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寻梦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笔杆子”与“枪杆子”

[复制链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07:00 | 只看该作者

人民网:武威记者被抓,我们期待真相

这两天,舆论风波聚焦甘肃武威。《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驻武威记者站3名记者被抓捕事件,引发持续关注。涉事记者的情况如何、案情真相怎样、扑朔迷离的舆情又会怎么发展,要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早点正面回应,真相越公开越可信。
前后矛盾,一波三折,让此事上演了“反转”大戏,也让质疑不断。从目前官方公布的涉事原因看,先是“涉嫌嫖娼”,后是“涉嫌敲诈勒索”;从报社声明来看,先有一份网传“公开信”,后又被官微连夜否定。显然,被抓记者夹在所属单位和执法部门之间,而两者的说法都是“用子之矛攻子之盾”。所有关注此事的人,无不感觉,信政府部门说法有点太模糊,听报社表态有点太草率,如此任性,不质疑都难。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转”只是刚刚开始,剧情如何演变,要看官方立足事实公正客观的权威解惑。
“众说纷纭”。再多的声浪来试图解开问号,都只能让真相变得更加碎片化。如果说那份“公开信”的出现与否定是舆论的第一个高点,那么此后关注事件的各路人士,组成了舆论压力的第二波声浪。有人质疑执法的正当性,有人质疑执法方式的合理性,有人质疑报社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有人甚至积极转发武威市领导同志的联系方式以求正面回应……总之,简单的几份执法通知不能还原事实,单纯的逻辑分析不能取代真相,疑问也不能成为舆论审判的理由。换言之,让公众少些猜测,就需要及时还原完整的信息链,比如,在哪个地方嫖娼,在哪里敲诈,谁敲诈?为何就此人?等等。唯有此,才能让舆论回归平静,政府部门才能主动,才能让真相浇灭流言。
“密切关注”“中立调查”,甘肃记协的态度和新闻界的期待,代表了不少人的声音,也给了武威市相关部门相当的容忍度和澄清空间。在真相调查和公布之前,任何猜测都有“搅局”之嫌,任何流出的细节都足以引发想象,舆论审判也不能为记者和政府的任何一方洗白。但是,舆论关切正是在呼唤一个“真实”。请有关政府部门牢记,“要真相不要想象”才能让舆情归于平静。
央视:官方应尽早公布真相
这些天,围绕甘肃武威三名记者被抓的事,网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公开报道显示,1月7日和8日,《兰州晨报》《兰州晚报》《西部商报》驻甘肃武威市的3名记者“失联”;1月25日,这3人因涉嫌敲诈勒索罪,分别被批准逮捕。
28日晚,落款为“兰州晨报社”却没有公章的《致武威市凉州区委政法委的一封公开信》在网络空间疯转。公开信阐述报社了解到的情况,并表示,案情存在诸多疑点,当地公安或“钓鱼执法”。
随即,《重庆晨报》主办的“上游新闻”称兰州晨报负责人表示“公开信”属实。但很快,29日凌晨2点31分,兰州晨报社微博紧急声明,未曾在网络发表任何公开信。
为此事,凤凰网致电《兰州晨报》,两名工作人员均表示确实有“公开信”,但称自己是普通工作人员,对28日晚“公开信”及29日凌晨的否认微博具体情况并不清楚。
涉及此次事件的《兰州晨报》记者名为张永生,1月7日的罪名是涉嫌嫖娼而被拘;一周后的1月14日,以涉嫌敲诈勒索刑事拘留,25日则被批准逮 捕。同一天,涉事的另两位记者已被取保候审。“公开信”透露,张永生于2000年5月应聘到该报工作至今,具有新闻记者证和从业资格证。
据记者了解,网上公布的这份“公开信”主要质疑的内容是:
警方1月14日给兰州晨报通报说,张是在洗浴城涉嫌嫖娼被抓的;当地宣传部门给省上有关部门汇报时说,张是警方在办案过程中发现违法线索被抓 的,主要违法事实是:“利用记者的特殊身份,借舆论监督之名,以报道热点敏感事件或掌握的新闻线索为要挟,敲诈勒索他人财物”;武威日报在1月19日的通 报中说,张说自己是当地警方在治安大清查中因违法被抓的;据家属转述辩护律师的说法,张说自己是在西关大街上被抓的。被抓的原因如此之多,究竟哪一个才是 真的、准确的?
同时,该“公开信”还表示:
案发之前,张永生在当地从事正常的新闻报道,但其报道内容,被当地有关部门视为“负面报道”受到不同程度的阻挠和威胁。据张永生自己讲,凉州区公安局主要负责人曾致电张永生,要求其删除网上的有关凉州区原副区长受贿被公开审判的报道,张永生明确回答自己做不到。
这份“公开信”发布之后,舆论哗然,有人质疑执法的正当性,有人质疑执法方式的合理性,有人质疑报社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有人甚至积极转发武威市领导同志的联系方式以求正面回应…

