传·隐公三年》可以证之:“苟有明信,涧溪沼沚之毛,苹蘩蕰藻之菜,筐筥锜釜之器,潢污行潦之水,可荐于鬼神,可羞于王公。“我们从《召南·采蘩》也可以得到证明。而《采蘩》讲的是公侯之祭,王公贵族都以贱食陋器祭祖,平民百姓更能,关键是“明信”!周朝祭祀重虔诚轻器物以及节俭风尚可见一斑。

    第三,我们知道了周朝祭祀是有层次的,天子祭天地,公侯祭社稷,士大夫及百姓祭己之宗庙。 《毛传》有云:“宗室,大宗之庙也。大夫、士祭于宗室,奠于牖下。”此可以佐证本诗所叙为士大夫家祭。另外,我们也知道了周朝女子可以参与祭祀。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当时女子的社会地位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低。

    这些并不是《采蘋》描述的重点。为什么要祭祖?这才是关键。凡祭,都有祈福、追思、感恩的含义。从《采蘋》中我们看到,祭祀的主角是少女。前面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少女主祭服务的。这是什么风俗?问题出在“尸” 上。上古时期凡祭祖应有“尸”。尸是是代替死者受祭的活人,祭祖时看不见祖宗,心里总是空落落的,于是将活人或立或坐于庙堂之上,代替祖宗受祭。尸主的人选按昭穆之序选取,爷孙为同昭穆。比如,祭祀爷爷,由孙子充当尸主。“尸”本属象形字,如一人端坐于椅子上。而死人之尸应为“屍”,我们今天的误解,都是简化字惹的祸,当然也与后来为方便以祖宗牌位代替尸主不无关系。如此,问题也来了:尸主怎么可能是少女呢?女子作为尸主,一定是孙媳妇(代表祖母),不可能是“季女”。还是那句话:《诗经》没错,一定是我们没弄清原委。

    古代祭、奠并不相同。我们注意到,诗中用“奠” 而不是“祭”,这不是随便用的。奠的意思是赠礼,在供桌上设置供品、酒席祭拜;而祭的意思是祭拜的仪式。从隆重程度上讲,执酒洒地以享逝者谓之“奠”;灵前摆三牲(猪羊牛),谓之“祭”;无物,仅仅表示怀念者,谓之“悼”,可见祭的级别最高;奠无尸而祭有尸。那么诗中的“尸”显然不是“尸主”的“尸”,而是“执掌,主持”的意思。至此,一切便顺理成章了。对于《采蘋》的争论和质疑,应源自我们祭、奠不分。简化字让我们丧失了对以象形为主的许多汉字本意的认识,今天笼统地表达也使我们与祖先隔了一层更厚的墙。何止祭、奠不分,现在我们衣裳不分、沐浴不分、筐筥不分、锜釜不分、冠冕不分、凤凰不分、饕餮不分、卒死不分、桎梏不分、弑杀不分、巫觋不分、社稷不分、魑魅魍魉不分、蟊贼不分。。。汉字的辉煌在我们笼统和懒惰的使用中,正在丧失它应有的魅力,因为我们经常不能用一个字去精准表达一件事物,只能不断地加定语,使汉语逐渐啰嗦起来。言归正传。结合《礼记·昏义》所言:“妇人先嫁三月,。。。教于宗室。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教成之祭,牲用鱼,芼之以蘋藻,所以成妇顺也。”正与《采蘋》所叙之事吻合。所以,《采蘋》描绘的,是待嫁女奠祭祖宗之风俗和礼仪。《采蘋》被选入《诗经》,实际上是对南蛮之地的人们受文王教化而懂礼仪的肯定和赞美。

    这是负责任的做法。姑娘就要嫁到婆家了,应该收敛天真烂漫的性情,学会为人妇的本分,担负相应的社会职责。言谈举止要有教养,家庭内务样样精通,对公婆要尽孝道,对丈夫要和顺,还要懂得繁育后代是自己的天职。做得好,自己在婆家有地位,也证明自己是正经人家出来的,父母脸上也有光彩;做得不好,自己受害不说,父母及家庭也抬不起头。所以这些成妇之礼一定要在宗室教、在宗室学,以示极其重视。对少女而言,学于宗室,更具有神圣和宗法意义,如今天的发誓。就当时的社会状况看,其实是给少女带了一个紧箍咒,因为她今后的行为有祖宗和神灵注视着,那么,即使她有恶心,也万万不敢有恶行。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人认为这是对妇女的摧残,难道教人向善,约束人作恶是摧残?

