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0|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影片镜头中的梅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4 19: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2 编辑 <br /><br />
影片镜头中的梅塘

        近年来,收集老照片的发烧友越来越多,一张相片,停格历史瞬间,解读已逝岁月,妙趣横生。由此联想到,那些影片中的镜头,老电影摄取的外景,是动着的相片,比老照片的印记,更宽阔,更景深,更生动,更有解读价值。


      
我们虞城,这方面得天独厚。据记载,这里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叫《还珠记》,影片外景是1928年的老公园“逍遥游”和北郊菜园村。同年,上海月明影片公司在虞城拍摄《关东大侠》,外景更多:把虞山城墙拍作“万里长城”;峰顶剑门,侠客坠涧;维摩寺中,义士飞檐走壁;三峰万松林,女侠隐踪,从中可以饱看三十年代前的虞山风光。建国后,五十年代末,《青春之歌》在南门拍摄散发传单场面;八十年代初,兴福寺前,《二泉映月》拍摄阿炳乞讨场面;白莲池边,《红牡丹》拍摄芙蓉出水场面。这些镜头,把虞城特定的时代风貌留下来了,翻阅视频,可以联想到许多人和事。

        六十年代初,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蚕化姑娘》,在虞城东门外开机拍摄,镜头保存下特定的乡情乡貌。一声汽笛,一艘小轮船拖条大客驳,从塘河远处缓缓驶来。塘河开阔,水波荡漾,农船来往如梭,河岸低低的,沿岸村庄比连,田畴无边。镜头推近,客驳舱中一张少女的脸探出船窗,她便是青春靓丽的影星尤嘉,扮演女主人公。吴侬软语的主题歌在河面上扩散开来,那份清纯,那种阳光,那般诗情画意,引燃观众心胸热浪滚滚。


        轮驳所来的是虞城东向的官塘大河梅塘。到这里,一条叉河南流,是沟通白茆塘的清墩塘,与西去的市河三河交汇,形成小湖一样宽阔的水面。现在,梅塘已经包容进了市区,高楼林立,马路纵横,河面、塘岸建成街旁花园,往日乡村风貌了无踪迹,只能在《蚕花姑娘》的镜头中欣赏它的往日倩影。


        建国后第二个十年初,河岸上的村居还是底房矮屋,河面上的农船都是手摇篷扬。河面上有摇双橹的,有两船并联摇着前行的,公社社员在集体作业。一条帆船从旁掠过,船帆倾侧,一边的陆闸紧贴水面,一边的船帮高高翘起,船驾得很惊险。那年代的水上作业,现在已不可重现,现在船都是机动的,很少利用人力和风力。


        《蚕花姑娘》在梅塘拍摄,那时梅塘两岸是农耕区,不养蚕桑,导演是移花接木。然而,论“姑娘”,古往今来,梅塘姑娘名声在外。


蚕花姑娘》放映第二年,梅塘边,一个长得丰满精干的青年小伙,出版了他的处女作,中篇弹词《梅塘姑娘》。他叫朱寅全,出生太仓,在我县梅塘边工作,根据生活经历,创作了这部弹词。他后来在常熟评弹团当编剧,又去苏州评弹团当编剧。改革开放后,编写了长篇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颇有影响。他是位梅塘边成长起来的当代作家。



        《蚕花姑娘》镜头中,梅塘悠悠,石桥高高,上市的阿婆大嫂挎篮拾级上桥,穿花衣的囡囡宝宝蹦蹦跳跳下桥。梅塘的大石桥,最有名的叫“大虹桥”,由梅塘边龙腾村一名举人修造。此桥也跟姑娘有关。清代乾隆年间,龙腾村出了位神童,叫卢英,他在陶秀才的私塾里读书,先生见他聪明,把爱女订婚给他,神童与才女,两小无嫌猜。陶秀才不久科举得中,官拜翰林,他悔约了,把女儿许给同僚官员。女儿不答应,投井自杀。这时,十八岁的卢英考取举人,听到陶小姐的死讯,非常痛苦。他要来了死去的陶小姐,拜堂成亲,并造“大虹桥”以赎自己有妻难娶的罪孽。大桥石柱上刻下他两句话,“凤已化虹云,何年乘鹤来”。


        大虹桥铭记下陶姑娘悲惨的爱情故事。到清代同治年间,卢英的玄孙卢震,也是十八岁考取举人,为了        进一步阐释先人卢英与陶姑娘的故事,在梅塘上又建玉虹桥,上题对联,“金凤纵南北,玉龙贯太虹”,祝愿太公卢英与陶姑娘,在天有灵,如金凤玉龙般得以谐合。抗战时,此桥一桥墩被日寇汽艇撞坍,汽艇被桥石压顶,沉入塘底。


        不管是老照片还是影片中的外景镜头,都能解读出许多有趣故事,像梅塘,《梅塘姑娘》,大虹桥,玉虹桥,陶小姐的故事。梅塘两边,原是乡镇兴隆镇,现在包入市区,不叫兴隆社区,也不叫唐宋时的旧名九里社区,而叫“虹桥社区”。取名者心仪在焉,怀旧与追梦,永远是人们两项基本情愫。


2#
发表于 2016-2-5 1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2 编辑 <br /><br />这倒是个很好的办法,真能慰藉怀旧者们的拳拳之心!
欣赏新作,问候憨憨!

3#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2 编辑 <br /><br />李兴文
发表于 2016-2-5 16:31 |、
这倒是个很好的办法,真能慰藉怀旧者们的拳拳之心!
欣赏新作,问候憨憨!
感谢兴文老师,向老师学习。

4#
发表于 2016-2-6 15: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2 编辑 <br /><br />梅塘和电影联系起来述说,给人一种岁月的色彩和味道,人文底蕴颇浓厚的文字。
欣赏!

5#
发表于 2016-2-8 2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2 编辑 <br /><br />介绍梅塘从电影入手,也倒让这座城市有了另样的味道。祝老师年好!

6#
发表于 2016-2-9 2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2 编辑 <br /><br />《蚕花姑娘》里的歌曲,很好听。江南景色,看过难忘。

7#
 楼主| 发表于 2016-2-10 16: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2 编辑 <br /><br />薄暮
发表于 2016-2-6 15:59
梅塘和电影联系起来述说,给人一种岁月的色彩和味道,人文底蕴颇浓厚的文字。
欣赏!
感谢薄暮文友.新年好.

8#
 楼主| 发表于 2016-2-10 16: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2 编辑 <br /><br />木门长子
介绍梅塘从电影入手,也倒让这座城市有了另样的味道。祝老师年好!
感谢木门版主,新年好.

9#
 楼主| 发表于 2016-2-10 16: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雨夜昙花 于 2016-8-17 22:02 编辑 <br /><br />万里山水
发表于 2016-2-9 20:05
《蚕花姑娘》里的歌曲,很好听。江南景色,看过难忘。
感谢万里文友,新年好,这歌曲曾是流行歌曲,带点儿苏州方言,影片是在环太湖地区拍摄的,很显水乡特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21 23:39 , Processed in 0.126424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