我们期待,这份结果早日出炉。
47#
发表于 2016-2-3 09:23 | 只看该作者
这样捂盖子的行为决非个例,期待真相
48#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09:58 | 只看该作者
记者张永生怎么成了武威某些领导眼中钉的?看完他的一些真实报道就明白了……
甘肃武威一法院副院长坠楼身亡 警方称系自杀

2013-01-11 09:59

  1月9日晚,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万雄在该院办公楼六楼跳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系自杀,目前自杀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介绍,1月10日早晨8时左右,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院内办公楼下发现一具尸体。经辨认,尸体为该院副院长张万雄。当日下午,记者在凉州区人民法院院内看到,法院办公楼楼后停车场处有一摊血迹,警方处理现场时划出的人体形迹及死者死亡时形体姿势清晰可见,死者已搬移至医院太平间。

  据知情人介绍,根据凉州区人民法院的监控录像资料显示,1月9日,该院副院长张万雄下班后并没有回家,一直滞留在办公室。晚上8时左右,张万雄从他所在的办公室(五楼)走出后,先后在五楼和六楼电梯处徘徊了约半小时,后打开六楼电梯间旁的窗户跳下,根据监控录像显示的案发时间为当晚9时08分。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张万雄是凉州区中坝镇人,1967年9月出生,1991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先后在凉州区丰乐法庭、永昌法庭、区法院行政办、九矿法庭、区法院研究室工作,后提拔为凉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分管基层法庭。知情人介绍,张万雄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为人随和,性格开朗,法律专业毕业,属于既有能力又有学历的领导,在该院口碑很好。

  据知情人透露,1月9日下午,张万雄在其办公室处理完手头所有工作,对一些案卷材料阅示并签字后,走出办公室。警方在其身上发现了张万雄自杀前留下的遗书。目前关于张万雄的跳楼自杀原因,武威市公安局凉州公安分局称已在案发后第一时间介入并进行调查,其遗书内容尚不便透露。(兰州晨报记者张永生)

http://www.lzcbnews.com/html/2013-01/11/content_198135.htm

武威一团伙组织暴力胁迫未成年人卖血

2014-08-05 19:10:18

  大陇网-兰州晨报武威讯 (记者张永生)团伙组织以辱骂、恐吓、威胁、哄骗等手段,组织10多名未成年人参与卖血,被害人多系武威城区中小学学生。8月5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当地警方依法逮捕。

  小男孩遭遇强迫卖血

  据受害学生小强(化名)的家属向本报记者反映,小强曾多次遭遇该犯罪团伙组织的胁迫卖血。去年10月底,小强被团伙组织的头目、犯罪嫌疑人陈某手下的一名小头目张某哄骗至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的甘肃武威武南兰生单采血浆有限责任公司单采血浆血站,小强看到抽血场景后十分恐惧,提出要离开,张某等人将小强拉至血站走廊内殴打、辱骂,随后又将小强强行拉至采血室,强行抽取其600CC血浆。

  据了解,被迫卖血的学生家长得知情况后,向警方报案。凉州区公安局遂立案展开侦查。记者就该案采访凉州区公安局、凉州区检察院时均被婉拒。据知情人透露,截止案发,有10余名未成年人被迫参与卖血,被害人多系武威城区多所中小学学生。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将未成年被害人组织起来后,统一发放其收集的成年人身份证,通过甘肃武威武南兰生单采血浆有限责任公司审核后,将血浆卖给该公司血站。各被害人平均每月被强行采血2次,每次600CC。还有部分受害人每月被多次强行采血。案发后,被害人均称出现头晕、疲乏、没精神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状况。

  涉嫌犯罪5名团伙成员被逮捕

  据了解,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中,有3名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陈某是该案件中的主犯,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期间,陈某组织李某等3名未成年小头目,以辱骂、恐吓、威胁、哄骗的手段,组织10多名未成年人参与卖血渔利。知情人透露,陈某等人每次组织他人卖血后,每人每次获利200至220元不等,非法所得均被陈某等人挥霍。有关办案人员称,这是凉州区近年来涉及的未成年被害人数最多、性质极为恶劣的一起案件,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

  “凡18-55岁健康公民,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经医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合格者均参加献血。我们的孩子是未成年人,是怎样通过了血站的检查的?”小强的家属对血站的工作提出质疑。

  8月4日,记者在甘肃武威武南兰生单采血浆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武威市凉州区公安局民警也在该公司就该案调取相关证据。据该公司负责人袁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采血前工作人员一般要首先核对身份证、照片、家庭住址、出生年月等个人信息,献血者拿的身份证都与本人相像,工作人员提问家庭住址、年龄等身份信息时,被问者都能对答如流,甚至还能说出自己的属相,所以通过了工作人员的身份核验。但受害者家属对于该血站的解释表示质疑,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将未成年被害人组织起来后,统一发放其收集的成年人身份证,以此来通过甘肃武威武南兰生单采血浆有限责任公司审核。