    当父母认为孩子已经懂事,即行教成之祭。古时男子祭祀走正门,女子祭祀只能由窗口送入祭品,故《采蘋》有“宗室牖下”之语。我们更愿意相信蘋藻是少女辛辛苦苦自己采回来的,也是自己煮熟的,因为这更能体现其虔诚之心。还有一个重要事件就是,少女15-20岁,应举行“笄礼”仪式。《仪礼.士婚礼》有“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之说。笄礼就是女孩子的成人礼,与男孩子的“冠礼”类似。少女头发绾髻,插簪,以示成人。如果少女15岁前已许嫁,则笄礼与待嫁教成之礼一起进行。从《采蘋》的“季女” 之词,可以肯定,这是合二为一的一次祭祀礼仪。一个“齐(斋,美好而恭敬)”字,给了我们丰富的想象空间:少女将采集回来的蘋藻仔细清洗干净,精心煮熟,再把鱼炖好,将家庙里的每一件器具擦洗干净,便早早安歇了。她睡得一定很香甜,因为,过了今晚,她就就成人了。成人,意味着她有了自己的天地,可以按照她的想法驰骋了,当然,还有神圣的责任。清晨,少女认真沐浴梳洗,把自己打扮得美丽而庄重,穿一身素衣,与父母及亲人长辈一起来到宗庙,将鱼和蘋藻放在窗下的供桌上,她知道,鱼多籽,蘋藻易繁衍,这些供品也是对自己的未来的期待,那就是,将由她繁衍出一个崭新的大家庭,自己的儿孙像蘋藻铺满河涧一样蔓延生长,这是多么美妙而神圣的事呀!于是她更加肃穆而虔诚,恭敬地站在祖庙旁,接受母亲的抚爱,聆听父母向祖宗的祈祷。母亲认真地梳理着她乌黑的长发,嘴里一定也在叮嘱着什么,然后绾成一个精致的发髻,将一根考究的簪子插入发髻,这一刻,她成人了——她将以女性特有的方式撑起另一半天!

    今天,成人礼在华夏大地又有复苏之势。但我们复原的只是形式,有几个人在加冠插笄时认真地想过责任和义务,想过诚信和诺言?没有虔诚和信靠,成人礼搞得再隆重,也不过是一场闹剧。
[copyright]版权[/copyright]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6-1-28 15:21
读了018兄的文章,基本可以分出几样了……
如此大的信息,叫人叹为观止。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6-1-28 15:40
这我可得怎么补啊,不来江天想念的慌心痒痒的。来了江天,显得自己那么浅薄无知。不过也不怕,知道得早,咱慢慢补。18先生,简板凳上学习着。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1-28 16:36
占个地,慢慢读:
作者: 姬宇    时间: 2016-1-28 19:01
《诗经》里的信息真可谓庞大,18兄分析的透彻,读来长知识,学习学习,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8 19:37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1-28 15:21
读了018兄的文章,基本可以分出几样了……
如此大的信息,叫人叹为观止。

看见我这么辛苦坚持战斗,也没人可怜我,人情比纸薄呀!难道老弟真不说诗了?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6-1-28 20:40
放假了不方便打印,我想打印出来放包里。有读书的感觉。
作者: 一枚叶子    时间: 2016-1-28 21:31
十八老师,这洋洋大观,知识量,长见识了。佩服佩服!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1-28 21:45
如果这章在破四旧那阵被18兄说道,恐怕你是要挨批的。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6-1-28 21:51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28 21:45
如果这章在破四旧那阵被18兄说道,恐怕你是要挨批的。

用旧报纸糊一个高🎩。
作者: 运涛涛    时间: 2016-1-29 04:59
认真考究,还原了一个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场景。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10:19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6-1-28 15:40
这我可得怎么补啊,不来江天想念的慌心痒痒的。来了江天,显得自己那么浅薄无知。不过也不怕,知道得早,咱 ...

简枫说得我晕晕乎乎的,不带这样谦虚的,让大家无地自容。江天的人都是神侃,不像你们诗人,写什么都带着纯洁和一股馨香。期待你的“简说故事”呢——改成“简而言之”就更像杂文体了。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6-1-29 10:30
lvhq018 发表于 2016-1-29 10:19
简枫说得我晕晕乎乎的,不带这样谦虚的,让大家无地自容。江天的人都是神侃,不像你们诗人,写什么都带 ...

