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069|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那些年的正月初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2-11 07: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听着窗外孩子们一起嬉戏打闹、放鞭炮的声音,和着空气中那浓重的油炸香味,2016年新年已近在咫尺了。

  儿时的我最盼望过新年了,能穿新衣、放鞭炮、赏花灯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嘴馋的我们兄妹几个能吃到好东西。

  按照农村的一贯风俗,正月初二是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也是我们看望外公、外婆的日子。每年的年初二,我们兄妹三人早早起床,象征性的吃点早饭,便吵嚷着让母亲给我们装上走亲戚必备的“礼品”。其实,那时候走亲戚所携带的多半是母亲提前蒸好的手工馒头。收拾停当后,出发。外公家在青阳镇刘家村,属于邹平县西南部山区的一个小村了。对于在广袤平原长大的我对大山可是充满了无限的好奇与神往。骑车行驶在崎岖路上,远远望着那蜿蜒连绵的长白山脉,更对那弯曲盘旋的九节青龙山充满了无限的幻想。大山是怎样形成的?山路弯弯、小桥流水、清新淡雅的生活深深吸引着我们。更为重要的是今年的外公又给我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呢?还会给我们讲述哪些有趣的故事呢?

  提到外公,在青阳镇甚至邹平县可是无人不知呀。外祖父字子实(1912--1991),享年80岁。外祖父幼读私塾,12岁入邹平县第一高小学堂读书,16岁考入潍县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他是青阳最早接受高等教育者之一,也是我的外祖父家整个家族最寄希望之人。因而全家竭尽全力予以支持。外祖父在北师大读书期间,时值“七、七”事变蒋介石推选攘外必先安内之政策,对日采取不抵抗主义,因而激起爱国学生的义愤,爆发了举世闻名的“一二、九”运动。外祖父积极参加了与镇压学生运动的反国民党警察的斗争。毕业后,因时局动荡,学非所用,被分配到山东海阳县训练养成所任教官。不久由于抗战形式恶化,海阳县城沦陷,机关工作人员纷纷逃散,外祖父只好扮作学徒与同乡的一个小炉匠返回家乡。

  1938年,八路军三支队在青阳耿家建立抗日小学。他受聘任教,从此走上教书育人的道路,夙愿得偿,他先后在西阿陀小学任教,章丘索庄完小任校长。此时他结识了一位叫王德明的老师,此人后调邹平县教育科工作,经他介绍,外祖父1948年2月到县教育科工作。1949年县里组织南下工作团,外祖父报名参加,随大军南下,这是外祖父一生感到光荣和自豪的一件事。后又调回北方,先后在渤海行署,高青县民政科、卫生科,邹平县药材公司等单位工作,直到1975退休。工作岗位虽变动,但他对党和国家人民的赤城之心不变。无论走到那里,外祖父都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教期间他教学严谨,方法灵活。因而他培养的学生多有建树。他热爱学生,常资助困难学生,深受学生爱戴和尊敬。直到晚年,仍与许多学生保持联系。

  外公一生生育了五个子女(一个男孩,四个女孩),我的母亲排行老四。只因外祖父本家的一个老姑外嫁了本县的一个高官,但婚后迟迟不能生育,如若再没有孩子,将面临离婚的境界。迫于无奈,我的母亲在六岁那年跟随了本家的这个老姑。我在想啊,母亲在离开家的那一刻,外公和外婆肯定是撕心裂肺般的万分痛苦,“此地一为别,何日再相逢?”之后的十五六年里,母亲未曾和外公、外婆见上一面。母亲和父亲结婚后,母亲才有了和外公、外婆得以想见的机会。在我模模糊糊的记忆中,外公和外婆对我们兄妹三人特好,有求必应,见到我们就抓住我们的小手不松,把我们紧紧的揽在怀中,那好吃的就更不用说了,每每我们的小布袋都会被糖果、花生、核桃等塞的满满的。当时我很难理解外公、外婆他们怎么对待我们这么好啊?