  小强家属说:“涉及10多名未成年人、10多张身份证,难道这些收集而来的身份证照片全部都和受害人长得相似?这些身份证均为成年的,甚至有些收集的身份证年龄与被害人相差很多岁,血站工作的医护人员就一点也看不出身份证与受害人的差距?”该公司负责人袁女士告诉记者,目前,血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已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具体情况需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http://www.lzcbnews.com/html/2014-08/06/content_282823.htm

武威一民警“帮忙”逃犯更名藏匿被刑拘

2011-09-15 08:34

  民警“帮忙”逃犯更名藏匿

  凉州区一民警帮助命案在逃嫌犯办理虚假户口涉嫌犯罪被刑拘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武威讯(记者张永生)违规帮命案逃犯办理虚假户口改名换姓,致使逃犯逍遥法外。9月14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帮逃犯办理虚假户口的凉州区公安局民警张东喜涉嫌犯罪,日前被刑事拘留。

  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介绍,今年9月2日,嘉峪关警方接到外地警方的协查通报后,在该市抓获一起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赵晓延,但赵晓延被警方抓获后却拒不交代犯罪事实,坚称自己并非警方抓捕的赵晓延,还拿出“合法”户口本来证明,并声言其是凉州区人,名叫赵光旭。“难道抓错了”?嘉峪关警方在进一步核实信息后发现,警方抓获的赵光旭就是犯罪嫌疑人赵晓延本人。2006年,陕西华凌人赵晓延在外地因故意伤害致死他人后潜逃至嘉峪关。2008年,赵晓延委托一名中间人,在凉州区公安局永丰派出所民警张东喜的帮助下,申报并办理了虚假户口,隐姓埋名逃避法律制裁。

  目前,张东喜已被刑拘,其违法办理虚假户口一案已由凉州区检察院立案侦查。

http://www.lzcbnews.com/html/2011-09/15/content_121671.htm

少年犯看守所“因病”身亡?

  2006-10-30 17:34  

  母亲为弄清死因坚持冷冻孩子的尸体一年

  日前公安部鉴定为系外力诱因下死亡

  16岁少年陈某因参与抢劫,被凉州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就在上诉期间,凉州区公安局看守所却告知陈某的家人:“孩子因急病突然死亡。”对此死者家人提出异议,2006年2月20日,省检察院鉴定结果排除其因疾病致死的可能。10月26日,记者从凉州区公安局获悉,日前从公安部法医鉴定中心传来的鉴定结论表明:死者陈某系外力诱因下死亡。为了弄清孩子死亡的真相,陈某的母亲将陈某的尸体冷冻在医院太平室已整整一年……

  持刀抢劫身陷牢狱

  据死者母亲范某介绍,2005年5月9日,武威市武南发生一起出租车抢劫案,当晚11时许,犯罪嫌疑人武南铁中学生陈某和另外两个初中学生在武南商贸市场附近挡下受害人张某的出租车。当车行驶至武南镇部队大院门口北侧时,陈某等人对司机张某实施抢劫,并用水果刀将张某刺伤,在张某的反抗下,陈某等人仓皇而逃。作案后,感到后怕的16岁少年陈某把抢劫一事告诉母亲范某,范某毫不犹豫地带着孩子主动到武南派出所投案自首。

  疑犯在看守所意外死亡

  2005年5月12日,案发后陈某和其他同案犯被凉州区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7日被逮捕,并羁押于凉州区公安局看守所。2005年8月25日,凉州区人民法院一审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陈某的母亲说,一审判决下达后,陈某上诉至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然而,10月5日,陈某的母亲却听到噩耗:凉州区公安局看守所通知说陈某由于突发急病死于看守所。同年11月2日,看守所给死者家属送达尸体处理通知称:经委托凉州区人民检察院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鉴定结论为死者陈某因急性胰腺炎及胸腺出血,最终导致急性多器官功能性衰竭而死亡,“陈某因病死亡,非人为因素所致”,要求死者家属尽快对陈某尸体进行处理。

  家属停尸一年讨说法

  由于看守所给出的结论,死者亲属均无法接受。死者母亲对孩子的死亡提出几点质疑:一、抢救时间不一致,有关方面对家属说,10月5日早晨8时20分,陈某和同监室韩某说话时突然倒下,狱警马上将陈某送到医务室抢救,后转送至武威某医院抢救,9时53分经抢救无效死亡。然而医院的抢救记录显示,8时34分孩子送医院时已经死亡。家属进行了实地测算,从看守所到该医院急救车在路上需要14分钟,无从谈起在医务室进行抢救一说;二、法医鉴定的结果不同,凉州区检察院对陈某的死亡鉴定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及胸腺出血引起全身循环血量不足而休克,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对此结论家属不服,提请甘肃省检察院重新鉴定。2006年年初,省检察院技术检验鉴定结果是:排除陈某因疾病致死的可能,主要系因疾病以外的其它原因导致陈某双肺及细支气管、气管粘膜、胸腺、甲状腺出血,进一步引发脑水肿伴脑扁桃体疝,并压迫脑干生命中枢,最终因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死者母亲向记者哭诉说,从2005年10月5日到现在,孩子死亡已经整整一年,为了找到孩子死亡的真相,她坚持冷冻孩子的尸体已经整整一年,由于丈夫患严重肺心病在家卧床已有两年、年近八旬的婆婆也有高血压伴心脏病,致使自己在失去爱子的情况下还得向丈夫和婆婆隐瞒真相,只告诉他们孩子在看守所打架后被加刑。重病的丈夫到现在依然在期盼着孩子早日出狱,能在有生之年见孩子一面。