嗯好的。处理一些事情后尽快让简而言之出来忽悠大家。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11:37
姬宇 发表于 2016-1-28 19:01
《诗经》里的信息真可谓庞大,18兄分析的透彻,读来长知识,学习学习,

啥时候看见姬宇的说诗,定当别有一番风味!期待!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13:00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6-1-28 20:40
放假了不方便打印,我想打印出来放包里。有读书的感觉。

难得让简枫费心。

作者: 善洁用    时间: 2016-1-29 13:39
又让俺长见识了!不过咋恁好写结婚的事呢?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14:39
一枚叶子 发表于 2016-1-28 21:31
十八老师,这洋洋大观,知识量,长见识了。佩服佩服!

谢谢你的读评!

作者: 熊荟蓉    时间: 2016-1-29 14:44
    18兄,你每篇都这么深挖宽拓,是不是在社科院工作呀?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16:41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1-28 21:45
如果这章在破四旧那阵被18兄说道,恐怕你是要挨批的。

现在不是又立四旧了嘛?真要是再破四旧,案板可千万别拿刀剁我就行。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18:08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6-1-28 21:51
用旧报纸糊一个高🎩。

好斗之心人皆有之,有人发起,马上有人充当先锋,文革就是这样发动起来的。
作者: 秦皇岛简枫    时间: 2016-1-29 18:37
lvhq018 发表于 2016-1-29 18:08
好斗之心人皆有之,有人发起,马上有人充当先锋,文革就是这样发动起来的。

你是说坏人都变老了吗?
作者: 一介草民    时间: 2016-1-29 18:52
远古时期的婚丧嫁娶习俗,其实就是现在很多习俗的源头和开始。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19:52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6-1-29 18:37
你是说坏人都变老了吗?

我是说欲斗人之人无处不在。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1-29 20:24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一层进一层,让人收获的同时,得到了满足。
过瘾。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1-29 20:25
下午输液的同时看了,奈何没法一只手拿着手机打字,只好现在根据当时印象后补。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20:43
夏冰 发表于 2016-1-29 20:25
下午输液的同时看了,奈何没法一只手拿着手机打字,只好现在根据当时印象后补。

夏版又病了吗?不要紧吧。过年了,赶快好起来!
作者: 夏冰    时间: 2016-1-29 20:48
lvhq018 发表于 2016-1-29 20:43
夏版又病了吗?不要紧吧。过年了,赶快好起来!

没事,打两天点滴就Ok!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21:05
夏冰 发表于 2016-1-29 20:48
没事,打两天点滴就Ok!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22:49
运涛涛 发表于 2016-1-29 04:59
认真考究,还原了一个古人生活中的重要场景。

谢谢来读!多交流!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29 23:33
善洁用 发表于 2016-1-29 13:39
又让俺长见识了!不过咋恁好写结婚的事呢?

按照诗经的顺序写的,人家写啥咱就说啥。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30 08:28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1-29 14:44
18兄,你每篇都这么深挖宽拓,是不是在社科院工作呀?

读完四书五经,觉得非常值,尽自己微薄之力传播,哪怕有一个读了,受益了,也欣慰。
作者: 范廷伟    时间: 2016-1-30 08:32
今天,成人礼在华夏大地又有复苏之势。但我们复原的只是形式,有几个人在加冠插笄时认真地想过责任和义务,想过诚信和诺言?没有虔诚和信靠,成人礼搞得再隆重,也不过是一场闹剧。
这样的解读,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问好18老师周末愉快。
作者: 休憩花园    时间: 2016-1-30 08:37
博古论今,深入浅出,触及古文化的精髓,这在于底深的感悟,拜读学习,很是受益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30 10:49
一介草民 发表于 2016-1-29 18:52
远古时期的婚丧嫁娶习俗,其实就是现在很多习俗的源头和开始。

草民说得对。读四书五经,就是溯本求源,了解中华文化、风俗的传承。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30 12:37
夏冰 发表于 2016-1-29 20:24
洋洋洒洒,蔚为大观。一层进一层,让人收获的同时,得到了满足。
过瘾。

夏版抽空也说说诗呗,省得每天在回忆中不能自拔。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30 13:23
范廷伟 发表于 2016-1-30 08:32
今天,成人礼在华夏大地又有复苏之势。但我们复原的只是形式,有几个人在加冠插笄时认真地想过责任和义务, ...

谢谢范老师的读评和 肯定!
作者: 水如空    时间: 2016-1-30 13:43
熊荟蓉 发表于 2016-1-29 14:44
18兄,你每篇都这么深挖宽拓,是不是在社科院工作呀?