  记忆中,外公是个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对孩子们的学习特别的关心,或许是子随父好,我的舅舅也是个正值有才之人。能写一手好字,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每每我们聚在一起,不免舅舅都会拿出那把心爱的二胡弹奏上一曲。外公也总在听吧完曲子后,一番长叹,娓娓道来他那写真的人生故事。我们都会听得入了迷,仿佛真正置身于那个年代。往往外公一边说一边从墙上摘下他当年的照片,并一一给我们讲解每一个时段的切身经历。外公年轻时候真是英俊潇洒,“子实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特别是在燕京大学读书时留下的那一张黑白照片,白净的脸上一双大大的眼睛炯炯有神,三七分的分头发式透漏着一股浓浓的知识分子气息。老人讲话的声音抑扬顿挫,洪亮有序,在旁守听的我们都身临其境。但从那一段段故事中折射出的是教会我们如何做一个正直的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外公离开我们已经二十六年了,但当年老人的音容笑貌依旧记留于心间,我的母亲在才气和言语间最相随了外公,为了我们三人能成才,在最困苦的那个年代,一次次咬紧牙关,挺了过来。或许正是因为他们无形的影响,才使得我们有了今天的担当,才令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勇于进取。

  这些年,每年的正月初二,我都会去外公家的旧宅看看,虽然古老的木屋里,外公外婆都不在了,但我却从未觉得他们真正从我的世界里消失。如今我已经在青阳这片土地上工作十八年了,这些年来,与大山同在,与孩子们同在,每每忆起外公当年的故事,内心都会充满无限感慨,也更体味到了那浓重敦厚的大山带给我的真正情感。

  羊年岁末,没有雨雪,阳光暖洋洋的,布满了柔和的色调,就像记忆中的那些故事,那些时光,那些爱。在时光流逝中,却总有一种亘古的怀念缓缓地沉淀下来,藏在心灵深处,空明日奇异,不可企及,却总是遥望不止。


2#
发表于 2016-2-11 14:05 | 只看该作者
感人的文字抒发了对外公深深的怀念之情。欣赏美文,祝新春快乐!
3#
发表于 2016-2-11 14:06 | 只看该作者
感人的文字抒发了对外公深深的怀念之情。欣赏美文,祝新春快乐!
4#
发表于 2016-2-11 14:30 | 只看该作者
祖孙情跃然纸上!
5#
发表于 2016-2-11 14:30 | 只看该作者
问好王老师,拜读
6#
发表于 2016-2-11 15:22 | 只看该作者
可亲可敬,可感可赞。
问候祝福!
7#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9:25 | 只看该作者
碧波荡漾 发表于 2016-2-11 14:05
感人的文字抒发了对外公深深的怀念之情。欣赏美文,祝新春快乐!

谢谢碧波老师来读,也祝你新春快乐!
8#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9:26 | 只看该作者
欧政芳 发表于 2016-2-11 14:30
祖孙情跃然纸上!

谢谢欧老师来读,祝春节愉快!问好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6-2-11 19:27 | 只看该作者
夏冰 发表于 2016-2-11 15:22
可亲可敬,可感可赞。
问候祝福!

谢谢夏版主来读,祝你春节愉快!问好了!
10#
发表于 2016-2-12 09:32 | 只看该作者
浓浓的年味儿,浓浓的亲情!
11#
发表于 2016-2-12 13:57 | 只看该作者
每逢佳节倍思亲。作者在年的浓烈气氛中,感怀忆旧,追先溯远,敬思先人,体悟亲情。不错的文章!
12#
发表于 2016-2-12 15:27 | 只看该作者
亲情的书写,幸福的新年,问候新春快乐!
13#
发表于 2016-2-12 16:15 | 只看该作者
虽是寻常的年,寻常的初二,但是因为“外公”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这篇文字的精神内涵,所以,这样的文字也就有与众不同之处了。欣赏,学习。
14#
发表于 2016-2-12 17:07 | 只看该作者
小历史,大情怀!满满的情味!
15#
发表于 2016-2-12 20:23 | 只看该作者
老人洵洵儒雅、高风亮节,倜傥风流的高大伟岸形象在文字里立马变得鲜活起来。外公的身世与人品学识给家族增了光彩,也是作者的光彩。幸福!

   新年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Archiver|中财网站 ( 浙ICP备1102988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832 )

GMT+8, 2025-2-8 00:08 , Processed in 0.153303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