  公安局表示将彻查

  10月26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凉州区公安局有关负责人,据介绍,为了慎重,公安局再次将陈某尸体的有关器官组织运往公安部法医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得出陈某患有肺炎,在外力诱因下致死的结论。目前,公安局已经对陈某死亡一案展开全面调查,该负责人表示,案件查清后将严肃处理相关当事人,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本报记者张永生

http://news.sina.com.cn/o/2006-10-28/102210347735s.shtml

“毒针”打死三亲人

2004-06-08 10:40  

  与小姨子私通为小姨子疯狂:毒姐夫金昌伏法

  长期与小姨子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在小姨子即将出嫁时,心生歹念的原武威铁路分局工人王鹏山竟用“注射死刑”的方式将妻子、女儿和小姨子注射“敌敌畏”致死。

  6月4日,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故意杀人犯王鹏山执行了注射死刑。

  事发武南

  1999年12月8日,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人钱某的女儿———花花的婚期快到了,但花花自从12月2日被其姐夫王鹏山叫走后至今未归。于是向凉州区公安分局报了案。凉州区公安分局民警立即赶赴武南镇花明村王鹏山家中。在王鹏山家中,民警发现了花花、王鹏山妻子霞霞(化名)和女儿佳佳(化名)的尸体,现场留有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及“敌敌畏”药瓶。在案发现场,办案民警当场将犯罪嫌疑人王鹏山抓获。

  长期通奸

  经现场突审,王鹏山交代了其作案的动机和过程。从1995年开始,王鹏山与花花就勾搭成奸。同时,王鹏山与妻子霞霞的关系也逐渐紧张。

  1997年8月,王鹏山与小姨子花花在古浪宾馆奸宿时被当地警方抓获。此后,王鹏山与小姨子花花通奸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恼怒杀人

  据王鹏山交代,1999年,花花的家人将她许配给陈某,双方约定在同年农历十一月初八结婚,眼看自己的情人就要远走高飞,王鹏山心中极为恼火。为了报复花花出嫁,王鹏山决定杀了她。于是王鹏山在当地门市部购买了“敌敌畏”农药及注射器等物,伺机作案。

  金昌伏法

  1999年12月2日凌晨2时许,王鹏山用一次性注射器将“敌敌畏”注射进熟睡的女儿佳佳左臀部,当佳佳惊醒喊叫时,王鹏山用双手掐住佳佳的脖子直至不动。随后,又以治病为名,将“敌敌畏”注射进其妻霞霞的左臀部,当霞霞浑身发抖时,王鹏山用被子将其捂住,并用身体压在她的身上直到不动为止。中午,王鹏山赶到岳父家将小姨子花花骗出,在次日凌晨2时许,又以治病为名将“敌敌畏”注射进花花的右臀部将其致死。

  经法医鉴定,花花等三人均系“敌敌畏”中毒致死。

  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王鹏山死刑。

  6月4日,经报请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王鹏山在金昌被执行注射死刑。

  本报记者张永生张湖河

http://lzcb.gansudaily.com.cn/system/2004/06/08/000121661.shtml

武威:儿子涉案被拘留 父母“想不开”双双自杀身亡

2015-12-23 04:43 来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张永生

  儿子涉案被拘留 父母“想不开”双双自杀身亡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武威讯(记者 张永生)因为儿子涉嫌一起案件被警方拘留,年近60岁的父母一时想不开竟双双上吊自杀身亡。12月19日,发生在武威市凉州区的这起悲剧案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2月21日,记者来到武威市凉州区东关富民小区南侧的一栋家属楼下看到,死者齐某夫妇的灵堂就搭建在楼下。谈起此事,当地居民感到吃惊和遗憾。知情人告诉记者,12月18日,死者齐某之子齐某某涉嫌一起案件被凉州区公安分局民警带走调查,当晚得知消息的齐某夫妇感到悲痛和绝望,情绪异常激动,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在亲友们的劝解疏导下才渐渐恢复平静。当晚11时许,亲友们逐渐散去。12月19日,亲友们寻找齐某夫妇未果,在楼下小煤房内发现了悬梁自尽的齐某夫妇。

  据知情人说,齐某之子齐某某曾供职于武威市房地产管理局。记者随后在武威市房地产管理局采访时了解到,齐某某曾是该局公房所的一名普通职工,今年10月份,齐某某因故自动辞职后离开单位。案发前,警方曾到过武威市房地产管理局了解过齐某某的情况。12月22日,记者就齐某某的涉案情况向武威警方提出采访时,警方表示案件目前尚在调查阶段,案情暂时不便公开。
49#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10:05 | 只看该作者
记者张永生怎么成了武威某些领导眼中钉的?看完他的一些真实报道就明白了……
甘肃武威一法院副院长坠楼身亡 警方称系自杀