社科院的谁干这种挨累不讨好的事儿啊,人家都拿着国家的社科资金过小康生活呢!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30 15:57
休憩花园 发表于 2016-1-30 08:37
博古论今,深入浅出,触及古文化的精髓,这在于底深的感悟,拜读学习,很是受益

谢谢休憩花园的认可!也希望你也加入说诗的队伍。因为你有更高的悟性!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30 16:51
水如空 发表于 2016-1-30 13:43
社科院的谁干这种挨累不讨好的事儿啊,人家都拿着国家的社科资金过小康生活呢!

要不说咋是我弟呢!只有你体谅我!
作者: 善洁用    时间: 2016-1-30 21:22
lvhq018 发表于 2016-1-29 23:33
按照诗经的顺序写的,人家写啥咱就说啥。

人家喜欢啥,您就好说啥了。千万别说歪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1-30 21:26
善洁用 发表于 2016-1-30 21:22
人家喜欢啥,您就好说啥了。千万别说歪了。

有你盯着呢,歪了找你算账。
作者: 一孔    时间: 2016-2-1 22:55
这架势,是陷在诗经里出不来了,赶明儿个专门给那些古装戏当当顾问,没准能挣个仨瓜俩枣的。这冯小刚提案上的亲不见爱无心是不是受你启发的?
作者: 太和五中张奇    时间: 2016-2-2 05:19
很具有知识性的一篇,《诗经》博大精深的内涵值得我们学习。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2-2 07:18
实话说,我越来越不想读你的文章了,你让我感觉自己很无知。以后不听你瞎掰,都快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了……哈哈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2-2 07:20
秦皇岛简枫 发表于 2016-1-29 10:30
嗯好的。处理一些事情后尽快让简而言之出来忽悠大家。

简好样的,长长咱清风志气,这小子太猖狂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2 10:53
一孔 发表于 2016-2-1 22:55
这架势,是陷在诗经里出不来了,赶明儿个专门给那些古装戏当当顾问,没准能挣个仨瓜俩枣的。这冯小刚提案上 ...

是有点陷进去了,不过能出来。其中的乐趣还是蛮大的。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2-2 11:00
戈眉 发表于 2016-2-2 07:20
简好样的,长长咱清风志气,这小子太猖狂了……

揍他。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2 12:26
太和五中张奇 发表于 2016-2-2 05:19
很具有知识性的一篇,《诗经》博大精深的内涵值得我们学习。

希望看见张奇老师的诗三百品读佳作!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2 13:18
戈眉 发表于 2016-2-2 07:18
实话说,我越来越不想读你的文章了,你让我感觉自己很无知。以后不听你瞎掰,都快失去活下去的信心了……哈 ...

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2 17:03
戈眉 发表于 2016-2-2 07:20
简好样的,长长咱清风志气,这小子太猖狂了……

清风才了不起,除了清风的诗人,别人去一个踢出来一个,都快被诗人们那股气势吓傻了,哪还有一丝的张狂?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2 18:05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2-2 11:00
揍他。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作者: 夕阳1    时间: 2016-2-2 20:36
读18老师的美文,字字珠玉,无与伦比!赞一个!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2 21:24
夕阳1 发表于 2016-2-2 20:36
读18老师的美文,字字珠玉,无与伦比!赞一个!

谢谢你的鼓励!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2-2 21:45
夕阳1 发表于 2016-2-2 20:36
读18老师的美文,字字珠玉,无与伦比!赞一个!

18兄也字字珠玉,无与伦比,那我呢,那我呢!!!
作者: 微风轻拂    时间: 2016-2-3 01:52
很有知识性。

论证严谨,环环紧扣。 今天的成人礼多流于形成,少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在仪式感和信念。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3 10:12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6-2-3 01:52
很有知识性。

论证严谨,环环紧扣。 今天的成人礼多流于形成,少了一些传统文化的内在仪式感和信念。

谢谢老版主关注!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6-2-3 12:06
你的诗经是江天一道亮丽的风景!新年找个打印机把你的经文全打印出来慢慢学习!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2-3 12:30
lvhq018 发表于 2016-2-2 17:03
清风才了不起,除了清风的诗人,别人去一个踢出来一个,都快被诗人们那股气势吓傻了,哪还有一丝的张狂? ...