2013-01-11 09:59

  1月9日晚,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张万雄在该院办公楼六楼跳楼身亡,警方初步判定系自杀,目前自杀原因正在调查中。

  据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工作人员介绍,1月10日早晨8时左右,武威市凉州区人民法院院内办公楼下发现一具尸体。经辨认,尸体为该院副院长张万雄。当日下午,记者在凉州区人民法院院内看到,法院办公楼楼后停车场处有一摊血迹,警方处理现场时划出的人体形迹及死者死亡时形体姿势清晰可见,死者已搬移至医院太平间。

  据知情人介绍,根据凉州区人民法院的监控录像资料显示,1月9日,该院副院长张万雄下班后并没有回家,一直滞留在办公室。晚上8时左右,张万雄从他所在的办公室(五楼)走出后,先后在五楼和六楼电梯处徘徊了约半小时,后打开六楼电梯间旁的窗户跳下,根据监控录像显示的案发时间为当晚9时08分。

  记者从有关方面了解到,张万雄是凉州区中坝镇人,1967年9月出生,1991年9月参加工作,大学学历。先后在凉州区丰乐法庭、永昌法庭、区法院行政办、九矿法庭、区法院研究室工作,后提拔为凉州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分管基层法庭。知情人介绍,张万雄毕业于西北政法大学,为人随和,性格开朗,法律专业毕业,属于既有能力又有学历的领导,在该院口碑很好。

  据知情人透露,1月9日下午,张万雄在其办公室处理完手头所有工作,对一些案卷材料阅示并签字后,走出办公室。警方在其身上发现了张万雄自杀前留下的遗书。目前关于张万雄的跳楼自杀原因,武威市公安局凉州公安分局称已在案发后第一时间介入并进行调查,其遗书内容尚不便透露。(兰州晨报记者张永生)

http://www.lzcbnews.com/html/2013-01/11/content_198135.htm

武威一团伙组织暴力胁迫未成年人卖血

2014-08-05 19:10:18

  大陇网-兰州晨报武威讯 (记者张永生)团伙组织以辱骂、恐吓、威胁、哄骗等手段,组织10多名未成年人参与卖血,被害人多系武威城区中小学学生。8月5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当地警方依法逮捕。

  小男孩遭遇强迫卖血

  据受害学生小强(化名)的家属向本报记者反映,小强曾多次遭遇该犯罪团伙组织的胁迫卖血。去年10月底,小强被团伙组织的头目、犯罪嫌疑人陈某手下的一名小头目张某哄骗至位于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的甘肃武威武南兰生单采血浆有限责任公司单采血浆血站,小强看到抽血场景后十分恐惧,提出要离开,张某等人将小强拉至血站走廊内殴打、辱骂,随后又将小强强行拉至采血室,强行抽取其600CC血浆。

  据了解,被迫卖血的学生家长得知情况后,向警方报案。凉州区公安局遂立案展开侦查。记者就该案采访凉州区公安局、凉州区检察院时均被婉拒。据知情人透露,截止案发,有10余名未成年人被迫参与卖血,被害人多系武威城区多所中小学学生。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将未成年被害人组织起来后,统一发放其收集的成年人身份证,通过甘肃武威武南兰生单采血浆有限责任公司审核后,将血浆卖给该公司血站。各被害人平均每月被强行采血2次,每次600CC。还有部分受害人每月被多次强行采血。案发后,被害人均称出现头晕、疲乏、没精神等不同程度的身体不适状况。

  涉嫌犯罪5名团伙成员被逮捕

  据了解,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中,有3名是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陈某是该案件中的主犯,从2013年10月至2014年4月期间,陈某组织李某等3名未成年小头目,以辱骂、恐吓、威胁、哄骗的手段,组织10多名未成年人参与卖血渔利。知情人透露,陈某等人每次组织他人卖血后,每人每次获利200至220元不等,非法所得均被陈某等人挥霍。有关办案人员称,这是凉州区近年来涉及的未成年被害人数最多、性质极为恶劣的一起案件,涉案的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依法逮捕。

  “凡18-55岁健康公民,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经医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合格者均参加献血。我们的孩子是未成年人,是怎样通过了血站的检查的?”小强的家属对血站的工作提出质疑。

  8月4日,记者在甘肃武威武南兰生单采血浆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武威市凉州区公安局民警也在该公司就该案调取相关证据。据该公司负责人袁女士接受记者采访时称,采血前工作人员一般要首先核对身份证、照片、家庭住址、出生年月等个人信息,献血者拿的身份证都与本人相像,工作人员提问家庭住址、年龄等身份信息时,被问者都能对答如流,甚至还能说出自己的属相,所以通过了工作人员的身份核验。但受害者家属对于该血站的解释表示质疑,犯罪嫌疑人陈某等人将未成年被害人组织起来后,统一发放其收集的成年人身份证,以此来通过甘肃武威武南兰生单采血浆有限责任公司审核。

  小强家属说:“涉及10多名未成年人、10多张身份证,难道这些收集而来的身份证照片全部都和受害人长得相似?这些身份证均为成年的,甚至有些收集的身份证年龄与被害人相差很多岁,血站工作的医护人员就一点也看不出身份证与受害人的差距?”该公司负责人袁女士告诉记者,目前,血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已被警方带走接受调查,具体情况需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

http://www.lzcbnews.com/html/2014-08/06/content_282823.htm

武威一民警“帮忙”逃犯更名藏匿被刑拘

2011-09-15 08:34

  民警“帮忙”逃犯更名藏匿

  凉州区一民警帮助命案在逃嫌犯办理虚假户口涉嫌犯罪被刑拘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武威讯(记者张永生)违规帮命案逃犯办理虚假户口改名换姓,致使逃犯逍遥法外。9月14日,记者从有关方面获悉,帮逃犯办理虚假户口的凉州区公安局民警张东喜涉嫌犯罪,日前被刑事拘留。

  据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介绍,今年9月2日,嘉峪关警方接到外地警方的协查通报后,在该市抓获一起命案在逃犯罪嫌疑人赵晓延,但赵晓延被警方抓获后却拒不交代犯罪事实,坚称自己并非警方抓捕的赵晓延,还拿出“合法”户口本来证明,并声言其是凉州区人,名叫赵光旭。“难道抓错了”?嘉峪关警方在进一步核实信息后发现,警方抓获的赵光旭就是犯罪嫌疑人赵晓延本人。2006年,陕西华凌人赵晓延在外地因故意伤害致死他人后潜逃至嘉峪关。2008年,赵晓延委托一名中间人,在凉州区公安局永丰派出所民警张东喜的帮助下,申报并办理了虚假户口,隐姓埋名逃避法律制裁。

  目前,张东喜已被刑拘,其违法办理虚假户口一案已由凉州区检察院立案侦查。

http://www.lzcbnews.com/html/2011-09/15/content_121671.htm

少年犯看守所“因病”身亡?

  2006-10-30 17:34  

  母亲为弄清死因坚持冷冻孩子的尸体一年

  日前公安部鉴定为系外力诱因下死亡

  16岁少年陈某因参与抢劫,被凉州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就在上诉期间,凉州区公安局看守所却告知陈某的家人:“孩子因急病突然死亡。”对此死者家人提出异议,2006年2月20日,省检察院鉴定结果排除其因疾病致死的可能。10月26日,记者从凉州区公安局获悉,日前从公安部法医鉴定中心传来的鉴定结论表明:死者陈某系外力诱因下死亡。为了弄清孩子死亡的真相,陈某的母亲将陈某的尸体冷冻在医院太平室已整整一年……

  持刀抢劫身陷牢狱

  据死者母亲范某介绍,2005年5月9日,武威市武南发生一起出租车抢劫案,当晚11时许,犯罪嫌疑人武南铁中学生陈某和另外两个初中学生在武南商贸市场附近挡下受害人张某的出租车。当车行驶至武南镇部队大院门口北侧时,陈某等人对司机张某实施抢劫,并用水果刀将张某刺伤,在张某的反抗下,陈某等人仓皇而逃。作案后,感到后怕的16岁少年陈某把抢劫一事告诉母亲范某,范某毫不犹豫地带着孩子主动到武南派出所投案自首。

  疑犯在看守所意外死亡

  2005年5月12日,案发后陈某和其他同案犯被凉州区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6月7日被逮捕,并羁押于凉州区公安局看守所。2005年8月25日,凉州区人民法院一审以抢劫罪判处陈某有期徒刑一年零两个月。陈某的母亲说,一审判决下达后,陈某上诉至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然而,10月5日,陈某的母亲却听到噩耗:凉州区公安局看守所通知说陈某由于突发急病死于看守所。同年11月2日,看守所给死者家属送达尸体处理通知称:经委托凉州区人民检察院对死者进行尸体解剖,鉴定结论为死者陈某因急性胰腺炎及胸腺出血,最终导致急性多器官功能性衰竭而死亡,“陈某因病死亡,非人为因素所致”,要求死者家属尽快对陈某尸体进行处理。