谁被踢了?夏版,安然去了,诗赛都得奖,简和周池,非蚊,药药等等哪个被踢了?再说谁吓傻了?俺咋没看到?你这是给清风抹黑,告清风版主去,你小心啦,安然说得对,揍他………惹起众愤……后果自负!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3 12:43
戈眉 发表于 2016-2-3 12:30
谁被踢了?夏版,安然去了,诗赛都得奖,简和周池,非蚊,药药等等哪个被踢了?再说谁吓傻了?俺咋没看到 ...

都是著名诗人,个个了不起呀!更惹不起。举几个像我这样的非诗人的例子。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2-3 12:50
lvhq018 发表于 2016-2-3 12:43
都是著名诗人,个个了不起呀!更惹不起。举几个像我这样的非诗人的例子。

谁是著名的?当初还没你去的早,你是不求上进,当然是指写诗,你要写下去,到这会儿,早著名了!
再说,你要说他们著名诗人惹不起,那你们这些著名杂文家,我们也惹不起……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2-3 12:52
本帖最后由 戈眉 于 2016-2-3 12:57 编辑

当然,我不会象你这样狂,总想惹这个惹那个的,咱不行,咱就谦虚点,认真学习好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3 12:54
戈眉 发表于 2016-2-3 12:50
谁是著名的?当初还没你去的早,你是不求上进,当然是指写诗,你要写下去,到这会儿,早著名了!
再说, ...

在江天发点诗歌,江天的人都很欣赏;但如果在清风发点杂文,肯定挨踢。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3 12:58
戈眉 发表于 2016-2-3 12:52
当然,我不会象你这样狂,总想惹这个惹那个的,咱不行,咱就谦虚点,认真学习好了。

躺着中枪了。。。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2-3 13:00
lvhq018 发表于 2016-2-3 12:54
在江天发点诗歌,江天的人都很欣赏;但如果在清风发点杂文,肯定挨踢。

那未必,你发诗歌形式的杂文,清风照样欢迎!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3 13:02
戈眉 发表于 2016-2-3 13:00
那未必,你发诗歌形式的杂文,清风照样欢迎!

关键是江天也欢迎诗歌形式的诗歌。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2-3 13:05
lvhq018 发表于 2016-2-3 13:02
关键是江天也欢迎诗歌形式的诗歌。

如果都来发诗歌,管理员会重新修改版面,名叫清风江天版
作者: 戈眉    时间: 2016-2-3 13:07
你就是清风江天评论员………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3 13:25
戈眉 发表于 2016-2-3 13:07
你就是清风江天评论员………

那你就是江天清风评论员了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3 17:18
夜莺 发表于 2016-2-3 12:06
你的诗经是江天一道亮丽的风景!新年找个打印机把你的经文全打印出来慢慢学习!

不如去买一本诗经,边读边说诗。
作者: 时光安然    时间: 2016-2-4 09:28
精华理由:《诗经》的解读,与民俗的深层剖析,知识性与趣味性,蔚为大观。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4 11:45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2-4 09:28
精华理由:《诗经》的解读,与民俗的深层剖析,知识性与趣味性,蔚为大观。

案板辛苦!期待你的“碎碎念之”。
作者: 刘玉清    时间: 2016-2-13 19:59
这个,必须认真学习。
衣裳不分、沐浴不分、筐筥不分、锜釜不分、冠冕不分、凤凰不分、饕餮不分、卒死不分、桎梏不分、弑杀不分、巫觋不分、社稷不分、魑魅魍魉不分、蟊贼不分。。。
我还真是糊涂着呢
作者: 夜莺    时间: 2016-2-14 10:38
lvhq018 发表于 2016-2-3 17:18
不如去买一本诗经,边读边说诗。

我又有几本诗经书

作者: 孙凌凌    时间: 2016-2-15 16:08
美丽诗经,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江天,穿上漂亮的汉服跟着老师读诗经。
问好老师,新春快乐!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15 16:16
孙凌凌 发表于 2016-2-15 16:08
美丽诗经,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江天,穿上漂亮的汉服跟着老师读诗经。
问好老师,新春快乐!

新春快乐!凌凌身体还是不做主?
作者: 孙凌凌    时间: 2016-2-15 16:29
lvhq018 发表于 2016-2-15 16:16
新春快乐!凌凌身体还是不做主?

等凌凌回来一起和老师读诗
作者: lvhq018    时间: 2016-2-15 16:35
孙凌凌 发表于 2016-2-15 16:29
等凌凌回来一起和老师读诗

好!




欢迎光临 中财论坛 (http://bbs.zhongc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