  家属停尸一年讨说法

  由于看守所给出的结论,死者亲属均无法接受。死者母亲对孩子的死亡提出几点质疑:一、抢救时间不一致,有关方面对家属说,10月5日早晨8时20分,陈某和同监室韩某说话时突然倒下,狱警马上将陈某送到医务室抢救,后转送至武威某医院抢救,9时53分经抢救无效死亡。然而医院的抢救记录显示,8时34分孩子送医院时已经死亡。家属进行了实地测算,从看守所到该医院急救车在路上需要14分钟,无从谈起在医务室进行抢救一说;二、法医鉴定的结果不同,凉州区检察院对陈某的死亡鉴定是“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及胸腺出血引起全身循环血量不足而休克,最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对此结论家属不服,提请甘肃省检察院重新鉴定。2006年年初,省检察院技术检验鉴定结果是:排除陈某因疾病致死的可能,主要系因疾病以外的其它原因导致陈某双肺及细支气管、气管粘膜、胸腺、甲状腺出血,进一步引发脑水肿伴脑扁桃体疝,并压迫脑干生命中枢,最终因中枢性呼吸、循环功能衰竭而死亡。死者母亲向记者哭诉说,从2005年10月5日到现在,孩子死亡已经整整一年,为了找到孩子死亡的真相,她坚持冷冻孩子的尸体已经整整一年,由于丈夫患严重肺心病在家卧床已有两年、年近八旬的婆婆也有高血压伴心脏病,致使自己在失去爱子的情况下还得向丈夫和婆婆隐瞒真相,只告诉他们孩子在看守所打架后被加刑。重病的丈夫到现在依然在期盼着孩子早日出狱,能在有生之年见孩子一面。

  公安局表示将彻查

  10月26日上午,记者采访了凉州区公安局有关负责人,据介绍,为了慎重,公安局再次将陈某尸体的有关器官组织运往公安部法医鉴定中心进行鉴定,得出陈某患有肺炎,在外力诱因下致死的结论。目前,公安局已经对陈某死亡一案展开全面调查,该负责人表示,案件查清后将严肃处理相关当事人,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本报记者张永生

http://news.sina.com.cn/o/2006-10-28/102210347735s.shtml

“毒针”打死三亲人

2004-06-08 10:40  

  与小姨子私通为小姨子疯狂:毒姐夫金昌伏法

  长期与小姨子保持不正当两性关系,在小姨子即将出嫁时,心生歹念的原武威铁路分局工人王鹏山竟用“注射死刑”的方式将妻子、女儿和小姨子注射“敌敌畏”致死。

  6月4日,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故意杀人犯王鹏山执行了注射死刑。

  事发武南

  1999年12月8日,武威市凉州区武南镇人钱某的女儿———花花的婚期快到了,但花花自从12月2日被其姐夫王鹏山叫走后至今未归。于是向凉州区公安分局报了案。凉州区公安分局民警立即赶赴武南镇花明村王鹏山家中。在王鹏山家中,民警发现了花花、王鹏山妻子霞霞(化名)和女儿佳佳(化名)的尸体,现场留有一次性注射器、针头及“敌敌畏”药瓶。在案发现场,办案民警当场将犯罪嫌疑人王鹏山抓获。

  长期通奸

  经现场突审,王鹏山交代了其作案的动机和过程。从1995年开始,王鹏山与花花就勾搭成奸。同时,王鹏山与妻子霞霞的关系也逐渐紧张。

  1997年8月,王鹏山与小姨子花花在古浪宾馆奸宿时被当地警方抓获。此后,王鹏山与小姨子花花通奸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

  恼怒杀人

  据王鹏山交代,1999年,花花的家人将她许配给陈某,双方约定在同年农历十一月初八结婚,眼看自己的情人就要远走高飞,王鹏山心中极为恼火。为了报复花花出嫁,王鹏山决定杀了她。于是王鹏山在当地门市部购买了“敌敌畏”农药及注射器等物,伺机作案。

  金昌伏法

  1999年12月2日凌晨2时许,王鹏山用一次性注射器将“敌敌畏”注射进熟睡的女儿佳佳左臀部,当佳佳惊醒喊叫时,王鹏山用双手掐住佳佳的脖子直至不动。随后,又以治病为名,将“敌敌畏”注射进其妻霞霞的左臀部,当霞霞浑身发抖时,王鹏山用被子将其捂住,并用身体压在她的身上直到不动为止。中午,王鹏山赶到岳父家将小姨子花花骗出,在次日凌晨2时许,又以治病为名将“敌敌畏”注射进花花的右臀部将其致死。

  经法医鉴定,花花等三人均系“敌敌畏”中毒致死。

  武威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王鹏山死刑。

  6月4日,经报请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王鹏山在金昌被执行注射死刑。

  本报记者张永生张湖河

http://lzcb.gansudaily.com.cn/system/2004/06/08/000121661.shtml

武威:儿子涉案被拘留 父母“想不开”双双自杀身亡

2015-12-23 04:43 来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张永生

  儿子涉案被拘留 父母“想不开”双双自杀身亡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武威讯(记者 张永生)因为儿子涉嫌一起案件被警方拘留,年近60岁的父母一时想不开竟双双上吊自杀身亡。12月19日,发生在武威市凉州区的这起悲剧案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12月21日,记者来到武威市凉州区东关富民小区南侧的一栋家属楼下看到,死者齐某夫妇的灵堂就搭建在楼下。谈起此事,当地居民感到吃惊和遗憾。知情人告诉记者,12月18日,死者齐某之子齐某某涉嫌一起案件被凉州区公安分局民警带走调查,当晚得知消息的齐某夫妇感到悲痛和绝望,情绪异常激动,流露出轻生的念头,在亲友们的劝解疏导下才渐渐恢复平静。当晚11时许,亲友们逐渐散去。12月19日,亲友们寻找齐某夫妇未果,在楼下小煤房内发现了悬梁自尽的齐某夫妇。

  据知情人说,齐某之子齐某某曾供职于武威市房地产管理局。记者随后在武威市房地产管理局采访时了解到,齐某某曾是该局公房所的一名普通职工,今年10月份,齐某某因故自动辞职后离开单位。案发前,警方曾到过武威市房地产管理局了解过齐某某的情况。12月22日,记者就齐某某的涉案情况向武威警方提出采访时,警方表示案件目前尚在调查阶段,案情暂时不便公开。
50#
发表于 2016-2-3 12:09 | 只看该作者
触目惊心,笔杆子还是弄不过枪杆子。或许笔杆子也能赢一两回,但还是枪杆子在笔杆子后面撑腰导致。
51#
发表于 2016-2-4 09:28 | 只看该作者
精华理由:由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引发的后续,虽有愤慨,却依然章法有序。杂文赋予的使命:关注,且不漠视。
52#
发表于 2016-2-4 14:22 | 只看该作者
理论如此,生活中的事实未必全部如此!
一切,我们拭目以待。学习了!
53#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3:02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2-4 09:28
精华理由:由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引发的后续,虽有愤慨,却依然章法有序。杂文赋予的使命:关注,且不漠视。

多谢安然老师关爱,又加精华了,有点意外和惊喜!
54#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3:04 | 只看该作者
善洁用 发表于 2016-2-4 14:22
理论如此,生活中的事实未必全部如此!
一切,我们拭目以待。学习了!

多谢朋友关注!一旦有结果,我会及时分享!预祝春节愉快!全家幸福平安!
55#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3:05 | 只看该作者
时光安然 发表于 2016-2-4 09:28
精华理由:由生活中的偶然事件引发的后续,虽有愤慨,却依然章法有序。杂文赋予的使命:关注,且不漠视。

预安然老师祝春节愉快!全家幸福平安!
56#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3:05 | 只看该作者
微风轻拂 发表于 2016-2-3 12:09
触目惊心,笔杆子还是弄不过枪杆子。或许笔杆子也能赢一两回,但还是枪杆子在笔杆子后面撑腰导致。

我会及时分享结果的。问好!
57#
 楼主| 发表于 2016-2-7 02:42 | 只看该作者
武威对被捕记者启动赔偿程序
新华网 2016-02-06 20:39
据了解,根据甘肃省公安厅决定,武威市公安局已撤销凉州区公安局作出的对张永生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决定(凉公(刑)行罚决字[2016]9号),并启动国家行政赔偿程序,对执法过错责任人员停止执行职务,依法依规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新华社兰州2月6日电 (记者王博、姜伟超)甘肃省武威市公安局已对《兰州晨报》被捕记者张永生启动国家行政赔偿程序,对执法过错责任人员停止执行职务。


记者6日从甘肃省公安厅获悉,经甘肃省公安厅工作组调查核实,认定张永生嫖娼案证据不足。甘肃省公安厅依法责令武威市公安局撤销凉州区公安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据了解,根据甘肃省公安厅决定,武威市公安局已撤销凉州区公安局作出的对张永生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决定(凉公(刑)行罚决字[2016]9号),并启动国家行政赔偿程序,对执法过错责任人员停止执行职务,依法依规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6日上午,甘肃省检察院通报了《兰州晨报》记者张永生“涉嫌敲诈勒索案”的核查情况。
58#
 楼主| 发表于 2016-2-7 02:43 | 只看该作者
武威对被捕记者启动赔偿程序
新华网 2016-02-06 20:39
据了解,根据甘肃省公安厅决定,武威市公安局已撤销凉州区公安局作出的对张永生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决定(凉公(刑)行罚决字[2016]9号),并启动国家行政赔偿程序,对执法过错责任人员停止执行职务,依法依规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新华社兰州2月6日电 (记者王博、姜伟超)甘肃省武威市公安局已对《兰州晨报》被捕记者张永生启动国家行政赔偿程序,对执法过错责任人员停止执行职务。


记者6日从甘肃省公安厅获悉,经甘肃省公安厅工作组调查核实,认定张永生嫖娼案证据不足。甘肃省公安厅依法责令武威市公安局撤销凉州区公安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据了解,根据甘肃省公安厅决定,武威市公安局已撤销凉州区公安局作出的对张永生行政拘留五日的处罚决定(凉公(刑)行罚决字[2016]9号),并启动国家行政赔偿程序,对执法过错责任人员停止执行职务,依法依规追究执法过错责任。


6日上午,甘肃省检察院通报了《兰州晨报》记者张永生“涉嫌敲诈勒索案”的核查情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7 23:46 , Processed in 0.131423 second(s), 1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